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葯功篇(四)

【121】葯功篇(四)

13.止血癒合方

雄土鱉12g膽南星15g血竭15g沒藥24g

馬錢子4個(微炒)龍骨9g

當歸9g南紅花15g川羌活9g

螃蟹骨9g凈乳香30g防風15g

金絲毛24g三七3g白芷15g

七葉一枝花15g葛蒲9g川莒12g

冰片3g升麻15g

此方適用於凡破皮流血不止、傷處青紫疼痛的外傷者,療效特佳。

用法:將以上各葯共研為細末,入瓶備用。使用時,用老陳酒調敷患處,或用唾液調葯敷患處。

敷藥后5分鐘內即會出現血止痛減腫消之神效。此方經我多次試用驗證,療效突出。

14.跌打新傷散

麝香5g三棱10g莪術10g山楂10g

甘松10g小茴香10g細辛10g紫荊皮10g

公丁香10g桂枝10g三七15g紅花10g

羌活10g獨活10g

此方主治跌打新傷。

用法:將以上14味葯共研為細末,在瓶內貯藏。

日服三次,每次10-15g,童子小便送服。

禁忌:服藥期間禁房事,孕婦禁用。

第二節痹症

痹就是閉塞不通的意思。

歷代醫書對痹症的論述很多。

“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4“卧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

2“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3不少醫家更明確地指出:“痹者,閉也,邪閉而為疼也。”

根據這些論述,我們就可以為痹症下一個定義了:

舉凡人體機表經絡受風寒濕邪的侵襲、阻閉,以致氣血凝滯、運行不暢,引起人肢體的筋骨、肌肉、關節等等部位發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腫大、屈伸不利等癥狀,統稱為痹症。

痹症是臨床上的常見病,發病率很高。現代醫學上所稱的各種關節炎,主要指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即屬中醫講的痹症範疇。另外,各種肩、頸、腰、腿疼痛,包括脊椎病、骨質增生、肌纖維組織炎、軟組織挫傷後遺症,以及多種全身肌肉筋骨疼痛,也都屬於痹症範疇。

關於痹症的病因應當從“邪”、“虛”、“瘀”三個方面來探究。

首先是邪,邪即是指外來的邪氣,一般指風、寒、濕。邪氣侵襲人的機體致病,即前面所提到的“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而邪氣的產生,往往是由氣候條件、生活環境所造成的。

風邪則陽受之,寒則陰受之,濕則皮肉筋骨受之。陰陽皮肉筋骨俱受到邪氣侵害,且留而不去,於是“痹症”乃成。

但是“邪氣”只是外因。為什麼在同樣氣候條件、同樣環境生活的另一些人,或者同一個人在同一氣候條件、環境中生活,不同時期受到風、寒、濕外邪的侵襲表現卻不同,這裏就涉及到病因、病機的第二點——虛。

虛即指人的正氣虛了。

它包括精、氣、血、津液等的不足和人體調節功能的低下。這就是內因。

“邪”這個外因只有通過“虛”這個內因才可能起作用。

“虛”首先是指衛氣的虛弱,因為衛氣有保護體表、防禦外邪侵入的功能。

若衛氣虛弱,抵禦邪氣的功能降低,則風、寒、濕邪勢必乘虛而人,阻閉經脈,壅塞氣血運行,痹症也就產生了。

第三,“瘀”也是造成痹症的重要內因之一。

“瘀“即血瘀。指血液流行不順暢或離經之血未消散造成的血瘀。

痹症的血瘀主要在機表經絡之間。這就是“瘀血至痹”。

一談起痹症大家往往重視風、寒、濕邪的侵襲,這自然是對的,但一些人卻忽略了“瘀”在“致痹”這個問題上的重要作用。

我接觸過很多痹症病人,相當多的人都有“外傷史”,或局部閃挫,或遭受外力打擊,或碰撞摔跌……總之,都有過跌打損傷的情況。

。雖然經傷科治療之後,急性腫脹疼痛等癥狀已經消失,但以後往往因氣候變化或感受風、寒、濕等外邪,於是重新出現局部沉重、麻木、脹痛等典型的痹症癥狀。

究其原因,多是跌打損傷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徹底。

當跌打損傷后,人體局部經絡組織損傷,造成血行不暢,或者血溢脈外,留滯局部,余邪潛伏。遷延日久,勢必使得筋脈肌肉失養,抗禦外邪的能力降低,風、寒、濕邪氣就乘虛進入,當然就會更加重經絡的閉阻,導致痹症的發生。

