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之衛國篇

第九節 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之衛國篇

齊桓公解救完燕國沒過多久,衛國又發生了震驚中原的大事,身為盟主,齊國不得不馬不停蹄地趕往衛國履行盟主義務。

按照慣例,先簡要介紹一下衛國的亂局。

衛國的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爵位是侯爵,地盤大致在如今的河南北部,屬於原來商朝的核心地域,是周天子安排鎮撫殷商故地的親信諸侯。

在西周時期,衛國名聲不顯,只在周平王遷都洛邑時露了個臉。到了衛宣公時代,終於因為一些駭人聽聞的醜事出了名。

衛宣公尚未即位之時,便和父親的妾室夷姜私通,生下長子並起名為急子,衛宣公繼位后,對夷姜頗有幾分感情,急子遂被立為世子。衛宣公同時囑咐大臣姬職,要他在自己百年之後輔佐急子繼位。

急子成年後,衛宣公為其向齊國提親,並派人到齊國迎娶齊僖公的女兒(齊襄公的妹妹)來做自己的兒媳。結果去迎親的使者知道衛宣公好色,就把衛宣公未來兒媳的美貌向他進行了詳細描述。衛宣公對美女的抵抗力基本為零,他前面既然已經干過搶自己父親女人的事,現在搶自己兒子的女人自然沒有什麼心理負擔。於是他借故安排急子出國訪問,自己則趁機把從齊國接來的美女笑納了。這位美女後來被稱作宣姜。

寫到這裏,有必要把那個年代貴族女性的稱呼規則大致說明一下。春秋時期,貴族男性有姓有氏有名,但貴族女性則不同,她們在史書上通常只有一個簡單的稱呼。比如衛國的貴族女性嫁到了其他國家,她們通常被稱為衛姬。如果兩個人同時嫁到一個國家,則可按年齡大小區分為長衛姬、少衛姬。諸如此類,反正只要能通過稱呼區分你是誰就行。如果她嫁給了某位國君,在國君死後,則可以根據國君的謚號稱呼她。比如,被庄公強娶的這位美女因為父親姓姜、丈夫的謚號是宣公,她就被稱為宣姜。急子的母親雖然也姓姜,但因為不是正妻,所以沒有用丈夫的謚號命名,於是被稱為夷姜。

急子與自己的父親性格不太一樣,他從小溫良恭儉,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對父親搶走自己女人一事並不計較,依舊對衛宣公和宣姜十分尊重。但荒唐的衛宣公並沒有因為急子的孝順而對他產生好感或存在愧疚心理。

後來,衛宣公和宣姜又先後生下了姬壽、姬朔兩個兒子。其中姬壽本性純良,姬朔則陰險狡詐。按照愛屋及烏的規律,衛宣公自然更加疼愛姬壽、姬朔兩個兒子。為了讓自己與宣姜的兒子姬壽將來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衛宣公又暗中囑咐大臣姬泄在自己百年之後輔佐姬壽繼位。

寫到這裏,我感覺衛宣公有點人格分裂。先後立下兩份內容完全不同的遺囑,那個年代又沒有法院來斷這種案子,簡直是唯恐天下不亂。

衛宣公得了新人忘舊人,不但冷落了急子的母親夷姜,甚至還無端指責夷姜嫉妒。夷姜也是貴族出身,那個年代的人對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於是夷姜在羞憤之下毅然自盡。

衛宣公對此並不在意,為了確保他與宣姜的兒子能夠順利繼位,衛宣公又暗中與姬朔籌劃殺掉姬急子的事情。經過商量,他們決定派急子出使齊國,並派殺手在半路將其殺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姬壽作為這個計劃的受益人,偶然得知了這個消息,他不忍心看着忠厚的異母哥哥遭此橫禍,遂將衛宣公與弟弟的陰謀告知急子,勸急子去鄰國避難。但急子從小接受的教育卻不支持他做這樣的事情,或許是對生活已經萬念俱灰,急子決定用自己的性命成全父親的願望。

但沒想到,姬壽接受的教育與急子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保全哥哥的性命,同時讓父親認識到自己的荒唐,姬壽決定代急子去死。

在急子出發前,姬壽以餞行的名義將急子灌醉,隨後將急子用於證明使節身份的白氂拿上,代替哥哥趕往齊國去了。

姬壽舉着白氂乘舟而行,路上果然遇到衛宣公和姬朔預先安排好的殺手。殺手們只認白氂不認人,二話不說便亂刀相向,姬壽則從容地引頸受戮,代替急子而死。

急子酒醒后得知弟弟代自己赴死的事情,急忙追趕姬壽。等他好不容易追上姬壽所乘的船時,才發現姬壽已被殺死。不願偷生的急子痛哭一場后,坦然告訴殺手們,你們搞錯了,我才是你們要殺的人。殺手們知錯就改,麻利地把急子一併殺了後向衛宣公復命。

衛宣公原本的計劃是殺了急子立姬壽,不料殺手們搞了個買一贈一的優惠活動,急子是沒了,但姬壽也慘死在自己的計劃之下。連失二子的衛宣公追悔莫及,不久就一命嗚呼。

姬朔與父親一起密謀殺死急子,本來想等急子死後再想辦法除掉姬壽,好讓自己成為最終的受益人。但現在這一場陰謀,不但殺了兩個哥哥,連父親也一併氣死了,正好一箭三雕,於是他當仁不讓地發喪即位,是為衛惠公。

