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豫州脫困
洛陽邊上的一座小城,正是往南方去的必經之路。在進城的兩邊城牆上,貼着陳慶之的通緝懸賞令。城門口,一隊官兵拿着陳慶之畫像,正在核對每一個進出城的行人。
因為查的仔細,以至於進出城方向的老百姓都排起了長龍,個個怨聲載道。也有不少小商販,乾脆就地做起了生意,使得城門口儼然是一個鬧市。
叫賣聲、質詢聲、喧嘩聲、雞鴨叫鳴聲,參雜着風不時吹起來的黃色塵土,使得所有人心煩意亂,卻又不得不忍受。
一聲“阿彌陀佛”悠揚的傳了過來,聲音不大,但很有穿透力。城門口一大眾人聽的真切,都微微一愣,彷佛心被撫摸了一下。在大家集體停頓了一下后,隨即又繼續喧嘩起來,頭都沒抬一下,就像什麼都沒發生。
一位身着灰袍的僧人,從黃土飛揚的進城路上,緩緩的走了過來。只見他,神情平靜,身材消瘦,眼中凈是悲天憫人,嘴唇上,還長着一撮塵世間的小鬍子。
他單掌行着佛禮,手掌間,掛着一串佛珠,另一隻手,手掌在下,大拇指抓住一個紫色的銅缽。黃土沒有迷着他的眼,喧嘩也未曾入耳,他在一邊低頭念着阿彌陀佛,一邊靜靜的等待檢查入城。
後面的阿彌陀佛聲,眾人已不再有絲毫的理會。嘈雜間,僧人來到官兵身旁,官兵頭頭一把扯着僧人的胳膊,把他拉到自己眼前,喝問道:“和尚,叫什麼名字?從哪來?到哪裏去啊?”
“阿彌陀佛!回官爺,貧僧了塵,來自嵩山少林寺,師從達摩主持,應約前去豫州,為一大戶人家驅災祈福。”僧人平靜的回道。
“看你與南朝逃犯長得有幾分相似,你這個僧人不會是剃光頭,假扮的吧?”另一位官兵拿着懸賞畫像,湊過來,對着僧人比劃且戲虐道。
“阿彌陀佛!如果貧僧能讓官爺交差,貧僧願意跟官爺走。”
聽到僧人這樣說,官兵們都很意外,不由的打量起僧人來。而旁邊的老百姓也很詫異,都在竊竊私語,看着官兵們如何應對。
官兵頭頭回過神來,一巴掌巴在拿着畫像的官兵頭上,把他打的一個踉蹌,喝道:“像個屁啊!人家是達摩禪師的弟子,一看也是佛法高深,隨便一個人,剃光頭能像嗎?”喝完,還不忘踢上一腳。
“我也是隨口說說而已,又不是當真。”那個官兵摸摸頭,又摸摸腳,委屈的說道。隨即他又轉身對着僧人說:“快走快走,和尚,別在這裏搗亂了!”
其他官兵和一眾老百姓哄堂大笑,僧人臉上沒有絲毫的變化,單掌低頭行了一個佛禮,平靜的說道:“阿彌陀佛!謝官爺放行,貧僧告辭!”
說完,僧人不急不緩的往城內走去,後面,很快又恢復了一如既往的喧嘩。
豫州,應該準確的稱為北豫州,是北魏的邊境城池。原先的豫州被陳慶之攻佔,現在屬於南梁,叫南豫州。北魏為了面子,新建了北豫州,也是用來抵禦南梁的進攻。
在距離北豫州十餘里的路邊上,有一個茶寮,是來往客商的歇息打尖之處。茶寮中,有有一支商隊正在喝茶歇息,為首的是北豫州富商李元年。李元年是一名藥材商人,年近五十,從小飽讀詩書,待人和善,長得也是和善,一縷鬍鬚襯得氣質不凡,一看就是一位儒商。
茶寮的外牆上,也貼着陳慶之的通緝懸賞令,不久前,一夥專門捉拿陳慶之的官兵,路過此地,因為毫無進展,心情不好,
就責罵了茶寮的夥計。
夥計也是一肚子的火,此時那位叫了塵的僧人走來,向他化緣一碗茶。夥計剛好把火發到了塵這裏,揮舞着手裏的擦桌巾道:“沒有,沒有錢,哪來的茶?”說罷,還要上前趕僧人出去。
“阿彌陀佛!打擾了!施主。”僧人平靜說完,施禮後轉身離去。
“且慢!”說話的正是富商李元年,他站起身來衝著僧人示意,道:“大師,且慢,在下李元年,想請大師喝杯清茶,還望大師賞!”
