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龍虎交匯,真氣外放
離了恆山,李牧騎着小白,一路南下,往南嶽衡山行去。
他也不急着趕路,一路走走停停,一邊感受着這個時代的風情特色,一邊體悟第四層的紫霞功。
紫霞功練到第四層,就達到內力外放的門坎,但也僅僅只是門檻。
就像令狐沖,資質極好,去年年底抱元功練到第四層,按岳不群所說,兩三年內能做到內力外放,就算他練功勤勉了。
至於普通的江湖中人,內功練到第四層,三五年能做到內力外放就不錯了。
甚至一些江湖中人,因為根基受損或者資質太差,又或者功法不行,即便練到第四層,一輩子也做不到內力外放。
這天,李牧行到湖北九宮山附近,聽說山上景色極美,有方圓千里最高的高山湖泊“雲中湖”,山頂也是一處觀日出的好地方。
自從修鍊了紫霞功,李牧對觀日出充滿了興趣,每逢遇到名山大川,必要過去看一看。
次日,天色尚有一些黑暗,李牧已經出了客棧,彷彿一道輕煙,向九宮山上疾馳而去。
紫霞功突破后,有了內力支撐,他的輕功更上一層樓,特別是上天梯,如今已經做到凌空虛踏兩步,端的玄妙無比。
每每去勢已盡,他輕觸岩壁,便又升起。速度均勻,不緩不慢,彷彿騰雲駕霧,姿態瀟洒,閑庭信步。
不多時便至峰頂,一步踏出,輕飄飄落下,無聲無息。
山頂視野開闊,一眼望去,鬱鬱蔥蔥,方圓百里,盡收眼底。
李牧解下腰間長劍,坐下調息片刻,便神氣充足,抽出長劍,把三十六式入門劍法一一演練開來。
這入門劍法雖算不得高深,某種意義上來說,最容易為人忽視,卻又最為重要。倘若練到極致,到了返璞歸真之境,天下間不論何等高明的劍法,皆能信守拈來,一學就會。
練了入門劍法,又練了一遍養吾劍,天邊已經泛起魚肚白,不一會,一縷金色升起,李牧尋到一處高聳的山石,輕身飄上,舉目遠眺東方,隨着旭日升起,掀開了雲幕,撩開了霞帳,須臾間,放射出萬道霞光。
李牧看的目眩神迷,此處觀日,另有一番感受。
驟見此景,細細體悟之餘,忽心有所感,當下盤膝而坐,體內真氣一動,恍如龍虎交匯,全身上下融融泄泄,一片混沌。
說來武功一道,有時需堅韌不拔,勇猛精進;有時卻要戒驕戒躁,徐圖緩進,如何抉擇,在自身一念之間。
此刻龍虎交匯之下,全身內力鼓盪,冥冥之間,彷彿打開了一大關隘,整個人都輕鬆了很多,肌膚彷彿會呼吸似的,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如此奇妙,彷彿和周圍的樹木山石連在了一起。
李牧收束內息,將真氣緩緩納入丹田,心中歡喜不盡,剛剛突破紫霞功第四層七日,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可以說機緣巧合,也能說水到渠成,龍虎交匯,陰陽相合,突破了習武之人的一大關隘,能真氣外放了。
忽而,李牧心中一動,真氣一激,周身憑空湧出一股氣流,方圓三尺內的塵埃都被盪開。
伸手虛空緩緩一掌拍出,便在兩尺外的青石上留下一個淺淺的掌印!
