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風雲1945③
二戰日本投降后,戰爭賠款有22億,為何一分錢都沒給我國?
二戰時期日本是法西斯國家之一,在整個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掀起了無數場戰爭,侵略了許多國家,給亞洲附近的各個國家造成了難以計數的傷害。
這些傷害完全不可挽回,其中受到日本侵略最嚴重的國家就是中國。
日本進入中國之後,不僅在戰鬥中表現得慘無人道,而且還伺機從中國掠奪財物和資源等等。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侵略中國的數年時間裏,從中國奪走的財物損失高達六千多億美元。
這僅僅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由於當時的混亂,以及許多無法統計的情況,實際的數字只會比這個數字更多。
六千多億美元在今天看來,都是十分誇張的一個數字,更別提在數十年前的1945年了。
日本對中國造成的傷害是難以估量的,但是在日本投降后,中國人民付出了無數的代價,換回的戰勝國身份,卻好像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日本最後需要賠付的戰爭賠款有大約二十二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字已經很少了,但是中國卻一分錢都沒有分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後來出現的兩千多萬美元的賠償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關於二戰後日本賠償中國的那些事我們都知道,當戰爭中的一方失敗后,一般都需要支付戰勝國戰爭賠款,無論這場戰爭是由誰挑起的,也無論這場戰爭誰是正義的一方,在戰爭中只有勝利或者失敗。
比如近代史上,中國就曾經經受過多次入侵,由於那時候清政府國力衰弱,統治腐敗,所以導致幾乎每次的對外戰爭都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
但是即便每次都是別國入侵,清政府卻得在戰敗后賠償他們巨額的賠款,這也充分說明了在戰爭賠款方面,沒有正義或非正義的概念,只有贏或輸的結果。
比如大家熟悉的甲午戰爭。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就很好地印證了這個道理。
甲午戰爭是日本為了掠奪中國的資源,對外擴張而發起的一場非正義戰爭。
當時清政府的北洋海軍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儘管清政府對於日本的野心早有預計,但是戰爭結果仍是以清政府的慘敗告終。
早在日本明治天皇剛剛登基不久之後,清政府就已經意識到了日本逐漸膨脹的野心,於是組建了北洋海軍以求自保。
但是由於制度太過落後,在管理方面也難以形成系統,並且缺乏自己的研究,所以導致北洋艦隊戰鬥力不夠強悍。
在戰敗之後,清政府賠償了日本三億兩白銀,還有更多的其他領土方面的權益被割讓。
這次賠償讓清政府本就不順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這個例子就可以很好地反饋上述的那個觀點。
所以在二戰結束之後,日本需要賠償的國家有十幾個,被他們侵略最嚴重,受傷害最大的中國也在其中。
1945年,在日本投降前夕,英美蘇三國首腦曾在柏林開過一個會,就儘快督促日本投降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那時候日本的盟友已經投降,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也是節節敗退,精心構築的本土防禦圈也被美軍擊破。
而中國戰場日軍遭遇了中國軍隊的大反攻,日本的失敗已是近在眼前。
但是瘋狂的日本人不會就此接受失敗,儘管情況已經不利到了如此地步,他們仍在想着進行最後的殊死一搏。
為了打破日本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減少盟軍的損失,美國人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先後投下了兩顆原子彈,而蘇聯也加入了對日作戰的陣營。
此前蘇聯一直在歐洲和德國對抗,蘇日之間並沒有發生什麼戰爭,而此時蘇聯的加入,也為盟軍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柏林召開的會議后,盟軍方面也發佈了一份公告,明確了日本需要賠償的內容和範圍。
首先,日本只能保留必要的工業設施,以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決不能發展軍事方面的技術,所剩餘的工業資產,全部都要用來作為戰爭賠償的一部分。
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日本這個國家和其他國家有着很大的不同。
