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章 加緊備戰
朝廷南征三川之意尚未公開,也未經朝議,但朝文武高官俱已知曉,默認了子的又一次獨斷,並自覺地圍繞場即將到的空戰事而各自運轉起,加緊備戰……
李曄先目了張濬孫惟晟呈的操練計劃。
其並無新奇處。
練兵校場選擇藍田營寨以南,此處地勢略高、整體平曠,原為鹽州兵(赤顏軍身)駐防地,四周無民舍良田,正練兵的好地方。至於營寨擴建,以容五六萬軍,種平曠之地,也難事。
其餘向各軍各部徵調軍卒數目期限,統一的令牌旗號,具體操練章程等,都兩日已商定,此計劃再充實細節
操練教官設定,除張濬任兵馬都練使,另分設孫惟晟、康承業、鄧筠、李君實楊守成五名副使,其又楊崇本、孫揆、胡萬三等數名都練官,再往以各軍都頭組成的教頭,等等。
如此駁雜的教官設定,幾乎都安了頂臨的官帽子,顯然為了平衡各位將領之間的權勢利益,便於練兵的順利進行。但卻罔顧了練兵成效。
李曄筆一揮,盡數刪除。
只留孫惟晟、康承業兩為都練副使,再設都練官教頭,所號令均自張濬、孫惟晟、康承業三組成的都練司,其餘各將領只需約束好各自部卒,服從號令,積極操練。
修改完操練計劃后,李曄免了再叫張濬面訓,此次練兵,只練兵二字,其餘均作考量……
各地鄉練受練兵干擾,按日程正常進行。
鄉練武官均為講武堂內學員,已慣例。而且兵部已將鄉練成效做為講武堂學員的最後一、也最重的一考核,只鄉練考核等,才能算作順利完成講武堂學程,再經兵部派任后,方回到軍任職。
兵部制定套程序,拿講武堂、鄉練、兵部三關卡約束各軍武將,想必最初也暗藏了文臣制約武將的初心。但從李曄的視角看,套程序能抑制當世武將豪橫、禮制崩壞的弊病,且讓武將多識點字、學點軍事理論忠義思想,並會降低軍隊的戰鬥力,故而支持了兵部的做法,力推行並形成定製……
李曄所務繁多,只學員教官派,集體召見了。並告誡,鄉練壯丁朝廷後備軍卒的源,輕視,一律按行伍標準訓練;但同也正視民丁與軍卒之間的區別,多言語規勸,少些行伍體罰。
其後,李曄又召見了崔安潛,一番促膝長談后,另派給一任務,多鄉練壯丁宣傳從戎報國的思想,鼓舞隨後的幾月內積極應徵。
崔安潛自知曉朝廷將征三川的計劃,也知子的託付與征關,便藉機問:“聖預備徵調多少民夫?”
李曄伸一根手指頭:“十萬。”
崔安潛聽罷,難免心裏一驚。
徵調十萬民夫赴川,任務謂艱巨,更讓吃驚的,單負責運輸輜重糧草的民夫便需十萬,想戰事的規模……
六萬軍卒,十萬民夫,已最保守的數字了。
憑朝廷如今所掌控的州縣,集齊如此規模的征隊伍還算困難,真正困難的所需糧草。
接幾,李曄便杜讓能等戶部官員的陪同,依次巡視了京畿各處糧倉。
些倉庫,致分正倉、義倉常平倉三類,京城內又另設倉、轉運倉等,它各相應的功能,但如今都重了,除倉內糧食暫調動外,其餘所糧倉如今便只一功能,為朝廷征積蓄糧草。
由於關主糧倉多沿渭水設立,李曄便沿着渭水巡視了一回。
總體說,各糧倉內均存儲殷實,甚至讓李曄了種“公私倉廩俱豐實”的假象,戶部報的已備糧草百萬石的數據,當虛報。
但也存一些問題。
關糧食豐實今年才的事,往數十年,各糧倉內普遍顆粒無存,多已荒廢,只剩遍地荒草斷壁殘垣,如今又突然存入糧食,倉促間,未能及修繕。
還部分司倉懈怠職守,只顧着縮屋裏烤火取暖,未及開倉晾曬,以致部分糧食霉變……
其實早得知子將親視糧倉后,杜讓能便緊急通令倉部,檢視所糧倉隱患,絕能現任何瑕疵。
如今既讓子親自查了些問題,杜讓能以、所戶部官員除臉無光外,唯立即處置,所查問題的司倉官吏,輕則罰薪罰俸,重則就地免職,或當即逮捕、移交理寺。
最嚴重的問題現京城內的倉內。
身為整關最的糧倉,還專設倉署管理,直轄倉部之,竟被查存儲糧食與賬目符,虧空高達數萬石。糧食的虧空似錢財,背後形成的原因複雜得多,往往能簡單歸結為司倉官監守自盜,如今問題被揭發,涉及數額巨,又被子親自查,只果斷處理。
杜讓能當即建議,逮捕倉署內所百官吏,並嚴刑拷問,務必查清問題所,並追繳回所虧空。
李曄同意了。
問題哪位官員身並重,正以儆效尤,給所懈怠職守的官吏敲醒鍾……
李曄隨後還了趟飛龍廄,查看戰馬放養情況。
再之後,又徐彥若等工部官員陪同查看了各匠作作坊。
以李曄後世的眼光看,唐的匠作制度並完善,最的問題,就朝廷直屬的作坊匠戶數目少(府兵制代,所需兵器由府兵自行籌備,朝廷並需供養多匠),如今加緊趕製十萬軍所需的各式器械,便所作坊晝夜停地趕工,也只起杯水車薪之用。
眼再改革匠戶制度已為晚,李曄只囑託徐彥若,想法多從民間募集匠,也多借用民間作坊,儘快完成兵部移交的器械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