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衣錦還鄉
經過快馬加鞭的連日趕路,陳慶之的馬車在眾騎馬官兵的盡心保護下,穩穩的出現在國山縣的縣大街上。大街上,熱鬧非凡,小商小販滿滿的佔據街兩邊,各種商品琳琅滿目,不同的小吃香味也陣陣飄滿街,商家吆喝聲此起彼落,有的聲如洪鐘,有的像公雞叫,有的刺耳的很。
陳慶之的豪華車隊緩緩駛來,出現在大家眼前,官兵們舉着雍州刺史的官牌和旗幟,赫然在前方兩排吆喝着開路。聽到官兵的吆喝聲,又看到如此陣仗,街上的路人和小販們紛紛停下手裏的活,往旁邊避讓起來,還行起了注目禮。很快,眾人皆竊竊私語起來,哇!這是雍州刺史的車隊啊!究竟來了什麼大人物?竟然還是雍州刺史的車隊護送?路兩邊的人們都在交頭接耳,都想知道什麼大人物來到他們小縣城。陳慶之回到家鄉,心裏有說不出的激動,在馬車內不好意思出去,免得太出風頭,總是坐卧難安。思鄉的情節,讓他實在忍不住了,他把馬車轎廂兩邊的窗帘卷了起來,就這樣在兩邊不時的探頭張望。當馬車窗口出現一張充滿好奇、稚嫩的小孩臉時,街上的人皆是詫異、愕然,馬車裏分明只有一個小孩,大人物竟然是一個小孩!陳慶之看到路兩旁的鄉親們都在看着自己,也沒有注意到大家複雜的情緒,他還沉浸在回鄉的喜悅里,很高興的向大家揮手致意。
車隊不急不緩的向前行駛,陳慶之看到前面的棋院,於是叫停了馬車,起身下車走進棋院,身後還有一些好奇的百姓跟在馬車後面。陳慶之剛到棋院門口,裏面就響起了驚呼聲“少年弈神”“少年弈神來了”,馬車后的百姓也聽到了驚呼聲,忍不住跟着喊:“少年弈神,是我們縣的少年弈神回來了!”不一會兒,大街就沸騰了,紛紛涌往棋院,想多看看這個天才少年,看看他們縣的驕傲。見到此狀,官兵不得不擋在少年兩側,以免少年受到傷害。少年先是跟棋院裏的棋士們抱拳點頭打招呼,之後,又不停的跟熱情的鄉親們抱拳點頭,此刻他的心裏充滿了激動,眼眶也濕潤了。本來想跟棋院的棋士們敘敘舊,眼前的這種狀況已經不可能了,大家的熱情讓少年感動不已,於是,少年跟大家深深的鞠了一躬,就登上馬車,不作停留的往家裏而去。身後傳來整齊“少年弈神!少年弈神!少年弈神”的呼喊聲,陳慶之熱淚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
歸心似箭,馬車在狹窄的鄉間小路走得很慢,一個時辰左右,陳慶之看到自己村口黑壓壓的站着一群人。這群人看到車隊駛來,一些人急急迎上前,一些人開始敲鑼打鼓、放起鞭炮來。一時間,鑼鼓喧天,爆竹硝煙瀰漫,彷佛跟過年似的。陳慶之忍不住早早的衝出了馬車,往村口跑去,他看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弟弟妹妹、玩伴及鄰居村民們,還有幾位棋院的棋士,應該是他們快馬加鞭先趕到村裡,告訴大家消息的。這時,陳慶之彷佛回到了自己小屁孩的年紀,他大叫一聲“父親!母親!”,就撲進了父親的懷裏,忍不住的抽泣,一會兒,又抱着母親的肩膀,緊緊的依偎。陳父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呼吸,平復着自己激動的心情,喊着:“回家,回家,我們去家裏喝茶。”他揮舞着手臂招呼大家往家裏去。陳慶之走在父母的中間,兩隻手緊緊握住父親母親的手,在鑼鼓和爆竹聲中,領着黑壓壓的這一群人往家裏走去,幾個熱心村民照顧着官兵,安頓好馬和馬車。來到家裏,家裏家外,早已經站滿了人,
