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一行人直到太陽落山才趕回去。言璞等人已近等了好久。“怎麼去了這麼久?”言清問。李惟言沖他挑挑眉,“待會你就知道了。”說罷便和元昭向後面走去。言璞看着這一大袋的東西也面露疑色,“什麼東西?”“沒說。”元昭來到營中,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只見片刻間士兵們歡呼雀躍。然後紛紛走向袋子。這一舉動讓言璞和言清更加迷惑,二人向人群中走去。已經做好的麵皮和餡兒映入眼帘。“這是?”言璞不知什麼時候已近站在元昭身後,“這都是從村子裏買來做雲吞的。”元昭朝他晃晃手中的材料,好不得意。大家在元昭的指揮下開始行動起來,就連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李惟肖也忙忙碌碌的動起來,“將軍你也不要看着。”元昭叫言璞:“和我們一起啊!”士兵們不由自主的停下來手中的活看言璞。這些年來言璞帶兵有方在整個江東都是出了名的,同樣,少言寡語不愛與人親近也是,平日裏就連同言清在一起都是如此,更別說此時和大家一起做雲吞。元昭感受到了一絲緊張的氛圍,將手中的東西往言璞眼前遞去,“喏。”繼續一臉真誠的邀請,時間在此刻靜止了。言璞沒有去接,看看她手裏的東西然後靜靜的看着她。就在李惟肖準備出聲替二人解圍時,言璞伸出手接過元昭的東西,“我不會,你教我。”“好。”眾人交換眼神:終究是錯付了......

江東夜初,萬家燈火。今日是上元節,即是家宴,帝後於萬聖宮接受後宮眾人的朝拜。嫻貴妃領後宮眾人向帝後行禮:“恭祝吾皇千秋盛歲,萬壽無疆,萬歲,萬萬歲。”李徽治看了看着階下眾人,眼中閃過一絲失落。若她還在,若她能親眼瞧一瞧該多好啊。“剩下的事宜你來處理,朕有些乏了。”皇后應允。“擺駕回宮。”大批人馬浩浩蕩蕩的離開,萬聖宮一下子空了。良昭儀起身向皇後娘娘敬酒,“臣妾祝娘娘千秋盛歲,長樂未央。”良昭儀是新貴得寵,現在育有一子,憑藉皇帝的寵愛親自撫養自己的兒子。皇後端起酒杯回敬,然後款款飲下。榮妃笑笑,“昭儀妹妹真是嘴甜,難怪皇後娘娘喜歡。”良昭儀也不急,“皇後娘娘母儀天下,臣妾與旭兒能得皇後娘娘垂憐是臣妾等的幸事。”皇后適宜接下話茬,“陛下疼愛旭兒,你有空多帶他去御書房,陛下見了必定十分高興。”“誰說不是呢,幼子惹人疼,三皇子若是兒時多去去御書房聽教導,現如今也是陛下喜愛的皇子。”萱良媛此話一出,眾妃開始私下嘲笑。榮妃是三皇子的生母,數月前三皇子因攻北一事觸怒了陛下,被罰封到了信陽。後宮之中口舌之爭是常有的事,皇後端起茶盞靜看事態的發展。榮妃是嫻貴妃一黨。榮妃公然被辱,面露狠色,“你還是好好教養自己的孩子吧。”忽聽嫻貴妃咳嗽了兩聲,她瞧了瞧萱良媛,對皇后說:“說來六皇子也已在重華宮足月,按宮規是該找個身份貴重的母親。”萱良媛心頭一緊。皇后抬眼,“哦?嫻貴妃心中可有人選?”“依臣妾看榮妃便是最好的人選。”萱良媛急了,“榮妃連自己的兒子都教養不好,如何教養臣妾的孩子?還望娘娘三思。”皇后看着跪在地上的人,剛想說些什麼,緊接着就看到嫻貴妃示意自己的身邊人掌了萱良媛的嘴,皇后的笑意頓時僵在臉上。

洪公公跟在陛下身邊,遞給了李徽治一張密折。李徽治看了一眼便扔給洪培,“讓郭子敬來一趟。”“諾。”