從此真氣便破除人身桎梏,不但武功大進一步,也代表着身體內外天地的溝通。內呼吸,通過肌膚毛孔呼吸,也不再是什麼難事。
九陰真經閉氣秘法所能達到的效果,如今不用秘法,僅憑本身的境界,便可達到。
武功練到真氣外放這個程度,放到江湖上,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一方高手,放到各大門派,也絕對是各門各派的中流砥柱。
特別是習練拳腳之人,若不到真氣外放的境界,碰到拿武器之人,只能以血肉之軀和人打鬥,着實只有挨打的份。
由此也可見,修鍊到真氣外放對武功的加成。
不僅如此,真氣外放不但是一大關隘,還是內功修鍊的分水嶺,過得此關,以後練功之時,不光能以口鼻吐納調息。便是全身毛孔,都隨着一呼一吸開開闔闔,內力增長之快何止翻倍。
這也是那些江湖高手,修鍊到真氣外放后,迅速和普通高手拉開差距的原因之一。
不過,目前的江湖上,能做到真氣外放的高手,大部分都是三十歲以上,身體的潛力開始下降,能保持勇猛精進的並不多,大部分人突飛猛進一段時間,就會陷入瓶頸,一輩子甚至都突破不了。
……
內力突破,李牧心中歡喜,當下有些手癢,縱身一躍,人已經消失在山頂。
片刻后,山林間一道身影飛速閃過,正是李牧,只見他腳踏奇步,倏爾停在一顆一人合抱的大樹前,手掌拍出,絲毫不見用力,無聲無息間,樹榦上就留下一道寸深掌印,樹身卻不見分毫動搖,彷彿從未拍到上面一樣!
李牧身影一閃,又自竄出,下一刻便到了一方岩石之旁,又是一掌拍出,生息全無,石上便印出一道淺淺掌印。
李牧毫不停留,身影在山間飄飄蕩蕩,彷如山風一般,無跡無痕,左一掌,右一掌,掌影揮灑,時而厚重,時而飄渺若仙。
原本平平無奇的家傳翻天掌,在內力突破之後,配合相應的真氣運行路線,威力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是,林家除了第一代林遠圖,後面幾代根本沒有人修鍊到內力外放的境界,沒有內力配合,翻天掌也僅僅是一套普通的掌法。
此時,李牧即便不用劍法,憑藉這一套翻天掌,也能在江湖上闖出若大的名聲。
耍了一會翻天掌,忽而李牧身影一頓,下一刻飄上一方丈許青石。
接着,修鍊近兩年的螺旋九影使出,身形忽而急變,前後左右,橫挪飄飛,當真是快若飛絮,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下一刻,李牧一聲輕叱,身影突然一分為二,忽又合二為一。
李牧哈哈大笑,能產生虛影,這“螺旋九影”身法,總算是練出一點門道。
……
幾天後,李牧來到了衡山腳下的衡陽城,遞了拜帖之後,衡山派在衡陽城的主持人劉正風,還專門抽時間見了他一面。
不愧是一地武林大豪,交友滿天下的劉正風,禮節方面做的相當周到,還派了弟子米為義,領着李牧去衡山派山門。
衡山山勢雄偉,綿延數百公里,號稱有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稟五座最有名。
衡山腳下,米為義正與李牧並肩而行,行至一片連綿不絕的廟宇之前,米為義不禁駐足道:“林師弟,這便是我衡山最大的一處寺廟,內有七十二根石柱,象徵著我衡山七十二峰!”
李牧看那一片廟宇規模龐大,佈局嚴謹細密,不由好奇道:“不知廟內供的是哪位神君?”
米為義頗有些自豪的笑道:“我南嶽屬火,供的乃是火神祝融神君!
李牧點點頭,興緻勃勃的參觀了一遍,倆人繼續往上走。
這米為義口才極好,對衡山上下如數家珍,一路有說有笑,不停的講解沿途景緻。
“我衡山有八絕,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麻姑仙境之幽,水簾洞之奇,大禹碑之古,南嶽廟之雄,會仙橋之險。師弟既然來此一趟,可要好好遊覽一番!”
李牧見衡山清麗奇秀,比之華山巍峨奇險,別有一番趣味,不由點頭道:“自當如此,若有閑暇,還要麻煩米師兄。”
米為義爽快點頭道:“好說好說,林師弟儘管開口便是。”
說著,好奇的看了李牧一眼,又開口道:“聽師傅說,華山派對門下弟子出門遊歷的要求極嚴,聽說這些年,唯有大弟子令狐師兄才有這個資格。”
“林師弟你這麼年輕,就開始下山遊歷,武功肯定極好。”
李牧淡淡笑了笑:“還算可以,有時間切磋一下。”
米為義連忙拒絕道:“林師弟,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說起來也不怕師弟笑話,我雖入門十年,武功卻大大不濟,幾年前才勉強把入門劍法練出幾分火候,蒙師父傳了一套‘迴風落雁劍’,練了許久,卻始終不得要領。”
“你看我對衡山上下這麼熟悉,其實就是因為武功不行,平時多被安排一些接待引路的活,介紹的多了,慢慢熟悉了。”說完撓了撓頭,嘿嘿笑了一聲。
李牧道:“師兄不必謙虛,咱們五嶽劍派中人,都知道入門劍法的重要性,想練出幾分火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多少人一輩子連一套入門劍法都練不明白。米師兄能把入門劍法練出火候,讓劉師叔傳授‘迴風落雁劍’,想來功夫也是不錯的。”
“至於切磋嘛,修鍊劍法,閉門造車可不行,非要多多交流不可。當然,點到為止,我對衡山劍法好奇的很,說不得到時候,還要麻煩米師兄,幫我介紹幾位劍法好的師兄。”
米為義無奈的笑了笑,還能怎麼辦:“好說,好說!”
