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整頓吏治
朝鮮如今有南北承宣布政使司,並各有一個都司的兵力坐鎮,給朝鮮參與頑固分子以希望的黑鐵衛也即將調到中南半島。
東海艦隊的五艘戰艦即將駐防釜山。
配上朝鮮南北兩大都司,以及韓明澮、韓繼美這些本地勛貴重新出仕,身居要位,以他們的地位和影響力來安撫人心。
朝鮮基本上算是穩定下來了。
不用朝廷擔心。
漠北那邊的三大承宣布政使司一向施展的是仁政,加上官道陸續修建好之後,漠北廣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牛羊馬都能到關內來換物資,日子也在一天天向上。
日子好過了,誰還願意打仗啊。
以前的游牧民族總是要入關,那是因為沒辦法,為了活下去必須入關搶物資。
嗯,元朝那一次應該不算。
那是實力到那個地步了,只能外擴。
現在跟着大明混,不需要打仗就能從關外得到源源不斷的生活物資,有錢的牧民還能定居下來,甚至享受到海鮮。
既然能歌善舞就能過上逍遙日子,誰還願意去能征善戰啊。
所以漠北的局勢也越來越穩定。
哈密地區和河套地區,一直就穩定,更不用擔心。
東北的女真,這幾年日子也好過了,而且隨着大明在東北發展農業糧食的生產基地,加上之前徵召了女真民夫,導致大量寶鈔和物資流入,女真部族的生活也在欣欣向榮。
東北已經不能叫穩定。
而叫歸屬感!
東北的歸屬感正在一步步的增強,女真部族中的既得利益者,甚至開始以大明人士自居了,還有不少人把子女送到關內讀書、學技術。
關內文明也在東北遍地開花,為民族大團結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東北穩定了,遼東自然就繁榮昌盛。
所以威脅了中原王朝無數年的北方隱患,到廣安十三年的時候,已經不存在了,只要再這樣持續下去,就將徹底消失。
至於更北的螺絲公國……
它得奢求大明還沒看見它才對!
而大明的西北方向,烏斯藏一直是大明的疆域,只是控制力度很弱,因為地勢的緣故,朝廷對烏斯藏地區也沒什麼想法。
就這樣,它愛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
反正現在顧不上它。
朱見濟暫時沒有去發展烏斯藏的想法――烏斯藏就是西藏,世界屋脊,大明現在的工業技術水平,要去烏斯藏搞基建增加京畿對烏斯藏的掌控力,可能會自取其辱。
所以暫時不去處理烏斯藏。
而西南雲貴川等地區的土司,在越王朱見深的夙興夜寐下,改土歸流一直在進行中,基本上不會出現大的動亂。
就算有,大明隨便騰出手,抽調一兩個都司過去增援就能解決。
南方……
中南半島小動亂不斷,都折騰不起風浪。
大明該怎麼吸血就怎麼吸血。
因此廣安十三年的大明,因為自身的強大,周邊的國際形勢前所未有的穩定――多年以後回頭看現在,大明豁然已經是列強本強了。
短期內不打日本,羅斯公國又有點遠,而且天寒地凍,需要準備完全。
暫時不會出兵去征討。
呂宋島又在海外,東海艦隊還沒健全,南海艦隊任務繁重,所以大明近期也不會對呂宋島用兵,同理的還有蘇門答剌群島。
這就意味着大明在打日本之前,不會再有外擴戰事了。
既然如此……
那就埋頭搞發展,努力賺點小錢錢。
有錢才是王道。
要賺錢首先就要學會花錢!
等杭敏和白圭告退後,朱見濟對戴義道:“宣太醫院左院判、康美集團主事成銘覲見,再宣禮部右侍郎、教育司司長陳獻章,太醫院右院判、醫衛司司長李雅風覲見。”
是時候再給教育、醫療改革加一把大火了。
戴義匆忙離去。
趁這個時間,朱見濟去了一趟乾清殿,找到便宜老爹詢問了一些近期內閣的運轉狀況,知道一切正常后鬆了口氣。
又問朱祁鈺,“老朱,你覺得如此運轉下去,內閣有沒有權力獨大的可能?”
朱祁鈺沉默了一陣,“那就要看司禮監了。”
朱見濟秒懂。
歷史上的內閣獨大,是因為內閣和司禮監勾結起來,加上內閣輔臣多權兼了六部尚書的重則,權力交叉太多。
現在內閣輔臣不能權兼六部侍郎以上的職位。
其實……
也沒這個空缺讓他們權兼。
因為科舉改制后,現在大明的人才湧現得太多,很多讀書人都已經無法直接出仕,只能到地方去熬資歷,畢竟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的下沉后,全國的官員職位多出了十幾萬個。
這些都是基層官員。
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一輩子都熬不到京畿來。
京畿的蘿蔔坑都不夠用!
所以接下來,朱見濟還要整頓吏治,所有官員從今之後,都不會再出現權兼的情況,每個人都會去做他最擅長的事情。
而不會因為部門權力,去權兼其他職位。
這樣一來,就能讓更多的人才得到展現能力的舞台。
朱見濟想了想,“司禮監這邊負責和內閣勾連的宦官,還是要設立個監督機構,老朱你看着辦,把京畿和地方的章折進入內閣再到文華殿、乾清殿的這個流程儘可能的完善,尤其是監督機制的完善,避免出現內閣專權的任何可能性。”
必須確保皇權的至高無上。
朱祁鈺點頭,“善。”
又和朱祁鈺聊了一會兒民生政事,聽老朱重點表揚了一些地方官員,朱見濟便笑說今年春節,這些優秀的官員無論品級夠不夠,都宣召到京畿來,我們兩父子宴請他們,並且要大力嘉獎。
朱祁鈺點頭,“這倒是個好主意,告訴天下的官員們,只要再各自崗位上踏踏實實努努力力的工作,哪怕是縣級官府的官員,也能直上青雲。”
朱見濟哈哈一笑,“這還是要看情況,主要還是以資鼓勵,再加一點榮譽鼓勵,至於官職升遷,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現在大明全國的官員,超過了四十萬人。
而且現在是國家發展的重點時期。
需要整頓一下吏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