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龍戰於野(七)
第五十六章:龍戰於野(七)
何萇直接報出自己當年在中府軍中的職位,而對於如今的職位隻字不提。此時的段千鍾早已斃殺了第四輪騎兵絞殺,搶奪一匹戰馬一桿鐵戟繼續殺向董宣,再挑落十幾名戰將,而唐影帶領下的石門城軍也突破了第一層包圍,向朝煦這裏殺來,任興年由於分心被唐影一箭射傷落馬,隨後又連發數箭,每聲弦響便有一將落馬,二百步之內即便有所防備,依然無法避開,看得李績目瞪口呆,以前只聽說段千鍾手下有一名少年神箭手,但沒想到這樣的年紀就可以達到魏驚落那種弦響落將的造詣,而所指揮的軍陣與段千鍾修長尖銳不同,而是一個渾圓的梭形,前鋒到斷後的距離剛好是四百步,而唐影則在正中坐鎮,一把小梢弓輻射整個軍陣,專射作戰勇猛的敵將,最後導致敵軍都不敢全力阻擊,這極大的減輕了石門城軍的壓力,使得軍陣推進的速度極快。
朝煦看到唐影越來越近不禁有些得意說道:
“老將軍!你還不走?”
這時何萇才聞言猛然轉頭,三百步外,一支鵰翎箭夾帶一聲厲嘯破空飛來,好在何萇被朝煦提醒發現較早,何萇提劍震開那失勢一箭,不禁有些心悸,朝煦卻不等何萇反應一槊刺向何萇,王敬安剛想要阻止,卻又被唐影一箭直取面門,王敬安不顧那逼近一箭,挑開天裂的同時,也被唐影那一箭劃破臉頰,頓時滿臉鮮血淋漓,何萇見王敬安負傷,唐影也越來越近,十分忌憚,稍作思索便對王敬安說道:
“走!”
無奈的帶着王敬安折返,朝煦也並不阻攔,任由二人離去,而意猶未盡的何萇走出幾步才回頭說道:
“年輕人盛氣如虹,不過此戰已定,此去黃泉,老夫便不陪了!”
言畢策馬而去,而朝煦不過一笑置之,心說還真是越老越有意思,臨陣對敵還不忘言之敦敦,隨後自己也不再殺向董宣,而是策馬奔向不足百步的石門城軍陣,唐影也是重點關照了想要阻攔朝煦的將領,使朝煦的行進十分順利,很快便與大軍匯聚,石門城軍有朝煦壓陣,士氣再次攀升,而朝煦則親自領陣壓在軍陣前方,有了朝煦壓陣,軍陣行進的速度更快了不少,此時雙方也不再是圍殺與突圍的關係了,因為朝煦入陣的那一刻,石門城軍便像一匹被激起野性的烈馬,即便李績與董宣合力數倍,也如同腐朽的鞍轡,逐漸失去了對於石門城軍的束縛,但是朝煦並沒有帶領石門城軍轉向殺向董宣的方向,而是向董宣左側迂迴,董宣也派重甲步兵全力阻擊朝煦左側的迂迴路線,其實朝煦之所以與大軍匯聚如此順利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段千鍾連殺五十餘名戰將之後也完全吸引了董宣的注意力,幾乎所有的猛將都彙集到了段千鐘行進的路線上,眼看朝煦已與大軍匯聚,段千鍾便毫不猶豫的調轉馬頭朝着石門城軍陣衝去,即便此時已距董宣華蓋不過三百步遠,董宣見段千鍾陡然調轉馬頭,才知自己再次被段千鍾誤導,其實段千鍾開始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殺到早有準備的董宣面前,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作為防守方的董宣更是知道,可惜他不夠自信,依然把自己的頂級戰將全部堆在段千鐘面前,這樣固然萬無一失,卻也失去了圍殺朝煦的機會,致使朝煦龍歸大海,而更要命的是朝煦的迂迴之下,西側的包圍變得更加薄弱,此時若想突圍簡直易如反掌。而也如董宣所擔心的一樣,段千鍾殺向董宣阻力很大,但回歸石門城軍陣則如銀魚貫潭十分順利,待段千鍾回歸,石門城軍再次向西陡轉,騎兵開路,步兵緊隨,輕易破開了西側薄弱的包圍,也在此時,段千鍾與朝煦不約而同的勒馬減速,慢慢的沉到后側,董宣才驚覺又被段千鐘擺了一道,立即攜兵追擊,但眾將都畏懼段千鐘不敢跟的太緊,即便是想放冷箭,卻也被朝煦與唐影回首引弓率先射落,董宣追了十餘里,便停了下來,緊隨其後趕到的李績見董宣不再追擊有些惱火的問道:
“董太守為何不繼續追擊?”
一向謹言慎行的董宣也不禁斜眼看了一眼李績,冷冷說道:
“龍已入海,當棄弋!”
而李績卻並不甘心,剛想勒馬繼續追擊,卻見剛走過的坦途在前方陡然收斂,成了窄長的山道,何萇趕忙上前對李績說道:
“李督統,前面是黃泉關,不可再追了!”
