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抵達
不得不說,李念恩的這番邏輯自洽的商業宏圖的確是讓鮑舒有些動心。
但他其實更知道,這件事情卻並沒有那麼容易答應下來。
江右商幫雖然說是一個商幫。
但其實這更多的是一個較為鬆散的贛商商業聯盟。
他們只是依靠着自身的鄉土血脈相連,從而相互扶持罷了。
並不是一個類似後世的商業集團。
所以鮑舒即使心動,卻也很清楚的知道。
這番話別說江右商幫里那些在自己的行業里耕耘了一輩子的老商人。
就連他那個頭腦頑固不思進取的大哥恐怕都難以說動。
見鮑舒一直沉默着沒有說話,李念恩的心中也不僅微微發沉。
雖然他並不是一定要依靠江右商幫的幫助,才能將海運司給辦起來。
但在這個時間不等人的亂世前夕。
如果江右商幫願意參與進來的話,也是能為他爭取到不少的寶貴時間的。
沉默了良久之後,鮑舒這才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李大人的這番設想,實乃非凡。”
“但其中的關竅太多,想要江右商幫里的那些叔伯接受如此多的新事物恐怕很難。”
“可如若李大人不嫌棄吉安商行勢小的話。”
“本人願意即刻歸家,盡最大努力去說服家父。”
“若是家父肯同意,說不定也能在江右商幫里為李大人多爭取到幾家人的支持。”
“此外,無論家父是否同意,鄙人也願意調集吉安商行中鄙人能調集的一切資源,來助李大人一臂之力。”
得到這個保證,李念恩原本越發沉重的心情也好轉了一些。
這可能不是個最完美的結果,但吉安商行在江南各地的勢力也不算小了。
若是能爭取到,也能給他增添不少的助力。
端起面前都已經快要放涼的醒酒湯,李念恩舉杯說道:
“那我就以湯代酒,謝過少東家的支持了。”
鮑舒端起醒酒湯喝了一口,放回桌面后說道:“李大人也無須再於我客氣,直接稱呼我表字展寬便是。”
在明代,相互稱呼表字是一種表示親近的做法。
所以鮑舒這也是覺得李念恩可以交往,在和李念恩拉進關係。
李念恩也是輕笑一聲,再次拱手說道:“那就靜候展寬佳音了。”
兩人至此,算是將這次會面的正事都談完了。
此後又聊了一陣閑話之後。
鮑舒這才起身告辭。
至於他給李念恩的安排的那幾個賬房。
到時候鮑貴會將人給李念恩送過來。
從酒樓的二樓包間走下樓,來到外面的街市上。
李念恩的心情也輕鬆了幾分。
招呼過一旁的錦衣衛,讓他們去把章瑞和周德福找回來。
他已經忍不住,想要即刻啟程前往應天府了。
由於周德福和章瑞的行禮是早在幾天就已經收拾好了的。
所以倒也沒有耽擱太多時間。
兩人回到自己劇組的客棧后,便讓各自帶着的小廝拿着行禮,跟着李念恩來到碼頭,登上了李念恩特意留在碼頭的大船。
大船頂着凌冽的春寒,順着長江逆流而上。
將李念恩一行人攜帶着,抵達了這個時代里最繁華的都市——應天府。
在應天府外的碼頭下了船。
李念恩看着周圍熱鬧繁華的景象。
一時也經不住感慨。
如今大明朝廷雖然由於收不上稅賦,已經窮的即將亡國。
但在這座大明的陪都之中,卻依舊是一派繁華盛世的模樣。
來往不絕的貨船旗帆飄揚,碼頭上的搬運工人在催促聲中忙的不可停歇。
穿着各種絲綢華服的客商貴人絡繹不絕。
碼頭兩旁的商鋪外,叫賣聲也是不絕於耳。
只有行走在這座名為應天府的大城裏。
李念恩才深刻的明白了,為什麼說直到此時,華夏依舊還屹立於世界之巔。
比起如今剛剛在海上開展自己的殖民策略,試圖從全世界吸血來養肥自己的西方。
幾千年農耕文明積累下的財富,卻已經讓大明對於海外的一切瘴癘之地提不起興趣。
但誰也不會想到的是,就在短短的十餘年後。
華夏文明的餘輝也將隨着這個帝國的轟然倒塌,從而徹底熄滅。
直到經曆數百年的苦難后,才有另一株星星之火在絕境中再次燃起。
李念恩帶着一行人在一名錦衣衛的帶領下,來到了城南雙橋門旁的一處宅院之中。
這處宅院是李念恩讓人提前過來租下的。
只不過由於時間急,李念恩也不想在這上面浪費金錢。
所以才避開了城北的那些高門大院,選在了城南的平民坊市之中。
雖然這處宅院位於城南的平民坊市之中,不過好歹也是個有着三進縱深的宅院。
再加上這裏無論是距離周德福神思嚮往的秦淮河畔,還是城北的皇城也都只有是一座城牆相隔。
所以到也還算是個好住處。
這次由於估計會在應天府住上好一些時日。
所以李念恩還特意將秋月、秋菊與張婉兒三女接上了。
有她們三人在,至少李念恩的吃穿住,也都有人照管了。
不至於像是在松江縣外的營地里使得,就是一張破木頭床,裹着衣服就睡了。
抵達宅院后,由於李念恩攜帶着女眷,還要收拾房屋。
章瑞和周德福也就沒有多打攪。
他兩人這次前來,各自都只帶了兩名小廝。
所以隨便找個客棧也能住下。
等宅院裏收拾好,又吃了一頓三女做出來的熱騰騰的飯菜。
李念恩又美美的睡上了一覺,倒也算是把前些日子的各處奔波帶來的疲憊給一掃而光。
此後的幾天裏,李念恩也都沒怎麼出門。
只是派人去城裏吉安商行的錢莊裏打了個招呼,將地址給通報給他們后。
就老老實實的在宅院你等着吉安商行的幾名賬房過來報道。
其實本來按理說,李念恩是應該要去出門拜會一圈的。
應天府里此時還有個完完整整的六部朝廷,文官的圈子他雖然擠不進去。
但同屬太監行列的官員,應天府里也不少。
其中還有許多,就是往日裏的魏忠賢餘黨。
可也真是因為如此,李念恩才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因為掌管着一隻錦衣衛的他,比其他人更清楚,錦衣衛的耳目究竟有多靈通。
他可不想給崇禎皇帝一個他還在籠絡魏忠賢餘黨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