衛惠公這種毫無底線的競爭上崗辦法在衛國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不久,趁着衛惠公出國訪問之機,曾先後受衛宣公之託輔佐姬急子、姬壽繼位的姬職、姬泄兩位大臣發動宮變,擁立另一位公子姬黔牟即位。擁立姬黔牟的原因,是因為他是周天子的女婿。因為衛惠公的母親是齊襄公的妹妹,於是衛惠公按慣例逃到齊國當難民。

衛國大臣們知道搞宮變風險大,很容易授人以干涉內政的借口,所以把周天子的女婿推出來當擋箭牌,但他們沒想到這件事又被人攪黃了。

前面已經提過一句,齊襄公因為干涉了衛國的內政而和周天子鬧了不愉快。而不愉快的具體原因,就是齊襄公強行把衛惠公送回衛國重新上崗,並讓周天子的女婿姬黔牟下崗了。不得不說,這位齊襄公很有魄力。

衛惠公去世后,他的兒子姬赤繼位,是為衛懿公。衛惠公雖然作惡,卻沒有遭到報應,但他把自己品行不端的優點遺傳給了兒子衛懿公。

衛懿公酷愛養鶴,他給自己養的幾百隻鶴封官定級,統一享受貴族待遇,並按副部級以上幹部標準配備秘書和專車。這個業餘愛好讓國民們在失望之餘與衛惠公離心離德。離心離德的原因很好理解,那個年代公務員的位置本來就不多,衛惠公讓鶴佔去了大部分高等級的職位,今後大家考公上岸的概率進一步降低,公務員提拔的概率也降低了,大家能滿意才怪。

靠近衛國的狄人部落的首領聽說了衛懿公的事迹后大喜過望,覺得發財致富的機會來了。於是狄人趁着齊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公北伐山戎的機會,一股腦湧入衛國進行零元購。

衛懿公急忙號召國民參軍拒敵。但國民一致表示,國君既然把絕大部分的財政收入都拿去養鶴,現在理應由國君的鶴去抗敵衛國。衛懿公無奈,只好帶領不多的衛隊上陣,結果衛隊全軍覆沒,自己也身首異處。衛國剩下的人只好集體當了難民,並在逃跑的路上組建了流亡政府。而流亡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齊國請求支援。

春秋時期,大夫乘坐專車稱為“乘軒”,所以,衛懿公的這個業餘愛好便演繹成“乘軒使鶴”的典故。

狄人一鼓作氣滅了衛國后,覺得中原諸侯也不過如此,於是轉道進攻衛國的鄰國—邢國,邢國也支持不住,便派人向高舉“尊王攘夷”大旗的齊桓公求救。

齊桓公剛剛把燕國從山戎人的馬蹄下解救出來,並因此贏得了空前的國際讚譽,為了維護霸主聲譽,當然不能拒絕衛國和邢國的求救。於是齊桓公就近約了宋國、曹國,組成三國聯軍前去援助衛國、邢國。

但齊國在援助燕國的過程中,出兵出錢打了大半年,最後佔領的領土卻全部送給燕國,為了博一個好名聲,自己還搭進去一片領土。這樣的虧本生意做一次兩次還行,次次如此,家大業大的齊國也撐不住。因此,對於這一次的維和行動,管仲和齊桓公有了新的想法。

管仲覺得,和狄人交戰是一個苦差,不能光靠齊國出錢出力,應該讓邢國和狄人打一場消耗戰,等到邢國和狄人兩敗俱傷之時,齊國再出兵擊敗狄人,這樣省時省力又省錢。

雖說這樣做有點不厚道,但作為霸主國的政治家,不厚道是他們的基本行為準則。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某國明明有快速解決俄烏爭端的能力,但為了削弱俄羅斯,某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不厚道做法,至於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中會得到什麼結局,這與某國又有什麼關係呢。

打定主意后,三國聯軍便借口其他盟國軍隊還未到達,駐軍邢、衛兩國後方,支援了邢國一批武器,並不斷為邢國打氣鼓勁。結果這一鼓勁就是兩個月。在狄人的連續攻擊下,邢國終於支撐不住,只好棄城而逃,和衛國流亡政府一起做了個伴。

三國聯軍見邢國已被狄人攻破,也顧不得其他盟友是否到齊了,馬上出兵救援。狄人見零元購的目的已經達到,一秒鐘都不耽誤,將衛國、邢國的多年積蓄席捲一空,一溜煙跑回了老家。三國聯軍就這樣救了個寂寞。但不管怎麼說,狄人總算暫時被趕走了。

為了挽救衛國、邢國兩個流亡政府。按照齊桓公的安排,三國聯軍就地轉為建築公司,由齊國出錢,幫助衛國、邢國在靠近齊國的安全地帶,新建了兩座城池,作為兩國新的都城。

有齊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兩座城池很快建成,其規格和美觀程度甚至超過兩國原來的都城。住上新房子的衛、邢兩國流亡政府迅速忘記了亡國之痛,他們對齊國的慷慨、仁義萬分感激,主動充當了齊桓公的形象宣傳大使。一時間,齊桓公仁義的名聲傳遍天下。

不用我多說,通過這次的救援和築城行動,齊桓公的國際聲望再上一個台階。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雜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春秋雜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節 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之衛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