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嘉靖二十六年鄉試
自從張信把自己記憶中的世界地理只是交給吳翰林后,每日吳翰林都會準時過來給張信請安,先把自己想問的問完了,再給張信開小灶學習怎麼參與鄉試
吳翰林:考試分為三場: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詔、誥、表內科一道。第三場,試經史,三場考試,分別在農曆八月九日、十二日和進行。
考生入場,要經過嚴格的搜查,不許挾帶其他物品。入場后,每一名考生由一名號軍監視,防止作弊。黃昏時交卷,如果沒有作完,給蠟燭3支,蠟盡還沒有完卷,就要被請出考場了。每場考一天,入場前會搜身,檢查全部的攜帶物品,考試用的筆墨紙硯都是現場領,不能自己帶。考生能帶的也就是飯食。
而考場內單人單間,角落有廁桶,考試期間只要你不作弊,交頭接耳,你躺着睡覺都沒人管你。順天府看守的號兵比較特殊,都是京營的官兵,這點貌似對張師比較有利。
張信:什麼意思不懂?
吳翰林:從你祖定興王開始京營統領就一直是你張家人,之前是你祖父,又是你父親,現在又是你叔父。京營的兵怎麼能不給你面子,但也會對你不利就是如果你考中了,會遭人非議。
張信:我去,你這意思我考不中才合理,考中還是潛規則了?
吳翰林:張師儘管去,我在清流中還是有些聲望,我會提前幫張師營造一些名聲出去,避免出現這個問題。
張信:老吳你這讓我說什麼好呢?
吳翰林:雖然我們認識不多久,但是你的學識和見識讓我覺得未來中華的歷史上肯定有你一筆,說不定跟陽明先生一樣能成為某一派的泰斗。
張信想着我就領先你們幾百年的知識,這就泰鬥了?你要知道其他穿越同行做的事情就不會這樣誇我了。
八月的京城還有點熱,華夏最恐怖的嘉靖二十六年科考鄉試正式拉開帷幕。
考試共分三場,每場考三日,三場都需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進場,考試后一日出場。大部分人都是九天都住在考場裏。
這樣的考試與其說是考試,更多像是考學子們的文化水平和身體水平,難怪後世說德智體美勞,估計就是這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一大清早,京城公園門口,密密麻麻排了好多人,北方的學子雖然不如南方多,但這裏好歹是京城,人數也有近千人。
人多,自然混亂,加上這群人自古就高傲,哪怕有京營的官軍彈壓,也有很多人擠來擠去,好像自己早點進去就能中舉一樣,知道後面有些貴族、大官子弟過來參加鄉試才讓一些刺頭們安分,因為這些二代們才不會向丘八們怕得罪未來的官老爺,因為你當官有可能比我家官大嗎?(以前可能會,但這年就不一定,能跟這次比出人才的也只有宋仁宗的嘉佑二年科舉了)
張信凌晨就被母親弄醒,穿戴好,帶上自己身份憑證和考試用品外就是穿上了父親張溶送來的一套皇家賞賜的長袍,騎上張溶的馬,黑川和佟佳能等護衛穿戴好,騎着馬跟在後面,進城后家丁家將都下馬不行,前面由最高大的圖哈牽馬,氣勢做的非常足。
京城的大門要寅時才開,但這也看是針對誰,張信走的是安定門,守門的是張家家將,自家少爺來了肯定開門。
這時候丑時的鐘聲剛剛敲響。主考官員和士兵開始檢查考生的憑證安排入場。張信這時候利用了一下勛貴的身份,寅時才將將到達公園門口,一到門口很多京營的士兵都向張信行禮,讓很多排隊的學子和二代們都羨慕不已。
進門時候直接有軍官讓張信進去也不檢查,後面有人看到了剛發表意見就被京營士兵以有夾帶為由拖走了。之後就再也沒人敢說什麼,特權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張信是那個愛的。