郭子敬為江東宰相,接到入宮旨意時正在與門客徐宥下棋。接到入宮旨意,郭子敬顯得毫不意外,反觀徐宥倒有些驚訝,“我還以為會是明天早朝後,陛下這是怕明日早朝會被群臣挾制,故事先想與大人商量對策。”郭子敬放下手中的棋子,“符顯以為這盤棋如何?”“大人棋藝精湛,這白子已是困獸之鬥。”只見郭子敬從棋盤上又去二子,“現如何?”徐宥看了看局面,起身向郭子敬作揖。

晚飯過後,元昭和清平散步。“都打聽清楚了嗎?”“打聽清楚了,不出意外,他們明日進城。”元昭抬頭看着天空,冷不丁的冒出一句,“我們得回去。”清平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麼?”元昭重複,“回去。”“可是我們好不容易才逃出來。”“我知道,現在所有人都以為我已經離開江北,此時回去,反而安全。”“那我們要怎麼進去啊?”元昭看看不遠處的江東士兵們,今夜因為元昭,他們緩解了這麼多年趕路的緊張與疲憊,就連不苟言笑的言璞臉上都有了笑意,“想辦法讓他們帶着我們,進城安全后我們就找機會離開。”元昭握住清平的手,“今後的日子我不敢想,一不留神連死在哪兒都不知道。”清平安慰道:“公主別怕,往後的路清平陪着您呢。”二人還未說盡主僕情深,就看到言璞走了過來。他徑直站到元昭面前,“借一步說話。”元昭讓清平先回馬車,自己則跟着言璞去了營帳中。言璞率先開口:“大家數日舟車勞頓甚是辛苦,今日之事很感激你。只是明日一早,二位姑娘就不便再跟着我們了。”言璞的聲音很平穩,察覺不到任何情緒。元昭開口試探,“說到感激應是我對大家,今日種種只為報昔日救命之情。”說到此處,元昭停下來看着他的眼睛,“我想…我想跟着你們進城。”元昭說的直白言璞反而不知道該怎麼接,正當他準備開口拒絕時,元昭又搶先一步說到,“只是進城而已,不會跟着你們太久的。”“那你可知我等此行的目的?”“不知,也不想知。”元昭說到了言璞想聽的話,他鬆口了,“既如此,進了城大家全當從未相識,也算是盡了這幾日的緣分。”元昭明白,言璞是在保護所有人。元昭離開,言清從帳子后出來,他遞給言璞一隻信鴿。言璞看完信上的內容,隨手燒了,吩咐言清,“告訴他們計劃不變。”“是。”

洪培帶着郭子敬進了御書房。“陛下,郭相到了。”洪培輕聲提醒。李徽治擺擺手,房內只剩下君臣兩人。“坐吧別站着了。”李徽治指了指一旁的凳子,郭子敬就坐。“你對和親之事怎麼看?”李徽治直奔主題,“大梁氏只不過是我朝邊境部落,不足為懼。只是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若是為此事與大梁氏結怨,埋下禍患恐對我朝不利。”郭子敬表明態度,皇帝臉色不好看。郭子敬察覺,不慌不忙的跪下,“陛下心中已有答案,這一步步走來陛下內心無比堅定,臣懇請陛下下旨和親,以謀天下之大局。”所謂權臣亦是謀者,謀為官之道,為臣之道。君心難測,郭子敬能高居相位屹立不倒,憑藉的正是多年來謀臣的經驗。果不其然聽到這話皇帝笑了。

萬聖門局面一時有些難看。“臣妾替皇後娘娘管教后妃,娘娘不會怪罪臣妾吧?”嫻貴妃嘴上請罪,可臉上看不出有絲毫的悔意。萱良媛被當眾掌嘴一時羞憤難忍要自盡,被皇后的人攔了下來。“無妨,妹妹替本宮分憂,自然是好的。既然如此,就依嫻貴妃的意思辦,六皇子就有榮妃撫養。”皇后答應的如此爽快,讓嫻貴妃感到意外,這樣的話自己手中就有三位皇子了。萱良媛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還想出聲,“皇後娘娘,您不能....”“住口,就憑你的身份難道想讓皇後娘娘親自撫養不成?”榮妃現在已然是勝利者的姿態。皇后不再說什麼,只是看了一眼萱良媛,示意她住口。一場鬧劇草草收場。

