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原生集體(一)

第七章:原生集體(一)

正如依喬所言,兩姐妹從小熱愛音樂,歌聲悠揚,是學校的文藝明星。六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帶姐妹倆去了宜田市少年宮,一個報了鋼琴班,一個報了小提琴班。在不懂事的年紀,姐妹二人都曾揚言今後非音樂家不當。然而,藝術的學習之路需得重金鋪就,尤其在宜田這樣的小城市,資源難得,兩姐妹的技藝在同學中算得上優秀,但在省城比賽中,她們才見識到山外青山樓外樓。她們知道,想要更進一步,必須向省城乃至省外更高級別的城市求學,而這些支出則遠遠超出了家庭可承受範圍。於是,中考前,依喬和若喬先後停下了音樂課程,雖然不舍,但是對於爸爸媽媽多年來實打實的支持與付出,她們已很是感激。

依喬認為,選擇高考對她而言已經屬於退而求其次,而對於更加世俗的工作、職業,她更是沒做什麼思考。她只是模糊地希望,今後與自己相伴的,是一份文藝的、浪漫的、美麗的同時對自己不造成太多約束的事業。

文理分科時,依喬舉棋不定,在若喬的慫恿下選擇理科后,她更加動搖了——辛辛苦苦地學理科,日後高考如果選個文科專業豈非是自尋彎路?學了理科,大學也就應該讀一個理工科專業,可是想到讀大學后還要繼續學數學和物理,依喬便覺得喘不過氣來。捫心自問,什麼經濟管理,什麼科學研究,什麼架橋樑修鐵路……都是好事情,可她都不喜歡。

可以說,高二一整年,依喬的心始終半信半疑地在前進中鬥爭。物理課上老師講到卡文迪許,依喬想到的是劍橋史;講到量子物理蓬勃發展的時期,依喬想到的是二戰史……終於,在第無數次的物理課走神之後,她決定學文科。

高二升高三短暫的十天暑假,沒有了理科大量的習題作業,依喬大多數時間都倚在窗前,回味自己棄理從文的決定。

其實自己和若喬學文科才是理所應當的事,但為何選擇理科呢?真的都是因為大家口中的原因嗎?

都是,又都不是。

那一個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真正留她們在理科的最主要因素,是當時的高一(10)班,現在的高二理(5)班——她們的原生集體。

七中教學樓中間有道平坦、高大、寬闊的樓梯,將這座橫趴在寬廣校園正中的長方體“巨獸”分成東西兩部分。文理科教室分列兩側,中間一條長長的走廊,分佈着教職工辦公室、教研室和圖書角。這條長長的走廊像是一條時空分界線,一邊是緊張有序、競爭友好的理科世界,另一邊是或多或少流露出無奈與困惑的文科空間。

轉學文科對依喬而言是一種退守,也是對自我的寬恕。樓梯轉角向左,依喬覺得連空氣都變得清新可口了許多。然而,獲得這份救贖般的輕鬆也並非沒有代價——離開原生班級唯一美中不足的事。

高二分科后,一部分同學選擇文科,被分到別的班,高一(10)班又加入了蕭梓舟、江盛等人,變成了理(5)班,班主任是依然是語文老師柏常青。章曉菀、許楠、付青青從高一開始便與兩姐妹同班,幾人甚是要好。章曉菀是偏科型,在理科方面很有鑽研精神,是競賽班的培養對象,而對文科卻完全沒有興趣;付青青的父親是七中的化學老師付忠一,許楠則是文理相當、不偏不倚的類型——七中大部分學生都是這樣,他們跟隨七中的整體風格,沒有猶豫地選擇了理科。

班主任柏常青,才剛三十歲,已經是宜田有名的班主任老師。柏常青從宜田市郊區農村考上省城師範大學,在他大四的時候,時任七中校長到師範大學選人,一眼相中了他,畢業證都不要直接讓他來七中工作,上任就是班主任,帶的學生比自己小不了幾歲。工作十來年,柏老師成家立業、結婚生女,評上了高級職稱、帶出過高考狀元,還利用閑暇時間發表了近百篇報刊文章,成了七中乃至整個宜田市的明星教師。

柏常青生就一副書生相——皮膚乾淨白皙,金絲眼鏡清爽地反射着深沉儒雅之光。他不苟言笑,對班級和教務瑣事反應似乎很遲鈍,經常以“哦”“行了”“知道了”作答。而事實上,他對班裏的每一名學生都十分了解。他幾乎不說重話,但他帶的班級紀律最好、平均成績也一直位於學校前列;他不輕易表揚,在他眼中似乎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與“壞孩子”,只有六十來個來個家境迥異、性格不一、五彩繽紛的少男少女。依喬臨近高三突然決定轉學文科,柏常青似乎早有預料,靜靜地告訴依喬說,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幫助她落實了轉班手續。

還有柏老師帶領的理(5)班的同學們。

宜田是個人口大市,下屬一區五縣,每年有兩萬多人參加中考,排名一千名以內的學生,大多數都來了七中。此外,幾年前為了充實收入來源、分享師資力量,七中開始計劃外招生,中考沒達到錄取分數線的學生或是異地考生,每人每年比計劃內學生多交三千元“學籍費”,即可成為七中學子。最初這樣的計劃外名額每年設立一百名,可報名的人實在太多,各位家長動用的關係幾乎覆蓋了整個宜田市政府,於是七中把名額放開至一百五十名,最終迫於形勢擴充到兩百名。計劃外學生的加入讓七中的財政資源一下子充實了很多,各項建設與採買都能順利開展起來。好在,就算金錢誘惑在前,校方依然能夠保持頭腦清醒。為了保證七中的生源品質與教學質量,即便校長招生季每天依然會接到來自這個局長那個主任的推薦電話,七中每年計劃外名額還是定在了兩百名。

就這樣,七中彙集了形形色色的學生,他們當中大部分人來自中規中矩的家庭,憑藉著優秀的中考成績來到七中,成為中規中矩的大多數。一小部分,比如蕭梓舟、章曉菀、張致、江盛,也包括沈家兩姐妹,成績優異,頭帶“好學生”光環來到七中。另外一部分,比如王向天、陳方圓、丁有仁——或是有開廠子的爸爸,或是有局長舅舅,再或是有老市長爺爺,為數不多,卻名聲在外。還有一部分,比如劉伶俐、李群超、王愛娣——他們來自宜田市下屬鄉鎮,平日裏默默無聞,可細問起來會發現,他們當中,有的是村裡第一個考進宜田七中的女孩子,有的若不是初中老師苦心勸解,現在可能已經隨着親戚外出打工,有的課餘時間還需要幫陪讀的奶奶回收塑料瓶……

就是這些來自宜田四面八方的孩子,自信的、迷茫的、天真的、惶恐的……在因緣際會的牽引下,在柏常青的塑造下,形成了一個嚴謹、有序、活潑、有生命力的集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唯有歲月不回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唯有歲月不回頭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原生集體(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