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魚簍
他手裏提着個竹簍,濕淋淋地往下滴水。
連帶他的兩個褲腿都濕淋淋的,比上頭的顏色深一截。
王寶簪愣了愣。
便見他把竹簍放到地上,打開蓋子一看,好傢夥——
一簍子全是活蹦亂跳的魚,大大小小足有二三十隻!
“這麼多魚啊!”
王寶簪十分驚嘆。
凌雲橫輕哼一聲,“你不是要吃我打的魚么,叉魚我是……但用竹簍子捕魚,我比村裏的漁夫還強。”
他當時起簍子的時候看過了,漁夫就在他的邊上起簍子,沒他的多。
王寶簪見了魚就忘了今日吵架之事,笑眯眯道:“哎呀,你可太厲害了,這麼多魚咱們怎麼吃才好啊,就是做鹹魚也吃不完呀。”
她看着那個裝魚的簍子,忽然想到了什麼。
“啊,我說你前幾天老拿竹絲編什麼呢,你還不告訴我,原來是憋着勁要捕大魚給我看啊。”
說罷笑眯眯地盯着凌雲橫。
小樣。
還跟年輕的時候,就愛在她面前表現他的厲害。
凌雲橫被看穿心思,微微面紅,“村裏的漁夫說那鯽魚燉湯是最好的,你想不想吃?”
“吃吃吃。”
王寶簪十分給面子,“那我去幫你收拾魚。”
凌雲橫道:“不用了,你怕殺魚,還是我自己弄吧。”
說罷提起魚簍往廚房去了。
留下王寶簪美滋滋的,回頭去把她的花瓶擺上了桌,心想着一會兒就說是給他摘的。
反正他跟他大兒子一樣好騙。
外頭的禁軍把今日的一切都看在眼中。
“和好了?”
“和好了。”
“可是我已經稟告楚國長公主了啊……”
前者被用力拍了一下腦袋,“誰叫你多事了?都說了太上皇和太后時常拌嘴吵架,一會兒就好的,從來沒有隔夜仇,誰叫你多嘴去稟告的?”
“我哪想到能這麼快啊……”
被打的人十分委屈,“今日皇上和二大王來過,太上皇和太后就拌嘴吵架了,我以為是件大事,所以——”
“狗屁,你就是圖楚國公主府的賞銀多,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小子正在攢錢娶媳婦兒呢!”
挨罵的人垂頭喪氣地離開,換崗的時候正遇上朱郎。
他聽見剛才的話了。
“這個你拿着。”
朱郎遞了一個荷包過去,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裏頭是銀子。
那人愣了愣,連忙推辭,“這怎麼行,無緣無故的,我怎麼能要你的銀子?”
這裏的禁軍都知道朱郎是駙馬預備役,卻也知道他家世不過比常人略好些,拿出這麼多銀子也是有難度的。
何況他平日樂善好施,一個月的俸祿大半都救濟了有困難的兄弟,怎麼好意思要他這麼多銀子呢?
朱郎微微笑道:“你不是要娶嫂子了嗎?嫂子進門的事要緊,別拖了。這銀子就當我隨禮了,到時候喝喜酒別再找我要一份禮錢就行。”
要娶媳婦兒的禁軍紅了眼,用力拍拍他的肩膀,“好兄弟,你算是救了哥哥一命了。你不知道,你那嫂子她爹是個手握實權的縣令,我這婚事要是辦得不好看,這輩子在老丈人面前都抬不起頭了……”
朱郎回以一笑,沒說什麼。
老丈人這事嘛,他也懂的。
……
剛寫完《誤情篇》的凌清圓,正在京城的風頭上。
每日來公主府拜會的朝臣和文人墨客,多不勝數,還有許多進京趕考的學子。
凌清圓自然沒空一個個都見過去,她手底下的門客幕僚便忙起來了,一個個都成了她的“代言人”,替她向人解釋文意,分析原型,領會精神……
就在忙碌的當口,王三郎從外頭進來,笑着遞來一張小箋,“京郊的消息,太上皇和太后又拌嘴吵架了,請你去勸架呢。”
“噗嗤。”
凌清圓不禁好笑,“全天下哪對夫婦要拌嘴壞事,我都信,唯獨他們……他們的感情是吵不壞的。”
自打凌雲橫遜位成了太上皇,夫婦兩個遠離朝政中心之後,凌雲橫一直很不習慣。
幸好有王寶簪這個愛說愛笑的,平日裏總是逗着他,或笑或氣,總歸是讓他不無聊了,習慣並享受起賦閑的生活。
王三郎點點頭,他也是年少時就在宮裏的,對太上皇和太後夫婦間的相處模式多少了解一些。
他道:“這幾年倒是紀家那對吵得厲害,回回都要女相和顧府的柳夫人去勸。”
“那不一樣。”
凌清圓搖搖頭,“冠軍侯是以郡王之禮下葬的,無論太上皇還是當今皇上,都對張家十分施恩。紀將軍被高門的夫人壓了一輩子,終於等到老丈人沒了,夫人卻比從前更風光更壓着他了……他難免心裏不舒服。”
“這還是紀將軍的錯。”
王三郎道:“有本事的男人不介意夫人比自己地位尊崇,地位是一回事,實力又是一回事。”
凌清圓看着他,不禁噗嗤一笑。
“不害臊,你是誇你自己呢。”
她取笑他,可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對的。
王三郎年少時就展現出天賦異稟,在禁軍比武中一次次奪魁,卻堅持要留在她身邊做個小小親衛。
即便他現在什麼職權勢力都沒有,只有一個駙馬都尉的空頭銜,外頭的人也不敢輕視他。
因為但凡在軍中歷練過的人都知道,王三郎這個響噹噹的名號,不是靠做了駙馬得到的。
是他自己憑本事得來的。
凌清圓想了想,不禁搖頭,“家家夫婦相處的模式不一樣,我看張姨有時候氣起來想殺了紀將軍,真給她把刀,她也下不了手,還是顧姨說得對。”
“女相說什麼?”
“她說啊……”
凌清圓看他一眼,“年少的時候還是得自己挑個可心可意的良人,這樣將來的日子才能舒坦。”
比如他們,比如張斐斐和紀玉,比如顧明柔和裴俊,都是自己挑選的,而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王三郎想了想,忽然說出一句煞風景的話,“可我記得你說過,太上皇和太后,當年便不是自己挑選對方的,而是為了給哥嫂換親才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