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齊頭並進
李自敬領了口諭出了乾清宮,就帶領近衛營五十兵卒馬不停蹄趕到臨潼,工部侍郎姚錫胤隨行。
史載李自成長安稱帝時,效仿明朝設立六政府,分別為吏政府、戶政府、兵政府、禮政府、刑政府、工政府,實際就是六部,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凡冊覺得還是六部更顯大氣,於是下旨六政府改回六部。
吏部掌文官升遷、考察、任用、監督等。
戶部掌全國田地、戶籍、賦稅、錢糧等。
兵部掌全國軍馬、武官任用等。
禮部掌典禮事務、科舉之事等。
刑部掌法律審定、刑罰政令等。
工部掌土木、水利、器物製造及礦冶、紡織等。
每部設尚書(部長)一名,侍郎(副部長)一至兩名。
刑部尚書、工部尚書之位暫未任命,暫由兩部侍郎(副部長)領本部政務。
每部以下又設各司。
如吏部下設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司,每司設侍中(司長)一名,員外郎(副司長)一名,主事(科長)一名。
其餘五部構架大致如此。
話說臨潼為長安府直轄縣,城牆為周長五里,亦有東、西、南、北四門,位於長安城東二十里處。
驪山就匍匐在臨潼縣外東南方向,靜靜地守護着縣城。
李自敬一行人於申時(下午15時至17時)達到臨潼,準備從東門進入,被守城兵卒攔了下來。
領頭的哨總(九品武官)看到如此陣勢,問道:“敢問大人尊姓大名,行至臨潼所謂何事?”
李自敬也不多言,摸出黃金腰牌,說道:“本將乃中營制將軍李自敬,奉皇上口諭,至臨潼有軍務要辦,速速讓開!”
哨總看到腰牌,明白來了大人物,於是示意兵丁讓路。
一行人進了東城門,來到了縣衙門口,李自敬速叫守門衙役通傳縣令出來迎接。
不一會,縣令黃國安走出大門,下跪說道:“下官黃國安參加李將軍!”
李自敬叫縣令起身後,領着他和姚錫胤走進了大堂,坐下說道:“黃大人,本將聽說驪山腳下有戶張姓人家,祖上以掘陵為生,可曾聽說?”
黃國安思慮片刻,回復道:“稟將軍,臣棄暗投明前即為臨潼縣令,在此為官多年,驪山腳下確有一張姓村落;至於是否有此人家,需去探查。”
李自敬說道:“黃縣令,天色已晚,不便探查,明早你與本將同去。”
黃國安回復遵命后,安排了李自敬一行人於驛站休息,準備明早去驪山。
長安這邊,凡冊從惠世揚府中出來后,坐上鑾駕準備回乾清宮。
在車上,凡冊思考着一直以來的疑問,那便是關寧鐵騎到底是如何以九千人擊潰清軍三萬勁旅的。
突然,他想到一個人,或許他
(本章未完,請翻頁)
知道答案,這人便是去年投降的明秦王朱存樞。
凡冊令胡一山前去,宣朱存樞至乾清宮。
朱存樞自去年投降大順后,被李自成封為“權將軍”,既不領兵也不參政,只是一個虛職。
他接到口諭后,立刻趕往乾清宮。
凡冊回到御案旁,趁空閑開始翻看奏本。
不一會,朱存樞走上殿來,下跪說道:“臣朱存樞參見皇上!”
凡冊看着他說道:“朱將軍請起,朕知你平日府上無事,故詔你進殿敘敘家常。”
明西安城內,秦王府作為內城,雖然規模最大,但並不是唯一王府。
城內還有規制較小的臨潼王府、汧陽王府、郃陽王府、保安王府等。
李自成佔了朱存樞的秦王府,就把規模適中的郃陽王府分給了他,其他幾個較小藩王則讓出了各自王府,由李自成分給了牛金星、田見秀、劉宗敏等。
朱存樞剛站起來,又感動得下跪說道:“臣叩謝天恩!”
凡冊請他起來后說道:“朕聞,明朝關外仍有關寧精銳鎮守寧遠至山海關一線,尤以騎兵最讓清軍忌憚,百姓稱之為關寧鐵騎;當年袁崇煥率九千鐵騎入關勤王,擊潰滿、蒙八旗三萬勁旅,可有此事?”
