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五月溫陵4
上學首日,鄭家小屋裏洋溢着希望與溫馨,這是他們家第一個孩子踏出人生新的一步,他們希望他有好的成績,成為弟弟們的榜樣。母親幫他穿上一身嶄新的衣裳,是去年過年才新做的,並且一路送他到了村子口。鄭紹祖更是一直帶着他到學館,並與他一起拜禮了先生后,才放心離開。
泉州的“陵蘭學館”是閩南一帶有名的學堂,起先原是地方鄉紳集資合辦起的私塾。但在“那件事”之後,改由官府來管理運行,所收的生徒由地方人士舉薦,官府擇優入學,所以當方縣令同意舉薦一官入學時,才會讓鄭紹祖如此高興。因為縣令舉薦的人,是不會不優的,這是人人都懂明擺着的道理。
如今的學館裏,主要以教導生童四書五經為主,其實說白了也就是,為科舉制度所服務的基層教育機構。
在過去,不知是否也是如此,但現在這些送來學習的孩子,沒有一個不希望,在未來的科舉場上,能搏一功名前程。
在這樣的年代裏,這一切實在無可厚非,多少讀書人焚膏繼晷、日夜苦讀,說到底也就只是為了替自己,打開仕途之門。
眼下生活如此艱難,相對於冒險下海跑船,讀書求功名,或許也不失為一條安切妥適之途。
因此,這裏的學風不但沒有因為蕭條而有絲毫削減,反而更加蓬勃,但凡家境稍可供得起孩子讀書的,無不送到私塾學館裏接受先生教導,希望想像中那條飛黃騰達之路,能夠就此得到開啟。
學館裏授課的先生,是位老秀才名為“穆敏行”,也就是倫語裏仁篇里“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的“敏行”。
由此看來,這位老先生確實是孔聖人的信徒,至少從名字上看來是這樣的。
聽說先生在這個學館裏講學,至今已是第十四個年頭,而十四年前也正是“那件事”發生的該年。那件鄉裏間不願再提、不敢再提的事,究竟是什麼呢?這其實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
南安縣這地方,雖地處東南極境,且山多田少,並非物產豐沛、土地富饒之所在,不過正也因為如此,這裏的人們更為勤奮好學,一直都是文風鼎盛、名士輩出之地。
在大明王朝的歷史長河中,江南文壇的百年思潮上,這裏在不久之前出了一位開古今啟蒙之先河,引領後世思想解放影響深遠的大家,也就是泰州學派一代宗師“溫陵居士”李贄,而其字號中的“溫陵”,也就是泉州的古稱。
十四年前春一日,也該就是萬曆爺三十年,“溫陵先師”李贄,被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之罪名下獄。
先師不甘獲囹圄桎梏之罪,受鞭撻繩縛之辱,於東廠獄中借剃髮之由,乘機奪下剃刀割斷了自己的咽喉,血流二日不止,回天乏術而亡。死狀之慘烈異常,於文人名士間堪稱豪壯。
死前留下絕命詩兩首,一曰:
名山大壑登臨遍,獨此垣中未入門。
病間始知身在系,幾回白日幾黃昏。
再者云: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我今不死更何待?願早一命歸黃泉!
消息傳至泉州,鄉人無不既悲且驚,遑遑不可終日。
在泉州人的心目當中,李贄可不單單隻是一個本地出生,有見識、有學問的讀書人而已,他更是泉州再現繁華希望之所系。其所立論的“百姓日用即為道”的學術主張,更是長年在饑寒之中的百姓們,日夜期盼改變的一線曙光。
李贄生於泉州,長於泉州,但其相貌身形,卻與絕大部分的泉州人,並不相同。因為他並非漢人,而是回民。
李贄祖上,於蒙元時代遷居泉州,至他已是第八代。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他的祖父,為一名“合法”的泉州海商。
在此必須說明一下,這個“合法”二字從何而來?
海商,本該只是個再平常不過的身分,卻因為大明王朝的禁海政策,牽扯出一段歷史緣由。
原來在太祖皇帝頒行“禁海令”之後,在某一段期間裏,長期限制泉州發展的禁令,曾經一度短暫地被開啟過,所以那段時間裏發家致富的,必須說明他們是符合朝廷法令的“合法”海商。
那該從先帝爺登基之初,也就是隆慶元年說起,在當時福建巡撫塗**的建議下,新君慨然同意解除福建一地的海禁,允許私人出海進行漁撈及商貿活動,這也就是著名的“隆慶開關”。
當時一瞬之間,民間對外的貿易立刻異常蓬勃發展起來,就如海嘯般將沿海各城市的繁榮,再次迅速推向高峰。
各種南海的香料、東珠、靈犀、象笏、紫檀木、黃梨木由此處上岸,迅速轉往大江南北,成至為搶手的商貨;而中土的瓷器、絲綢與茶葉等物,從這裏出海銷往全世界。
這是沿海居民長期引頸期盼的,只是沒想到竟會有一天確能成真。出海的風險雖大,但這都是有着豐厚利潤的好生意,一旦合法之後少了官府從中介入這項最大風險,鄉親們無不躍躍欲試。
這段期間裏,光泉州一地就造就了無數殷富的海上商賈,而即使那些沒有本錢的人,靠着海上跑船甚至是碼頭上做苦力,也都能夠有不錯的收入,成為下一步發展的本錢。而李贄的祖父,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海上跑船而發跡致富的一代泉州巨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