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夢想之城
第二天早晨,我到了BJ,給老楊打電話沒打通,又給鑫哥打了一個,他讓我坐車到傳媒大學地鐵站等他。
我對BJ很陌生,初來乍到的我住哪裏都是個未知數,也沒想過具體從事什麼工作或把工作定在哪個區域。忽然發現此次北漂之行的準備工作做的太草率了,我意識到了出門在外有熟人照應的重要性。
首要的問題是找個地方住,其他的再從長計議,這是在大四實習時從左叔嘴裏學到的經驗。當年我倆熱血沸騰地跑到上海,剛下火車,他顧不上拿行李就急匆匆地跑着找住的地方。
我買了一張去傳媒大學的地鐵票,剛到BJ的我很興奮,我對於陌生的環境心懷好奇。拿着票上了地鐵,告訴自己,我正式成為千萬北漂大部隊中的一員了。
我旁邊坐着幾個眼神冷漠或低頭玩手機的人,大家的眼神里充滿着疲倦、焦慮和不安,還夾雜着一絲麻木。
總之,我看不到他們眼中的輕鬆與和善,大城市的上班族大抵都是如此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冷漠,誰也不理誰。當然,誰也沒必要搭理誰,彼此沒交際,其關係不過是擦肩而過的路人而已。
不過,我彷彿提前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人情冷漠,這種感覺是我在其他城市所不曾體會到的。
大家各自低頭玩手機,彼此之間沒交集,眼神互不交匯,有人偶爾用冷漠的眼神匆匆瞅別人一眼,又趕緊低頭玩手機,給人的感覺怪怪的。大家彷彿是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一個梳着中分頭的四眼仔一臉漠視地看着我,那漠視之中似有藐視之意。
我對自己說,或許大家在這座城市裏活的很累,忙碌而疲憊的工作和生活的殘酷讓人變得麻木了吧?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大約一個小時后,我下了地鐵,打開手機里的地圖,按照鑫哥指示的地點走去,那時候我不怎麼會用手機導航,地圖上的箭頭像是在瞎指揮?我又不好意思張口向路人問路。我想,能否找到鑫哥都是個問題,我心驚膽戰地走在路上,萬一找不到地方豈不丟死人了?
我在路邊的一個小賣部里買水的時候,順便向老闆問了下路,他用手指了指前方,我又打開手機地圖,跟着紅色箭頭的指示一步步向前邁進。
當我轉身離去時又聽到了一陣拉二胡的聲響,這是第二次聽到了。
地鐵口的台階上坐着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拉着二胡,衣衫襤褸,旁邊放着一個乞丐專用的爛碗,碗裏擱着好心人施捨給他少許錢財。
後來,我發現幾乎每個地鐵門口都有一位拉着二胡的老頭,他們渾身骯髒,吃着灰色的乾糧,面容憔悴,自言自語。他們說的像是河南方言,歲數差不多在60~70左右,這是怎麼回事?
在BJ租房子很貴,一系列問號來了,那麼,他們晚上住哪裏?肯定是有專門負責管理他們的人,白天把他們送出來行乞,晚上再把他們集體送回住處。
他們背後的管理者到底是一幫什麼人,難道是滅絕人性的人販子?
他們的雙目是怎麼瞎的,難道是被人販子刺瞎的?瞎了眼的他們被當成廉價的賺錢工具,人販子再收取他們的行乞之財?
相傳,廣東有一個地區發生過多批人口失蹤事件,一些外出打工的青年人以及老年人被人販子活活割掉四肢、戳瞎雙眼,再被扔在大街上乞討,乞討來的財物上交給人販子……
在社會的另一面,
類似的事件屢見不鮮,為什麼沒人查一查那些殘疾行乞者的背後的團伙呢?但願是我想多了吧?
