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政務纏身

第十七章 政務纏身

回到乾清宮,已過午時。

凡冊感覺有點餓,於是吩咐宮女小青、小怡去拿午膳,順手去翻御案上的文書。

突然,一冊奏本露了出來,上有“惠世揚”三字。

史載此人為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進士,后入東林黨,斗敗魏忠賢,但惹怒崇禎后被革職,遂返回陝西老家。

李自成進長安后,派人請他出山,並封為右丞相,位在左丞相牛金星之下。

他打開奏本,上面寫的大意是,惠世揚感到近日身體不適,行動不便,請旨修養十日,望皇上允准,再看落款是永昌元年正月初三,但並未硃批。

凡冊回來這幾日一直覺得,朝堂之上缺什麼人,如今才知道是惠世揚。

他朝門外說道:“胡一山可在?”

“稟皇上,卑職在!”胡一山走進來說道。

“惠丞相近日身體不適,可有派太醫看望?”凡冊說道。

胡一山聽后,說道:“稟皇上,前幾日惠相上奏,下身浮腫,走路需人攙扶,故請旨修養些時日;皇上仁慈,念惠相年逾古稀,已讓卑職派孫太醫前往診治,並准其有事來殿、無事不朝,直至痊癒。”

凡冊沒再說話,而是繼續查看文書,胡一山也告退至大門外。

不一會,宮女小青、小怡將御膳端了進來,同樣試過菜后,恭請“皇上”用膳。

剛吃完午膳,門外響起了聲音:“父皇,翠微回來了!”

胡一山進來說道:“稟皇上,郡主與李將軍回來了。”

凡冊立刻讓他們進來。

二人走到御案前,下跪說道:“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翠微參見父皇,祝父皇龍體康健!”

史載,李自敬為李自成三弟,而李翠微則為李自成與原配所生女兒,只是原配在起義前就已去世,高皇后則為第二任妻子。

而李自敬此人似乎不善帶兵,雖被授予中營制將軍之職,但並不領軍,只是協助一品權將軍田見秀處理諸營軍務。

李翠微則在李自成於襄京稱王時,被封為郡主。

而今李自成雖在長安稱帝,但並未舉行登基大典,故未分封李自敬為親王,亦未加封李翠微為公主。

凡冊請二人起來后,說道:“自敬、翠微,快與朕細細說來。”

李自敬先說道:“稟皇上,臣此次奉旨回天保縣修繕皇陵,還算順遂;僅剛到時,暴雨連連,工部所派之人無法開工,幸得當地高僧開壇做法並指點一二,將周圍參天林木一應砍伐,才使雲雨散去,得以繼續。”

這時,李翠微又接過話頭說著:“稟父皇,皇曾祖父、皇祖父之陵寢均已擴建,工部所派之人極盡用材,漢白玉、金絲楠木一應俱全;此次修繕,規模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僅大了許多,做法用料亦是皇家規制,着實大氣。”

凡冊感受到了古人對於家族墓地的重視,感慨的說道:“自敬、翠微,此去天保縣着實辛苦,李家先祖在天有靈,知曉其後人有如此成就,定能欣慰!”

李自敬點頭表示同意,說道:“稟皇上,臣此次回鄉,李氏全族皆拍手稱道,言皇上乃五百年不遇之聖君!”

三人又繼續說了下回鄉之情況,李自敬和李翠微準備告退。

凡冊才想起自己一直想干之事,可以交給眼前的“三弟”來負責,因為李自敬絕對是可以信賴之人。

他說道:“自敬,朕有事與你商議,暫且不退;翠微,你且先回後宮。”

等李翠微退下后,凡冊說道:“自敬,大順三年之內均田免賦,財政睏乏,恐難支撐;朕意組建發丘營,專事陵墓之發掘,以供軍餉;你意如何?”

李自敬聽見“皇上”說到此事,回復道:“稟皇上,臣聞三國時曹操因財政無以為繼,任命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掘皇室宗親之陵;臣以為,帝王之陵實屬正統,如掘之,恐招天下唾棄,但王侯之墓,等級次之,且多如牛毛,掘之不易察覺,可為首選。”

凡冊覺得李自敬說的在理,帝王是天下之主,再怎麼也是百姓之君父,還是王侯貴族之陵墓阻力小點。

另外為保密計,此營需用親信之人擔任統領,且需一位精通盜墓之人擔任副手。

於是,他說道:“朕意,此營由你統領,中營二百精兵已調撥候命,另設都尉、掌旗各一人,此二人需精通掘墓之術,可在民間尋之。”

李自敬似乎想起了什麼,說道:“臣遵旨!稟皇上,都尉、掌旗需訓練全營,掘墓之時亦需親臨現場,以為指導,此位應由發丘之後充任;此次修繕皇陵,工部姚侍郎與臣說起驪山腳下有一張姓人家,祖上為掘陵之人,可去探之。”

凡冊聽了此言,說道:“朕調近衛營五十兵卒,與你前去驪山,快去快回!”

