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江南米貴】

175【江南米貴】

申時行沒有參與門客的議論,惟在心中暗暗感嘆,

自打太倉重開港口之後,時移俗易,很多事情都已在未知未覺中,起了變化……

“哼!我雖不知蘇州百姓要不要感謝他,稱他一聲‘青天大老爺’,但知他此番作為,卻是極其聰明的。”

“呵呵,你竟把個閹人捧得極高,還極其聰明?那你倒說說,此舉聰明在哪?”

“我江南之地,自唐宋以來,為歷代王朝的財賦重地。田賦折銀,尤其漕糧折銀,未必全是好事,勢必要減少南糧北調,減少朝廷的糧儲,甚至造成京師缺糧。為國家長久之計,寧以菽粟當錢物,即便使之腐於倉廋之中,也不要以錢當菽粟……”

“這魏進忠看似強行插手地方的錢糧徵收,實為相當聰明的一步棋·。他之所以敢這麼做,完全是因重開太倉港之後,海運可直通山東青島港!”

申時行聽此門客一番言論,不由暗暗點頭。果然還是有通透之人。

“危言聳聽好伐!我朝歷來歲征多則二千七百餘萬石,少則也有二千四百餘萬石,江南地區每年供朝廷八百萬石,其中有四百萬石走漕運。你說為何八百萬石不全走漕運呢?因為漕運承載不了那麼多運量,所以才折為銀兩。你如今這主張,就像是走回頭路一般,老兄,自我大明建國至今,已有二百年光景啦!沒有回頭路可走。”

“走海運可行,為何非要執着走漕運?”

“海運要能運糧,不早就運了?南北至今不通海運,還不是因海運風險大,一遇風浪容易傾覆?反正我是不看好海運……”

“你不看好是你的事!”

‘嘖嘖,說不過承認說不過就是,別發火啊。你也不想想,就連四百萬石的正賦也至少有一半改兌米,再加上四百萬石的金花銀米,一年折銀米早已超過六百萬石!田賦折銀是大勢所趨,我看也要不了多久,恐怕連地租都要折銀繳納了。“

這門客連遭別人搶白,憋屈不已,末了又跑到申時行面前,繼續道:“申老,晚生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寧願菽粟當錢物,勿要錢物當菽粟。一旦天災人禍,地無所出,金銀布帛不可以充饑,那就是坐以待斃啊。”

~2~

蠲免耗米是什麼概念?

若是不算加耗,只繳納正賦,那麼天下的農民都能輕鬆繳稅,並且還有剩餘。

但是魏進忠此番‘神操作’也是先做後奏,並沒有事先奏請。滸墅關以南的楓橋,乃蘇州地區柴米牙行匯聚之處。蘇州府一年近三百萬石的夏稅秋糧,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從楓橋發出的。

三百萬石乃一府的賦稅,可隔壁整個浙江,一年也是二百七十五萬石,還比蘇州一府少五萬石左右。而松江府一年也有一百二十餘萬石,吊州府一年賦稅五十五萬二千餘石,光此三府之地,其民租比天下為重,其糧額比天下為多。

楓橋街市上,朱靈均早讓保生社的成員,來此挨家挨戶做‘宣傳’,效果自不必說,好得很。

其實一開始也有人懷疑,但朱靈均就效仿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南門,然後告訴百姓說‘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可民皆怪之,莫敢徙。商鞅便又加碼承諾‘能徙者,予五十金!’這才有一人徙之。後來果然被予了五十金……

於是手捧‘五十金’的百姓,欣喜若狂,不用朱靈均等人喊,又主動承擔了宣傳之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們是文官集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我們是文官集團
上一章下一章

175【江南米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