從明治維新實力逐漸增強之後,日本從上到下的野心也在不斷膨脹。
從那時起日本的軍國主義就已經抬頭,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深化和對日本國民的洗腦,對外侵略的思想已在全日本的心中變得根深蒂固。
所以禁止日本發展一切和軍事有關的工業,也是為了防止日本的軍國主義再次抬頭。
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但是在二戰時期,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已經達到了可以和大國相媲美的程度。
這樣一個國家如果始終懷着對外侵略的心思,那麼對於全世界來說都將是一個災難。
整個世界,尤其是歐洲國家,在上世紀的前幾十年中,幾乎都處在接連不斷的戰爭中,國內基礎設施和經濟狀況被破壞得十分嚴重,他們也逐漸意識到了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傷害有多麼巨大。
為了贏得和平發展的時間,所以對日本的軍事限制方面做出了極為嚴格的規定。
在這一規定出台之後,就意味着日本只能保留必要的用於生產的工業資源,剩餘的都得賠償給各個國家。
當時的十幾個國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東亞的小國,所以在獲取日本的工業資源方面,根本無法爭過英美等大國。
那時的日本儘管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法西斯國家,但我們必須得承認,他們的工業水準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否則也不可能以那樣的國力和美國堅持長時間的戰爭。
所以為了搶奪這些有利的資源,這些工業資產幾乎全被幾個大國瓜分完畢。
完全意義上的軍事工業,日本完全不能保留,甚至包括許多可能和軍事有聯繫的產業,也被盟軍打上了軍事的標籤,要求日本予以拆除。
比如鋁的生產和很多其他可能運用于軍事領域的設備,都被算在其中。鋁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金屬,但是卻作用巨大。
我們都知道,鋁具有質量輕,安全性高等特點,正是這樣的原因,鋁可以和很多其他的金屬混合在一起,變成各種不同用途的金屬。
在戰爭中的許多裝備,都大量地需要鋁這種金屬,比如戰鬥機、坦克和戰艦等等,都需要有鋁的加入。
即便是現在的很多科技,也經常可以見到鋁的身影,比如非常尖端的航天科技方面,也需要鋁的大量參與。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一架大型飛機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由鋁組成的。
不僅是在製造業方面,在純粹的軍事領域,鋁的作用也非常大。鋁在燃燒時,會有非常明顯的光亮發出,這樣的特點也被用來製造在夜間作戰需要的照明彈等。
而且類似於坦克等目標,也都是用混合了鋁的炸彈來攻擊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鋁這種金屬在軍事工業方面有多麼廣泛的應有了。
還有一種被盟軍禁止的工業產品是軸承,軸承是一種連接的裝置,具有承重高,耐用性好等特點,在重型裝備領域具有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諸如大型艦艇和重型裝甲等等,都需要軸承的參與,這也是一個國家重型裝備生產的必需品。
不過日本在這些方面,戰後能拿出來的資產已經很少了。主要是因為美國在長崎投下的那顆原子彈。
長崎不僅是當時日本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日本重工業的基地。
美國當時之所以選擇長崎為目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摧毀日本在長崎的三菱重工。
現在很多人對三菱比較熟悉,是因為三菱汽車的原因,不過三菱汽車只是這個三菱公司的其中一部分業務,三菱重工的主要方向,還是在軍工生產方面。
當時的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軍工企業,在明治維新不久之後就已經成立,後來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所使用的很多裝備,都出自三菱重工之手。
所以在長崎被毀之後,日本在工業方面也經受了巨大的挫折。
根據戰後的統計,日本大概需要賠償十五個國家大概二十二億美元的賠款,但是這其中卻沒有中國的身影。
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在二戰之後,世界的格局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美國和蘇聯實力領先於其他國家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時候兩個超級大國就開始了各自拉攏其他國家的進程。
