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廣闊天地(3)
[筆下文學Www.bxwx.net]
55.下放到玉丘來的第二戶“知青”開始是安排在我們隊裏的。他們是一家三口,男的姓陳,叫陳榮生,四十多歲。女的複姓歐陽,三十多歲,神經有點不太正常。玉丘人不管歐陽女在城裏別人是怎麼稱呼她的,到了玉丘鄉下來,人們就都喊她“癲婆”。對神經病患者而言,玉丘人不會使用醫學用語,也不叫瘋子瘋女之類的名稱,而是用一個“癲”字代替“瘋”字,男的是“癲子”,女的就是“癲婆”了。當然,對那些實際上並非精神上有障礙,但行為古怪,行事不可理喻或者讓人發笑的人,人們也是可以將其罵做“癲子”或“癲婆”的。如果不是指整個的人,而是單單指人的某些不合常規的行為的話,玉丘人也不會直接地罵人家神經病,而是說你怕是有點癲里癲氣呢!本來瘋與癲可以連在一起用的,但玉丘人在“瘋癲”這個詞中似乎是獨揀了一個“癲”字來形容與精神障礙有關的病態行為或者與精神障礙無關的古怪行為的。不僅如此,就連對動物的說法也是這樣。比方說玉丘人不說瘋狗,而是說癲狗,也不說瘋牛,而是說癲子牛或者癲婆牛。玉丘人只將一個“瘋”字用在孩子或年輕人某些嬌氣或者激情行為里,比如說孩子犯“人來瘋”、“客來瘋”。陳榮生的老婆不但有點癲,就說她的那個姓名的姓吧,不也是太奇怪了點嗎,竟然能用兩個字,光是一個姓就相當於有些人用的單名加姓那樣一個姓名的全稱了,不也是好笑嗎?說不定她的遠祖也有點發癲,嫌一個字不夠,要用兩個字來取一個姓。兩個字的姓對玉丘人來說就是念不順口,人們就乾脆把陳榮生老婆的姓簡稱為“歐”,她就被叫做“歐癲婆”了。
歐癲婆本也不是十分地癲,她能出工,會做飯菜,幹家務活,穿着也都乾淨。但她既然是癲婆,言行總還是不大正常的,說起話來根本沒有個譜,看人的時候眼光不是怯怯的,就是直勾勾的,要麼讓你覺得可憐,要麼令人害怕。當她覺得自己受到小孩子欺負的時候,她會追着孩子們要打人,不排除使用隨手從地上撿起的紅磚頭或者石塊的可能,這在玉丘人看來當然已經是十足的癲了。歐癲婆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瘦,但屁股蹦得老高,顯得年輕又有體力。她有一張瓜子形的臉,一雙十分典型的丹鳳眼,鼻子筆直小巧,但嘴唇卻很厚,笑起來很燦爛,凶起來很嚇人。男人從她臉上看出水分,女人從她臉上看到妖氣,孩子從她臉上看到變化無常的古怪。
陳榮生個頭很高,國字形的臉,長而高的鼻樑,薄而寬的嘴唇,列開嘴一口整齊雪白的牙齒,所以單從身材與臉相看來,顯得很英俊。但他的穿着並不講究,根本不象是城裏來的人,加上他臉上過多的皺紋,雖然只是四十來歲的人,卻差不多是一個五十來歲的小老頭的樣子。陳榮生夫妻倆只有一個小女兒,大概才六、七歲的樣子,鄉親們都跟着陳榮生和歐癲婆把這個女孩喊做“丫頭婆”,並不知道女孩的名字叫什麼。陳榮生一家是零陵人,零陵人在家中把女孩都是叫做“丫頭”的。小丫頭婆本來是個很漂亮的女孩,但她穿着破爛,也不知道愛乾淨,臉上總是黑灰灰的,頭髮蓬亂得如一蓬茅草,看起來就比農家孩子還邋遢。丫頭婆被送到玉丘小學讀一年級,成了我的同班同學。在學校里,丫頭婆除了那一口“跌音”的外地話(零陵口音)讓人感到好奇又好笑以外,她那個邋遢樣子並不讓人瞧得起,孩子們常常欺負她。她扯開嘴一哭就是半天不願收口的,放學的路上她可以從出校門開始一直號哭到家裏,直到陳榮生看到了她那可憐的樣子跑出來罵娘。
陳榮生不僅無數次地警告孩子們,他也多次公開對各家大人們宣佈過:誰要是欺負了他家丫頭婆,他就跟誰過不去!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他都將會跟人家拚命的!