了塵看着李元年殷切的眼神,點了點頭,就來到李元年桌前,道:“阿彌陀佛!謝施主,貧僧了塵,謝施主賜茶。”
“大師請坐!”
“阿彌陀佛!恭敬不如從命!”了塵坐了下來。
李元年示意身邊人給大師倒茶,茶倒好后,他又伸手對了塵道:“大師,請!”
“請”
了塵端起茶杯,淺嘗了一口,茶與清香瞬間入喉,不由的說道:“好茶!”
“大師喜歡就好!在下府上就在前面的豫州,大師不忙的話,可以到府上小聚幾日,也好向大師討教佛法。”
“阿彌陀佛!謝謝施主的款待,貧僧乃路過豫州,此番有要事前去南方,無法逗留,還望見諒!”
“大師有所不知,因為通緝要犯,南方邊境已關閉,任何人沒有朝廷許可,不得越境去到南方,否則怕有牢獄之災啊!”
“阿彌陀佛!貧僧確有要事,一定要去到南方,那該如何是好?”了塵不禁蹙起眉頭。
“大師勿急,不妨先到府上小憩數日,在下再命人到處打聽打聽,看是否過境之計。”李元年走南闖北多年,看出眼前這位僧人不尋常,決意相幫。
“阿彌陀佛!貧僧無德無能,怎敢勞施主抬愛?”
“大師不必客氣!相識即有緣,吾等又何必落於俗套!到了府上,還要請教大師一二,還望大師不要推辭!”李元年真摯的說道,並雙手舉茶杯邀請。
“阿彌陀佛!施主有心了!那貧僧恭敬不如從命了!”了塵站起身來,躬身雙手合十還禮。
“好!大師爽快!來啊!我們收拾收拾,出發回府上。”說罷,幾位李府僕人開始收拾起來。
不一會兒,一行人出發進豫州城,了塵跟隨李元年坐到馬車裏,二人也是一見如故,暢聊間,爽朗的笑聲不時傳出來。
李府在豫州是大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關係都不錯,一行人順利的穿過城門,來到李府大宅。
來到李府門口,門口立着兩個石獅子,張牙舞爪,門沿掛着兩個大燈籠,燈籠上寫着大大的“李”字,旁邊還掛着一串串的小燈籠。估計到了晚上,這麼多的燈籠,會把李府門口照的門口非常的敞亮。
李元年回到家中,家裏立馬就像過年一樣,他的妻妾兒女紛紛前來問候。李元年讓下人把了塵安排在一間安靜的客房,特意叮囑了塵安心休息,切勿心急,他會儘快解決過境事宜。
了塵也是再三示謝,想到,既來之,則安之,就安心呆了下來。
幾日後,疏通了關係的李元年,讓人把了塵請到書房。兩人落座后,李元年問道:“大師,住的可還習慣?”
“阿彌陀佛!施主安排如此周到,貧僧都不知該如何感謝!”
“那就好!大師一看就是不尋常之人,能來府上,實屬榮幸之至!”
“阿彌陀佛!施主過獎了,貧僧乃出家之人,實在再尋常不過。”
“哈哈!大師謬也!在下走南闖北,一眼看出大師絕非一般僧人,且有通天技能。”
“阿彌陀佛!貧僧出身少林,師從達摩,當前初學佛學,正一無是處!”
“今日過來,是告訴大師,過境一事,已經處理好關係,今晚子時就可以出去了。”
“阿彌陀佛!有勞施主了!大恩不言謝,貧僧回到寺中,定會焚香祈福,保佑李府上下!”
“大師,在下只交朋友,不求回報,相信我們很快會再見的!”
“阿彌陀佛!施主何出此言?”
“風聲一過,在下就會去南方,屆時還望與大師一聚,或者說,與大帥一聚!哈哈!”說完,李元年望着對方,會心一笑。
“哈哈!甚好!甚好!看來施主早就知道我是誰了。”
李元年也不接話,來到書桌前,提起毛筆,寫下一個大大的“慶”,再用熱切的眼光看着了塵。
了塵看后,也不隱瞞,點了點頭。
窗戶紙一桶破,兩人格外親切,那必須是要手談一局,期間更是有說不完的話。
當夜子時,趁着官兵換崗之際,李元年帶着兩個僕人,護送一身僧人裝扮的陳慶之出北豫州城。原來,李元年花重金買通了官兵,直接打開城門,送人出城。
看着陳慶之的身影消失在黑夜中,李元年才依依不捨的關上城門。自此,陳慶之終於安全的走出北魏,脫離困境。
正所謂:人生路上多貴人,豫州城中有照應,重金疏通真仗義,脫離困境把家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