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亂中取利計劃

第二三八章 亂中取利計劃

成功招攬了宋應星,並建成了天津工科學院。肖圖白目光盯着牆面上的《坤輿萬國圖》,久久的盯着日本九州島。

因為,今年是崇禎十年,也就是公元1637年,這一年的年末日本島原、天草兩地的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

起義者,主要是當地農民和天主教徒,由於宗教思想的武裝,這批起義者死戰到底。讓幕府損失超過四萬軍隊。要知道,幕府最核心軍隊只有八萬人。再加上一些輔助軍隊,才十多萬,死傷再慘烈一些,便壓制不了大名們的野心,維持不了幕府的統治。

震驚於天主教起義者的戰鬥意志,德川幕府為了仿製有漏網之魚,更是屠光了島原、天草當地幾十萬日本人。由於兩地的百姓全部被殺光了,幕府和新任的當地藩主,只好從外地遷移一些百姓,恢復當地的人丁。

這一次起義,也是德川幕府兩百多年之間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和天主教起義。這一次起義,進一步鞏固了德川幕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和禁絕西方天主教在日本的傳播。

歷史上,起義軍先期用簡陋的武器,但是後來獲得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的資助,獲得了大量的火槍、火炮,戰鬥力更為驚人。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德川幕府不斷調遣優勢兵力對起義者進行包圍,並雇傭了荷蘭停泊在日本的兩艘武裝商船,請求荷蘭人助陣用商船上的火炮。對農民軍進行炮轟。

荷蘭商人幫助幕府鎮壓天主教起義,使得幕府對於荷蘭人給予了回報。幕府與歐洲國家的一切商務往來皆終止。但是荷蘭人在保證不傳教的前提下,可以繼續在長崎港與日本做生意。

由於島原藩的叛亂,天主教徒是起義的組織者,所以德川幕府認為西方思想,是禍亂日本的根源。

為了鞏固統治,德川幕府加大了儒家思想,完善“幕藩體制”。儒家的“朱子理學”思想受到幕府的大力提倡,幾乎成為了德川幕府時期的日本國學。而儒家思想。確實也是最有效的統治工具,令德川幕府保持了200多年的穩定,一直到美國人藉助黑船事件,轟開日本國門,幕府才逐漸垮塌。

當然了,德川幕府時期基本斷絕與西方的貿易往來,但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一直是持續進行。不過,滿清的康熙年間,進行了與德川幕府如出一轍的措施——“禁天主教”和“閉關鎖國”,僅保留廣州這個對外港口。

德川幕府鞏固日本統治,核心思想是削弱日本國力。滿清的手段,比德川幕府更加變本加厲的削弱國力。

由於滿清統治者以弱化國力和閉關鎖國的措施。來維持統治。中國不但錯過了工業革命,也錯過了對日本的經濟文化滲透,甚至是殖民日本的機會。

日本這個島嶼,在後世是封鎖中國的島鏈之一,若是落入中國手中。那麼也將是中國進軍太平洋,甚至踏足美洲大陸的跳板。

調教好日本。那麼琉球問題、釣魚島問題,也不會遺留到後世。

琉球問題——琉球明初就是大明重要的藩屬國之一,歷屆琉球國王皆是大明皇帝冊封。明朝時期琉球人口雖僅十萬,但是全盤儒家化,大多數人皆能講漢語,對於大明是非常崇順的。崇禎朝,才剛剛冊封琉球的新國王。

但是,明末日本的薩摩藩,已經悄悄派數千軍隊攻打琉球,企圖將琉球變成薩摩藩秘密的殖民地。限於日本幕府的閉關鎖國,和對大名的壓制政策,薩摩藩只好撤軍回國。薩摩藩雖是撤走了,但是影響力還在。以至於,清朝時期,琉球既受中國影響,又受日本薩摩藩影響。清末時,日本的薩摩藩再一次吞併了琉球,並且將琉球國王長期囚禁在日本。

薩摩藩入侵大明的的冊封的藩屬國琉球!這一點,要嚴厲訓斥,讓幕府嚴懲薩摩藩。幕府不給大明帝國一個交代,再過一些年頭,天津水師的實力增強一些,肖圖白不介意以此為藉口,來一個炮轟江戶、長崎等等港口。

當然,日本幕府給面子,就不去動他。因為,當前日本近乎等於是大明王朝的半殖民地,提供了大量生產原料和傾銷市場。

日本貿易大門的敞開,並且大明能從日本賺到錢,便沒有必要動粗。

只有萬不得已情況下,才會採用武力!

所謂萬不得已情況,就是大明在日本市場賺不到錢了——那就非常遺憾,只能動武力敲詐、搶劫了!

哪怕動武力,先期也不會以征服日本為目標。而是以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建立租界,等等方式從日本榨取利益。

而征服日本,聽起來不錯,但是並不划算!

