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南巡:海岱、三韓篇(7)(還得有下一章)

第116章 南巡:海岱、三韓篇(7)(還得有下一章)

“昨晚,有幾個朝鮮軍頭設宴請你去了了?降倭軍隊的首領也主動去找你了,是嗎?”朝鮮王宮之中,朱由校坐在榻上問着。

“是的,陛下。”而回答他的正是率領3000江浙兵駐紮朝鮮的明將何騰蛟。

何騰蛟,字雲從,貴州黎平府人。他是南明重臣,有組建荊湘十三鎮抗清的功績,在1648年的反攻中,一度從清軍手裏收復湖南大部。雖然他也有南明諸君內鬥、黨爭的共性,但與其軍事指揮能力相比,仍是瑕不掩瑜;可惜他本人還有短視的毛病,沒有政治敏感性,不能顧全大局,只是將才,不是帥才:讓他獨掌一軍,征戰天下沒有任何問題;但若讓他擔任元帥總督,謀定全局,那這無疑是一場災難。

不過此時的何騰蛟剛到而立之年,還遠不是後來的那個完全體。朱由校認為他還有很大的可塑造空間,所以才特意將他調到朝鮮歷練。

“嗯。”朱由校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托陛下鴻福,朝鮮諸將並無二心。降倭軍首領,藪中三十二,也表示願為陛下盡忠,願為大明效死。”

何騰蛟率部來朝鮮已經有小半年了,和一些朝鮮將領有交情是很正常的事情,準確地說與朝鮮重鎮結交本身就是他的任務之一。王京之中,不識大體的大臣早已經被處理掉了;而倭軍本來就不是朝鮮人,這個時候主動跑來投靠也在情理之中。.c

壬辰戰爭(萬曆援朝戰爭)結束后,朝鮮王朝將願意歸順的降倭編製成軍,並授予其中的領袖官職。最高為從正二品,僉知中樞府事,高低為從九品,多是榮譽性質的官職,並沒有實權。除了賜姓賜名,朝鮮政府給予的物質上次是非常窮酸的,若是誰真的能被這些碎銀兩收買,那是真的寒磣。

朝鮮政府一直都有着難以接受降倭掌握軍中實權的戒心,對倭軍非常戒備。降倭與朝鮮有着深刻且複雜的矛盾,朝鮮人一直把倭軍及其後代視為日本人而不當做自己人,對其十分排斥;其實這樣看第一代降倭倒也沒有什麼毛病,但是第二代倭軍有着“日本人——朝鮮人”的雙重身份,他們中不少人又自視為朝鮮人,從而陷入一種困境。

所以,倭軍與朝鮮中央政府的態度不能說是親密無間,那也是離心離德,他們的投靠讓朱由校十分滿意,這確實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

“如此甚好,自然他願意歸降於我,那陣子然也不各賞賜。”朱由校對此事給予了肯定,隨後畫風一轉,問道:“六鎮兵馬安撫的如何?”

朝鮮六鎮是朝鮮北方的決定性軍事力量,雖然說朱由校有信心就算他們真反了,憑藉著駐紮王京的3000明軍也足夠抵擋;但是萬一把他們逼急了,投靠後金,直接來一個翻版的“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川”,那這3000人就完全不夠看的了,所以朱由校還是希望可以用懷柔政策的。

“請聖上放心,還叫陛下知道,朝鮮六鎮有兵丁四萬餘,馬萬餘匹,但其糧草、鐵器、彈藥皆不能自給自足,後勤都有中央發放。所以誰掌握了朝鮮中央,誰就掌控了東北六鎮。況且六鎮后金有着血海深仇,不可能有所勾結。”

何騰蛟的回答並不能讓朱由校放心,不過目前為止,確實也別無他法。於是下令賞賜六鎮銀兩、宅地若干以示拉攏,並且招倭軍入漢城協防。

看起來一切都在向好發展,朝鮮的所有精銳部隊都已經向大明效忠,朝鮮中央的反對勢力被徹底肅清,而地方的反動派也不敢露頭,只能在陰暗處躲藏、苟且。

並且3000多戶從山東來的大明移民,也已經在朝鮮安家落戶,今年的產出也很不錯,基本可以實現了自給自足。大明內閣甚至計劃在明年繼續向朝鮮進行移民,並且將浙江兵丁的軍屬也一併送去朝鮮,一切可以說是欣欣向榮。