“我們的丫頭婆是我家的金坨坨,看你們哪家有金山銀山陪得起我們家的金坨坨!”此大話在玉丘人聽來既無理又好笑。大家都覺得,單就“金坨坨”的比喻來看,就憑那個小邋遢婆,也未免太過了點!小邋遢婆稱得上是“金坨坨”的話,我們農家還有好多的孩子不都是“金山”“銀山”了(事實上全玉丘就只有支書家有‘金山’‘銀山’了)!有人聽了陳榮生的警告后,私下裏就說那個城裏來的瘦男人怕是有點癲里癲氣,盡說大話,就只好警告自家孩子千萬不要碰那丫頭婆一指頭,到時候有理說不清,惹不起就不要惹。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仍舊有惹了丫頭婆哭叫着到她老子那裏去告狀的。於是為了小孩子的緣故,陳榮生常常跟人家鬧着彆扭。
我母親是個禮節講到要過分的程度的女性,因為丫頭婆的父親姓陳,在玉丘話里“陳”跟“岑”發的音沒有區別,我母親就認為人家跟她算是同姓,母親就把他們一家當外家人看,告戒我們平時要喊陳榮生為外公(他的輩分排起來要長我母親一輩的),喊歐癲婆做外婆,喊丫頭婆做姨姨(本該叫姨娘,丫頭婆人太小不好用“娘”字,所以叫姨姨)。除了當著嚴格的母親的面,在高壓政策之下確實喊過陳榮生為外公以外,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簡直就沒法將歐癲婆跟外婆這個稱呼劃過等號。
我們對丫頭婆可以做我們的姨姨就覺得更加匪夷所思了。
母親不但在禮節上敬重人家,事實上也關心着陳榮生一家的生活。她常常去他們家看看,問這問那,有時還送點吃的用的東西給他們。母親對他們說,缺什麼就說一聲,只要大家有,不要怕開口。她說你們下到鄉下來多不容易,既然來了就是一家人。因母親經常帶着我們一起去看他們,到他們家后,我也可以做到跟丫頭婆在一起玩。別人家的大人竟然開我的玩笑說,到時候把丫頭婆嫁給我很好呢,你看他們兩個不是還玩得來嘛!我生怕這事會當真,急得當場要耍賴,母親就既是哄我也是回答人家說,可是可以呢,只是輩分上隔了一層,不好稱呼呀!說著大家都笑。我就認為母親已為我婉言拒絕了這門子沒來由的親事,也就放心地跟丫頭婆玩去了。
陳榮生因為女兒的事情跟不少的人家鬧了彆扭,別人有點看不起他這個城裏人,他也很少跟別人交往,除了出工,回家做事,跟女兒玩,平時少言寡語,難得有個笑臉。但他對我的父母親特別的感激,總想回報點什麼似地,家中弄了點什麼吃的新鮮菜之類的時候,他也沒忘了給我家送過來一點讓嘗嘗新鮮,有時就乾脆過來喊我們到他家去吃飯。母親對他的盛情表示感謝,不會讓我們到他家去吃飯的,但對他執意送過來的東西也還不好意思堅決推辭,那樣倒顯得疏遠了人家。記得小時候不只一次吃到過陳榮生家做的一些特別的菜,是我們本地人家沒有做過的,比方說苦瓜丸子與喝螺。小孩子大都討厭苦瓜那東西,儘管家中有時也炒苦瓜吃,我小時侯是只吃苦瓜里摻着的香料,偶爾有點肉片的話,我跟妹妹兩個就都搶着將裏面的肉片都挑出來吃了,那苦瓜片是難以下咽的。父母親都告戒我們說吃點苦瓜好,吃了有清涼解毒之功效,於身體有好處,會吃苦瓜的人也會吃得生活的苦,能做有用之人。但我們不會理會身體什麼的,也不管生活的苦與不苦,只管菜的味道,苦瓜苦,怎麼好吃!陳榮生家給我們送過來的苦瓜菜卻跟我們以前見到的很不一樣,那叫做苦瓜丸子。苦瓜是被切成一節一節的圓筒了,圓筒裏面填進肉泥,肉泥裏面有辣椒末、香蔥、韭菜一類的香料。我跟妹妹兩個又只是將苦瓜筒裏面的肉泥挖出來吃,並不吃一筒一筒的苦瓜,我們相信這大筒大筒的苦瓜肯定會更加苦得難以下咽的。父母親和哥哥們只有吃苦瓜了,他們還說苦瓜好吃呢,說是比我們家吵的苦瓜片好吃。那年月是難得有肉吃的,陳榮生將家中輕易難得做的苦瓜丸子這道菜給我們送過來一份,是對我們家很高的禮節了。母親說這城裏人跟鄉下人一樣是知禮節的呢,陳榮生這麼做就有點投桃報李的意思在裏面。他們一家子下到我們鄉下來也是太不容易,我們要盡量幫助人家,不要讓人家感到來鄉下生活有多難。母親特別告戒我絕不能欺負丫頭婆,如果見了別的小孩欺負丫頭婆的話,也要好生幫她,讓陳家外公外婆放心做事。
