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文姬歸漢

第二十二章 文姬歸漢

獻帝駐軍晉陽。楊修自冀州歸來后,袁紹亦遣袁熙並大小官員前來并州。獻帝於是命把印綬等轉交袁熙等。仍命徐晃為前隊,自為後隊,6續起行,回軍洛陽。

行至汾水,有南匈奴左賢王劉豹居於此地。

據載,中平中,單于羌渠使子於扶羅將兵助漢,討平黃巾。會羌渠為國人所殺,於扶羅以其眾留漢,自立為單于。屬董卓之亂,寇掠太原、河東,屯於河內。於扶羅死,弟呼廚泉立,以於扶羅子豹為左賢王。后獻帝平定河內河東,劉豹乃徙其眾於河西。前者高幹yù借兵於劉豹,被其所拒。

獻帝便命楊修於河西拜見南匈奴左賢王,賜寶刀兩口,金銀布帛等若干。左賢王劉豹亦贈駿馬四匹,托揚修獻於天子。

楊修拜見左賢王回來,密報獻帝:“臣求見左賢王,相待甚厚。離開之時,有婢子邀臣於偏殿,說王妃聽說漢使前來,請求一見。臣稍候片刻,有王妃果前來面見。臣視之,即蔡邕之女蔡琰蔡琰也。自言興平中為董卓部將所虜,流落匈奴,嫁南匈奴左賢王。聞有漢使南來,因此求見。不想卻是舊識。急切未得詳情。聽聞陛下在此,請陛下設法挾其歸漢。”

獻帝聽說蔡琰在此,想到歷史上她悲慘的遭遇,不禁深為同情。便問楊修有何策可以救蔡琰。楊修道:“南匈奴徙居中原以來,素與漢室交好。左賢王劉豹,亦與陛下互贈禮物。以臣之見,匈奴蠻夷之人,喜得厚利。陛下不如以重金贖之,必然可行。”

獻帝便命楊修挾重金回見劉豹,以重金贖蔡琰歸漢。左賢王一來不願失了與漢帝良好的關係;二來見獻帝謀臣武將眾多,用兵如神,不敢得罪;三來楊修又於路別選民女有國sè者二人,獻於左賢王。因此收了重金,遣蔡琰隨楊修歸漢。

獻帝親自迎於汾水之東。問蔡琰具體的情況。蔡琰便把當年夫死回母家后,父親如何被下獄而死,自己如何被董卓部將所虜,如何流亡到匈奴,如何遭遇左賢王,如何被迫嫁作閼氏,一股腦兒說了出來。其實這幾年來蔡琰遭受巨痛,卻一直沒有機會訴說,逼在心裏。此時全部抖落出來,悲憤不已,痛哭流涕。獻帝聽了,也不覺神傷。

當下對蔡琰道:“先帝無道,致使天下大亂,百姓妻離子散。朕心甚愧。汝之遭遇,朕已深知。今幸得歸漢,願忘憂思,別獲新生。”

蔡琰道:“心懷悲憤,憂思難忘,又豈是陛下所深知?”

獻帝知道她飽經離亂憂傷,若不加解勸,只怕一生都將神思恍惚。想了想,道:“汝流落匈奴,想必會吹鬍笳。朕有《胡笳十拍》,煩請為朕吹奏一曲。”唱道: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rì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yù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shi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晉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rì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合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分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yù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yù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青。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飢對肉酪兮不能餐。夜間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杏漫。追思往rì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yù罷彈。

rì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yù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生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這是《胡笳十八拍》中的前十拍,主要講述文姬經歷離亂直到嫁給左賢王的事情。因為現在在匈奴沒有生子,所以後面的就不用了。有人說《胡笳十八拍》可能是後人借文姬之名所作。其實就算是她自己所作,此時剛剛在匈奴呆了兩年,又是剛剛歸漢,也還沒來得及創作吧。因此就斗膽借用一下。)

蔡琰開始還能吹奏,後來聽這《胡笳十拍》句句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帶有強烈的主觀抒情sè彩,感人肺腑,就好像是自己的親身遭遇一樣。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的痛苦,正如詩中所說。後來便再也吹不下去,伏身痛哭。

獻帝唱完,道:“汝所遭遇,如朕親歷。朕與汝可謂‘同病相憐’。”

蔡琰道:“陛下貴為天子,‘同病相憐’,不過是安慰之語。”

獻帝見她這麼說,長嘆道:“朕自為陳留王時便遭十常侍之亂。后董卓入京,行廢立之事,關東諸侯結盟共討董卓,致有遷都之議。董卓死,李傕、郭汜復興兵入朝,后又有劫駕之事。千里逃亡,君臣失體。想古來帝王,未有慘痛如朕者。汝之所傷,家室之亡;朕心所憂,山河殘破。憂國與憂家,二者孰傷?”想到昔rì逃亡,如喪家之犬,缺衣少食,膽戰心驚,不禁雙目含淚。

蔡琰聽了獻帝的話,想來皇帝以九五之尊,如此經歷,比自己所受的痛苦,只怕有過之而不及。所謂同病相憐,倒是皇帝的病還重些。眼見皇帝含淚,情不自禁為他擦拭。

獻帝道:“蔡中郎立志重整先世典籍。恨所志未遂而含冤而死。汝自幼博學而有才辨,當繼蔡中郎遺志。昔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net秋》;屈原放逐,乃賦《離sao》;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憤之所為作也。願勿以一身之憂樂,失萬世之業。”

蔡琰想到父親的志向,想到自己是他唯一的後人,只有自己才能夠完成她的遺願。對皇帝的苦心,不禁感激。

獻帝道:“朕矢志中興漢室,願與汝共勉,各成其志!”

蔡琰道:“敬受命。”

獻帝大喜,道:“汝青net正少,朕yù為汝擇一佳偶,願汝勿辭。”

蔡琰大羞,道:“皇上所言是何人?”

獻帝道:“朕不願汝再有坎坷之事,回洛陽之後即於後宮擇一靜室,為汝整理經籍之用。”

蔡琰大驚,“妾節義有虧,又於皇上為長,不敢侍奉皇上,請皇上收回成命。”

獻帝道:“紅顏易老,知己難尋,不必多言。”蔡琰比獻帝大五六歲,此時不過二十一二,獻帝自然不放在心上。便封蔡琰為文姬。蔡琰確實感受到皇帝的恩情,至此也無法再說。當夜在營中臨幸,夫妻恩愛,此是外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重生之漢獻中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重生之漢獻中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文姬歸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