一進場就有士兵帶着張信來到一間不錯的號舍仔細看就發現這個號舍不一樣,別人是兩個木板,上面是桌子,下面是椅子,晚上可以拼一起當床。而張信的椅子上有毛皮墊資,墊子裏面塞滿了蘆花和絨毛,坐起來很舒服。而且號舍里還有火盆和蠟燭,火盆是取暖和做飯的,蠟燭是計算考試時間的,蠟燭滅了就要停手,考試就結束了、
大概辰時全部考生都驗完正身,在主考官的一聲令下,大門關上了。
之後沒多久考試開始的鼓聲想起,號軍們開始發試卷和草稿紙還有考試用的文房四寶。
之後主考官和監考官開始公佈試題。
第一場考的是四,明初開科,《四書》義僅1題。洪武十七年後,改為3道題,但能力不夠的人可以減1題,之後相沿未改。
張信看完試題,這次考孟子果然跟吳翰林說的差不多,不過要用八股文來回答,三天來答完這也挺折騰人的,先去做着吧,按照以前高考時候的習慣第一天張信先做草稿,晚上就拿出佳能女兒麗雅做的牛肉乾烤熟了就吃。吃飽喝足了就把草稿歸攏了一下。然後就直接睡覺,張信帶了上好的皮子和被褥就直接睡。
可是半夜突然被人吵醒,竟然有人不知道怎麼把自己的號位點着了,連着旁邊兩位的位置都着了,相應的試卷也燒了,弄得旁邊兩邊的人一陣凄慘的咆哮,然後就是追打燒鋪位的那人。
很快幾名軍士過來,一人一棍子打暈了拖了出去。
這麼一場意外讓張信馬上看了看自己的火盆和試捲髮現都安全,但這時候都沒了睡意,而是趕快把草稿謄寫到試卷上,早早交卷免得夜長夢多。
天剛亮就謄寫完了,檢查了發現沒有問題就在當日午前交了卷。不過交卷了還不能走,要等到酉時才能統一出去。
簡單收拾了東西張信就出了考場,親兵們看張信出來了立馬牽來了一輛馬車,馬車上已經鋪好了上好的狐狸皮褥子,而車內桂子安排的丫鬟花鈴和佟佳能的女兒麗雅都在車裏等着了。
張信也沒多想就靠在麗雅的腿上睡著了,馬車沒有會英國公府,而是在旁邊的趙家樓衚衕英國公府的一個小宅子裏過夜,因為明早還要提早去考場。
這晚張信不知道怎麼睡着的,總感覺旁邊有個人,等早上黑川催他起來時候才發現,自己竟然躺在麗雅的懷裏睡覺,麗雅這時候其實也不大才14歲,但張母早就跟佟佳能的老婆瓜爾佳談好了讓麗雅給張信做個侍妾,古代都有給孩子找個大幾歲的小老婆,一是可以照顧他,二也是能早點讓他學會成年人的事兒。
可是親娘啊,這事兒雖然好,但我才多大10歲不到,心有餘力不足啊。
不過麗雅長得還是挺好的,等自己長大了,呵呵呵
第二天張信起的比較丑時二刻才起來,簡單梳洗打扮后,慢悠悠的坐車來到京城貢院門口,依然走特殊通道進去。
這一次是鄉試的第二輪,考試內容是論、詔誥表、判。論1道,詔誥表中選1道,判語5條。
論其實就是論述題,題目出自《四書》、》和其他官方規定的書籍。如成化十年順天鄉試,論題“大哉堯之為君”,即出自《論語·泰伯》。
詔誥表是入仕后可能會用到的文體。詔和誥一般是翰林官經常要用到的,尤其是負責文武官員誥敕的詞臣,更是時時要用到。表則是一種章奏形式,一般節日或大事恭賀會用到。判語則是判案時所用的判文,所以判題均和判案有關
這個東西張信比較擅長後世張信好歹也做了幾年項目經理,加上這一世熏陶寫這些起來不要說太容易,第二天就寫完了,只是按照要求第三天才交卷放出來。
只是到了最後一場就難很多
第三場是策,共5道,可以減2道。策與論不同,論是一般的論述題,表達自己對所問問題的理解;策則是針對一些具體的問題提出對策。論題很短,但策題都挺長,並且其中包含多個小問題。如正德八年應天府鄉試的策題:鄉試錄上的試題大致包含上述內容。特別是《四書》、經義題,明清人文集中很少記載、