陳家還有一道可以說是非常特別的菜肴,那就是喝螺了。
喝螺就是水塘里撈來的螺螄連同螺螄殼一起煮了吃。我們那裏水田裏、水塘里都盛產螺螄,我們把螺螄分做兩類的,厚殼個頭小形狀象粽子的小螺螄叫鐵螺螄,個頭大殼薄形狀短粗的叫銅螺螄(田螺)。螺螄在我們那裏跟小魚小蝦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葷菜,玉丘人吃螺螄是將活螺螄先用水煮死了,挑出殼裏的肉來炒了吃的。鄉親們看見陳榮生家燒螺螄吃的做法時都大惑不解,他們是將生螺螄用菜刀剁去了螺螄的尖角殼殼,就將螺螄連肉帶殼倒進鍋里炒起來,炒得差不多一院子裏的人家都聽得見他們家鍋里嘩嘩啦啦的響聲,那簡直不象是在炒菜,而是什麼作坊里在做工呢!人們斷定了那樣做法肯定不幹凈,螺螄殼是不幹凈的,螺螄肉屁股上一段內臟在裏面沒給弄出來就更加不幹凈了。玉丘人將螺螄肉用針一個一個地挑出來以後,拿到水塘里是洗了又洗的,把螺螄肉捏在雙手掌里儘力擠壓搓揉,再過清水淘凈,反覆多少遍,才肯拿回來用的。人們開始認為一定是歐癲婆炒菜的時候發癲了,才拿螺螄殼兒那麼個混帳炒法,但見陳榮生動手的時候也是那樣做法,便認為是城裏人不會做菜了,糟蹋了東西。
陳榮生家的螺螄炒好出鍋以後,他會熱情地叫鄰居們嘗個新鮮,也有藉此改善跟鄰居們的關係的意思在裏面。人們出於好奇,走過去嘗了一點碗裏的湯,卻發覺那湯是出奇的鮮美呢!陳榮生又讓人嘗嘗螺螄肉,有人拿起一個螺螄來湊到嘴裏去喝,卻怎麼也喝不出螺螄肉來,眼看陳榮生一家人夾起一個螺絲,湊到嘴邊輕輕一吸,就美美地吃着螺螄肉了,不知有何秘訣。陳榮生教大家喝螺螄肉的要領與技巧,但人們一時也難以把握,總是出不了師。沒有辦法,陳榮生只好用針挑出螺螄肉來給大家嘗,人們就發現,原來那螺螄肉跟螺絲湯汁一樣是鮮嫩味美!鄉親們對陳榮生就刮目相看了,甚至還有了如法炮製的想法了。
後來才知道,陳家做的那道菜叫喝螺,是零陵的一道地方風味特色菜。到八、九十年代以後,喝螺從零陵傳到其他地方,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玉丘,人們也一改往日爆炒螺螄肉吃的習慣,都在那裏改做喝螺這道菜吃了。當年陳榮生一家在玉丘的時候,因為想吃點腥味不容易,他就學着別人到水塘、水田裏去撈點螺螄,撈回來就做喝螺吃。喝螺這道菜日後在玉丘的流行,陳榮生絕對是第一個傳道者。
[筆下文學Www.bxwx.net]
55.下放到玉丘來的第二戶“知青”開始是安排在我們隊裏的。他們是一家三口,男的姓陳,叫陳榮生,四十多歲。女的複姓歐陽,三十多歲,神經有點不太正常。玉丘人不管歐陽女在城裏別人是怎麼稱呼她的,到了玉丘鄉下來,人們就都喊她“癲婆”。對神經病患者而言,玉丘人不會使用醫學用語,也不叫瘋子瘋女之類的名稱,而是用一個“癲”字代替“瘋”字,男的是“癲子”,女的就是“癲婆”了。當然,對那些實際上並非精神上有障礙,但行為古怪,行事不可理喻或者讓人發笑的人,人們也是可以將其罵做“癲子”或“癲婆”的。如果不是指整個的人,而是單單指人的某些不合常規的行為的話,玉丘人也不會直接地罵人家神經病,而是說你怕是有點癲里癲氣呢!本來瘋與癲可以連在一起用的,但玉丘人在“瘋癲”這個詞中似乎是獨揀了一個“癲”字來形容與精神障礙有關的病態行為或者與精神障礙無關的古怪行為的。不僅如此,就連對動物的說法也是這樣。比方說玉丘人不說瘋狗,而是說癲狗,也不說瘋牛,而是說癲子牛或者癲婆牛。玉丘人只將一個“瘋”字用在孩子或年輕人某些嬌氣或者激情行為里,比如說孩子犯“人來瘋”、“客來瘋”。陳榮生的老婆不但有點癲,就說她的那個姓名的姓吧,不也是太奇怪了點嗎,竟然能用兩個字,光是一個姓就相當於有些人用的單名加姓那樣一個姓名的全稱了,不也是好笑嗎?說不定她的遠祖也有點發癲,嫌一個字不夠,要用兩個字來取一個姓。兩個字的姓對玉丘人來說就是念不順口,人們就乾脆把陳榮生老婆的姓簡稱為“歐”,她就被叫做“歐癲婆”了。