因為摧毀日本幕府政權,幾萬步兵和一些海軍即可。但是統治日本1000萬人口,卻由可能陷入人民戰爭汪洋大海。征服為目的的軍事行動,可能會投資上億兩軍費開支。在時間上,可能會消耗幾十年時間,去馴服同化日本人。最終,要獲得殖民利益,要等到幾十年之後了!

幾十年,有木有!

這還是順利殖民馴化的前提,要是不順利呢?耗費大量財力、人命、時間,換來的卻是雞飛蛋打,像美軍在阿富汗一般黯然撤軍,那就虧大了!

這個世界是地廣人稀的!

以同樣的人力物力,殖民什麼南洋、美洲之類的,其效率和效益,比之殖民日本划算得多!

肖圖白盤算一番,決定利用日本內亂撈取利益的計劃,應該遵循“支持”日本的幕府政權鎮壓島原之亂的農民軍,這個風險小的方案!

與當地政府合作,對付**武裝,本身道義上偏“正義”的。況且,德川幕府政權千萬人口,二三十萬軍隊,鎮壓人數僅3萬多人的農民軍,遲早會獲得勝利。

支持日本幕府鎮壓農民起義,爭取日本政府的好感,對於今後在日本市場獲得更多經濟利益,有着巨大的幫助。

日本的市場,在17世紀並不容低估,這是1000萬人口的市場。由於日本沒有了地主階級,政府可以直接向農民施加五成以上的稅收,使得光是幕府和大名徵稅,能達到3000萬石!

除了糧食之外,德川幕府將全國的金山、銀山之類礦山收歸國有。根據統計,明朝中期以來,全世界流向大明的白銀總量達到2.7億兩以上,其中日本流向中國的白銀總量,達1.9億兩。

代價自然是日本的銀山資源,逐漸枯竭。到了清朝時,日本已經不能靠挖銀子,維持體面的生活。

當然,日本除了銀山多之外,金山、銅山同樣多!銀子撈完了,還有海量的金子和銅嗎!

為什麼日本金山、銀山、銅山多呢?是因為地震,火山之類的因素。眾所周知,以黃金之類的貴金屬,其實一點也不稀缺。

科學家統計,整個地球的地殼中含有的黃金資源大約有60萬億噸,若果全部能提取出來,人們可以獲得人均1萬噸的黃金。當然,以人類21世紀的技術水平,也沒辦法將這些地殼中的黃金給提煉出來。只能將金礦裏面的黃金礦石,冶鍊成金子。

金礦,是地球的自然界,對於黃金資源的初步加工!

可開採金礦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地殼運動,尤其是頻繁的地震,使得貴金屬集中在某個地區,形成有開採價值的礦藏。

地震多發的地區,一般容易有金礦、銀礦、銅礦!後世,美國的三藩市,澳大利亞的金山,那個金礦多的地區,都是地震連綿的地區。

總而言之,地震帶給人類災難的同時,也賜予人類金礦、銀礦。

了解日本國情,就知道日本自古以來地震多發,不斷的爆發地震,自是形成了一個個的金山、銀山。所以,古代的日本有黃金之國、白銀之國的美譽——金山銀山都是地震震出來的!

總之,17世紀日本生產力,無足為道,但是,頻繁的地震賜予日本金山、銀山,足以讓日本人每年獲得五百萬兩銀子、一百萬兩金子。靠着收穫這些金銀,日本暫時還可以大手大腳的對外進口貨物,滿足日本統治階級的消費。

這個時代的日本社會,類似於後世中東石油國家一般。後世,許多中東國家,靠着出口石油賣錢,維持不遜色發達國家的生活,但是石油挖一點少一點,中東國家卻普遍短視,未建立工業體系。石油挖完,大多數中東國家會很悲催。

17世紀的日本德川幕府,靠着挖金子、挖銀子,統治基本上穩如泰山。19世紀,幕府被推翻,除了因為倒幕運動之外,還因為日本的很多金山、銀山已經因為資源枯竭。

而歷史上,日本人從唐朝時期開始,引進中國的金銀冶鍊技術后,至少挖了超過5億兩銀子、1億多兩金子,絕大多數都流入中國口袋中。古代的日本,可是長期作為中國的錢袋子。

“我是和平主義者,能賺錢就不打你,甚至幫你!要是不給我賺錢,就別怪老子翻臉!”肖圖白顯得理直氣壯。

資本主義,一切為了利益!能不打仗賺錢,原則上就不打仗。

如果,不打仗就賺不到錢,便義無反顧去發動戰爭,這是資本主義高級形態——“帝國主義”!

——————

ps:感謝“幻世dark”打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皇帝分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皇帝分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三八章 亂中取利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