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風雨驟來
李諶死了。
死得悄無聲息,以一個近乎扭曲僵硬的姿勢躺在地上,面色發青,睜開的眼定格在滿目的震怒、悲哀。
陛下是被太子氣死的。
跪在地上的大監痛哭流涕,幾次嘗試闔上男人的眼都以失敗告終,他抬起頭來,看着惶惶然面無血色的太子,李信百口莫辯地站在那,如同一根被嚇傻了的木樁子。
這就是帝王殫精竭慮執意要保的人啊。
這正是帝王死也要護的兒子啊!
大監掩面,淚濕衣袖。
恍惚體會到陛下素日的恨其不爭。
氣氛僵滯好半晌,李信慢半拍地從木訥痴傻里醒過來,作哀求狀:「大監,大監你救救孤,你救救孤!」
面對他的乞求,大監深深一嘆:「奴救殿下,誰來救救陛下呢?」
李信怔然,倏地膝蓋一軟,跪在死去的人身前。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今悔之晚矣。
李諶的身體出娘胎時便不好,做了多年病弱天子,因身體的緣故在女色上並不沉溺,加之身子不行,多年耕耘只得太子一根獨苗苗。
李諶受過年少被朝臣挾制的苦,便不想再讓兒子重走他的老路,他兢兢業業,日夜苦思,想的皆是在他走後如何保全李氏基業。
太子讓他失望了。
可他仍舊沒放棄。
一顆慈父心,心心念念着山河萬里,念着他在世上僅存的血脈。
於情於理都不該是慘淡可笑的收場。
大監感嘆上蒼不公,給了帝王如此不體面的死法。
他抱住李諶漸漸冷去的身體,企圖用體溫保留他在這世上最後的溫暖。
「大監……」
「太子勿憂。」
他內心凄苦,聲音卻凌然冷肅,說著與事實全然不符的見證:「陛下是來探望太子的路上溘然駕崩的。」
「是、是嗎?」
李信聲音發抖:不是被他氣死的嗎?
「當然是!」大監凜聲道:「殿下要咬死了這點,無論誰問起,陛下的死都與您無關。」
這是李諶的獨子,是李氏皇室正統的最後希望,哪怕李信該死,也得好好活下來,坐上那個位子!
如此,才不算枉費陛下的良苦用心。
「是……是,孤聽您的。」
大監咽下一聲悲哭,緩緩直起身:「殿下請去收拾,其餘之事,臣來解決。」
他乃陛下心腹,最知陛下心。
看了眼李信大敞的胸膛和赤條條的腿,腦海掠過的是伴駕來時無意撞破的所見所聞。
太子荒唐,為人臣子,卻不知坐視江山落入旁人之手。
如今,是他回報陛下知遇之恩的時候了。
意識到衣衫不整,李信羞愧地躲起來。
烈日當頭,陸漾窩在家捏着瓷勺喂兩個女兒喝甜羹,不偏不倚,喂這個一口,再喂那個一口,陸翎和陸綺眼巴巴只管張嘴,然後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線,一臉饜足。
鐘聲一下下叩問泱泱洛陽城。
陸漾動作一頓,直等到最後一道鐘聲敲完,她問左右:「多少下?」
菊霜嚇得嘴皮發顫,難以置信:「八、八十一?」
九九乃至極,喪鐘連響八十一下。
山陵崩。
李諶……死了?