歐癲婆本也不是十分地癲,她能出工,會做飯菜,幹家務活,穿着也都乾淨。但她既然是癲婆,言行總還是不大正常的,說起話來根本沒有個譜,看人的時候眼光不是怯怯的,就是直勾勾的,要麼讓你覺得可憐,要麼令人害怕。當她覺得自己受到小孩子欺負的時候,她會追着孩子們要打人,不排除使用隨手從地上撿起的紅磚頭或者石塊的可能,這在玉丘人看來當然已經是十足的癲了。歐癲婆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瘦,但屁股蹦得老高,顯得年輕又有體力。她有一張瓜子形的臉,一雙十分典型的丹鳳眼,鼻子筆直小巧,但嘴唇卻很厚,笑起來很燦爛,凶起來很嚇人。男人從她臉上看出水分,女人從她臉上看到妖氣,孩子從她臉上看到變化無常的古怪。
陳榮生個頭很高,國字形的臉,長而高的鼻樑,薄而寬的嘴唇,列開嘴一口整齊雪白的牙齒,所以單從身材與臉相看來,顯得很英俊。但他的穿着並不講究,根本不象是城裏來的人,加上他臉上過多的皺紋,雖然只是四十來歲的人,卻差不多是一個五十來歲的小老頭的樣子。陳榮生夫妻倆只有一個小女兒,大概才六、七歲的樣子,鄉親們都跟着陳榮生和歐癲婆把這個女孩喊做“丫頭婆”,並不知道女孩的名字叫什麼。陳榮生一家是零陵人,零陵人在家中把女孩都是叫做“丫頭”的。小丫頭婆本來是個很漂亮的女孩,但她穿着破爛,也不知道愛乾淨,臉上總是黑灰灰的,頭髮蓬亂得如一蓬茅草,看起來就比農家孩子還邋遢。丫頭婆被送到玉丘小學讀一年級,成了我的同班同學。在學校里,丫頭婆除了那一口“跌音”的外地話(零陵口音)讓人感到好奇又好笑以外,她那個邋遢樣子並不讓人瞧得起,孩子們常常欺負她。她扯開嘴一哭就是半天不願收口的,放學的路上她可以從出校門開始一直號哭到家裏,直到陳榮生看到了她那可憐的樣子跑出來罵娘。
陳榮生不僅無數次地警告孩子們,他也多次公開對各家大人們宣佈過:誰要是欺負了他家丫頭婆,他就跟誰過不去!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他都將會跟人家拚命的!
“我們的丫頭婆是我家的金坨坨,看你們哪家有金山銀山陪得起我們家的金坨坨!”此大話在玉丘人聽來既無理又好笑。大家都覺得,單就“金坨坨”的比喻來看,就憑那個小邋遢婆,也未免太過了點!小邋遢婆稱得上是“金坨坨”的話,我們農家還有好多的孩子不都是“金山”“銀山”了(事實上全玉丘就只有支書家有‘金山’‘銀山’了)!有人聽了陳榮生的警告后,私下裏就說那個城裏來的瘦男人怕是有點癲里癲氣,盡說大話,就只好警告自家孩子千萬不要碰那丫頭婆一指頭,到時候有理說不清,惹不起就不要惹。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仍舊有惹了丫頭婆哭叫着到她老子那裏去告狀的。於是為了小孩子的緣故,陳榮生常常跟人家鬧着彆扭。
我母親是個禮節講到要過分的程度的女性,因為丫頭婆的父親姓陳,在玉丘話里“陳”跟“岑”發的音沒有區別,我母親就認為人家跟她算是同姓,母親就把他們一家當外家人看,告戒我們平時要喊陳榮生為外公(他的輩分排起來要長我母親一輩的),喊歐癲婆做外婆,喊丫頭婆做姨姨(本該叫姨娘,丫頭婆人太小不好用“娘”字,所以叫姨姨)。除了當著嚴格的母親的面,在高壓政策之下確實喊過陳榮生為外公以外,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簡直就沒法將歐癲婆跟外婆這個稱呼劃過等號。
我們對丫頭婆可以做我們的姨姨就覺得更加匪夷所思了。
母親不但在禮節上敬重人家,事實上也關心着陳榮生一家的生活。她常常去他們家看看,問這問那,有時還送點吃的用的東西給他們。母親對他們說,缺什麼就說一聲,只要大家有,不要怕開口。她說你們下到鄉下來多不容易,既然來了就是一家人。因母親經常帶着我們一起去看他們,到他們家后,我也可以做到跟丫頭婆在一起玩。別人家的大人竟然開我的玩笑說,到時候把丫頭婆嫁給我很好呢,你看他們兩個不是還玩得來嘛!我生怕這事會當真,急得當場要耍賴,母親就既是哄我也是回答人家說,可是可以呢,只是輩分上隔了一層,不好稱呼呀!說著大家都笑。我就認為母親已為我婉言拒絕了這門子沒來由的親事,也就放心地跟丫頭婆玩去了。