江北皇宮近來時新起一種新的妝容,有些宮女眉心處點了珊瑚紅,可奇怪的是近來宮中的太監眉心處也開始出現。陳婧涵看着剛剛經過的太監,起了疑心,“這是城中的新妝容?”孫嬤嬤也不清楚,“這民間妝容都是肖仿宮中,老奴也不清楚。”正說著話,陳婧涵一聲尖叫,液池裏漂着兩具屍體。這邊鄭鸞正在焦急的等待,不一會了鄭峰迴來了,“少爺,您猜的沒錯。”二人沖向鄭俞泰的房中,鄭俞泰被鐵索困在床上。看着鄭俞泰眉心處的印記,“這個女人是瘋了。”說罷鄭鸞重重的砸在桌上。皇宮內突然興起的根本不是什麼時新妝容,而是和鄭俞泰一樣的怪病。一開始,鄭俞泰還能勉強保持白天的清醒,可慢慢的,他只是睜着眼睛,面色慘白,神情就像死了一樣,任旁人如何喚他都不再有任何反應。直到有一天晚上,鄭鸞發現房內無人,最後在庭院處看到父親正站在那一動不動。一開始鄭鸞以為父親身體又所好轉,可之後出現的一幕讓鄭鸞開始害怕。只見鄭俞泰仰着頭張大嘴像是在吃東西,鄭鸞試探的碰他,剛有觸感,鄭俞泰就做出過激反應。他直接出手將鄭鸞打倒在地。一個將死之人的氣力不亞於高階殺手,鄭鸞還未反應過來就看見鄭俞泰一步步向他走來,鄭峰聽到巨大的聲響來到後院,就看到鄭俞泰要將他的親兒子置於死地。鄭峰衝上去與其交手,明顯處於下風,漸漸地他也不行了。就在二人絕望的時,突然陰雲密佈,狂風四起下起了大雨。就在那一瞬間,鄭俞泰如同斷線木偶般倒地,又恢復了白天時的樣子,二人這才躲過一劫。自己半生戰功赫赫的父親變成了這樣,那晚鄭鸞害怕極了。現在內宮發生了這樣的事,過不了多久那些人的情況就會和他父親一模一樣。“照着情形怕是只能逼着貴妃交出解藥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鄭峰說出自己的想法。鄭鸞不是沒有想過,可這樣做的話就會傷及無辜,鄭鸞於心不忍。鄭峰知道他所有的想法,可事從權宜,想逼出解藥,從陳婧涵身上下手是最有希望的辦法,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等不得了。”鄭鸞握緊拳頭沒有反對,狠下心:別怪我。

言璞等人第二天中午就進入了江北。但不是所有人。元昭暗暗一算,不加她和清平,只有十人進了城。其餘人不知道去往哪裏。她這才發覺不對勁。按道理來說一國出使即使有護送的衛兵在離其他國家八百里的地方就該停下,可言璞的人直接到了江北的門口。如果真正出使的只有這十個人,那這剩下的三百人又將要去哪裏?如今陳鳴謙已經登基,城內因新帝繼位的熱鬧非凡。李惟肖生來就喜歡熱鬧,止不住的探頭探腦,元昭礙於身份沒有露面。到了驛站,元昭和清平向言璞等人辭行。“我們就送到這兒了。”

看着言璞等人走遠,元昭和清平七繞八繞來到了一個巷子。雖然是白天,但這條巷子人並不多。元昭確定無人尾隨後,帶着清平來到一家鐵匠鋪。“咚咚咚”門打開是一個夥計,他沒有直接請元昭進門,很警惕的問:“你們找誰?”元昭沒有接話,而是將事先準備好的玉佩遞給了他,夥計明白,請二人進了門。屋內並不是像其他鐵匠鋪那樣,只有一塊非常大的玄鐵。但元昭像是來過一樣,熟門熟路的找到了玄鐵下隱藏的開關,然後進了密室。清平看的一臉懵。密室很大,二人繞了很久的路最終到達一間密室,裏面有人。密室主人聽到腳步聲開口:“殿下萬安。”他是個瞎子,除了看不見,他也站不起來,這麼多年一直都在輪椅上度過,元昭行禮,“先生安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君可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君可鑒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