緊密的馬蹄聲停在小院門前,穿着正三品官袍的桃鳶頭頂大太陽疾步而來:「變天了!」
聽到這句話,陸漾心下一沉,摸摸兩個女兒的小腦袋:「阿翎領着妹妹去找曾祖母,無事不要亂跑,記住沒有?」
「記住了!」陸翎繃著小臉煞有介事地點頭。
小孩子聽從大人話結伴去尋曾祖母,陸漾回屋換好朝服,和桃鳶入宮舉哀。
李諶溘然長逝,聞訊趕來的文武百官齊聚帝王寢宮門前。
「陛下——」
哭聲四起。
一水的朝臣中,皇後娘娘身着素服,神情哀戚,站在她對面的太子紅着眼,悲痛不已。
「大監!陛下何故突然離世?」
「本宮也有此一問。」陸盡歡開口問道。
李信瞥了眼大監,卻見這位天子近臣臉上的悲痛不似作偽,說話前抹了把淚:「太醫令,您與諸位說罷。」
太醫令越眾而出:「陛下身骨孱弱,多年來勤勉於政,內里早已潰敗,此番……」
這說辭聽起來毫無破綻。
李諶身體不好是眾所周知的事,月前還直接傳出病危的消息,後來在國師精心診治下得以恢復,已經是意外之喜。
說實話,陛下之死雖事發突然,但一切有跡可循,並不奇怪。
「國師駕到——」
大監眼皮微顫,稍稍抬起頭來看着不遠處走來的女道。
「陛下遺體放在何處?」
「回國師,正存放在殿內。」
道貞點頭,長驅直入。
宮人未敢攔。
李信緊張地剛要掏出帕子擦拭鬢角冷汗,被大監狀若隨意掃來的一眼驚了心,身子一僵,不敢再妄動,省得露出馬腳。
李諶是被氣死的,王如海能掌控太醫令,教他配合說出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釋,卻不能手眼遮天地左右護國國師的心念。
只要國師近前一看,就不難發現李諶的死存在詭異之處。
但王如海在賭。
豪賭。
賭君臣相得的這些年,修道之人的悲憫仁善。
大周信奉不周山道統,陛下拜不周山山主為護國國師,許無上榮光,若這位國師對陛下還存有半分善意,就不該在眾目睽睽之下道出實情。
氣急攻心而死,於最要臉面的帝王而言是天大的恥辱。
哪怕生前做出多少輝煌功績,只後人一句「哦,是那個被氣死的皇帝啊」,就足以教李諶在史書上成為一則可憐的笑話。
沒人說話,所有人都在等。
太醫令的話比不過國師半個字的權威。
道貞面不改色地從殿內走出,陸盡歡率先迎上去:「國師?陛下之死……」
大監王如海一顆心緊緊提起,而後便聽得國師開口:「太醫令言之有理。」
呼——
他在心底悄悄鬆了一口氣。
太子李信假借抬袖拭淚的動作,蹭去額角汗珠。
陛下之死已成定局,逝者不可追,留下來的攤子如何處理才是重中之重。
「大監,陛下可有留下遺詔?」
「有。」
眾朝臣面面相覷。
大監拍拍袖子,聲音拉長:「請——先皇遺詔——」
「跪——」
詔書有兩道,其一為傳位詔書,父死子繼,另擇朝中四位重臣為攝政大臣,其二敕封皇后垂簾聽政之權,君臣一心,共衛李周江山。
洛陽城滿城縞素,李諶死得猝然,留下的兩道詔書卻穩住朝局,從這點來看,他當之無愧是一位精通帝王心術的上位者。
父死子繼,有詔書為證,李信的皇室正統身份撼無可撼,誰敢動手,便是板上釘釘的亂臣賊子,當誅!
有兩道詔書在,更是將所有即將冒出水面的隱患安撫下去。
皇恩浩蕩,皇后既得了垂簾聽政之權,必當盡心竭力以對得起帝王託付之意。
同理,四位攝政大臣分別選自世家頑固派、保皇派、皇后一派,還有中立派,手握權柄,彼此制衡,就要守為臣本分。
倘有理念不合的利益衝突,也是各方博弈較量的事,火怎樣都燒不到李信身。
百般思量,盡顯慈父心。
深宮,帝王靈堂前。
道貞沉默不語,依稀間彷彿望見帝王的魂魄發出聲聲責問。
終其一生,道貞只騙了他一件事——鳳凰出,新代舊,萬象迭生。
陸漾不是他的「鳳凰」。
鳳凰另有其人。
帝后大婚,桃鳶產女,鳳凰歸位,以至於驚天子。
李諶常常要她卜測國運,她的回答沒有錯,李諶在一日,李周江山在一日,李諶不在,大周的國運便要到盡頭。
可嘆帝王惜命半生,到頭來他的死卻與太子脫不了干係,何其諷刺?