陳榮生因為女兒的事情跟不少的人家鬧了彆扭,別人有點看不起他這個城裏人,他也很少跟別人交往,除了出工,回家做事,跟女兒玩,平時少言寡語,難得有個笑臉。但他對我的父母親特別的感激,總想回報點什麼似地,家中弄了點什麼吃的新鮮菜之類的時候,他也沒忘了給我家送過來一點讓嘗嘗新鮮,有時就乾脆過來喊我們到他家去吃飯。母親對他的盛情表示感謝,不會讓我們到他家去吃飯的,但對他執意送過來的東西也還不好意思堅決推辭,那樣倒顯得疏遠了人家。記得小時候不只一次吃到過陳榮生家做的一些特別的菜,是我們本地人家沒有做過的,比方說苦瓜丸子與喝螺。小孩子大都討厭苦瓜那東西,儘管家中有時也炒苦瓜吃,我小時侯是只吃苦瓜里摻着的香料,偶爾有點肉片的話,我跟妹妹兩個就都搶着將裏面的肉片都挑出來吃了,那苦瓜片是難以下咽的。父母親都告戒我們說吃點苦瓜好,吃了有清涼解毒之功效,於身體有好處,會吃苦瓜的人也會吃得生活的苦,能做有用之人。但我們不會理會身體什麼的,也不管生活的苦與不苦,只管菜的味道,苦瓜苦,怎麼好吃!陳榮生家給我們送過來的苦瓜菜卻跟我們以前見到的很不一樣,那叫做苦瓜丸子。苦瓜是被切成一節一節的圓筒了,圓筒裏面填進肉泥,肉泥裏面有辣椒末、香蔥、韭菜一類的香料。我跟妹妹兩個又只是將苦瓜筒裏面的肉泥挖出來吃,並不吃一筒一筒的苦瓜,我們相信這大筒大筒的苦瓜肯定會更加苦得難以下咽的。父母親和哥哥們只有吃苦瓜了,他們還說苦瓜好吃呢,說是比我們家吵的苦瓜片好吃。那年月是難得有肉吃的,陳榮生將家中輕易難得做的苦瓜丸子這道菜給我們送過來一份,是對我們家很高的禮節了。母親說這城裏人跟鄉下人一樣是知禮節的呢,陳榮生這麼做就有點投桃報李的意思在裏面。他們一家子下到我們鄉下來也是太不容易,我們要盡量幫助人家,不要讓人家感到來鄉下生活有多難。母親特別告戒我絕不能欺負丫頭婆,如果見了別的小孩欺負丫頭婆的話,也要好生幫她,讓陳家外公外婆放心做事。
陳家還有一道可以說是非常特別的菜肴,那就是喝螺了。
喝螺就是水塘里撈來的螺螄連同螺螄殼一起煮了吃。我們那裏水田裏、水塘里都盛產螺螄,我們把螺螄分做兩類的,厚殼個頭小形狀象粽子的小螺螄叫鐵螺螄,個頭大殼薄形狀短粗的叫銅螺螄(田螺)。螺螄在我們那裏跟小魚小蝦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葷菜,玉丘人吃螺螄是將活螺螄先用水煮死了,挑出殼裏的肉來炒了吃的。鄉親們看見陳榮生家燒螺螄吃的做法時都大惑不解,他們是將生螺螄用菜刀剁去了螺螄的尖角殼殼,就將螺螄連肉帶殼倒進鍋里炒起來,炒得差不多一院子裏的人家都聽得見他們家鍋里嘩嘩啦啦的響聲,那簡直不象是在炒菜,而是什麼作坊里在做工呢!人們斷定了那樣做法肯定不幹凈,螺螄殼是不幹凈的,螺螄肉屁股上一段內臟在裏面沒給弄出來就更加不幹凈了。玉丘人將螺螄肉用針一個一個地挑出來以後,拿到水塘里是洗了又洗的,把螺螄肉捏在雙手掌里儘力擠壓搓揉,再過清水淘凈,反覆多少遍,才肯拿回來用的。人們開始認為一定是歐癲婆炒菜的時候發癲了,才拿螺螄殼兒那麼個混帳炒法,但見陳榮生動手的時候也是那樣做法,便認為是城裏人不會做菜了,糟蹋了東西。
陳榮生家的螺螄炒好出鍋以後,他會熱情地叫鄰居們嘗個新鮮,也有藉此改善跟鄰居們的關係的意思在裏面。人們出於好奇,走過去嘗了一點碗裏的湯,卻發覺那湯是出奇的鮮美呢!陳榮生又讓人嘗嘗螺螄肉,有人拿起一個螺螄來湊到嘴裏去喝,卻怎麼也喝不出螺螄肉來,眼看陳榮生一家人夾起一個螺絲,湊到嘴邊輕輕一吸,就美美地吃着螺螄肉了,不知有何秘訣。陳榮生教大家喝螺螄肉的要領與技巧,但人們一時也難以把握,總是出不了師。沒有辦法,陳榮生只好用針挑出螺螄肉來給大家嘗,人們就發現,原來那螺螄肉跟螺絲湯汁一樣是鮮嫩味美!鄉親們對陳榮生就刮目相看了,甚至還有了如法炮製的想法了。
