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戰告捷
次日拂曉,唐咨帶兵八百人乘船前往中宿縣,一同去的還有郡都尉陶基部三十人,留楊竺、張震率余部四百人待在番禺,並分遣斥候進入增城、博羅、羅浮山打探軍情。
四日後,唐咨部在中宿縣南四十裡外的秦威灘一帶安營,一面派人前往縣中了解賊情。
都尉陶基上前說道:“唐將軍,中宿縣東三十五里有峽谷,地勢最為險惡,附近又接陽水,進退可據。賊人定在此處。我們可速速進兵,攻其不備,必獲全勝。”
唐咨看着這位年輕的都尉思索了一會,然後拍拍他的手臂說道:“不急,陶都尉,待去往縣裏的人回來后再議。南土酷熱,兵士們都很辛苦,況且天色已暗,待明日確定了敵人的位置再出擊也不遲。”他並不完全相信這位都尉的判斷,亦不願在夜色來臨時棄營行軍。
“全聽將軍號令。”陶基並無怨言,應了聲后就退了下去。
不一日,前往中宿縣城裏的士兵就回來了。他告訴唐咨,有百餘賊人盤踞在中宿縣以東的中宿峽內,為首的頭目叫秦海,他們並非羅厲部屬,只是打着羅厲名號在縣城周圍鄉村燒殺搶掠。他們也聽說了官軍將要前來鎮壓,近日已很少出現,似有所防備。
唐咨聽後面有愧色,將陳時、陶基、蔡穎等人召至帳內,大致說明了下情況,對着陶基說道:“叔先,昨日不聽你言,致失了戰機,如今該怎樣攻這中宿峽,你可有對策?”
陶基慨然道:“中宿峽南北走勢,北接觀峽山,入則為山林,南通陽水,出則為平地。賊人勢單力薄必不能同我軍較量,可多派人馬堵住北峽口,率兵步步南下逼其出平地,則一舉可擒。”
“好,就依你計!獻舉,你與叔先率四百人往北峽口。允光與林兒領百人在南峽口外設伏。眾人即可出發!”唐咨馬上安排妥當。
五日後,眾將士押解着三十餘衣衫襤褸的賊寇回到營中,初戰得勝,滿營歡喜。
張貢隊擒住了賊首秦海,記為首功:“那日我與陶都尉趕到觀峽山山腳時已是黃昏。在峽口撞見幾個放哨的賊人,三兩下捉住。問得他們全躲在一處叫和光洞的山穴內,便讓他在前帶路。進的洞去,秦海人多,陶都尉等人捨身奮戰。我與黃叔才好不容易趕上趁亂逃脫的秦海,那傢伙還想抵抗,只兩三回合,就被黃叔一刀砍傷在地,余賊紛紛逃散。”聽得出這話里滿是驕傲。
“黃慶,你也說說,是怎地把那賊人打翻的!快說說!”眾人起鬨要聽另一名當事人講講當時的過程。
黃慶即張貢口中的黃叔,他字來吉,長張貢十餘歲,亦是原荊州赤壁降兵,一身腱子肉,舞地好大刀。此時正在酣飲,全然不理會他們。被逼得急了,他大喊道:“去去去,別煩我喝酒!”
眾人知他兇悍好酒,也不再自討沒趣。這時蔡林沒好氣地說道:“我們在南面埋伏了一天不見動靜。后一日晌午方有十來人慌不擇路的從峽口出來,輕輕鬆鬆就給綁了。”顯然是對初戰平平無奇的遭遇提不起多大興緻。
陳時摸了摸佩刀說:“這些賊人只是普通漁戶,不堪一擊,將士們連武器都沒有亮過。”話語間帶着一絲憐憫與無奈。
“天災人禍,拿起武器是強盜,放下武器是平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啊!”陳時邊上一身穿墨綠便服的男子接話道。他叫張平,字文卓,原是朐縣小吏,讀過些詩書,稍有謀略且通曉占卜,若不是性格上過於安靜淡泊,不然在軍中也該是個隊長了。
這時有個低沉渾厚的聲音由另一邊傳來:“你們是沒和真正的山越交過手,不知道他們的可怕,別坐在這裏說大話、發慈悲了!”眾兵將聞言一驚,循聲看去,卻是在遠端一簇兵眾里的一七尺大漢。他叫賀升,字仲起,體態魁梧,此時光着膀子,露出前胸後背數處刀傷劍痕,讓人望而生畏。他是吾粲派來的三百兵士首領,曾多年活躍在山陰一帶討伐山越的戰鬥中。
張貢、蔡穎年輕氣盛,起身就要上去理論,卻被陶基一把攔住,他說道:“我曾與羅厲交過手,他手下全是亡命之徒,兇狠狡詐,不可與秦海相提並論。話說這些俘獲的賊人該如何處理?我們該儘快去四會縣了。”他一句話穩住張蔡二人,另一句話提醒他們——這裏全由唐咨做主。
“四會我已派人去過,縣長回說附近賊人知我們前來,已做鳥獸散了。而且他還送來了治療瘴氣與解毒的藥丸。”唐咨並未理會他們的小打小鬧,全身心都在想着如何擊破羅厲,“我們速速返回番禺,是該去會會真正的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