第177章 別吹了,挨打立正
姜真扣押朝廷的軍糧,已經傳的天下皆知。
很多人都對他極為敬佩。
就連賀審言也不例外。
準確的說,賀審言把姜真視作自己的偶像。
只是他不知道,現在的姜真是朝廷駐金陵城的糧餉督辦。
今天來問話,就是要針對他的。
「原來是姜大人。」
「在下賀審言參見姜大人!」
「賀審言,言歸正傳,你和劉居是怎麼認識的?」
「姜大人,在下是遭人陷害,在下一直以姜大人為楷模……」
姜真加重語氣問道:「你跟劉居如何認識?你跟他做了什麼?」
「姜大人,在下對您極為仰慕,在下給您磕頭了!」
賀審言答非所問,只是瘋狂的拍着姜真的彩虹屁。
可是,對於宦海沉浮且剛剛死罪獲免的姜真,明顯不吃這一套。
姜真朝着錦衣衛頷首示意道:「去,給他一嘴巴,讓他清醒清醒。」
「是。」
錦衣衛掄圓了手臂,抓住賀審言的衣領子,左右開弓煽了兩記耳光。
賀審言前一秒還萬般興奮,現在整個人就徹底懵逼了。
他摸着腫脹的臉頰,不知所措,茫然問道:「姜大人,您為何打在下?姜大人?」
姜真調整了一下坐姿,皺眉問道:「本官耐心有限,你告訴我,你和劉居如何相識?」「姜大人……」
「讓他嘗嘗苦頭。」姜真擺了擺手,神色明顯的不耐煩。
眼前這小子竟跟自己胡攪蠻纏。
這不是純純的浪費時間嗎?
千歲爺讓他來金陵城當糧餉督辦。
明眼人以為自己要在金陵城當職。
可是姜真心裏清楚,他是被千歲派來這邊查案的。..
既然是查案,千歲爺留給他的時間就非常稀少。
所以他犯不上在賀審言身上浪費時間跟精力。
錦衣衛將賀審言拖進了潮濕陰暗的小黑屋。
片刻后,小黑屋內就傳出賀少爺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很快,錦衣衛再度將賀審言帶了進來。
這一次,姜真的情緒很好。
因為賀審言如同撒豆子一般,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全部說了。
好傢夥啊!
賀家不愧是金陵城的首富。
更不愧是大明王朝三大頂尖富商。
他們家的糧食生意,所企及的規模幾乎覆蓋了大半個大明國土。
甚至,還有專門的商隊運糧食到北方。
至於做什麼?
那就不言而喻了。
姜真彷彿找到了寶貝,雙眼發光的他讓錦衣衛拿來筆墨紙硯。
賀審言慢慢的說,姜真則是快速的記。
按照賀審言招供的供詞,賀家在金陵城這邊主要有幾處可疑之點。
首先,賀家在寧化府囤了良田三萬一千畝。
但是那三萬一千畝地,目前還在法律意義上不屬於賀家。
而是經過一番取巧之後,以三萬一千名當地百姓的名額頂替的數目。
他們就是以這種手段來霸佔國家的良田的。
至於那三萬一千名連真實情況都不知道的老百姓,在官府的文檔之中,每個人頭上都頂着一畝來路不明的良田。
此外,寧化府的王家效仿賀家的方式,更借用了賀家的渠道。
用一模一樣的手段吞併了本屬於朝廷的一萬畝良田。
他們的田,卻讓老百姓為他們繳納糧稅。
這還不是更惡劣的。
更加惡劣的是,賀府跟王府在寧化府加起來四萬一千畝良田,每年合計二十七萬石糧食是怎麼變現的?
就在周顯今年對遼陽用兵,以及對哈齊爾用兵的這兩個時間節點。
兩家就以每石高出市場價一倍的價格賣給朝廷。
然後朝廷再去虧本賑濟災民,發放軍糧。
而劉居就看到了商機。
他拿着接到朝廷賑濟給百姓的糧食,再按照市場價給了王家跟賀家。
最後賀家再拿着糧第二波圈朝廷的錢。
這是一個利潤閉環。
更是一個惡性循環。
關鍵他們給官府做的批文卻沒有漏洞。
看不出哪裏不對勁。
除此之外,賀審言幕後的家族在兩淮地區有兩天二十萬畝田。
比起寧化府那三萬一千畝,二十萬畝才是他們家的真正底蘊。
二十萬畝良田,一年可收糧食一百二十萬石。
一石60斤計算,那就是7200萬斤。
這麼多糧食是可以堆滿金陵城的所有糧倉的。
但是現在對於姜真而言。
問題不在這裏。
問題在於,他們幾大家族是如何維持這種狀態,常年非法獲利的?
在沒有設置糧餉司之前。
朝廷的糧草跟鹽礦以及鐵礦的開發跟購買都得向朝廷的戶部報批。
所以,戶部裏面要是沒有兩大家族的人,他們很難辦到。
尤其是近來朝廷加大力度查糧草轉運的問題。
賀家居然還沒有被扒出來。
如果不是賀審言案發,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話。
這些事還真就讓他們矇混過關了。
至於戶部的哪個官員給他們家提供便利。
賀審言並不知道。
姜真也就沒有強迫逼問。
因為賀審言這種紈絝子弟,他就喜歡錶現自己。
真讓他潛下心去打理家族的生意。
他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姜真也理解了周顯的意圖了。
看來當朝駙馬爺早就知道金陵這邊的糧草轉運已經爛了。
這邊的土地也爛了。
而賀家只是一個苗頭,真正查下去,盤根錯節,絕對不簡單!
賀家聯合寧化府的王家,通過京城搜刮朝廷高價收糧的白花花的銀子。
金陵呢?
金陵就更不必說了。
學生都敢開槍打死千戶了。
都混亂成這個樣子了,這還有啥可說的。
姜真離開大牢之後。
立刻就將自己審訊的記錄文檔,整理成奏摺,連夜發往京城。
而周顯明顯對這樣的情況有所了解。
他讓侯連會草擬回應,對姜真的工作進行了四個字的指導,那就是:一查到底。
周顯很清楚,兩淮地區的土壤已經壞了。
自大明朱元璋時期,淮西勛貴就成了威脅朝廷穩定的巨大因素。
再加上,淮西勛貴跟東林黨人崛起的速度非常快。
他們聚集的元始財富,已經極大的阻礙了明朝的發展。
可以說,兩淮地區的富人所積累的財富,已經是富可敵國了。
這是歷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