後來才知道,陳家做的那道菜叫喝螺,是零陵的一道地方風味特色菜。到八、九十年代以後,喝螺從零陵傳到其他地方,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玉丘,人們也一改往日爆炒螺螄肉吃的習慣,都在那裏改做喝螺這道菜吃了。當年陳榮生一家在玉丘的時候,因為想吃點腥味不容易,他就學着別人到水塘、水田裏去撈點螺螄,撈回來就做喝螺吃。喝螺這道菜日後在玉丘的流行,陳榮生絕對是第一個傳道者。
[筆下文學Www.bxwx.net]
55.下放到玉丘來的第二戶“知青”開始是安排在我們隊裏的。他們是一家三口,男的姓陳,叫陳榮生,四十多歲。女的複姓歐陽,三十多歲,神經有點不太正常。玉丘人不管歐陽女在城裏別人是怎麼稱呼她的,到了玉丘鄉下來,人們就都喊她“癲婆”。對神經病患者而言,玉丘人不會使用醫學用語,也不叫瘋子瘋女之類的名稱,而是用一個“癲”字代替“瘋”字,男的是“癲子”,女的就是“癲婆”了。當然,對那些實際上並非精神上有障礙,但行為古怪,行事不可理喻或者讓人發笑的人,人們也是可以將其罵做“癲子”或“癲婆”的。如果不是指整個的人,而是單單指人的某些不合常規的行為的話,玉丘人也不會直接地罵人家神經病,而是說你怕是有點癲里癲氣呢!本來瘋與癲可以連在一起用的,但玉丘人在“瘋癲”這個詞中似乎是獨揀了一個“癲”字來形容與精神障礙有關的病態行為或者與精神障礙無關的古怪行為的。不僅如此,就連對動物的說法也是這樣。比方說玉丘人不說瘋狗,而是說癲狗,也不說瘋牛,而是說癲子牛或者癲婆牛。玉丘人只將一個“瘋”字用在孩子或年輕人某些嬌氣或者激情行為里,比如說孩子犯“人來瘋”、“客來瘋”。陳榮生的老婆不但有點癲,就說她的那個姓名的姓吧,不也是太奇怪了點嗎,竟然能用兩個字,光是一個姓就相當於有些人用的單名加姓那樣一個姓名的全稱了,不也是好笑嗎?說不定她的遠祖也有點發癲,嫌一個字不夠,要用兩個字來取一個姓。兩個字的姓對玉丘人來說就是念不順口,人們就乾脆把陳榮生老婆的姓簡稱為“歐”,她就被叫做“歐癲婆”了。
歐癲婆本也不是十分地癲,她能出工,會做飯菜,幹家務活,穿着也都乾淨。但她既然是癲婆,言行總還是不大正常的,說起話來根本沒有個譜,看人的時候眼光不是怯怯的,就是直勾勾的,要麼讓你覺得可憐,要麼令人害怕。當她覺得自己受到小孩子欺負的時候,她會追着孩子們要打人,不排除使用隨手從地上撿起的紅磚頭或者石塊的可能,這在玉丘人看來當然已經是十足的癲了。歐癲婆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瘦,但屁股蹦得老高,顯得年輕又有體力。她有一張瓜子形的臉,一雙十分典型的丹鳳眼,鼻子筆直小巧,但嘴唇卻很厚,笑起來很燦爛,凶起來很嚇人。男人從她臉上看出水分,女人從她臉上看到妖氣,孩子從她臉上看到變化無常的古怪。
陳榮生個頭很高,國字形的臉,長而高的鼻樑,薄而寬的嘴唇,列開嘴一口整齊雪白的牙齒,所以單從身材與臉相看來,顯得很英俊。但他的穿着並不講究,根本不象是城裏來的人,加上他臉上過多的皺紋,雖然只是四十來歲的人,卻差不多是一個五十來歲的小老頭的樣子。陳榮生夫妻倆只有一個小女兒,大概才六、七歲的樣子,鄉親們都跟着陳榮生和歐癲婆把這個女孩喊做“丫頭婆”,並不知道女孩的名字叫什麼。陳榮生一家是零陵人,零陵人在家中把女孩都是叫做“丫頭”的。小丫頭婆本來是個很漂亮的女孩,但她穿着破爛,也不知道愛乾淨,臉上總是黑灰灰的,頭髮蓬亂得如一蓬茅草,看起來就比農家孩子還邋遢。丫頭婆被送到玉丘小學讀一年級,成了我的同班同學。在學校里,丫頭婆除了那一口“跌音”的外地話(零陵口音)讓人感到好奇又好笑以外,她那個邋遢樣子並不讓人瞧得起,孩子們常常欺負她。她扯開嘴一哭就是半天不願收口的,放學的路上她可以從出校門開始一直號哭到家裏,直到陳榮生看到了她那可憐的樣子跑出來罵娘。
陳榮生不僅無數次地警告孩子們,他也多次公開對各家大人們宣佈過:誰要是欺負了他家丫頭婆,他就跟誰過不去!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他都將會跟人家拚命的!
