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古典世俗

第470章 古典世俗

短視頻就是用快節奏的爽點吸引人。

長視頻則需要內容。它要綜合許多東西,上到話題理念,下到故事人物節奏,有的,還需要一個玩意兒,叫文化信息——這種東西表明了一個特色,有些在國外火的短視頻,在國內沒什麼人觀看;在國內大火的,外國人也抓不住笑點,彼此都乾笑着,露出輕蔑、傲慢、體貼的笑容。

所以但凡網絡上出現「油管多少多少刷」的那種標題,愛追隨的,就有一種天然傲慢感。就跟公園某些老大爺吹牛一個道理,成天在那吐槽,諸葛亮那叫聰明?聰明的,明明是姜子牙好嗎?!

他們就敢這麼吹!

至於那些鼓吹「中輸」的,基本可以按賣國處理了。

所以說,搞文化藝術的,必須有股子天然的捨生取義感。沒這種為國為民奉獻的精神,滿腦子票子妹子的,仇女怨男的,壓根不適合搞這一行!

需要點文化精神!

我嘆息道:「辦長視頻的,上至電視劇,下到電影,短期內必然打不過短視頻。這是一種天然的缺陷——但短視頻巨大的劣勢,那就是它沒有內涵。」

我嘆口氣道:「這如同一本小說和一副畫擺在一塊兒,如果作為新鮮產物,老百姓都會一窩蜂湧上去欣賞畫作。但如果小說和畫作都多了,那麼效果就不一樣了。」

單獨畫作的價值就在那裏。

但因為它的創作難度要遠比具有內容的東西要小,所以,當畫作佈滿美術堂后,去買票瀏覽的觀眾,遠比讀小說、看電視的要少。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在歷史互聯網還不夠普及的時候,大街小巷四處出現各種書店、書攤和影像館。而單獨的美術展覽館較少。

「這也說明了,當產生一定量變后,短視頻必然會被長視頻取代。」我說。

如今,想做短視頻的,太多了!來錢快,網絡鼓吹,這都跟當年BP機橫行,許多大學生被騙到其中當員工的後果一個樣。如果現在學生立志要當短視頻UP主后,將會是一場難以想像的悲劇!

特么做直播的,都比作短視頻的壽命長!

「但在短期的情況下。」我分析道,「長視頻很難和短視頻一拼高下,所以,得還要用符合網絡特色的,節奏稍微快一點的影視劇,來吸引網民的目光。如果效果不好,得當機立斷,壯士斷腕,斬掉劇作,更好一點。」

蕭老闆聽了,略一點頭。「你說了風險危機后的處理結果,但如何成功,你有念頭嗎?」他問我道。

「劇情取勝。」我說。

「……」

「長視頻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劇情。」我說,「這部作品中,我打算找幾個編劇,親自介入劇本操刀,監製製作。導演,我就不當了!」

「你親自寫劇本?」蕭老闆微微動容。

「不會寫劇本的導演不是好導演,不懂影視拍攝的編劇寫出的作品,在轉拍成影視劇過程中,也必然麻煩重重。」我淡定回應。

其實這道理是很顯然的。

黑澤明自己寫劇本,李安也寫。

而許多空口白牙,非得要炫耀自己寫作有水平的,即使拿了太多的獎,老百姓也不愛看,就是這個道理。

文學和影視,本來是兩個行當。可在編劇這一行,卻充當架起雙邊的一個橋樑。

「那你打算拍什麼題材?」蕭老闆不是不懂的人,他拋出一個最基本,也最具有特色的問題。如果是半吊子,估計得要在這個問題上,就給刷掉了。因為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的題材,都適合網播劇,也不是所有的題材,適合做單元劇。

「古典世俗題材。」我說。

「……」

「都市題材,做網播劇的太多了!」我淡然一笑,「做武俠劇,觀眾會少一大半。因為,像這樣的題材,需要很大的沉浸感。如果單純做武俠單元劇,背後沒有一個巨大的IP做支撐,或者是一個龐大的平台做依靠,那是得不償失的。」

我說過,古龍的作品適合拍單元劇。

但那也是在電視劇時代。網絡平台給太多人選擇了,已經很少有觀眾有耐心,去了解一個具有龐大的世界觀和故事體系的劇本。尤其是單元劇,這要是一個故事不滿意,或者一個故事就得到滿足了,那麼整部劇,就沒辦法延續下去。老百姓受眾少,這就必然造就了一個現象,這劇叫好不叫座。那就有違我原先想做單元劇的初衷了。

但世俗作品不一樣。

它是老百姓的精神依託,是一種人們日常生活的環節。

我國古代流行的話本小說,多多少少沾着點世俗的玩意兒,歸起根本,儒道佛法陰陽縱橫,還有一些歷史與人性的東西——這玩意兒也別小瞧,不然,老百姓也不至於拜關羽,姜子牙也不會封神。但這些世俗的必須做出取捨,《聊齋》肯定不能拍,風化不好,誨Yin誨盜,這種劇情,單獨插一個在長篇小說中,那算不上什麼。比方金庸就特別愛用聊齋里的套路,除了不是鬼外,哪裏不是白送上門等嫖的鬼女狐女?可要是全篇去做,整合成一部完整的劇情,得了,等着被封吧!