整個村子一百多號人,幾乎都來了,周邊村子的,也在聞訊陸續趕來。陳慶之一到,村口的爆竹聲還沒停,家裏瞬間又響起了爆竹聲,村民們還鼓起了掌,用最熱切的眼神看着這位少年。此時的少年,已從當初的灰布粗衣的小孩子,蛻變成一位錦衣玉冠的翩翩美少年,渾身透露出高貴,自信的眼神讓人覺得一切盡在他掌握。陳慶之牽着父母的手往家裏走去,鄰居鄉親們自覺的給他們讓出一條路,並擁着他們進屋,屋內人也紛紛走出來,讓出空間。陳慶之看着熟悉的房子、熟悉的桌凳,還有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心中感慨萬千,雖然離開不到兩年,卻感覺像二十年之久。幾位有威望的村民,讓大家都散了,先讓他們一家先好好聚聚,再過來敘舊。爆竹聲消,鄰居鄉親們也都散了,幾位棋士也騎馬回去了,在本地村長的帶領下,讓一些村民在村口擋住周邊村子趕來看熱鬧的人,又讓幾位村民張羅起官兵們的吃住。
眾人散去后,陳慶之跟父母講起了此次回來的目的,就是接家人一起去襄陽享福,刺史大人送了我們一座宅院。陳父陳母聽到大為高興,沒想到短短時日,刺史大人就這麼器重兒子,把兒子當成自己的心腹了。父母都情不自禁的摸起兒子的頭來,心中是萬馬奔騰,驕傲無比,小小年紀,就給家裏帶來如此榮耀。陳慶之就慢慢的跟父母說起自己在襄陽的趣事,把自己的事情也一點一滴給家人訴說。一家五口人,相互依偎着,你一言,我一語的愉快聊着,此時的陳慶之內心無比的溫暖。
午餐過後,村長、鄰居們和一些鄉親陸續過來,都帶着一些禮物過來拉家常,棋院的院長也和一些棋士帶着很多禮物過來,當大家聽說陳慶之一家要搬走時,都為他們一家感到高興,當然也會因為他們的離開而依依不捨。國山棋院在少年弈神的光環下,圍棋之風也是日盛,這次院長也是過來表示感謝,順便聊聊圍棋之道。陳慶之講到圍棋之道,就把他所認為的圍棋和兵法的融合、圍棋和醫術的融合,均是可以融匯貫通,相輔相成,這個觀點拋出后,諸人都感到非常震撼,又深深的認可,細思量下也是如此。就連當地的縣太爺也親自登門造訪,並帶人扛來不少禮品,希望陳慶之能在刺史大人面前多多美言,陳慶之知道國山縣在其治理下,大家生活還算穩定,也就答應了。沒兩天工夫,家裏的禮物都快堆成小山,客人也是一波波的來,只不過見面寒暄拉家常之餘,還有一些人希望將來能照顧自己的小孩,聊完后大家都一一道別。在官兵頭頭的反覆催促下,陳家人終於開始收拾東西,啟程去往雍州的新家。為了不辜負鄉親們的情誼,陳父多雇了幾輛馬車,除了裝自家的東西外,把所有的特產禮物都裝上了。出發的時候,很多的鄉親都出來相送,棋院的眾人也在街邊相送,引得整條街的人一起相送,期間,不時有人拿着特產、禮品往馬車上放,縣太爺也派出一隊官兵前來護送。就這樣,在大家依依不捨的送別聲中,陳家人隨着一路的鑼鼓、爆竹聲,漸漸出了國山縣。當地護送官兵在到達國山縣邊境后,就告辭回去了,梁候府官兵隨後加快了行程,護送陳慶之一家人往襄陽的方向疾馳而去。
聽說,當車隊回到襄陽的那天,陳慶之智除匪患的消息也傳到了國山縣,縣城又好好的沸騰了一下,在眾人心中,少年陳慶之已經是他們縣的一個大英雄了!
正所謂:極致用心釀奇才,驚險故事吸伯樂,見證風雨聲名起,衣錦還鄉萬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