“我們的丫頭婆是我家的金坨坨,看你們哪家有金山銀山陪得起我們家的金坨坨!”此大話在玉丘人聽來既無理又好笑。大家都覺得,單就“金坨坨”的比喻來看,就憑那個小邋遢婆,也未免太過了點!小邋遢婆稱得上是“金坨坨”的話,我們農家還有好多的孩子不都是“金山”“銀山”了(事實上全玉丘就只有支書家有‘金山’‘銀山’了)!有人聽了陳榮生的警告后,私下裏就說那個城裏來的瘦男人怕是有點癲里癲氣,盡說大話,就只好警告自家孩子千萬不要碰那丫頭婆一指頭,到時候有理說不清,惹不起就不要惹。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仍舊有惹了丫頭婆哭叫着到她老子那裏去告狀的。於是為了小孩子的緣故,陳榮生常常跟人家鬧着彆扭。
我母親是個禮節講到要過分的程度的女性,因為丫頭婆的父親姓陳,在玉丘話里“陳”跟“岑”發的音沒有區別,我母親就認為人家跟她算是同姓,母親就把他們一家當外家人看,告戒我們平時要喊陳榮生為外公(他的輩分排起來要長我母親一輩的),喊歐癲婆做外婆,喊丫頭婆做姨姨(本該叫姨娘,丫頭婆人太小不好用“娘”字,所以叫姨姨)。除了當著嚴格的母親的面,在高壓政策之下確實喊過陳榮生為外公以外,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簡直就沒法將歐癲婆跟外婆這個稱呼劃過等號。
我們對丫頭婆可以做我們的姨姨就覺得更加匪夷所思了。
母親不但在禮節上敬重人家,事實上也關心着陳榮生一家的生活。她常常去他們家看看,問這問那,有時還送點吃的用的東西給他們。母親對他們說,缺什麼就說一聲,只要大家有,不要怕開口。她說你們下到鄉下來多不容易,既然來了就是一家人。因母親經常帶着我們一起去看他們,到他們家后,我也可以做到跟丫頭婆在一起玩。別人家的大人竟然開我的玩笑說,到時候把丫頭婆嫁給我很好呢,你看他們兩個不是還玩得來嘛!我生怕這事會當真,急得當場要耍賴,母親就既是哄我也是回答人家說,可是可以呢,只是輩分上隔了一層,不好稱呼呀!說著大家都笑。我就認為母親已為我婉言拒絕了這門子沒來由的親事,也就放心地跟丫頭婆玩去了。
陳榮生因為女兒的事情跟不少的人家鬧了彆扭,別人有點看不起他這個城裏人,他也很少跟別人交往,除了出工,回家做事,跟女兒玩,平時少言寡語,難得有個笑臉。但他對我的父母親特別的感激,總想回報點什麼似地,家中弄了點什麼吃的新鮮菜之類的時候,他也沒忘了給我家送過來一點讓嘗嘗新鮮,有時就乾脆過來喊我們到他家去吃飯。母親對他的盛情表示感謝,不會讓我們到他家去吃飯的,但對他執意送過來的東西也還不好意思堅決推辭,那樣倒顯得疏遠了人家。記得小時候不只一次吃到過陳榮生家做的一些特別的菜,是我們本地人家沒有做過的,比方說苦瓜丸子與喝螺。小孩子大都討厭苦瓜那東西,儘管家中有時也炒苦瓜吃,我小時侯是只吃苦瓜里摻着的香料,偶爾有點肉片的話,我跟妹妹兩個就都搶着將裏面的肉片都挑出來吃了,那苦瓜片是難以下咽的。父母親都告戒我們說吃點苦瓜好,吃了有清涼解毒之功效,於身體有好處,會吃苦瓜的人也會吃得生活的苦,能做有用之人。但我們不會理會身體什麼的,也不管生活的苦與不苦,只管菜的味道,苦瓜苦,怎麼好吃!陳榮生家給我們送過來的苦瓜菜卻跟我們以前見到的很不一樣,那叫做苦瓜丸子。