所以必須有根基的。

老百姓耳熟能詳的鬼神傳說、戲說遊俠,都是可以的。至於那些大儒名士,就算了——許多年輕的學生,可能一聽,會覺得,哎喲,這東西好啊!特別有弘揚價值。

這就是特別鬼扯的東西。

你問問他們,做試卷有沒有價值?

他們愛做試卷嗎?

「可以取自點鬼神之說,但不能太嚴重。」我解釋道,由此,像《濟公傳奇》、《嶗山道士》之類,就一定不能拍。不說這玩意兒牽扯到宗教,屆時會有多麻煩!拍了,也不一定給放啊!這審核一年一個準的,為什麼非得要往擦邊球上懟呢?!

古典世俗,就是世俗!

它不單單是佛道神鬼,它還有一種更寬廣的民俗和中國特有的哲學在裏頭!它有着國人的良心與認知!

蕭老闆聽到我的解釋分析后,略微點點頭。

「就交給你了。」蕭老闆起身道,「劇本不需要給我看,扔給你,很放心!」他這人事多,過來開會,叫我是看看我們想得怎麼樣,當他發現咱們有底了,就什麼都不想問了。

「你是個很奇特的人!」蕭老闆拋下這句話,帶着一撥人轉身就走了。

剩下在開會的,無非就是那幾個。

剛才說話時,他們大氣都不敢喘,等到蕭老闆走後,這才稍稍鬆口氣,小聲地說著話兒。「拍什麼?」老王問道。

「《包青天》。」我說。

「靠!」王明后一聲驚叫。

「拍完后加審核,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都很多。」我說,「先把劇組成立起來,拍好了再說。」

《包青天》曾經多火?

那不用我多說!

相比起《武林外傳》這類只在內地火的作品,《包青天》在傳播上,有種天然的優勢,當年火遍了東南亞,形成一股文化潮流。說什麼韓流日風,曾經可是有一段時間,中國的古典風才佔據了一席之地!

它結合了中國古代世俗的一切特徵。雖說四大古典探案小說《施公案》、《劉公案》、《狄公案》、《包公案》都有可說道的空間。但獨有《包公案》在延續發展上,展現了不同的特色。《包青天》的故事,不單獨是改編《龍圖公案》,它很大的一部分,來自於《三俠五義》,這部作品就挺牛逼了,要神話有神話,要武俠有武俠,要斷案有斷案,還牽扯到皇帝上,來了個狸貓換太子,另外牽扯了一個謀反大案——襄陽王案件。

《三俠五義》後面有《小五義》、《續小五義》、《白眉大俠》……這就不多說了。

總之,這作品元素滿滿,比另外幾本單純的探案集,要吸引人多了。

在王明后的目瞪口呆中,籌備工作開始進行了。各路人馬人仰馬翻,各種繁忙,我後來才意識到,寫論文時還整理這麼多,簡直太心煩了!一直到畢業論文答辯期間,才勉強湊出一把班底,趙一河答應,幫我拍攝一部分劇情,另外還有其他幾位導演,都算是比較有名的,也滿口應承下來。我們在這個期間,敲定了電影的拍攝鏡頭和風格、服飾與節奏要求。

樣片的劇本也準備妥當。

這方面,除了葉成外,另有幾位編劇幫我。在他們的妙筆生花下,《包青天》的故事,又充沛豐腴了許多,且不影響總體劇情。

我們坐在屋子裏談了又談,愁了又愁。《包青天》原片中,鏡頭感十足,在審案過程中,大量使用仰鏡頭,服裝道具,也多使用戲劇。

我打算延續這一特色,雖然內地導演愛拍史劇,可我就是愛拍商業片。

我自始至終認為,只有通俗的,老百姓才愛看,也才更容易接受,它背後的那點文化內涵。

當我敲定風格后,此刻全國最火的年輕小生已經成為韓宮韓少了。

他私底下打電話給我,說道謝,說請客吃飯。於是我跟他說,請客吃飯就免了,什麼時候有空給我客串一個角色就好,他不假思索地答應下來。

直到這時我才感覺到單元劇的困苦之處,和之前不同的就是——演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娛樂圈幕後大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娛樂圈幕後大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0章 古典世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