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合議

第二十九章 合議

機會比想像中來得更快。

一入八月,清軍就有了大動作,盤踞晉南的克勤郡王羅洛渾所部揮兵北上,太原頓時吃緊,告急文書雪片般的向西京飛來,如一道道驚雷,炸醒了猶做太平夢的三秦大地!

秦晉自古一家,李自成坐不住了,遂大集重臣合議。

所謂合議還是闖營時期的優良傳統,參與者不光可以隨便發表意見,可以不拘泥於上下禮節,出現爭執時也多是倚眾而行。正因為在合議中,上者位並不能時時乾綱獨斷,自從順軍攻克西安以後,此類會議方式就漸漸消失了。

如今被迫重開,固然是為了凝聚人心集思廣益,從一個側面也說明屢遭敗績使得李自成的自信心大大下降,對一個帝王這不是好現象,對大順朝卻是福音。

沾了暫護兵政府的光,羅虎也被獲准列席。

“陳永福手裏有四千人,只要把守開封的勁頭拿出一半,還怕一萬多韃子。”制將軍郝搖旗,向以粗直勇悍聞名,可羅虎卻總感覺得這人隱藏得很深。

此時守備太原的文水伯陳永福曾為明軍副將,幾年前闖軍以數十萬眾三次圍攻開封,次次被其擊退,死傷精兵無數,郝搖旗會有對其怨氣難消,倒也情有可願。

“陛下都說既往不究了,還說什麼開封。陳永福手下堪戰的不過一千河南老兵,太原又是十數里周長的大城,這情形換了誰都夠嗆。要我說,先從河防上抽三千得用兵馬出來,趁着韃子還沒有圍城,趕緊頂上去。”權將軍澤侯田見秀在武將中地位僅次劉宗敏,是個仁厚寬和的老好人。

“羅洛渾好對付,難纏的是大同的阿濟格。收編了大同、宣府兩鎮的邊兵,他麾下兵馬已達八萬。一旦阿濟格舉兵南下與羅洛渾合兵攻打太原,別說調幾千人去,就是兩三萬人,還不是白送禮。”副權將軍綿侯袁宗第,他跟李自成一起當過驛卒,是老八隊最早的班底之一。

田見秀不說話了。他知道調兩三萬兵去救太原已經是順軍的極限,再多關中的防務就會出現漏洞。八百秦川那可是大順的根本。

“同樣是兩三萬的兵馬,與其填太原那個無底洞,還不如用來收復豫北三府(歸德、懷來、衛輝)。“風度翩翩的李岩指着軍圖上一塊刀形地域解說道:“如能順利拿下豫北三府,我軍便可同時威脅三個方向的韃子,向西可擊晉南,向北可趨直隸,向東可襲山東。”李岩口中一頓:“如果羅洛渾因此回兵晉南,太原之圍也就不戰而解,那是再好不過了。”語氣頗為勉強,顯是殊為把握。

貌如風雛的軍師宋獻策、氣色愈發紅潤的牛金星一副心有戚戚,劉宗敏捋須微笑。

特意換上從前的箭衣氈帽的李自成很慎重的確定着:“能拿得下來嘛?”

早有準備的李岩朗朗作答:“北三府總共一萬七千守兵,除去三千漢軍旗,其它的都是前明舊軍,不久前還掛着大順的旗幟,人心搖擺殊無戰力。只要我以精兵出陣,自可一鼓而定。

李自成滿意了,羅虎卻面如土色,失聲高叫“不行!”

“有何不妥!”涵養很好的李岩,笑着問道。

“駐山東的多鐸部正兵壓兩准,準備攻打殘明,我們在豫北得手,十有會把這七萬人給吸引過來。假設韃子以阿濟格所部繞道蒙古攻打陝北,以多鐸與羅洛渾兩部攻擊潼關,我們又如何以對?”

“把那七萬人調到西邊來,韃子不要山東了,不算左良玉的幾十萬烏合,史可法所統的江北四鎮也有十幾萬戰兵,若他們趁機北伐,韃子拿什麼抵擋。”李岩臉上儘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北伐?史可法?”羅虎怒極反笑:“史督師是借虜平賊的首倡者,韃子狠打咱們,他高興都來不及了。”這也是歷史事實。史可法是忠臣,是民族英雄,可在處理跟南明與大順和滿清的關係時,確實犯了錯識。

李岩無言以對了。這些日子他與其它大順文武這一樣,把心思都用在滿清身上,忽視了南明的種種,可想來羅虎也沒必要騙他。這些情況並非什麼絕密。

李自成認同羅虎的‘假設’,在兵力充足的情況下,兵分兩路,同時對陝北和潼關發起攻擊,確實是攻下陝西的最佳戰法。可他卻不認為自己會應付不了,反把這看成了一個空前的戰機:“潼關素稱天險,我又駐有四萬大軍,就來他十萬韃子,怎麼都能守上一個月內,有這一個月,足以擊破阿濟格,回過頭來再與多鐸會戰,畢其功於一役!”

李自成已經落伍了,他過於迷信潼關的城牆,全然沒有意識到時代已經變了,十七世紀中葉已經紅夷大炮沒有轟不開的城池,更不幸的是,一個松山大戰清軍就繳到了上百門紅夷大炮,是當時明軍總擁有量的百分九十。

可這個問題卻非一時所能解釋,羅虎只好換了一個角度:“就算陛下所言不差,放多鐸南下,總是少了一支勁敵,沒了後顧之憂,我們就能集中兵力殲滅阿濟格的八萬人馬,而不只是擊破了事。”

不管在那個團隊裏大多數都是求穩的,也更喜歡能有切實把握的勝利,所以合議最後的結果是,一面示敵以弱令陳永福放棄太原率部退過黃河,進入陝境。一面暗集重兵於陝北‘恭候’阿濟格和他的軍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644之逆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1644之逆流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合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