作為美國一方來說,在很久之前就開始扶持老蔣的南京政府,並且在抗日戰爭期間,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身份,援助了南京政府很多武器裝備和物資,他們一直在背後和老蔣達成各種秘密協議,企圖完全操控南京政府。
不過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共產黨的力量還是非常強大,老蔣的國民黨佔據着一定的優勢。
日本侵略者已經被趕走,面對國內的黨派鬥爭又佔據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老蔣和美國的關係也開始發生着變化,不再像以前那樣對美國言聽計從。
而作為中國共產黨,則更不可能和美國人達成合作,首先雙方的意識形態就完全對立,而且美國人明顯和老蔣的關係更親密。
最重要的是,和美國合作,必然意味着要出賣中國的利益,老蔣就曾經干過不少這樣的事,但中國共產黨絕不會這樣做。
而且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明顯和蘇聯親近,所以雙方根本沒有達成合作的可能性。
鑒於這樣的情況,美國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日本作為在戰後扶持的對象,畢竟那時候的日本百廢待興,經歷了戰火之後,實力完全無法和戰前相比,尤其是和美國相比更是差距很大。
實力衰弱的日本對於美國來說是更好控制的,而且日本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親近蘇聯的可能性很小,這也會促使他們站在美國一邊。
所以在後來商討戰爭賠款這件事上,前不久還打得不可開交的美國和日本,反而站在一起說話,也是背後的利益使然。
在美國不遺餘力的幫助下,日本不僅戰爭賠款少了很多,甚至包括很多他們本應歸還的物品都被滯留在了日本,比如中國的許多文物。
日本在入侵中國期間,不僅是對中國人民造成了很大的苦難,還掠奪了很多中國的文物。
這些文物不僅僅是經濟價值巨大,更主要的是它們承載了很多中國的文化和歷史,許多文物甚至是證明歷史難題的重要佐證,但是被日本掠奪之後,很多問題都難以解決了。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侵略期間,掠奪了中國超過三百萬件文物,這批文物的價值已經到了完全無法衡量的地步。
其他方面在戰爭中的損失,更是不計其數,即便是受損如此嚴重,在輪到中國的賠款時,卻根本一分錢都沒有。
這也是美國人在背後從中作梗的後果,中國只在戰後從日本的設備中獲得了一些賠償。
這些東西的價值根本無法和中國的損失相比,在日本投降之後的幾年內,中國陸續從日本收到了幾萬台工業設備,還有一些用於特殊測量的儀器等等。
在軍事裝備方面,獲得的是中國當時比較稀缺的海軍戰艦,日本從明治維新時期就十分重視海軍的發展,日本海軍在二戰時期也是可以和美國海軍還有英國海軍相媲美的海上力量。
不過美國人不可能讓中國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獲利。
所以中國得到的只是一些排水量很小的艦艇,而且許多都是日本主動滯留在中國的,留下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艦艇很多已經無法使用,無恥的美國人和日本人也將這部分艦艇用作了戰後賠償的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戰艦就是日本本土的艦艇,這部分還算有一些戰鬥力,但是由於中國分到的數量太少,無法對海軍形成太大意義上的幫助。
這批艦艇大約有三十幾艘,其中真正具備作戰能力的只有一半左右,而上述這些所有從日本得到的物資,總價值僅有兩千多萬美元,連我們被掠奪走文物價值的零頭都沒有。
美國人站在日本一邊,是中國難以拿到賠償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老蔣對於日本的態度。
在二戰之後,南京政府還是中國明面上的合法政府,所以這些事情都是由老蔣出面進行商談的。
但是老蔣礙於美國方面的壓力,並且他本人對於日本的態度,本就十分奇怪,再加上其他的因素,促使了老蔣對於日本實行比較溫和的政策。
在老蔣的心中,即便是在日寇侵略中國最嚴重的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威脅始終都要比日本人的威脅大。
在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入侵東北之際,其實所有人都能看出這是日本準備全面侵華的第一步,但是老蔣為了剿滅中國共產黨,還是選擇了無視日本人的行為。
蔣介石直接命令數十萬國軍士兵撤出了東北,從而導致了東北大好河山陷於敵手。
這也是老蔣對於日本人一貫的態度,始終保留着和談的幻想,即便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但是老蔣仍然將精力放在了“剿共”上。
