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先斬後奏的權利
額滴神吶!
李信這廝竟然挑起了一場神戰!
沒錯。
熱氣球如果是長生天的化身,那麼信仰長生天的草原部落會越來越多。
——眼見為實嘛。
薩滿嘴裏的崑崙神說的再玄乎,也沒有熱氣球那麼顯眼。
那麼壯觀。
那麼震撼人心。
嬴政設身處地地想了想。
如果不是親眼見證國師指點墨塵等人做出熱氣球。
他如果第一次看到熱氣球撲面而來,大概也會跟那些愚夫一樣拜倒在地連連磕頭。
從攻克大梁城開始。
凡是升起熱氣球的大型戰役,基本上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對手。
魏國如是。
齊國如是。
燕國……還沒打呢,人就跑沒影了。
當信仰長生天的部落越來越多,會直接動搖頭曼單于本來就不多的大義名分。
還是連根刨的那種。
人家不拚命才怪。
很可能會演變成大片草原持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全面戰爭。
為了填飽肚子引發的戰爭,短短几年就可以解決。
為神而戰,純屬綿延不絕的禍端。
嬴政想着想着激靈靈地打了個冷戰,急忙吩咐史官:「內史然,寡人賜予你先斬後奏的權利。」
「凡有方士向寡人獻仙丹者,斬!」
「凡有人向寡人提及長生不老者,斬!」
「凡有人在大秦疆域內宣揚長生不老者,斬!」
「凡敢言通神者,斬!」
神戰太可怕了。
他不希望大秦的疆域內出現這種事。
雖然大秦暫時無力支撐所有孩子讀書寫字,他卻可以先把神棍挨個砍頭。
——也能阻止神棍禍國。
天下間,還有誰比寡人的國師更仙?
人家都對長生不老嗤之以鼻,寡人也就不做幻想了。
「諾!」
幸福來的太突然,內使然急忙放下手中的刀筆起身應諾。
想不明白巨大的權利從何而來。
卻不妨礙他開心得合不攏嘴。
監察天下方士的權利啊!
大到沒邊了!
一定要好好乾,賣力干,把那些神棍的腦袋都砍下來當尿壺用。
「邀請寡人觀禮?」
趙偃被秦使的邀請氣得一蹦三尺高。
但,沒敢多說什麼。
只能生硬地把怒火咽進肚子裏,臉上堆出笑容回復:「茲事體大,有請秦使稍後幾日,寡人與燕王、齊王共議后再做回復。」
真特媽操蛋。
被秦人攆到鳥不拉屎的荒郊野嶺過日子就算了。
還得受秦軍的保護才能勉強活下去。
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送走神情倨傲的秦使,趙偃果斷駕車趕赴齊王營寨,找兩個難兄難弟一起商量對策。
趙燕齊三國的王和權貴都沒跑多遠。
主要是被東胡王的三萬騎兵打得不敢再進一步。
怕距離長城越遠,秦軍馳援的速度越遲。
現在。
東胡王被俘,還要給秦王獻舞。
這是紅果果的炫耀啊!
秦王政相當於插着腰嘲笑三王:看你們這幫不中用的東西被匈奴人給嚇的。
都不敢再向北多走幾步了。
來來來,欣賞一下東胡王曼妙的舞姿,看看他還有什麼本事去攻打你們三個。
趙偃能看明白的事,另外兩隻老狐狸也不差事。
三言兩語猜得明明白白。
知道是一回事。
按照秦王的意志去做事,又是另一回事。
捨棄了家園,捨棄了祖宗,捨棄了太多太多的富貴。
真的要徹底進入荒野當野人。
三個王是真心不看好。
沉默片刻。
最年輕的趙偃捋着短須先報家底:「本王麾下可戰之士八萬,民壯村婦約有十萬,不足以修建城池。不宜遠行。」
「你說不遠行就不遠行了?」
燕王喜撇着嘴看天:「東胡王已經被俘,前路再無阻礙,本王決議率五萬燕軍,二十萬燕民北遷五百里。離大秦越遠越好,最好幾百年別相見。」
他的主意很正。
其實是早就探明,再向北五百里就會遇到黑土地,還有整片整片的森林和肥沃的平原。
這片土地上不過是有幾個野人罷了。
屠了,土地就屬於燕國。
乃強國之基。
百餘年後,燕氏後人或可與大秦一爭高下。
齊王比較雞賊。
眼看着趙王不願遠行,燕王又篤定遠遁五百里,自己也就打着哈哈不表態。
笑嘻嘻地說起觀禮事宜:「嬴政想誇功,那就給個面子,讓他誇嘛。」
「誇完了,總得意思一下。」
「李信不是俘虜了東胡王嗎?」
「那東胡王的地盤,我等是否亦可染指一二?」
商貿是齊國的立國之本。
無論幹什麼事,都先想到商貿利益。
齊王田建自己不敢試探嬴政的心意,只能慫恿其他兩王去試探。
若是秦王真的允許他們染指東胡王的地盤,那麼,豈不是可以做一做草原和大秦之間的生意?
「呵!」
趙偃不屑地嘲諷:「寡人自幼與嬴政打交道,從未見過吃進他嘴裏的東西吐出來。」
「齊王,熄了你的小心思吧。」
「別說嬴政是否同意。」
「僅一個李信,也能帶兵滅了你從齊國帶出來的十萬兵馬。」
李信最大的苦主是趙國。
也只有趙偃直到李信的騎兵有多麼神出鬼沒。
其他二王,也就聽聽罷了。
「不提日後,不提日後,咱們議一議觀禮事宜。該是怎麼個章程。」
齊王也不頂嘴,依然笑嘻嘻地拋出正題。
燕王喜起身甩袖:「寡人不去,派個使者去觀禮,再購置點糧食銅鐵,早日趕路才是正事。」
言畢,大踏步走出齊王營寨。
頭也不回。
「燕王難得有硬氣的時候。」
趙偃看着燕王喜遠去的背影,眼神中充滿懷疑:「不過,他這麼急吼吼地北進五百里,肯定是知道你我二人不知道的東西。」
「要不要一起北進五百里看看?」
趙燕是死敵。
燕國雖然實力不怎麼樣,在趙國背後扎刀的本事是一流的。jj.br>
每次趙國有點亂子,或發生戰爭,燕國最為上竄下跳。
以他對燕王的了解。
若是沒有天大的好處,恐怕不會這麼痛快地北遷五百里。
齊王難得地露出正色:「明人不說暗話,寡人獲知消息,李信要在東胡王的老巢築城。」
「築城需要大量人手。」
「李信沒有。」
「大秦也沒有。」
「嬴政志在九州,不會把大量人力浪費在荒蠻之地。」
「故而,與李信合力築城,當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