兩人一路說笑,越攀越高,衡山派山門便建在祝融峰上,祝融峰之高乃是衡山諸峰之冠!
不多時,兩人竟被一團團煙霧籠罩住,漸漸隱去身形,好似自己在騰雲駕霧,讓李牧嘖嘖稱奇。
他一路遊歷,也見了不少名山大川,卻沒見過哪處雲氣有如此古怪。
李牧細細查看,只見得一縷縷、一團團的青煙白氣,盪於胸前,流於指隙,似乎伸手可捉,可又什麼都捉不到。
忽而,一陣清風拂過,天空便由灰而白,由濁而清,濃霧消散,山峰又清晰可辨。
米為義笑道:“師弟不必奇怪,我衡山煙雲也是一絕!”
李牧撫掌嘆道:“如此奇景,當真世所罕見。”
心中忽而想起衡山絕學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不會就是從這裏悟出來的吧。
兩人不多時便行到山門,對面行來一矮胖老者,米為義躬身施禮,口稱魯師伯。
老者嘴裏“嗯”了一聲,便就走過,米為義對李牧笑笑,也不以為意,繼續前行。
倒是李牧一愣,他記起衡山有一號姓魯的人物,名叫魯連榮,外號“金眼雕”,此人多嘴多舌,惹人討厭,江湖中人都背後叫他“金眼烏鴉”。
後來還曾被嵩山鼓動,跟隨華山劍宗之人逼岳不群讓位,妥妥的反面人物。
難道就是剛才過去那位不成,李牧心中暗自嘀咕,對這種小蝦米也不在意,很快就忘在腦後。
兩人入了山門,米為義熟門熟路,把李牧引入會客廳,稍後便有人端來茶水。
米為義端起茶盞笑道:“師弟請品嘗我衡山特產的‘雲霧茶’,此茶我衡山已流傳近兩千年,在唐代便被列為皇家貢品。”
李牧微微一笑,端起茶盞,便有一股濃郁芳香流入鼻端,讓人心曠神怡,茶葉卻又尖又長,宛如槍尖。
李牧輕抿一口,細細品味,清香馥郁,回味無窮,不由贊道:“好茶!”
米為義笑道:“我衡山祝融峰、芙蓉峰、紫蓋峰之間的毗盧洞,有一片狹長山谷,由於三面環山,經常雲纏霧繞,最適宜茶樹生長,種出的雲霧茶秀麗多毫,翠綠勻潤,等師弟回山時,我多準備一些,帶給華山的眾位師兄弟品嘗。”
李牧也不推辭,拱手道:“那就先謝過師兄了。”
兩人閑聊幾句,米為義便起身道:“師弟稍坐,我去稟告掌門師伯!”
李牧笑道:“有勞師兄。”
米為義走後,李牧便坐着慢慢品茗,不多時,門外傳來一聲爽朗的笑聲:“可是華山師侄到了!”
李牧起身看去,來人長臉寬額,一身青布長袍,四十多歲,李牧心中一愣,莫大先生不是一位滿臉悲苦的小老頭嗎?
米為義這時從后快步走來,對李牧笑道:“師弟,這是我衡山派的趙師叔!”
李牧施禮道:“華山弟子林平之,見過趙師叔。”
趙師叔笑道:“師侄不用客套,來來…快快坐下。”
李牧拱手道謝,心中也是釋然,莫大先生向來喜歡隱匿於市井,到處拉二胡賣藝,不在山上也正常。(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