老蔣對於三方的關係,曾明確表示過中國共產黨的威脅要大於外來的侵略者。
即便在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之後,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等一系列戰爭,都沒能改變老蔣的想法。始終保持着和日本和談的想法,這也是老蔣在抗日大業中不盡心的原因。
在日本投降之後,雖然抗日戰爭結束了,但是對於老蔣來說,更艱難的戰爭才剛剛開始。中國的全面抗戰進行了八年,但是在抗戰之前,老蔣和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十年的內戰,儘管南京政府佔據很大的優勢,卻始終沒能消滅中國共產黨。
在經歷了抗日戰爭的洗禮之後,中國共產黨在戰爭中磨礪的愈發強大,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實力和此前的十年內戰時期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的老蔣撕毀了雙方之間的協定,再次發動了內戰,所以在面臨日本賠償的問題上,老蔣沒有精力也不願去過多的糾纏,他還是希望能先剿滅中國共產黨。
在戰後的賠償方面,日本一共要賠付十五個國家,大約二十二億左右的賠款。不過僅僅這些錢的賠償,進行的也不是很順利,最大的阻撓力量還是美國。
美國在戰後轉向了扶持日本的策略,不僅對日本進行了經濟援助,還派遣麥克阿瑟作為駐日本的最高長官,來管理戰後日本的一應事宜。
這一行為不僅有效改變了日本人仇視美國的觀念,還讓日本的經濟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發展。
所以在賠償這個問題上,美國人的態度也在逐漸地轉變。
在日本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賠償之後,美國方面就停止了對日本索要賠償,而其他許多國家都以美國的態度為基準,當美國放棄之後,很多國家也不再追究日本的賠償事宜。
幾年之後,美國為了加大對日本的扶持力度,準備徹底將賠償這件事停止。
在1951年美國曾在三藩市召開過一場關於日本賠償的會議。經過討論,美國人得出結論,他們認為此時的日本沒有能力完全償還清所欠各國的賠款。
所以建議各國採取其他方式向日本索要賠償,那時候的英國等西歐國家正在接受美國的援助,所以對於美國提出的意見,他們只能遵從。
不過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並不同意這個方案,儘管當時表示了拒絕,但是這件事無疑已經升級到了兩大陣營的對抗問題,日本所賠償的金額倒在其次了。
最後處於種種原因,蘇聯也被迫同意了這一方案。1951年這份條約生效之後,日本就再也沒有賠償過中國任何一點東西。
中國之所以沒有向日本討要賠償,有許多原因。首先就是當時的國際大環境,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站在日本一邊后,中國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來發展自身。
而且當時的賠款數額本就不是很多,可能分到中國身上的就更少了。
與其和日本不斷糾集這個問題,還不如靜下心來發展自身,對於中國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中國的其他愛國人士,對於日本的譴責始終沒有停止過,多年來一直堅持着日本必須為他們在戰爭中的行為道歉和進行賠償。這種非官方的行為一度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日本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影響了無數人的生活,而且韓國在這方面保持着和我們一樣的態度,就是堅持要讓日本進行賠償。
因為這件事,韓國和日本的關係在二戰之後始終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
日本不僅拒絕賠償各國損失,甚至還做出了篡改歷史,參拜靖國神社等等令人髮指的行為。
他們在戰後的許多表現,都證明了日本並沒有認為他們發動二戰是一個錯誤。
鑒於這樣的認知,日本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家,很有可能某一天會選擇捲土重來,再次挑起戰爭。
對於日本不反省自身的行為,我們一方面要加以譴責,但是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斷發展,只有我們保持強大的實力,才能不懼怕任何一個對手。
以上就是關於日本戰爭賠款有二十二億,卻一分錢都沒賠償給中國的全部內容。
了解了中國沒有獲得戰爭賠償之後,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其它受害國家的賠償情況。
日本投降后,對其他國家有沒有賠償?
