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群臣朝議(二)

第十一章 群臣朝議(二)

古代食鹽分為三類,分別是海鹽、池鹽及井鹽。

海鹽,就是將海水引入海岸附近鹽田,經過日晒、蒸發、結晶而成。

池鹽,顧名思義,就是將內陸鹹水湖之水引入鹽田晒乾而製成。

井鹽,一般產自內陸,方法為打井至地下鹽水層,取出鹽水放入鐵鍋蒸干水分而製得。

凡冊大概了解了,大順境內產鹽較為豐富,但冶鐵就差強人意了,說道:“眾位愛卿,陸尚書之言已明,陝西境內鹽池較多,年產一千八百萬斤以上,但冶鐵產量實屬太少,此為大順朝之短;朕欲組建新軍,所需火器、鐵彈均需鐵礦冶鍊,諸位可明白?”

這時,顧君恩說道:“稟皇上,臣有話要說。”

凡冊讀過大順歷史,對顧君恩印象還行,說道:“顧從事請講!”

顧恩君說道:“稟皇上,陝西雖貧鐵,但黃河對岸之山西冶鐵甚為繁盛;據臣所知,山西有平陽府富國、豐國二冶,太原府大通冶,潞州府潤國冶、澤州府益國冶等,此幾處為官營冶鐵之所,另有民營冶鐵分於太原、大同、平陽幾府之內;如官營、民營高爐全數產鐵,每年可在兩千萬斤以上,如此產量,皆因山西境內鐵礦數量多達二十餘;至於冶鐵所需之煤,亦因山西煤礦甚多,每府之內皆有多處,故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凡冊對山西是有了解的,自古山西就是產鐵、產煤之地。

所以,東征必分兩路,一路渡過黃河進取山西全境,一路出河南北上。

他說道:“諸位,朕以為,山西產鐵、產煤甚巨,今後必為大順要地;爾等進佔山西后,務必好生經營,使之成為大順財政之源。”

聽到皇上口諭,台下文臣武將均同聲說道:“臣等遵旨!”

眾人說完之後,宋獻策又說道:“稟皇上,臣宋獻策有話要說。”

凡冊說道:“准!宋軍師請講。”

宋獻策接著說道:“稟皇上,據臣了解,山西南部平陽府內亦有產鹽之地,名為大鹽池,該池一半位於解州縣、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半位於安邑縣,兩縣皆屬平陽府管轄,年產鹽可達六千萬斤之巨;另解州境內亦有蘇老池、金井池、永小池等數個較小鹽池可供開採,產量亦有幾百萬斤;如此重要之府地,已在我軍手中,此乃大順之幸!”

凡冊聽了台下幾人之言,越發覺得李自成其實是可以在京師站穩腳跟的,只是他沒好好利用資源,一方面沒有好好約束軍隊,傷害了明朝官僚及百姓,特別是吳三桂家族。

另一方面從軍事角度分析,他失誤在沒有利用各種資源建立一隻足以抗衡滿清和吳三桂的火器軍,特別是沒有建立重炮群;也可能是他從長安稱帝到進入京師時間太短,來不及慢慢建立,總之,他是有機會的。

思考片刻過後,凡冊覺得關於鹽、鐵的討論可以暫告段落,說道:“諸位,朕已聽眾卿之言,山西、陝西二省產鹽之巨,山西鐵礦、煤礦數量之多,可養千軍;當前之重是擇日東征,進佔山西全境,而後可解火器消耗及軍餉之急;朕欲組建新軍之提議,眾愛卿可有異議?”

眾人聽到皇上如此問話,又明白山西確實資源豐富,可以作為財政依靠,於是同聲說道:“臣等無異議!”

凡冊看到大家並不反對,還是感到高興,說道:“眾愛卿,可還有事奏報?”

牛金星似乎想起了什麼,說道:“稟皇上,臣已將賞賜大西王之薄禮擬定成單,共黃金一百兩、白銀一千兩、三眼火銃兩百桿、鳥銃五十桿、滅虜炮二十門、虎蹲炮二十門、佛朗機二十門,請皇上示下!”

凡冊想了解牛金星所選佛朗機有哪些型號,說道:“丞相,佛朗機所選尺寸幾何?”

牛金星回復道:“稟皇上,四尺長佛朗機十六門,七尺長佛朗機四門,共二十門,請皇上示下!”

凡冊算了下,明朝一尺與現代差不多,四尺佛朗機僅一米三長,屬於中型火炮,數量較多,送了不心疼,但七尺長佛朗機已是兩米有餘,數量較少且屬於重炮,有點不舍。

他說道:“丞相,七尺佛朗機可送兩門,四尺佛朗機增至十八門,其餘按禮單如數送出。”

牛金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得到皇上口諭,立刻回復道:“臣謹遵皇命!”

稍過了片刻,宋獻策說道:“稟皇上,現禮單已定,臣請旨兩日後啟程前往四川萬縣,拜見大西王,請皇上示下!”

凡冊感覺也可以啟程了,明代從陝西長安(今西安)去四川萬縣(今重慶萬州)不像今天這般容易,說道:“准!”

過了片刻,他又想起現在湖廣正有戰事,補充說道:“宋軍師,如何進至萬縣,可有方略?”

宋獻策回復道:“稟皇上,長安至萬縣有兩路可走,一路先經秦嶺至漢中,再向南走洋巴道入川,可至涪州,再順長江而下即為萬縣,但如今涪州仍在明軍手中,且臣攜帶火器較多,不便行走山路,故難於登天;另一路,經武關入河南南陽,再至湖廣襄京、夷陵,而後坐船順長江而上,直達萬縣,此路均在大順朝疆土之內;只是明軍與大順此刻正激戰於湖廣,臣請與制將軍袁宗第同行,先進湖廣,再擇機行至夷陵,而後西進至萬縣,請皇上示下!”

凡冊感覺也只能這樣了,本來從長安出發,經漢中繼續往南走洋巴道(又名荔枝道)可至四川涪州(今重慶涪陵),但張獻忠此時還在萬縣,並未順江而上進佔涪州,湖廣雖在激戰,但有袁宗第所率之軍保護,也還安全。

於是,他說道:“宋軍師,可隨袁將軍走武關至湖廣襄京,等擊潰明軍,即派兵丁護送軍師至夷陵,只是聽聞巴中暴雨,萬縣一段江水暴漲,軍師順長江而上時還需小心。”

宋獻策聽到皇上的叮囑,感動的說道:“臣領旨謝恩!”

凡冊感覺今天的朝議可以結束了,於是站了起來,向出殿方向走去。

群臣看到皇上往台下走去,紛紛下跪同時異口同聲說道:“臣等恭送皇上!”

凡冊繼續往外走,群臣也繼續跪着,等他完全走出大殿,才開始慢慢起身下朝。

坐在鑾駕上,凡冊覺得那件事情雖然有損威望,甚至按照迷信來說有損陽壽,但為了大順朝,也為了不再重蹈明朝財政崩塌的覆轍,此事必須要做,非常時期只有用非常之法,管不了這麼多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篡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篡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群臣朝議(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