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學沒多久,媽媽就下崗了,拿着政府給的安置金,開了一家五金店。雖說離學校不遠,但沒時間來接送我。爸爸在窗口部門上班,也難得有空。坐在媽媽自行車的後座,穿過放學的人潮的畫面,在我腦海中格外清晰,應該是過於珍貴的緣故吧。爸爸說,我曾一度抗議自己上下學,但未能如願。不過,我很快就有了三個同行的夥伴。一個比我們小一歲,骨架特別小,清清秀秀的,一說話嘴角就會上翹,加之他走路老弓着背,還帶有外八字,就顯得格外柔弱了。他的名字本是三個字,我們為顯親昵,都只喊前兩個,易甲。另外兩個是對錶兄弟,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胖的是表哥,老是剪着平頭,圓潤的頭蓋骨盡顯無遺,與同樣形狀的身體連在一起,便有了“冬瓜”的雅稱。表弟說話帶有嚴重的北路(縣城以北)口音,句末還習慣帶語氣詞,顯得比我們老氣些。我們都尊稱他“老薑”,除了他表哥。可惜缺了火腿,不然能湊一道好菜。後來,我的同桌也加入了我們,就是我的第一個書法老師。他就像小說里的人物,瓜子臉、丹鳳眼、濃劍眉,讓我對他的長相十分嫉妒。於是,我順着他的姓,給他起了一個同樣招女孩子喜歡的綽號“唐老鴨”。
從我家出發到馬路,是必經過易甲家的。他家租在一棟自建房的頂樓。我曾上去過,牆上貼着他爸爸寫的毛筆字。他爸媽個子不高,都有一雙好看的大眼睛和文靜的氣質。他還有個姐姐,長得也好看。冬瓜家還要沿着馬路走上很遠一段。他家是自建房,外邊貼着時興的長條形白色瓷磚,久經風雨,已經泛黃。門在外牆凹進去的位置,外邊用綠色的鐵欄杆圍了起來。在當時的我看來,得算大戶人家。他媽媽比他還胖,但性格爽朗。爸爸大概是從事勞力的,有着語文書上挑山工一般的精瘦體型和黝黑皮膚。他不苟言笑,卻讓人感到親近。唐老鴨家就更遠了,遠到我再也沒有去過第二次。
到五年級,遠在城南的新房建成。我就和他們異路了。不過,班上轉來了一名新同學,和我同路,而且也比我家遠。我們每天要走半個小時上下學。城南那時還是新城,據說是炸平了一座山才開發出來的,地勢要高很多。放學回家是上坡路,走得特別累。新同學的媽媽是學校的老師,吃中飯的時候,他就會去老師的辦公室。老師們的飯菜要好一些,僅這一點,他在我們心目中就與眾不同。中飯是用鐵盒搬到班上再分的,菜不是胡蘿蔔就是魔芋豆腐,味道更是難以下咽。新同學還有好多零花錢,常常分一些零食給我們。不少人都喜歡和他玩,對他也客氣。我回想了半天也沒想起大家是怎麼稱呼他的。我如今叫他老方。等這本書結尾,和他同行也就有整整二十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