日本投降后中國應該從日本得到的賠款,按照當時的日幣金額計算一共是84931433日元,換算成美元是22070282.19美元。
但是這筆賠款在美國的包庇下並沒有真正到中國的手裏。
根據國際慣例和國際法,主動發起戰爭的侵略國戰敗后是需要向戰勝國賠款的,具體包括在侵略戰爭中破壞的別國財產。
日本投降之日,所有中國戰場上的日軍上繳了所有軍事裝備,但是建國后,新中國為了維護和平發展,建立良好周邊關係,周恩來總理主動放棄了對日索賠,並與日本簽訂了放棄索賠文件。
二次大戰後,根據國際法有資格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的戰勝國是: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
其中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印度都放棄了戰爭賠款,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則得到了戰爭賠款。
具體數額是:(均為當時價格)印度尼西亞:8億美元菲律賓:8億美元緬甸:2億美元越南:3900萬美元老撾:278萬美元柬埔寨:417萬美元此外,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這四個在法律上本來沒有資格獲得戰爭賠款的國家,通過對日“鬥爭”也得到了賠款。
具體數額是:
韓國:3億美元新加坡:2500萬新加坡元馬來西亞:2500萬馬來西亞元泰國:150億日元後來,瑞士、西班牙、瑞典、丹麥這四個二次大戰時的“中立國”,也向日本提出賠償戰爭時所毀壞的他們在中國和東南亞的財產,日本也對此作了賠償。
具體數額是:
瑞士:11億日元西班牙:20億日元瑞典:5億日元丹麥:7億日元比較複雜的是蒙古,因為戰前日本不承認蒙古是獨立於中國的國家,所以日本認為中國放棄賠款就等於蒙古也放棄了賠款。
但後來經過交涉,日本同意向蒙古提供50億日元的無償經濟援助,作為變相的賠償。
戰後日本支付的戰爭賠款共計22.3億美元,相當於中國1901年庚子賠款的12.6倍(庚子賠款為4億5千萬兩白銀)。
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日本對各國的戰爭賠款情況。
一、三藩市對日講和會議及其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進駐日本。在怎樣處置日本方面,盟軍制定了三大基本方針:1、日本非軍事化;2、在保證日本國民最低生活標準的範圍內進行戰爭賠款;3、日本在外國的資產交聯合國處理。
第1項和第3項的處置都順利進行,但在日本賠款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難題。
按照傳統的戰爭賠款方法,有現金賠款和實物賠款兩種。由於日本的國庫早在戰爭中掏空了,所以向日本索要現金根本不現實。
然而日本又是自然資源極其貧乏的國家,既沒有石油煤炭等能源,也沒有鐵礦金礦等礦藏,以礦產等自然資源進行賠償的方式也行不通。
剩下的只有用機器設備等實物進行賠償,可是日本工廠的機器大部份都在美軍的戰略轟炸中被炸毀,船舶也大部份被美軍擊沉,可以用於賠償的實物也少得可憐。
從1947年4月開始,盟軍陸續從日本拆撤出40000餘台機器,作為“中間賠償”分給中國(54.1%),美國(菲律賓的宗主國,1946年菲律賓獨立後轉交菲律賓,19.0%),英國(緬甸、馬來亞、香港的宗主國,15.4%),荷蘭(印度尼西亞的宗主國,11.5%)。
蘇聯則自行將“滿洲國”的一些機器設備拆運回蘇聯。不過這些機器的價值總共才值400餘萬美元(當時價格),作為戰爭賠償也太少了一些。
然而當時的日本就象輸得只剩下最後一條褲衩的賭徒,再敲也敲不出錢來。
1949年5月,盟軍最高司令部決定停止這種從日本拆撤機器的中間賠償。
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財產損失。
據軍事科學院研究統計: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3500萬人;中國的財產損失,據估計,直接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日本戰敗投降后,理應對中國賠償。
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無論是出於民族感情還是按一般的國際慣例,都有權向戰敗的日本索取戰爭賠償。
1951年9月4日,美國在沒有中、朝等主要作戰國家參加的情況下,在三藩市召開了對日和約會議,同日本吉田茂政府簽署了《三藩市和約》。
《和約》第14條甲款規定:日本政府應對其在戰爭中所引起的損害和痛苦給盟國以賠償。
但接着又說:“如欲維持可以生存的經濟,則日本的資源目前還不能夠全部賠償這些損害和痛苦,有關國家可以直接和日本舉行談判,日本可以給予必要的勞務賠償。”
這實際上是取消了日本的賠償,因此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強烈不滿。
由於未能參加對日和約,台灣國民黨當局也向美國政府提出了抗議,但對《和約》取消賠償一事卻表示默認。
《三藩市和約》簽訂后,美國為孤立、封鎖新中國,竭力策動台灣與日本訂約。而台灣國民黨當局為擺脫困境,便不惜放棄賠償,討好日本,以訂立和約。
1952年4月28日,《台日和約》正式簽字。和約共14條,基本內容與《三藩市條約》大體相同。《台日合約》的簽訂,標誌着台灣國民黨當局完全放棄了向日本索取賠償的要求。
就這樣,由於美國對日本的大力扶持以及國民黨政權自身的軟弱無能,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政府的對日索賠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