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災去萬物生
梁軒邁進了父親梁致道的小院。
見梁軒進院,梁父有些意外,他想來府里近來似乎並無什麼大事。“軒兒,你怎麼來了?”
梁軒開門見山,直接問道:“父親,孩兒想知道府里還有多少糧食?”
梁父沉默了片刻,便對著兒子的耳朵一陣輕語。
梁軒聽聞此言,壓低聲音驚道:“父親,府里竟還有如此多的糧食?”
梁父點了點頭:“不錯,自大旱伊始,飢荒未出,為父便察覺到異樣,暗地裏便大量囤糧。不僅我梁家,錢家,張家,盧家等都是如此。這文遠的糧食大部分都集中在咱們幾家手中。”
梁軒接道:“然後,等到飢災爆發,父親您等便不斷抬高糧價,藉著一場災荒賺盡了百姓的銀子?”
梁父道;“這是一場交易,買不買糧,決定權在他們手中。”
梁軒嗤笑道:“決定權在他們手中?”
梁父搖了搖頭:“在這場飢災中,銀子對他們並無多少用處,它能讓他們活命嗎?不能。糧食,只有糧食才能救命。軒兒,你看,如果不是靠他們那些糧食,他們早就死了。你可以想一下,他們如果死了,那些銀子對他們還有什麼意義?還有,你能說糧價是不變的嗎?不能。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時空下,它的價值往往不同。在這場飢荒中,糧食稀缺,糧價變高,這是很合理吧,軒兒?”
梁軒搖搖頭道:“所有的糧食固然無法救得所有的人。”
“不過,父親你們大量囤糧卻進一步使得百姓糧食稀缺,無形中奪取了多少人的性命。”
梁軒臉色肅然,對梁父說道:“父親,你明裡施捨善粥救民,得了名聲;暗中囤糧抬價,得了利益。如此一來,父親您便名利雙收了。”“你覺得為父表裏不一?我施粥是不是在救人?這已是我在我儘可能做的善舉了。”
“其實很多事由不得自己。”梁父嘆了口氣。
“你看,在這場飢荒中,只有極少數是倖存者。貧苦農民變賣完一切之後只好賣兒賣女,以求一家人的活路。個別膽大的還會組織起來,到一些地主家裏吃大戶或是靠着綁票富人來活命。普通地主在這場飢荒中也並不安全,雖然家有餘糧,卻保不齊不會被災民吃大戶。你看到了,連那些一些較小較弱的地主豪強也受了劫難。”
“而我梁家在此災中巋然不動。那是咱梁家夠大夠強,暗中囤糧。”
“若為父不這麼做,另外幾家也會會這麼做。他們囤糧,壯大壯強。反觀之,我梁家若不囤糧,那我梁家便沒糧。結果又會是怎樣?”
梁父緊緊望了梁軒片刻,轉過頭來,仰天道:“縱然可能我梁家能夠花費極大的代價從另外幾家購糧,可這樣就算僥倖挨過了災荒,也會傷筋動骨。那我梁家就會被張家、被陳家、被盧家他們踩在腳下。軒兒,你明白嗎?”
梁軒聽了父親的話,靜靜思索片刻,眼色凝重道:“在這場飢災中,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舉。我梁家看似強大,實則並未超脫於這場災難中。唉,這世道,實在對弱者格外殘忍。”
“不過,父親,既然我梁府有如此充足的糧食,何不多分發一些給下人呢?我梁家牆高門厚,又有眾多的下人武師把守,可謂是固若金湯,不必擔心外人的威脅。但自古以來,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破的,若是下人家裏糧食不足,為了糧食,他們未必沒有異心。”
梁父聞言,反笑問道:“那軒兒你覺得為父為何如此呢?”
梁軒思索片刻,答道:“我相信父親已經想到這一點兒了。通常考慮一件事,往往要考慮到它最壞的情況。這場災情,不知會持續多久,通觀以往,這樣的一場飢災只有三年左右。但萬事皆有可能,萬一這場飢災會持續五年,十年甚至更長呢?我梁府的糧食可以剩餘,但不能不夠,否則就是致命的。”
“前者有風險,後者亦有風險。二者不可調和,當取其輕者。”
“嗯,軒兒,你說得不錯。”梁父大笑,表示贊同。
梁軒接着話又一轉:“不過,父親,這場災難應該很快就會過去了。”
“哦?”梁父奇道:“這你如何得知?”
梁軒微微一笑,說道:“父親,我已入練氣境了。”
“什麼?軒兒,你竟然入了練氣境?”梁父驚道。
“不錯,如今的我已經能清晰感受到天地氣息的變化。我感受到了文遠正有水氣匯聚。不出所料,文遠很快就有大雨臨盆。一場雨可讓我文遠萬物復蘇與生長。如此,旱災可去,飢災退去可期。”
梁府上下瀰漫著感激快活的氣息。
老爺命人按各家人口數目為下人們分糧。下人們無不感激涕零,紛紛贊老爺仁義無雙。
同時,府里還傳着消息,說是五爺見大家可憐,特意向老爺提及此事。一時間,梁軒在府里的聲望空前高漲。
十天後,文遠迎來了一場淋漓的大雨。
大雨彷彿帶着對這片大地上受了災厄的無數百姓的同情和彌補,傾盆的雨水接連地下了數日,徹底趕走了大旱。
雨水填滿乾涸的湖泊,修復了田地里裂開的傷口,使得河水又浩浩蕩蕩地奔流起來,讓小溪水澗重新響起了嘩嘩地流水聲。
雨水浸潤這片旱了三年的大地,帶來了生機的復蘇,帶來了生命的勃勃氣息。
人對惡劣環境的忍耐與適應能力很強。
倖存的百姓爆發出驚人的求生意識。很快,他們會為文遠重新帶來熱鬧與繁榮。
與此同時,一場災荒正好是文遠縣的諸豪強地主廉價收購土地,擴收奴僕,進一步擴大家族勢力的好時機。
災后,梁家迅速以極低的價格兼并了大量的土地,擴充了不少的奴僕。梁家勢力更上層樓。
衙門重新運作起來,林縣令等官吏組織百姓災后重建文遠。
不過一兩年的時間,文遠縣重新恢復了生機。
梁軒默默遊走在縱橫交錯的青石街巷,文遠縣城裏的每一處房屋都充滿着生活氣息。從古至今,這些百姓離不開文遠城,文遠城也離不開這些百姓,百姓與文遠城共生共榮,延續着文遠城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