苦瓜是被切成一節一節的圓筒了,圓筒裏面填進肉泥,肉泥裏面有辣椒末、香蔥、韭菜一類的香料。我跟妹妹兩個又只是將苦瓜筒裏面的肉泥挖出來吃,並不吃一筒一筒的苦瓜,我們相信這大筒大筒的苦瓜肯定會更加苦得難以下咽的。父母親和哥哥們只有吃苦瓜了,他們還說苦瓜好吃呢,說是比我們家吵的苦瓜片好吃。那年月是難得有肉吃的,陳榮生將家中輕易難得做的苦瓜丸子這道菜給我們送過來一份,是對我們家很高的禮節了。母親說這城裏人跟鄉下人一樣是知禮節的呢,陳榮生這麼做就有點投桃報李的意思在裏面。他們一家子下到我們鄉下來也是太不容易,我們要盡量幫助人家,不要讓人家感到來鄉下生活有多難。母親特別告戒我絕不能欺負丫頭婆,如果見了別的小孩欺負丫頭婆的話,也要好生幫她,讓陳家外公外婆放心做事。
陳家還有一道可以說是非常特別的菜肴,那就是喝螺了。
喝螺就是水塘里撈來的螺螄連同螺螄殼一起煮了吃。我們那裏水田裏、水塘里都盛產螺螄,我們把螺螄分做兩類的,厚殼個頭小形狀象粽子的小螺螄叫鐵螺螄,個頭大殼薄形狀短粗的叫銅螺螄(田螺)。螺螄在我們那裏跟小魚小蝦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葷菜,玉丘人吃螺螄是將活螺螄先用水煮死了,挑出殼裏的肉來炒了吃的。鄉親們看見陳榮生家燒螺螄吃的做法時都大惑不解,他們是將生螺螄用菜刀剁去了螺螄的尖角殼殼,就將螺螄連肉帶殼倒進鍋里炒起來,炒得差不多一院子裏的人家都聽得見他們家鍋里嘩嘩啦啦的響聲,那簡直不象是在炒菜,而是什麼作坊里在做工呢!人們斷定了那樣做法肯定不幹凈,螺螄殼是不幹凈的,螺螄肉屁股上一段內臟在裏面沒給弄出來就更加不幹凈了。玉丘人將螺螄肉用針一個一個地挑出來以後,拿到水塘里是洗了又洗的,把螺螄肉捏在雙手掌里儘力擠壓搓揉,再過清水淘凈,反覆多少遍,才肯拿回來用的。人們開始認為一定是歐癲婆炒菜的時候發癲了,才拿螺螄殼兒那麼個混帳炒法,但見陳榮生動手的時候也是那樣做法,便認為是城裏人不會做菜了,糟蹋了東西。
陳榮生家的螺螄炒好出鍋以後,他會熱情地叫鄰居們嘗個新鮮,也有藉此改善跟鄰居們的關係的意思在裏面。人們出於好奇,走過去嘗了一點碗裏的湯,卻發覺那湯是出奇的鮮美呢!陳榮生又讓人嘗嘗螺螄肉,有人拿起一個螺螄來湊到嘴裏去喝,卻怎麼也喝不出螺螄肉來,眼看陳榮生一家人夾起一個螺絲,湊到嘴邊輕輕一吸,就美美地吃着螺螄肉了,不知有何秘訣。陳榮生教大家喝螺螄肉的要領與技巧,但人們一時也難以把握,總是出不了師。沒有辦法,陳榮生只好用針挑出螺螄肉來給大家嘗,人們就發現,原來那螺螄肉跟螺絲湯汁一樣是鮮嫩味美!鄉親們對陳榮生就刮目相看了,甚至還有了如法炮製的想法了。
後來才知道,陳家做的那道菜叫喝螺,是零陵的一道地方風味特色菜。到八、九十年代以後,喝螺從零陵傳到其他地方,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玉丘,人們也一改往日爆炒螺螄肉吃的習慣,都在那裏改做喝螺這道菜吃了。當年陳榮生一家在玉丘的時候,因為想吃點腥味不容易,他就學着別人到水塘、水田裏去撈點螺螄,撈回來就做喝螺吃。喝螺這道菜日後在玉丘的流行,陳榮生絕對是第一個傳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