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帝道赤霄,招募鄉勇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務,獎勵已經發放,請自行領取。”
劉和被系統提示喚醒,再醒來已經是隔天的下午,爬起來發現自己正是在客棧的房間內。於是來到桌前坐下。
拍了拍宿醉后還昏昏沉沉的腦袋。穿越,連夜趕路,獲得霸王之力,再和趙雲切磋外加兩人聊得意氣相投一直喝的伶仃大醉,讓他即使是霸王在世也頂不住這麼高強度的日程。不過至少是完成了目標和任務。成功將趙雲收入麾下。
系統也非常人性化,等他醒來再提醒他獎勵發放,不然他可能就把獎勵這回事給忘了。
“領取獎勵”
“叮”只見面前的桌上憑空出現了一把裝在劍鞘中的青銅寶劍,劉和拿起抽出,只見“此劍秀有花紋,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為飾,寒光逼人、刃如霜雪,劍身鐫刻兩個篆字:赤霄。”
正是劉邦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的帝道之劍——赤霄。
“好劍。”劉和不由感嘆。抬手歸劍入鞘。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以後有的是時間細細查看寶劍。
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別人又不可能因為你得到了帝道之劍就把天下讓給你。江山還得靠自己一點點打下來。偉人也說過,槍杆子裏面出政權。
而劉和並不准備帶着趙雲回去直接在老爹劉虞手下某個差事。畢竟如果不建立一個專屬的聽命於自己的獨立武裝,而是融入在幽州的軍政系統中,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光桿司令。在和趙雲商議后,趙雲也十分同意劉和的觀點,畢竟他投效的是劉和。他也希望劉和有自己的勢力然後逐步擴大。而不是依附於劉虞,畢竟他看中的是劉和的能力與抱負。不然他直接投效到朝廷軍隊中去就可以了。而歷史上趙雲也是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受常山郡(時為常山王國,建安十一年改為郡治。)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了公孫瓚。
劉和細細想了想和自己差不多處境的劉備是在天使投資人張飛投資後起家的,劉關張桃園結義后“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開始了征討黃巾之路。而自己還是比劉備的情況要好一些的,畢竟自己的老爹劉虞舉孝廉出身,曾為東海郡吏,累遷幽州刺史。黃巾起義爆發后,起為甘陵國相、宗正等職,安撫百姓。今年又再次出任幽州牧。將來更是要累授大司馬,封襄賁侯。這一路以來都是朝廷命官,俸祿自然是不會缺少。連帶着自己就算是拿月例錢拿了那麼多年也肯定能算是薄有家資。那便拿出家資招募鄉勇,之後外可北上討伐異族,內可進剿山賊流寇,積攢錢糧,擴張勢力。
於是劉和便與趙雲商定,自己先率侍衛立刻回返薊城收集資財,於幽州招募鄉勇,舉起大事。而趙雲則在常山處理家資,收攏家眷,號集義士,屆時薊城相會。
定下計劃后,劉和也顧不上5歲的甄宓和甄家了。畢竟招兵買馬才是大事,在常山準備好旗幟后一路打出老爹劉虞的旗號,借代父招兵,剿滅亂賊的由頭。遇鄉則停,遇縣則入,安帖告示,廣聚鄉民,招募勇士。
—————————————————————————————————————————————————————————————————————————————————————————
待數日後回到薊城下時,劉和已得千餘人。在率部到達城下后,第一時間便派侍衛入城上報薊城郡守,聲稱是替父招募兵馬,並非賊寇攻城以免誤會。
守城將官也十分識趣,知曉是州牧大人之子在替父募兵后,只叮囑他約束士卒,莫要縱兵行亂便不再多問。劉和便指揮部眾於城郊安營紮寨。
就在當日下午,忽在人來報:“公子,有兩個客人慾見公子。自稱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前些年還資助了另一位漢室宗親。”
