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出生琅琊
第008章出生琅琊
琅琊郡位於華夏神州的最東端,東面靠近大海,西面緊連兗州,北面是青州,南面是徐州。在上古時期,也稱作東夷文化的發祥地。琅琊郡因為琅琊台而出名。
所謂沂蒙山是由沂山和蒙山組成的。蒙山在全國至少有八處之多。除了山東臨沂市的蒙山,山西太原市蒙山、山西昔陽縣蒙山、四川名山縣有蒙山、湖北荊州市有蒙山、江西宜春市有蒙山、江西新余市蒙山、江西寧都縣蒙山、廣西梧州市有蒙山縣……由於《詩經》《論語》多次提到的蒙山指的是山東的蒙山。四川的蒙山別稱為“蒙頂山”;湖北的蒙山現在稱作“象山”;廣西的蒙山縣現在別稱為“太平天國”。
山東的蒙山。古代稱作東蒙、東山,素稱“亞岱”。故有“登東山而小魯,等泰山而小天下”的說法。這裏的東山就是指的蒙山。
蒙山與沂山,合成沂蒙山。沂蒙山就是琅琊郡的骨架,沂河、沭河與泗水就是琅琊郡的血脈。
山東的蒙山是西北—東南走向的一座山脈。蒙山橫跨蒙陰縣,沂南縣,平邑縣和費縣四縣。關於蒙山的第一個旅遊規劃,將地跨四個縣的蒙山分別命名為龜蒙(平邑縣)、雲蒙(蒙陰縣)、天蒙(費縣)、彩蒙(沂南縣)。山東蒙山在不同的縣域就有不同的稱呼,即龜蒙、雲蒙、天蒙、彩蒙。
山東蒙山的最高峰龜蒙頂是蒙山的最高峰,山東的第二高峰,海拔是1156米。蒙山是一個自然山系,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的說法。
《周易》有六十四卦,其中就有一卦叫“蒙卦”。蒙卦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卦象,象徵著山下有水。
蒙山之前,是一望無際的丘陵和平原,就像綠色的地毯平鋪在大地上。在地毯上像撒芝麻一樣點綴着無數的村莊,這些村莊就是琅琊郡人民世世代代生存的居所。
就在一年之前的夏天,荷花開滿了池塘。綠油油、圓滾滾的荷葉兒,粉滋滋、紅彤彤的大花瓣兒,向人們展示着夏天的來臨。
琅琊郡一個普通家庭出生了一個普通孩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就像世間多了一棵草,出現了一粒沙子,沒有什麼可以述說的。當時出生的孩子不計其數,當時農村人口佔據絕大多數,按照以後的數據,大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大約而已,大約。
這個孩子的出生對於家庭而言,波瀾不驚;對於家族而言,無動於衷;對於國家而言,忽略不計。對於孩子的奶奶而言,可有可無。這個孩子就是我。
我一定要說說我的“祖宗十八代”。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夠清楚地說出自己的“祖宗十八代”。
所謂“祖宗十八代”就是指自己的上九代和下九代的宗族成員。自己簡稱“己”,是上九代與下九代的分水嶺,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內。
“上九代”分別是:一世祖父親(爸爸),簡稱“父”;二世祖祖父(爺爺),簡稱“祖”;三世祖曾祖;四世祖高祖;五世祖天祖;六世祖烈祖;七世祖太祖;八世祖遠祖;九世祖鼻祖,也稱之為始祖。據說:“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也就是說: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父,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上九代”簡稱為: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
“上九代”是以自己為坐標,向上數。我是琅琊宋氏二十二世,我的父親是琅琊宋氏二十一世宋學海,我的祖父是琅琊宋氏二十世宋經綸,我的曾祖父是琅琊宋氏十九世宋慶堂,我的高祖父是琅琊宋氏十八世宋有啟,我的天祖父是琅琊宋氏十七世宋元祥,我的烈祖父是琅琊宋氏十六世宋士理,我的太祖父是琅琊宋氏十五世宋寬,我的遠祖父是琅琊宋氏十四世宋鳳學,我的鼻祖父是琅琊宋氏十三世宋英才。
“下九代”分別是:一世孫兒子,簡稱“子”;二世孫孫子,簡稱“孫”;三世孫曾孫,也叫重孫;四世孫玄孫,也稱作元孫;五世孫來孫;六世孫晜孫;七世孫仍孫;八世孫雲孫;九世孫耳孫。之所以稱為耳孫者,謂祖甚遠,僅耳目聞之也。也就是說: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讀昆)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雲孫之子為耳孫。“下九代”簡稱之為:子、孫、曾、玄、來、晜、仍、雲、耳。“下九代”是以自己為坐標,向下數。
為什麼呢?村裏的庄鄰問孩子的奶奶,“他大嬸子,生了個孫子,乖好的哈!”您猜孩子的奶奶是怎麼說的,“兒多女多是冤家!”這就是孩子的奶奶對於孩子出生的側面回答。
孩子的媽媽當然不高興了。哪有這樣說自己剛出生的孫子的。也許正如民謠道,“一皮隔一皮,孫子不如兒”吧!
然而對於父母而言,是心頭肉,是希望,是未來。
孩子的母親很愛自己的孩子,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好好的撫養,悉心的照顧,拉屎撒尿,一日三餐,這些自然是每日的功課。做母親的是一件事也少不了的。
世界上有一份工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上班,沒有節假日,沒有周末休息,而且沒有一分錢的報酬,還要倒貼錢,還要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這份工作我們都叫做“媽媽”,尊稱她為“母親”,別人尊稱做“令堂大人”。
當時都是吃什麼呢?在當時,其實並沒有什麼可以吃的。能夠從生產隊裏分一些地瓜干,小麥粉,花生油等生活必需的糧油就很不錯了。
我們的主人公都吃着什麼呢?麵糊糊而已。就是把面下到水裏,燒開了喝。倘若有大的疙瘩,那就要先讓我們的主人公吃!所以也叫疙瘩湯。母親總是說,“娃,快來吃,大飛機來了,大火車來了。”也許只有娃才享有這種待遇,娃的兩個姐姐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一位娃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子啊!
其實當時的母親根本從來就沒有坐過火車,更不用說飛機了。母親一生坐過幾次火車,但那是二十一世紀的事情了。
還有一個我們主人公要吃的東西需要給大家介紹,那就是蓘追。就是用油和面,放在帶火星的鍋底灰里烤。形狀就像圓柱體的麵糰,是用手團成的。輥錐的味道香香的,至今我還能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