同年八月,先皇靈柩送入皇陵。
國不可一日無君,九月,太子順利登基,尊陸盡歡為母后皇太后,奉謝、寧、趙、左為攝政大臣,每有政令,必恭請五人相商。
轉眼,由夏入秋,再至深秋。
朝堂之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陸盡歡一反常態提拔朝中其他女臣,棄桃鳶不用。
陸家不動,諸方警惕,洛陽安平。
先皇駕崩后眾人所預料的亂象竟未發生。
李信戰戰兢兢坐滿兩個月的皇位,常面向福栩宮的方向久久出神,不敢亂來。
「大監,你相信朕能做個好皇帝嗎?」
王如海侍候在他身邊,溫聲道:「陛下一定能做個好皇帝,因為您有一位願為您生死不顧的好父皇。」
先皇的死是李信心頭不敢觸碰的一根刺。
他頗為忌憚地看着父皇生前最為信重的近臣,低聲一語:「嗯。」
新帝收回視線,不敢再對福栩宮生出貪婪的妄想。
大監為他斟茶,言語溫和,無微不至。
深秋過去,冬日降臨,洛陽城大雪紛飛。
新帝年輕無作為,放任太后與朝中兩位攝政大臣斗得如火如荼,雙方皆恨不得對方明日暴斃,時局從表面的安平轉為明面上的你爭我奪。
桃鳶和陸漾入局不深,倒是享受一段太平好時光。
「總覺得風雨欲來。」
陸漾笑着為她畫眉:「便是有風雨,我也會護在姐姐身前。他們斗他們的,早晚會有塵埃落定的一天。」
龍椅上坐着的那位新帝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李諶生前算計的好,也不過是保全了李信穩穩噹噹當一位傀儡皇帝,除非……
她筆下一頓。
「怎麼了?」
她晃了晃神:「沒事,就是覺得憋了許久的悶雨該降下來了。」
李信繼位五個月,若先皇存了後手,這後手也該浮出水面。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眾將士們!」
西北邊防大營,大將軍元紹翻身上馬:「先皇信任我等,托此重任,如今時機已到,隨我入京奉旨討賊,斬妖后,安社稷!」
「斬妖后!安社稷!!」
呼聲如雷,驚動九霄。
新年的第二個月,遠在西北的一品威武大將軍奉先皇密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集結三十萬兵馬入洛陽,劍指陸盡歡人頭!
「狗屁的「敕封皇后垂簾聽政之權」!那是偽詔!妖后亂國,人人可得而誅之!」
大將軍元紹來勢洶洶,手握先皇作為殺器的最後一道密旨,撕開明裡暗裏的「太平」。
人心惶惶,為求山河無恙,世家頑固派、忠心耿耿的保皇派聯合起來上書請太後娘娘一死。
局勢不利。
大廈將傾。
在這個節骨眼,年事已高的陸老夫人被擄,陸氏僅存的兩位小少主被擒,桃鳶被囚,陸漾在數百高手護衛下突圍而出,自此人間蒸發。
李信捨不得美人香消玉殞,前後阻攔兩次,也抵不過白綾鴆酒第三次被送到陸盡歡面前。
強敵環伺,年輕嫵媚的太後娘娘第一次沒有笑,她答應放權,還山河安穩,但有一條件。
她要在好山好水的地方請三十萬兵馬齊聚、諸將一個不少地護送她「上路」。
元紹自信滿滿,答應了。
或許他打心眼裏看不起這妖妖嬈嬈一隻手就能弄死的女人。
這個春天很冷,到處藏着肅殺氣。
也是在這個春天,陸太后孤身赴死,沒死成。
神兵天降。
數百尊改良精巧的紅衣大炮炮轟西寧谷,陸少主穩坐後方絕地反擊,史稱——西寧谷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