從傳媒大學地鐵站一路走向藝水芳園小區,途中經過一個叫做珠江綠洲的地方,其旁邊有一個小花園,花園裏有兩位歲數大約在七十歲左右的老人正在揮汗如雨地打乒乓球,球桌上擺着兩疊厚厚的百元大鈔票。
很明顯,他們是在打球賭錢,我首先想到的是,BJ人真有錢。
二位老人說著一口標準的BJ方言,他們一邊打球,一邊用嘴互“操”對方的媽,你一句我一句的罵著,罵的相當有節奏,我聽的是神清氣爽,心情愉悅。
這就是我對BJ人(BJ本地人)的第一印象——髒話不斷,罵髒話罵的是脫口而出,像口頭禪一樣隨口而出……
一段時間之後,我對本地人又有了第二大深刻印象——神經而兇猛。
某一天,我跟李大成去做兼職,有個矮粗、寸頭、脖子上掛着狗鏈子一般粗的中年男人拿着剪刀嚷嚷着要扎死我,只因我給他發了一張關於房地產的傳單。
我對本地人的第三大印象就是——說話大氣,說難聽點兒就是說話牛氣衝天、蠻橫。
以上是我剛到BJ時他們給我的三大印象,我可沒說所有的人都是那樣的啊!只能說,我遇到的幾個人確實如此,若每個本地人皆是如此,那國人的臉不都被他們丟到國外去了嗎?城裏生活着很多老外。
BJ人說話財大氣粗,他們生在帝都,是“天之驕子”,有人說,他們一出身就車房俱全,子孫後代靠收房租這一“光榮職業”為生,過的是衣食無憂,不需要工作或不做技術性的工作。
後來,我常聽到有人感嘆說,投胎做個BJ人至少少奮鬥一百年!也許你奮鬥一輩子不能在BJ買一套房子中的一間衛生間,如果投胎做個BJ人就爽歪歪了,不用奮鬥,一生下來車房、外地美女、豪車統統都有,怪不得一些外地女孩兒想盡一切辦法的嫁給BJ人。
當然,並非每一個本地人都能靠吃房租為生,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農村人,這座城市還有很多地方尚未拆遷,真正的有錢人不是本地人,而是一些在本地開公司的外地大老闆。
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本地方言和清朝電視劇中的太監說話的口音一模一樣,不容置疑,清朝電視劇里的太監百分之百是正宗的BJ人演的吧?
一哥們兒說,任何一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本地的一大特色和地域性標誌,我的好兄弟魯大頭說,BJ人很爽快,動不動就“卧槽”。
再說說“BJ是年輕人的夢想之城”,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這麼說?對此,我的理解有三點,不知對否?
第一點,BJ是年輕人做夢都想去的地方,這很正常,BJ屬於首都,它自帶光環,不需要過多地對外宣傳,人們就知道它的存在,很吸引年輕人想來BJ看看。
第二點,BJ適合年輕人來這兒打拚或創業,這兒的工資相比其他城市較高,而且創業機會多,各方面資源齊全。
第三點是,年輕人認為去BJ就能實現夢想。我認為,這一點可能是錯的,年輕人在BJ能否實現夢想則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成功屬於少數人,北漂一族中的能實現夢想的人恐怕不到萬分之一。之所以“北漂成功”的例子很多,這要歸功於媒體,一個人成功后被善於炒作的無良媒體大肆報道,搞得跟是個人去BJ都他媽能成功似的。媒體報道的新聞往往有兩點,一是娛樂八卦,二是成功人士,媒體是不會報道失敗者的事迹的,再說了失敗者太多了,也報道不完啊。
其實,三年的北漂經歷告訴我,BJ真的不適合年輕人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看到不少年輕人自己給自己洗腦,以為在BJ能夢想成真,這和痴心妄想並無區別。當然,在BJ混的成功的人還是有的,雖然數量不多。
我之所以說以上的話,並非過分,我認識的或看到的北漂大部隊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平庸或平凡的,我只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和客觀的角度寫下此書。
另外,我不是什麼成功人士,也沒接觸過太多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