正是從這一點出發,我認為痹症與傷科關係密切,所以和傷科一併放在這一章里來探討。

痹症不僅是一個常見多發病症,而且是一個頑症,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

尤其要指出的是,痹症雖初發於人體的筋骨、肌肉和關節,但人的機表經絡於臟腑相連,如痹症病情綿延,久而不去,則勢必造成臟腑的病變。

諸如肺痹、心痹、肝痹、脾痹……等等,病情也就複雜深沉了,大大增加了治療的困難。

痹症又有各種分類,有以病因來劃分的,有以臨未癥候特徵來劃分的,也有以機體組織來命名的……這裏不一一敘及。

無論怎樣劃分類別,都大同小異,均出不了《內經》所述痹症的範疇。

痹症要根據其性質、部位、病史、病因,綜合辯症地施治。

。用藥多以祛邪、除濕、散寒、活血、通絡為主,也即是達到疏通經絡、暢達氣血的目的。同時兼顧內治,實者攻之,虛者攻補兼顧。

現將我治療痹症的主要藥方開錄於後:

一、內服風濕藥酒方

1.風濕藥酒方

五加皮15g防風15g千年健15g

威靈仙15g二活各15g蒼朮15g松節15g

升麻15g續斷15g川草烏各(炒黑)15g

牛膝15g苡仁15g桑枝15g白芷15g

澤瀉15g秦苑5g紅花15g木瓜15g

當歸15g豬苓15g川藝15g紅心夜含樹皮根15g

火蔥根須15g甘草10g

此方用於風濕痹痛、兩腳萎弱、筋骨疼痛及關節紅腫或肌肉麻痹。

用法:泡白酒3斤,一周后服用。

每次服一至一兩,一日三次。

2.治癱藥酒方

還魂草20g舒筋草30g箭桿風15g

鉤藤15g兔耳風30g南舌風10g

石楠藤15g

鋸鋸藤30g紅棗10枚木通30g松節30g

桂枝25g石岩美100g

此方主治風濕性四肢癱瘓症。

用法: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一兩。

3.風濕關節藥酒方

麻黃10g破故紙15g龍膽草10g海桐皮10g

伸筋草10g海藻10g乳香25g沒藥25g

椴然鋼20g全當歸15g川莒15g雄片15g

碎補10g川烏10g草烏10g五加皮15g

千年健10g續斷10g月月開15g

此方主治慢性風濕關節炎。

用法:將以上各葯生用搗爛,泡白乾酒3斤。將藥酒一大杯燉熱,擦患部,一日二次,每天擦不間斷。

禁忌:此藥酒有毒,只能外用,千萬不能內服。

二、內服風濕湯藥方

1.風濕藥方之一

蒼朮25g牛膝20g黃柏25g乳香20g

玄參40g當歸20g白芍40g荊皮10g

防風15g防已15g鱉甲40g鮮石斛50g

此方適於患部紅腫疼痛,活動受限制之風濕痹症。

用法: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次一小碗。急性發作時,無論病情輕重,效果均突出。

2.風濕藥方之二

當歸25g黃柏25g防風15g白芍50g

牛膝25g防已25g甘草15g枯絡15g

灸龜板40g蒼朮5g苡仁40g知母20g

木瓜25g伸筋草50g

此方適用於風濕性肌肉萎縮、拘攣不能屈伸者。

用法:水煎服。

一日三次。

三、頭風痛方

佛手柑(不拘新舊都可用)一枚

此方對於頭痛時發時止、有所感觸即發者有效。

用法:將佛手柑切開,取鴨蛋一枚煮熟切成兩半,放入佛手柑內,乘熱貼在兩太陽穴上包緊,三次即愈。

四、中風後遺症方

熟地40g零皮15g抗巴戟20g石斛15g

菖蒲15g遠志5g五味子6g麥冬20g

獲神15g肉花蓉15g(酒洗)上桂7g

白附子15g

此方適用於老年人中風后語言錯亂、手足麻木、口流涎水者。

用法:水煎服,一日三次,每次服一小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相王講鬼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相王講鬼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121】葯功篇(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