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曹操平叛戰濮陽 陶謙病危讓徐州(一)

十九曹操平叛戰濮陽 陶謙病危讓徐州(一)

卻說陶謙在郯城(今山東郯城縣)聞知曹將于禁攻克廣威(沛縣東),沿泗水直至彭城(今江蘇徐州);前鋒曹仁攻陶謙部將呂由后與曹操合兵,先後攻拔十餘城,沿途百姓慘遭禍亂,不禁仰天慟哭:“我得罪了上天,致使徐州百姓受我牽連,竟遭如此大難。”

陶謙部將曹豹說:“曹操大軍既然殺來,怎能束手待斃。我願隨主公出城破敵。”

陶謙引軍出迎,只見曹操身穿縞素,縱馬出陣,揚鞭大罵:“吾與爾往日無怨,今日無仇。吾父路徑徐州境界,為何無故傷害?”

陶謙出馬,在馬上欠身施禮:“陶謙本想結好明公,故命張闓護送,誰想其賊心不改,以至如此,望明公詳察。”

曹操哪裏聽得進去解釋,令夏侯惇出戰,直取陶謙。

曹豹挺槍躍馬,出陣迎戰。

兩軍正要交戰,忽然狂風大作,雲霧彌天,飛沙走石,難辨你我軍馬,雙方都亂了陣腳,只得各自收兵。

陶謙回城與眾商議,哀嘆說:“曹兵勢大難敵,吾願前往曹營負荊請罪,只要能拯救徐州百姓,任其宰割。”

糜竺上前獻計說:“府君久鎮徐州,百姓感恩。今曹兵雖眾,未必能很快滅掉徐州。我願親往北海求孔融起兵相助,再派一人前往青州向田楷求救。若二處兵馬一起前來,曹操必然退兵。”

“誰願前往青州向田楷求救?”陶謙問。

忽見帳下一人挺身而出:“在下願往青州求救。”

陶謙一看,卻是典農校尉陳登。

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沛相陳珪之子。

陳登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智謀過人,少年時就有扶世濟民之志,並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

二十五歲時,舉孝廉,任東陽縣長。

陳登雖然年輕,但他能夠體察民情,撫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

後來,徐州牧陶謙提拔他為典農校尉,主管一州農業生產。

他親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狀況,開發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使漢末迭遭破壞的徐州農業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百姓們安居樂業,“秔稻豐積”。

陶謙一見陳登願往青州,大喜,遂修書二封,先打發陳登前往青州,又命糜竺持書去北海求援,自率眾守城,防禦曹操進攻。

不久,陳登自青州回,說田楷欣然同意出兵來救。

接着,糜竺也回,說是前往北海,正被黃巾圍困,幸虧劉玄德率兵解救,擊退了黃巾,北海才得以解圍。孔北海見了書信,又說服劉備,二路兵馬不久便到。

陶謙聽了,心情稍安。

且說孔融、田楷兩路軍馬來到,懼怕曹操勢猛,不敢冒進,遠遠依山下寨。

等劉備軍到,孔融說:“曹兵勢大,曹操又善於用兵,不可輕戰。先觀其動靜,然後進兵。”

劉備暗忖:既來救援,讓其知道我冒死來救方好,於是說:“但恐城中無糧,難以持久。今叫雲長、子龍領兵四千留下,吾與益德殺奔曹營,到徐州與陶恭祖商議。”

孔融大喜,會合田楷,成掎角之勢,關羽、趙雲領兵兩邊接應。

劉備、張飛引一千軍馬,繞曹營寨邊衝殺到徐州城下。

陶謙見劉備兵至,知其冒死前來相救,急令開門迎入,設宴相待。

席間,陶謙突然提出將徐州讓給劉備,劉備沒有思想準備,堅辭不受。

糜竺說:“現在兵臨城下,應當商議退敵之策。待退敵之後,再讓不遲。”此乃陶恭祖一讓徐州也。

再說曹操見三路軍馬形成犄角之勢增援徐州,不敢貿然攻城,急忙聚眾商議如何進擊。

正在此時,忽流星馬飛報:“呂布襲擊兗州,進佔濮陽。”

當時只有鄄城(今山東省鄄城縣)和東郡的范(南范縣)、東阿(今山東省陽谷縣)兩縣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別由司馬荀彧和壽張令程昱、東郡太守夏侯惇等堅守,形勢異常危急。

曹操聞報大驚,因一時之憤,貿然起兵,徐州不能攻拔,兗州又失多地,徒遭民怨,頗覺後悔。

心中知錯口不想認,大概是一些帝王將相的通病。曹操萬般無奈,才急忙命令撤兵回救兗州。

陶謙聞知曹操撤兵,急忙把孔融、田楷、雲長、子龍請入城中,設宴道謝,感謝眾人救助徐州之情。

席間,陶謙守着眾人,再次以年老多病,二子不才為由,欲把徐州讓給劉備。

劉備看看孔融,又看田楷,二人也從旁相勸。

劉備說:“袁紹四世三公,海內所歸,不如把徐州讓給公路。”

孔融立即反對說:“袁公路老墳枯骨,何足掛齒!今天這事,是天意所賜,機不可失。”

劉備堅執不肯。

陶謙雙眼垂淚:“玄德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

劉備說:“曹操雖然退兵,必不甘心。若就此離去,曹操回兵復攻徐州,吾心不安。願在城外紮營,力助府君防禦徐州。”

陶謙說:“如玄德堅不肯從,這附近有一個小城,城名小沛。城池雖小,足可屯軍。吾再撥四千兵馬,請玄德暫住此城,以保徐州,如何?”