李自敬領命后,迅速出了門,前去吳德勝處調撥兵馬。

這邊,凡冊翻看文書時,又看到了“惠世揚”所上之奏本,覺得還是應該去探望下他。

於是,他在胡一山、吳德勝及近衛營兵卒護衛下,去往右相府。

鑾駕剛到門口,凡冊就走了出來。

惠世揚則在僕人攙扶下等候在此,並下跪說道:“老臣恭迎皇上!”

惠相府眾人也皆下跪,恭迎“皇上”。

凡冊下車后,看到惠世揚確實滿頭銀髮,已逾古稀之年,不忍心讓他久跪,說道:“快快攙扶惠相起身!”

惠世揚起來后說道:“老臣恭請皇上進府!”

二人一前一後走進大堂。

凡冊坐到主座上,並請惠世

(本章未完,請翻頁)

揚坐下,說道:“惠相近日休養如何?”

惠世揚答道:“稟皇上,老臣雙腿浮腫,幸得皇上所派之太醫診治,有所好轉;老臣叩謝天恩!”

凡冊見他要起來下跪,連忙說道:“勿需行禮,惠相坐下便是。”

看見惠世揚坐下后,他繼續說道:“惠相,朕知你於東林黨中威望甚高,魏忠賢禍害朝政,實應剷除;但魏閹權傾朝野之時,明朝亦有天災,其賦稅仍較充足,不知是何緣由?”

惠世揚聽到此問,長嘆一聲,說道:“稟皇上,老臣雖為東林人士,與魏閹勢不兩立,但魏閹獨攬朝政時,對江南商賈徵收重稅,百姓田稅從未增加;朝廷賦稅亦較充足,尤以江南商賈繁盛之地繳納甚多;天啟一朝偶有災年,朝廷亦有銀兩賑災,百姓可勉強度日。”

史載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官員顧憲成被革職,返回江南無錫老家,聯合顧允成、高攀龍、安希范等人,發起東林大會,每年舉行一至二次,小會則是每月一次。

由於大會主要討論改變朝政腐敗的現狀,因此一部分在朝的正直官員,及一些上書直言而被貶的官吏紛紛加入。

這些官吏中主要來自江南各省,一部分來自北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謂的“東林黨”。

剛開始東林黨確實是在努力改良朝政,後來幾十年間不斷有官吏加入,而他們絕大部分來自江南,並出生於本地商賈之家(明末東南沿海工商業發達),自然也就代表了江南商賈之利益。

久而久之,隨着各地官員加入,東林黨勢力已經滲透到各省甚至京師,但根基仍在江南。

隨後他們參與了黨爭,後來在皇位之爭中因支持“泰昌帝”朱常洛(崇禎之父),擁立“天啟帝”朱由校(崇禎之兄)而得勢。

後來“天啟帝”朱由校繼位后覺得東林黨勢力過大,又重用大太監魏忠賢,以打壓他們。

於是兩派一直從“天啟”一朝斗到“崇禎”繼位(公元1627年),而崇禎又覺得魏忠賢勢力過於龐大,故利用東林黨打倒了他,最終東林黨取得勝利。

凡冊大概回想了下這段歷史,說道:“依惠相之意,魏閹雖然可恨,但並未增加百姓田賦,反而對江南商賈徵收重稅;故朝廷賦稅得以保證,同時災荒年景,亦有銀兩賑濟饑民,不至流民四起。”

惠世揚接着“皇上”之言說道:“稟皇上,東林黨與江南商賈勾結,抵制明庭對江南工商徵收重稅;而後崇禎妥協,只得向百姓徵收田稅,以姿軍餉,但恰巧又遇連年天災,故饑民群起而反之;臣雖身為東林黨,亦為此汗顏。”

凡冊與惠世揚又交流了一些政務后,啟程返回乾清宮。

在鑾駕上,他終於明確了大順朝未來的財政之法,必須實行輕田稅重商稅之策,唯有如此,才能讓封建時代的王朝根基更加穩固,走向更遙遠的未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篡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篡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章 政務纏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