其實朝鮮本來就土地貧瘠,領土狹小,所以人地矛盾一直比較激烈,土地兼并也很嚴重;但是萬曆朝鮮戰爭才剛剛過去30年,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在戰爭中朝鮮損失的人口多達數百萬,所以這使朝鮮的人地矛盾大大緩解,有許多的荒地等待着人們開墾,也就為大名的移民計劃創造了客觀的物理條件。等等到大明的移民多起來之後,就對於同化朝鮮更加容易了。

天啟二年十一月11日,朱由校已經決定從朝鮮離開了,目前朝鮮局勢已經十分平穩,只等明庭總督上任進行和平交接了。而且這次朝鮮王李倧將與朱由校陪侍左右:既然內附,那王地自然也要來到漢地了,正好山東離朝鮮也算近,朱由校打算直接把朝鮮王室安置在那裏。

就在這端正好的時節,一個不合時宜的敲門聲,將這虛假的安寧戳破了。

來者是一個錦衣衛的人:“陛下,這封報告請您看一下。”

朱由校看着上面的數據,眉頭逐漸皺了起來,他用力地將那份報告拍在了桌上,“何騰蛟,你們軍隊駐紮這麼久,就沒發現嗎?”

“還有,你們幾個人在朝鮮已經活動了這麼多年,怎麼直到今天才發現?錦衣衛幹什麼吃的?”

讓朱由校憤怒的原因很簡單:朝鮮沒有他想像中的那麼老實。日本有《八六-不存在的戰區》,現在朝鮮給他弄出來了一個“誒嘿-不存在的軍隊”。

作為附屬國,朝鮮的軍隊信息對於大明是單向透明的,雖然朝鮮不需要主動向大明提供自己的軍隊信息,但大明要的時候,他們不能不給。

可是現在,當朱由校的隨行文官先去查找朝鮮檔案,翻看軍隊的數據時,卻發現了其中,與他們上報大明的有所不同,有一批糧草武器和人員的去向是未知的,而經過推測就只有一個結論:朝鮮私下訓練了一支軍隊,卻沒有彙報大明。

而這支部隊的訓練地點就在漢城旁邊,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而大明已經介入朝鮮局勢,一年多了,卻對此一無所知,這怎能不讓朱由校憤怒呢?

但其實這倒也不能怪錦衣衛與何騰蛟,他們的心裏也很委屈。事實上是兩個人都是知道那支軍隊的存在的,何騰蛟更是與他們不止打過一次照面。

而之所以他們不上報朝廷,原因也很簡單:那是軍隊的訓練編製,一直都是光明正大的;一支軍隊的首領甚至還拜訪過何騰蛟;況且這兩人又不知道朝鮮軍隊的具體部署情況,怎麼可能心生懷疑呢?

朝鮮的火器部隊大多是大明訓練的,且火藥嚴重依賴大明進口。朝鮮雖擁有一定的制硝、製造葯的能力,但是一直以來十分薄弱,直到壬辰戰爭,才從日本降卒中學習來,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

而大明走對朝鮮的火藥產量增加一事一無所知,仍然從向朝鮮出口的火藥數量來推算朝鮮火器軍隊數量,這自然而然是與現實不相符的。

而這支駐紮在王京旁的精銳銃手是在壬辰倭亂以後,朝鮮軍隊高層認為鮮軍器械不固、城池不修,才造成了被倭人滅國的局面,為提升國防而成立的。當時朝鮮軍一方面向大明教官修習戰略戰術,收集明軍在戰場上遺留的紅夷大炮、水雷等先進武器加以仿製,另一方面施夷長技,請降倭當教官,訓練士兵射擊與近戰搏殺,這才編練了一支精銳火槍隊,時至今日這支部隊已經與降倭徹底分離,為朝鮮自己的軍官訓練。

“陛下,此事如何處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啟:大明難救,續命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天啟:大明難救,續命吧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6章 南巡:海岱、三韓篇(7)(還得有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