劉備暗喜:“如再推卻,着實不恭,玄德領受便是。”

陶謙這才轉憂為喜。

席散,孔融、田楷與眾人道別,引軍自回。

糜竺代陶謙送劉備至城外,說:“現在漢室陵遲,海宇顛覆。徐州殷富,人口百萬,劉使君若領徐州,正好樹功立業,為何兩次相讓,卻固辭不受?”

劉備說:“陶恭祖經營徐州多年,屬吏敬服,百姓擁戴,可謂是德高望重。吾何德何能,何以服眾?”

糜竺說:“使君乃漢室宗親,德廣才高,又能禮賢下士,愛民如子,堪當此任。”

劉備說:“初來乍到,誰人知之?”

糜竺說:“這卻好辦。吾當將使君所作所為通曉士民,人盡知之。”

劉備與糜竺執手告別:“有勞子仲相送,一切拜託。”

糜竺自回城中。

張飛見糜竺去了,問劉備說:“兄長常嘆無棲身之地,只能寄人籬下。今有如此機會,又是好意真心相讓,何必苦苦推辭?”

劉備說:“孔北海邀我來救徐州,是為了‘義’字,又有田楷在座,要是無端佔據,被傳揚開去,豈不被天下人說成無義之輩?”

關羽說:“孔融、田楷在座,兄長為何偏偏將徐州推讓給袁紹?”

劉備笑說:“吾一提袁公路,孔北海當即反對。若我不在座,又將如何反應?”

關羽說:“兄長當時為何不將徐州推讓給孔融、田楷其中一人?”

劉備不語。

張飛說:“想是兄長既想博取仁義名聲,又不想徐州落入他人之手吧?”

劉備將臉一扭:“益德休得胡說。吾等且往小沛,以觀動靜。”

將至小沛,趙雲告別,似有戀戀不捨之意。

“子龍與我桃園兄弟有緣,不如兵合一處,就留在這裏,不回也罷。”張飛大聲呼叫。

關羽說:“公孫瓚乃兄長師兄。借兵時勉強答應,今若留子龍不歸,不合情義。”

趙雲說:“子龍受常山父老之託,原指望帶領募集義勇,投靠明主,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不想公孫瓚自從得了幽州日益驕矜持,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引得民怨沸騰。子龍為這樣的人孝效力,何以回見家鄉父老?今見陶恭祖經營徐州,屬吏敬服,百姓擁戴,可謂是德高望重,遂生明珠暗投之感。若不回去,又恐失了玄德兄與公孫瓚的同窗情誼,真不知何去何從?”

劉備勸說:“子龍暫且屈尊師兄帳下,若有不盡意時,定然前來相聚,桃園兄弟翹首以盼。”

趙雲戀戀不捨,劉備緊握趙雲雙手,揮淚而別。

趙雲自帶兩千兵馬回見公孫瓚復命,劉關張目送良久方回。

且說劉關張引軍至小沛(今江蘇沛縣境內),看着城池,頗有感觸:漢高祖劉邦是附近豐縣人,曾在小沛所轄泗水任亭長,可以說是漢皇發跡地之一,素有“漢湯沐邑”之譽。

高祖得天下,冊封的十八個王中,有十個是沛縣籍,特別是沛縣人曹參、樊噲、王陵、周昌等,曾先後為將相。

劉邦在家鄉豐縣起義后,沛縣也是東攻並佔領的第一個城邑,當是“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

劉備仰天祈禱:“望高祖佑助孝子賢孫玄德,早日恢復漢室,統一天下。”

從此,劉備及關羽、張飛率本部三千及陶謙撥送四千軍馬,修葺城垣,撫諭居民,在小沛駐紮下來。

再說呂布四月二十三誅殺董卓,被任命為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

不料只有四十來天,李傕、郭汜殺入長安,呂佈於六月初一敗走,率百餘騎兵,帶着董卓首級殺出武關。

呂布以為董卓盡滅袁氏宗族,自己誅殺董卓為袁氏報仇有功,先投靠袁術,但因袁術不滿他反覆無常,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恣兵搶掠,被拒絕,遂改投袁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實話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實話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十九曹操平叛戰濮陽 陶謙病危讓徐州(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