鄉試試題一般都比較完整,但也有刊刻不精的。如萬曆四十三年浙江鄉試,鄉試錄程文於《詩經·大雅》題內遺失“豈弟君子”四字,於《春秋》末題內遺失“宣公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伐鄭”二十二字。
好在這次張信考的題竟然被吳翰林蒙對了也是詩經中的: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就這八個字“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語出《詩經·商頌·玄鳥》。邦畿:指古代直屬於天子的疆域。
張信看到這裏有點傻了,不是題目太難,而是太巧了,這不就是說中華民族一家親這回事兒嗎,穿越前的國家已經宣傳很多代了,張信對於怎麼搞民族關係太了解了,用八股文洋洋洒洒的寫了上千字,最後全部寫完了還補充了一句大白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並着肩,共同努力奮鬥
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葵花籽一樣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更具有凝聚力、更加更大的強大民族,為實現第二個仁宣之治目標、實現華夏民族偉大強盛而不斷努力
張信也不知道後世這種大白話能不能忽悠到大明的這些官員們,不過想了想。管他呢,科舉不中自己好歹也是勛貴也有一份不錯的出路。
考試大家是考完了,但是考官們還得關在裏面繼續批閱試卷。這次的主考官是翰林院的內閣侍讀學士,而後面的院試主考官就是大名鼎鼎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徐階。而其他的考官也都是致仕的翰林或現任翰林總共6人
不過從這幾百上千人中選出那麼一百來人不算太難,難得是這是京城,考試的人裏面家裏有當官的估計就有三成以上,高官、勛貴子弟聽說就是大幾十人,這批閱試卷不只是看能力、也潛在要看張不長眼。
不過還好明朝這時候的科舉考試已經不是看原試卷,而是由專門的小吏把試卷內的內容謄抄到一張新的紙上面,給考官閱卷,覺得好的就單獨拿出后推薦給主考官。
順天府的考官還有一個累的就是,其他地方考官看看第一場的八股文就可以判定好壞,而這裏必須一個個的看完,不然後面哪個二代沒中,找茬你得有理由,不能說就是草草看完了事。
而這邊的主考官也累除了看推薦來的卷子,還要從沒推薦來的卷子中找一找看一看,工作量比同樣重要的南直隸累了不止一倍兩倍。
張信這邊枕着小丫頭,坐車馬車回到大興的家裏。來大明快10年的桂子已經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大明女子,如果不是口音問題,根本沒人會發現她是一個日本國人。
早早桂子就在門口等待着張信,這幾年家中月銀錢糧變得少了,還好錫伯那些人走的是公賬不要張信他們養,不然現在估計只能住窩棚了。
中間張信也想中間搞點東西牟利,第一個就是想到販鹽,嘉靖年間鹽價已經要400文一斤,而張信因為特別愛玩什麼荒野求生,怎麼通過海水、鹽滷製鹽全都門清,但現在也有個實實在在問題,他們到海邊挺遠,從海邊運水過來是個非常折騰人的事兒。
不過也沒怎麼難道他,自己父親不是在薊鎮當總兵嗎,薊鎮就是現在的唐山,那附近的海域也歸他管,而且薊鎮還有個重要職能就是管控草原一部的邊貿。
於是張信給父親寫了一封信說明了自己想去薊鎮看看他,順便去海邊玩玩。
沒想到很快張溶就回信了,同時派來了自己的親兵接張信母子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