“哦,快請。”劉和喜出望外,這下募兵費用大概是要有了。
張世平,蘇雙進賬拜見劉和。一翻客套寒暄后,兩人表面了來意,原來兩人今年一如往年往北販馬。不曾想今年卻在中山與涿郡交界的太行山地界內,老馬失前蹄被一夥山賊給劫了道。按理說,張世平,蘇雙能在北方做生意自然是手眼通天,往日一路全都能打點清楚。只是太平年間尚行得通,天下太平自然賓主盡歡,相安無事。只是如今這世道大亂,群賊並起,往日裏的打點也不管用了,要官府出兵剿匪顯然不可能。畢竟官府要是有能力剿匪也輪不到商販來找了。顯然是覺得為了一些打點,還不至於把命搭上。
張世平,蘇雙被劫后在護衛的拚死保護下僥倖逃得一命,離開險地后一路尋遍了常山,中山,河間太守,只是一路找到薊城都沒有一個官府理睬他們,皆推脫無力剿匪,愛莫能助。兩人想着既然太守無力,那隻能來到薊城,本想來到薊城打點上下后拜見劉虞,請州牧大人出兵剿匪。不想來到幽州數日,根本見不到劉虞,其餘能見到的官員也是隨意敷衍,收了錢卻不辦事。就在兩人無可奈何時,聽人說起了劉虞之子劉和這幾日正在代父募兵,剿滅亂賊的消息。兩人正無計可施,只能來此碰碰運氣。並保證,若是劉和能剿滅這伙兒山賊,兩人願贈良馬五百匹,金銀三千兩,鑌鐵五千斤,以資器用。
劉和深思熟慮了一翻后,應道:“好,兩位先生放心,官府剿匪自是天理昭彰,理所應當。父親忙於幽州軍政大事未能得空,那和自然應該替父分憂。更兼兩位先生如此忠君愛國,實鑒此心。還望兩位先生容我兩日,待我整軍備武,便出兵為兩位主持公道。還請兩位先生回去備好軍器,不日隨和出兵討賊,共泄公憤!”
張世平,蘇雙大喜過望,連連道謝后就回城準備贈禮。
劉和則回府披甲執兵。取出積蓄,購得足量的兵甲器具糧草開始操練兵馬,倉促之間不求精練,只求能做到令行禁止,壯壯聲威。就代趙雲歸營,便出兵討賊。
逾數日,趙雲率數百投效鄉勇並家眷趕到了薊城。劉和先將他的家眷送入城中安置。后將事情緣由與他分說。雲也喜不自勝,連道一舉兩得。
隨即開始規整兵馬,開始操演,未曾想一合兵,清點人數一算,竟已有兩千餘人,一問軍中將官,原來劉虞執政幽州以來,政績卓著,頗有名望。幽,冀兩洲臨近薊城附近的不少官兵聽聞劉和代父募兵,皆願來效死。在薊城下駐紮的幾日又陸續有數百附件行伍前來投效。
劉和,趙雲皆不由感嘆,劉虞在北方的威信。
翌日,城郊,一眼望去整齊的營帳略有規律的護衛着中心的帥帳。這是趙雲來了以後集思廣益,參考兵書再問詢軍中老兵經驗,方才立下的營寨。劉和自然對行軍打仗的安營紮寨是一竅不通。第一天部眾剛剛抵達城郊時,安營紮寨亂作一團。幸燕趙之地多才俊,前來投效的鄉勇中有許多本就是行伍出身。劉和便當即從中挑出數名原本在朝廷軍中便是將校的軍官,劃分部曲,整編什伍。
在確立軍制時,劉和鑒於兵微將寡,也就不再更改軍隊編製,直接沿襲漢制:
漢時軍制基本分為:部,曲,屯,隊,什,伍六級。
伍轄五人,設伍長;
什轄二伍,共十人,設什長;
隊轄五什,共五十人,設都伯;
屯轄二隊,共一百人,設屯將,喚作百人將;
曲轄五屯,共五百人,設曲長;
部轄二曲,共一千人,設千人督,亦稱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
為了方便好記直接列出數字:部(1000)、曲(500)、屯(100)、隊(50)、什(10)、伍(5)
—————————————————————————————————————————————————————————————————————————————————————————
劉和將兩千人劃為兩部,一部親自統帥,另一部則命趙雲統轄,封為牙門將。劃歸一部由其統領,部眾內升遷任命皆由雲自行定奪。
清晨卯時,劉和在帥帳令趙雲與兩部曲長入帳聽令。幾人入賬參見,分立左右。
“趙雲聽令,命你率一曲兵馬為大軍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得有誤!”
“是,趙雲領命。”
“其餘各曲,回營整齊部眾,辰時出征!”
“是,謹遵將令。”
卯時生火造飯,用罷早飯,辰時全軍拔營。便望見一片塵土飛揚,什會於隊,隊會於屯,屯會於曲。大軍集中列成陣勢,趙雲縱馬出陣率本部一馬當先奔了出去。余部將士緊隨其後,大軍滾滾,拔營南下,直取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