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亂世起
虎牢關之戰後,董卓元氣大傷,但聯盟軍卻此時打了退堂鼓。董卓飛速挾持獻帝到長安,休養生息。
各路英雄也相繼回到了各自地方,曹操繼續回陳留髮展,袁紹回了冀州,袁術回了豫州,孫堅回江東,公孫瓚則帶着劉備回到了幽州。
意外的是,幽州太守、公孫瓚的合作夥伴劉虞此時卻成了紅人——許多諸侯爭相要立他為帝?
為帝?那獻帝呢?
原來,在遷都后,董卓已經對獻帝很不滿了。他又想換個皇帝,可朝中已經沒有了,剩下的都在地方做諸侯王。但董卓做不到,地方軍閥卻想去做到,當然不是為了董卓,而是為了自己。打着:“打倒董卓偽朝,建立漢新朝”的名號,來實現自己的利益。
而劉虞則是此時最炙手可熱的人。
劉虞自上任幽州太守以來,廣施仁政,寬厚待民,與民秋毫無犯,很受民眾擁戴。這是劉虞的自身優勢。另外,幽州民富地豐,財力雄厚,這是劉虞所在地的地理優勢。
所以劉虞此時炙手可熱。同時,相應的劉協也越來越危險。但劉協什麼也沒說,只是忍着,不給董卓一點能廢他的理由。但這只是拖延時間,獻帝遲早要被董卓所害。
所以朝廷的大臣現在心急如焚。他們本來想指望聯盟軍,但很顯然他們的希望落空了。他們只能自己行動了,在一片“我作為大漢子民”“為了大漢江山社稷”的口號中,竟然沒有一人敢行動。
此時,那些“憂國憂民”的所謂大臣是如此可笑。
但有一個人最終決定下手了。
那人便是王允。來硬的不行,那就來陰的,王允是這麼想的。於是,王允就慫恿呂布殺了董卓。
要呂布殺他的義父?或許是可能的,畢竟丁原對呂布不錯,他還是被呂布殺了,但那是隨隨便便的事嗎?顯然,王允賭對了。
呂布沒有告發王允,於是王允就來勁了,不斷勸說呂布“蓋世無雙,怎甘心寄人籬下”“大人冠世之勇,可在青史留名。”這類的話。
看起來這些話很沒有說服性,但呂布信了,而且還真把他義父董卓給殺了!
這可是大事,呂布一下子成了天下的大功臣。但很不幸,呂布四肢發達,頭腦也確實不怎麼發達,功勞被李傕和郭汜搶了,而且他們還發兵圍攻呂布。當然,呂布的功勞不是天下人的讚揚,而是權勢。這李傕、郭汜其實是董卓部下,是來為董卓報仇的。他們殺了王允,當然不會忘記呂布。呂布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卻被李傕、過郭汜偷了家。
呂布拚死衝殺,竟然在中了重重埋伏下逃了出來。當然,呂布逃出長安時可謂一窮二白,一下從人生巔峰跌到了谷底。但呂布現在最想找的是一個軍師,他天天看李儒摸鬍子自己心裏也痒痒,再加之自己被奪走了殺董大功,呂布當然很重視這。
但董卓雖然死了,但不代表朝廷安穩了,反而朝廷越發混亂。李傕、郭汜像董卓一樣殘暴,但不同的是,董卓也有一定的度,但李傕、郭汜不知道,而且他們還沒有任何政治才能。
在這種情況下,獻帝生死是真的無法預料。
後果是什麼?
後果是地方已經完全脫離了中央掌控,開始自立門戶。而擁立新王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當然,也有想自己當皇帝的,比如袁術。
袁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當皇帝的呢?實際上在袁術兒時就想了,因為他身出貴族、衣食無憂,所以自命清高。結果就是挑戰這世界最高權威。他太自負了,太貪婪了,所以太不知死活了。
而“皇帝候選人”“群寵”劉虞怎麼說呢?他毫無感覺,繼續做他的工作。
可他的合作夥伴公孫瓚不高興了:有人找你當老闆你還不樂意。
劉虞很佛系:是我的就是我的,終究回到我手上。而不是我的,怎麼想也不會是你的。
劉虞和公孫瓚就這樣第一次有了矛盾。
而劉備呢?他跟從公孫瓚回去后,悶悶不樂,因為他終究還是一身傲骨,不想寄人籬下。他在等待,在蟄伏,去獵取未來的機會。
相比之下袁紹動作就大了。袁紹回冀州后,手下人越看韓馥越不順眼,就向袁紹發牢騷:韓馥這種人都能當刺史,為什麼主公您不行?
袁紹一想,也對,於是就把韓馥圍起來了。
韓馥的部下還是想碰一碰的,畢竟袁紹的兵力遠不及袁紹,不過糊塗了一輩子的韓馥還是說了他此身最令人佩服的一句話:“這麼打下去,說不定誰會贏,但百姓一定會受苦。本初很有才幹,又待百姓很好,我一身平庸,還不如此時讓賢,也好給百姓一個更好的政府,給自己留下個好名聲。”話語誠懇,無不讓袁紹感動(其實是在部下洗腦下才這樣說的,當然他自己能下這個決心也是證明他值得一個好名聲)。
袁紹從此就奪了冀州,當了冀州太守,成了擁有一個州的軍閥,可以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諸侯了。當然,得了更大地盤的袁紹也沒有辜負韓馥的期望,對百姓依然很仁厚。
而曹操,則在各地招攬人才,在慢慢崛起。
孫堅在江東,正在進行一統江東的行動。
看完了老面孔,再來說說新面孔。
先來說劉表。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自幼飽讀詩書,才氣十足,相傳為“八俊”之一。當然,劉表不只會讀書,他的開局可比劉備好多了(當然沒有算劉表的身份因素),他被朝廷任命繼任荊州牧。但當時荊州盜賊頻發,民不聊生,劉表當時一文弱書生,只帶了幾個隨從進了荊州城。
單騎入荊,這是何等的膽魄啊!
劉表一到荊州,立即頒佈法令,整治社會風氣,同時提高百姓生活質量。不過一個月,荊州瞬間從噩夢之城變為了天府之城。
然後劉表則分析了荊州的局勢,他發現,對內荊州的豪強蔡瑁勢力很大,對外袁術對荊州又虎視眈眈。劉表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還好在他的火眼金睛下,他找到了兩個牛人——蒯良和蒯越。他們立刻就給劉表出了主意:交個朋友。
於是,劉表和蔡瑁結了親,又送禮物給袁術,這樣一來荊州就徹底穩定下來了。而劉表,比天下大多數英雄更早的走到了人生巔峰。
再就是劉焉。劉焉有什麼出色的事迹嗎?或許沒有,但他是東漢末年第一個得到自治權的州郡太守,益州太守。早在靈帝時期,劉焉就看出了靈帝的無可救藥,便找準時機,上奏朝廷申請自治權。
而益州即蜀地,地方偏僻,經濟不發達,但易守難攻。地處偏僻也有地處偏僻的好處,劉焉是這麼想的,然後呢——他就走了土皇帝。
很震驚。
所以在劉焉在益州當土皇帝的那一刻起,大漢的亂勢就已經註定了。
而在董卓死後的這一刻起,亂世已經全面完成了。
亂世出英雄。
也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但亂世終究是亂世,任何朝代都離不開它。
而英雄終究還是英雄,他們會書寫自己美麗的華章。
為的是讓受亂世火焰的人不再被其灼傷。
亂世之行,
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