朱存樞回復道:“稟皇上,據臣了解百姓口中所言‘關寧鐵騎’實為袁崇煥麾下祖大壽、吳三桂二將私兵,只聽二人號令;鐵騎分為四營,其中祖大壽所控降夷左、右二營建成較早,吳三桂所控平夷左、右二營則數年後建成,皆為蒙古降明兵丁,每營一千五百人;至於關寧軍,擁兵五萬,此才為朝廷所控之軍隊,其中亦有騎兵,可稱之為關寧騎兵,應由袁崇煥手下趙率教及何可剛統領。”
史載,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寧遠城(今遼寧興城)築城當年,安徽軍官祖慶率全家老小遷居至此,世代繁衍,並世襲明朝寧遠衛軍職,逐漸成為寧遠望族。
傳至祖大壽時,正值明末內憂外患,朝廷允許邊將靠自身財力供養一定數量私兵,以解朝廷財政之急。
祖大壽乘勢收編不願降清的蒙古兵丁,組建降夷左、右二營。
而吳三桂為祖大壽外甥,依靠祖家這棵大樹,實力漸豐,亦乘機組建平夷左、右二營。
凡冊感覺朱存樞說的在理,問道:“即使如此,那關寧鐵騎與關寧騎兵戰力如何?”
朱存樞繼續回復道:“稟皇上,關寧鐵騎實為蒙古降丁,人人精於騎射,所配之軍械為弓箭、腰刀,少數只配三眼火銃,可遠攻亦可近戰;關寧騎兵則為當地人及各地徵召之漢人組成,所配大多為三眼火銃,少數弓馬嫻熟者配弓矢、腰刀;單就戰力而言,關寧鐵騎應在關寧騎兵之上。”
他回想片刻,繼續補充道:“據臣聞,每遇野戰,兩部騎兵均分五人一組,配合衝鋒;有弓矢者射箭殺敵,同時擁三眼火銃者亦點火射擊;待沖近敵軍后,關寧鐵騎抽出腰刀衝殺,關寧騎兵則將三眼火銃作重鎚擊敵,如此一來,清軍精銳亦不可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原來史載也不準確,關寧鐵騎與關寧騎兵實際為兩隻性質不同的軍隊。
前者為私人武裝,後者為朝廷軍隊。
凡冊感覺此等組合才是野戰衝鋒之絕殺,心中暗暗叫好。
他還有一事需了解,問道:“朱將軍,朕南征北戰數省,所見紅夷大炮甚少,只於潼關收繳三門;但明軍擁有此炮數十門,不知佈置於何地?”
朱存樞回復道:“稟皇上,據臣了解寧遠、山海關均佈置有十餘門,京師亦有二十餘門,另大同、宣府二鎮亦有數門,其餘西北邊鎮幾無佈置。”
凡冊聽了之後,還是感到有些壓力,不過既然決定東征就不怕萬難。
他繼續問道:“將軍可知,此炮產於何地?”
朱存樞回復道:“稟皇上,紅夷大炮最先由福建引入,當地炮匠隨即仿製,但火力不如佛郎機人所造之炮;后朝廷派欽差至廣州府濠鏡澳,向當地聚居之佛郎機人購買紅夷,並邀佛郎機炮隊北上京師,其中亦有火炮工匠。”
他繼續回憶了下,說道:“此炮隊及炮匠到達京師后,一部分留在京城協助造炮,一部分被安排前往山東登州,協助兵部官員孫元化鑄造紅夷,培養漢人炮匠,並訓練新軍炮手;後山東孔有德叛變,投降清軍,登州城內佛朗機人、漢人炮匠均大半被殺。”
史載,濠鏡澳即為今日澳門,當年被佛朗機人(葡萄牙人)租借。
作為回報,他們不僅幫明朝代工生產紅夷,還派人到京師、登州協助當地鑄炮。
凡冊大概了解了,說道:“即是如此,如今能造紅夷之地,唯有京師、濠鏡澳二地,山東登州已然不能鑄造矣。”
朱存樞嘆息一聲,說道:“稟皇上,確實如此;山東登州本可成為北方最大鑄炮之地,孔有德叛變讓此化為烏有。”
二人繼續聊了下鑄炮之事,凡冊從朱存樞口中得知,山西太原亦有火器生產,除紅夷、大佛郎機等重炮外,中小型火炮及火銃、鳥銃均可生產。
看來山西不僅有鐵礦、煤礦、池鹽等戰略物資,還有中型鑄炮廠,此地進取后,定要好生經營,不能懈怠,凡冊暗自下了決心。
回到乾清宮,凡冊坐在御案上,翻看着文書。
中營右威武將軍賀蘭上了一冊奏本,大意是彙報近日軍隊整訓情況。
賀蘭為中營羅戴恩部副將,羅戴恩則為八位農民軍首領之一羅汝才之叔。
史載,李自成合併農民軍派系,殺羅汝才,羅戴恩表示聽命,遂被任命統領羅汝才舊部,並編入中營,賀蘭任該部副將。
凡冊覺得,賀蘭為農民軍資歷較深的將領,讓他繼任謝君友之職,可以服眾。
而前營左果毅將軍謝君友早在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郟縣之戰中,被明軍俘殺,該部統領一直空缺。
所謂兵不可一日無將,凡冊覺得賀蘭繼任該部統領完全可行,遂準備明日早朝時下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