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周之始
公元前771年的深秋,寒霜鋪地。鎬京城的西門外,莊稼已經收割,黃土裸露,稀稀落落的農舍靜穆在寒風中,草木乾枯,落葉在秋風中滾動。
忽然,大地上響起隆隆的馬蹄聲,緊接着,西邊的曠野上騰起一陣黃塵,一群狂奔的馬隊滾滾而來,越來越近。馬上的人披着散亂的長發,穿着羊皮襖,揮動着彎刀。沒有旗號,只有狼嚎般的呼叫。
“西戎來了,西戎來了……”
喊聲從四面傳來,帶着驚恐,伴着奔逃的身影。不多時,鎬京城上的烽火台燃起了狼煙。緊接着,一個又一個烽火台騰起煙柱。黑煙滾滾,綿延遠去,將西戎入侵的敵情通報給了附近的諸侯和駐軍。
鎬京城的東門、北門、南門的弔橋紛紛拉起。只有西門大開。一隊兵車從西門裏殺出來。這是周天子的衛隊,只有一百輛戰車,為首的大將叫做鄭伯友。
這隊戰車剛剛開到西門外的空曠之地,還來不急列隊,西戎的馬隊便圍了上來。鄭伯友率先驅車向前,他的身後,西周的戰車轟隆隆的展開,向西戎發起了衝鋒。戰鼓冬冬,王師奮勇,轉眼間,這些戰車便和西戎的馬隊絞殺在了一起。
西周的戰車一般是這樣配置的,前面四匹甲馬,車上三人,一人駕車,一人持戈主攻,還有一個弓箭手。可攻可守。每輛戰車配備步兵十人。這種戰車對步兵方隊有巨大的衝擊力和殺傷力,但是對付騎兵就有失靈活了。
西戎全是騎兵,足有一萬五千人,不僅速度快,而且很靈活。鄭伯友的人馬太少,只有一千多人,架不住西戎騎兵的四面圍攻。戰不多時,鄭伯友的人馬便被西戎騎兵分割包圍起來。他的一輛戰車要對付多於自己數倍的騎兵。一個時辰后,鄭伯友戰死。其餘的人,或戰死,或逃遁。西戎兵一路追殺,隨着敗兵就殺進了鎬京城。
周幽王趕忙帶着褒姒、伯服、虢石父等人逃往驪山。西戎兵穿城而過,又追到驪山。虢石父帶領王室所剩無幾的一點兵馬抵抗,只打了一陣,便全軍覆沒。他也死於陣前。周幽王、伯服、褒姒,還有一些隨行大臣全部做了俘虜。
西戎的酋長下令處死周幽王、伯服等重要人物。他見褒姒美貌驚人,便將她留下來,收為己用。
西周自周武王伐紂而起,延續了兩百七十餘年,到這裏就在短短的幾天中就覆滅了。
這場滅國之災是申侯引來的,是他為保全個人的身家性命,向西戎借兵,偷襲了鎬京。再加上,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鎬京周邊的諸侯看見烽火時都以為周幽王又在玩耍,故而不來救援。因此西戎偷襲成功。
西戎佔領鎬京后,申侯派人來叫西戎酋長退兵。但此時,西戎完全沒有退兵的意思。也難怪,西戎是西周西邊的游牧民族,他們何曾見過鎬京的繁華?西戎的酋長住在周幽王的宮殿裏,享受着周幽王的美酒和美女,感覺就像神仙過的日子,哪裏捨得離開?西戎兵在鎬京城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見什麼都搶,金銀珠寶、糧食、生產工具,就連被褥、鍋碗瓢盆等等也要搶,因為這些都是他們沒有的,即便有,也比他們的好。
申侯本想借西戎之手除掉周幽王,然後扶宜臼上台,沒想到卻幹了件引狼入室的事情,而且給西周帶來了滅頂之災,他深感後悔,於是暗傳檄文,通告諸侯,叫他們火速發兵來救鎬京。
消息傳到鄭國,鄭伯友的兒子掘突得知父親戰死,悲憤交加。他穿上孝服,帶着兩百輛兵車,率先向鎬京殺奔而來。別的諸侯也紛紛行動。十數日內,函谷關以東的大道上,旌旗獵獵,煙塵滾滾,各路諸侯的大軍浩浩蕩蕩的趕來救援。
與此同時,西邊有有一支兵馬向東面殺來。他們是居住在如今的甘肅天水一帶的一個小國的人馬,國號叫做秦。更特別的是,這個小國的君主並沒有接到申侯的檄文,但他卻主動帶兵來了。
最先殺到關中的是鄭國兵馬。鄭國是當時的強國,兵強馬壯,而且訓練有素。掘突報仇心切,鄭軍一路上遇敵即戰,西戎被他們殺得望風而逃。
幾日後,諸侯的兵馬相繼趕到,西戎連戰皆敗。西戎酋長一看諸侯的軍隊這麼厲害,嚇得心驚膽戰,趕緊下令退兵。臨走時,他們將王宮洗劫一空,又在城中大肆搶掠一番,抓了一批青年男女,然後先點燃了王宮,接着在城中在四處放火。當整個鎬京城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西戎趁着夜色向西遁去。
大火燒了兩日,當諸侯們進了鎬京時,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王宮被焚,只留下殘垣斷壁。屍橫街頭,引來寒鴉無數。大量民房被燒毀,城中百姓跑了一多半。昔日繁華的都城,只剩下一片廢墟,空中漂浮着腐屍的味道。
國不可一日無主,申侯提議,擁立原太子姬宜臼繼天子位,魯侯、鄫侯、許文公率先支持,其餘諸侯也紛紛同意,於是姬宜臼在一片廢墟中登上了天子寶座,就是周平王。
諸侯軍隊在鎬京駐守了幾天,看不見西戎再來,也找不到糧草接濟,便先後撤走。周平王將掘突留下來,請他做朝廷上卿。掘突自然答應,並留下一部分鄭國的兵馬來拱衛京城。
諸侯退去不久,西戎又捲土重來。掘突率兵出擊,趕走了西戎。鎬京暫得平安。
周平王面對破敗不堪的王城束手無策,王室的財富被西戎洗劫一空,錢沒了,宮殿也建不起來。城中缺糧,民不聊生,天天都有人餓死或逃亡。有人建議周平王遷都。
這是一個十分大膽的提議。因為周朝的發祥地在岐山一帶,函谷以東廣闊的土地都封給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周王室一旦離開自己的領地,就意味着它從此將變成一個食邑很小,收入極少,兵員枯竭的小朝廷。在群雄割據的中原,充其量只能算個小國。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王室朝廷或許將永遠失去發號施令的權威。
周平王顯然是不夠堅毅的,當然,也可能他確實無奈。總之,不管他願不願意,遠在東邊的洛邑是一種誘惑。那裏有一座行宮,周圍還有六百里的領土,可做食邑。因此,周平王做了一個改變歷史的決定——遷都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正式下令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一帶)。從此,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史稱東周。春秋也從此開始。
周平王遷都之後,留在關中的西周殘餘勢力又集結起來。虢公翰擁立周幽王之弟余臣為天子,史稱周攜王。周王朝出現兩王並立的局面。
周平王十一年,晉文侯姬仇進攻鎬京,殺了周攜王,結束周王朝長達十年之久的兩王並立的局面。東周初年的局勢得以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