李績聞聽陡然勒馬,看着前方的谷口陷入掙扎,黃泉關雖然名字帶一個關字,卻並不是什麼關隘,不過是兩座大山夾出的一個彎曲的穀道,雖然不過六七里長,卻實實在在當得上黃泉二字,因為在宗順之爭中此地戰死的人數僅次於血陵之戰,而過了黃泉關便緊臨酆河,酆河的源頭是一眼巨大混濁的泉眼,喚作黃泉,據說那便是聯通陰間的入口。當年朝穹血衣加冠之後並非順風順水的坐穩了中州,即便手握中州最精銳的中府軍依然無法震懾中州諸城的將領,曾被敵軍多次逼近樺川城,而黃泉關則成為了樺川西面最後的屏障,最為家喻戶曉的便是宗戎二十八年的趙隆勤都,趙隆在趙漣的子侄中最為出類拔萃,威望極高,但也是因此被趙氏兄弟忌憚排擠,彼時他在西川防禦臨州,若非朝穹血衣加冠,他的結局也只能是被趙騫一步步架空,之後找個由頭殺掉,而白袂奪鉞之後,趙漣的三個兒子接連被殺,作為子侄的趙隆也嗅到了一絲機會,傾盡全力發動了三次勤都之戰,在前兩次失敗之後,更是聯合了所有反對朝穹的將領同時向樺川進攻,雷厲那時正在東北線抵禦無法脫身,聶川僅率一千步兵在此地死守三天三夜,使得趙隆的三萬大軍寸步不進,這也給胡云揚爭取了時間,待趙隆回首,九千玄離營已來到酆河東岸,一匹黑色駿馬拖掛一展巨大的黑旗來到陣前,朗聲喊道:
“玄離營在此!畏戰者退!”
而這句話直接宣判了趙隆的死期,趙隆大軍都在谷內,無法抗衡玄離營的悍勇,只得退守谷內,此時東側是聶川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西側的玄離營也如一頭猛虎守在西側的谷口。雙方都不敢貿然進攻,趙隆十日絕糧,十五日後在絕望與不甘中自刎,勤都軍全部殉節,而朝穹也在這次戰爭中
(本章未完,請翻頁)
清除了最後一個正統對手,為後期統一中州奠定了基礎。
“繼續追擊!”
李績不容質疑的傳令道,三次勤都之戰李績早已爛熟於心,所以他自然也深知黃泉關的險要,之所以敢於追擊,是因為他相信凌閱一定會率軍支援樺川,而段千鍾必然會安排軍隊阻擊凌閱,最好的阻擊位置便是黃泉關,如此推斷,此時的凌閱一定被石門城軍擋在黃泉關西側,如果此次自己繼續追擊,那麼段千鍾就變成了第二個趙隆,基便不能親手斬殺段千鍾,也足以將石門城軍困死。
董宣想要勸阻,卻並不能找出合理的說辭,但是以他對段千鐘的了解,他絕不可能如此輕率的讓自己陷入險地,隨即拒絕執行命令率軍折返,李績與眾人緩慢進谷,才行進不過二里,便見兩人兩騎擋在前方,段千鍾斜置戰馬橫槊而立,其後十步唐影收劍執弓,而戰馬的鞍側足足掛了七八個箭囊,每個箭囊中都裝滿了鵰翎箭,誰都明白,那滿滿當當的鵰翎箭,每一支都要摘取一條性命,讓人不由望而生畏。
“撼山!”
齊靖聲如洪鐘,響徹整個黃泉關,驚的樺川城防軍人馬躁動,不由後退了幾步,段千鍾坐下戰馬彷彿也受到了這一聲軍令的感召,嘶鳴一聲騰蹄而起,李績穩定心神,命令城防軍再次沖向段千鍾與唐影。
而來到黃泉關西側的朝煦,卻真切的見識到了何為“撼山”!齊靖喊聲尤在谷中回蕩,四名身材壯碩的兵士各提一面六十餘斤的巨大鐵盾猛衝向歸化軍,這巨盾與常規正羽形剛好相反,是一尖朝上兩尖朝下,本來難分難解的對峙線被這四人生生撞向前五步,沖勢頹然之後,四面巨大鐵盾轟然落地,直接砸向被撞倒的歸化軍,頓時鮮血迸濺,鐵盾下部的兩個尖角深深扎入地面,加上被兵士用肩抵住,巨盾穩如岳奆。而緊隨盾手之後的是五名短刀校手,補死了想要爬起來的敵兵,短刀校手之後又有四名長刺手各執兩仗余長的鐵槊順着鐵盾的縫隙刺向被盾手壓縮的敵兵,三輪推進一氣呵成,僅幾息間,便把這場戰爭的慘烈程度拉滿,朝煦並不是沒見過戰場,但從未見過這等慘烈的廝殺,看着滿地的殘肢斷臂和匯滿水坑的血水,朝煦竟開始失神,廝殺的呼喊聲逐漸變小,而那些傷兵的呻吟聲慢慢充斥朝煦滿耳,而目之所及,有更多人早已發不出呻吟,就在剛才,他們還都是為人父子,都還是活生生的兒郎,讓人如何不心疼!戰馬踱步前行,而背上的少年卻早已失去了那掣龍坡上一衝而下的銳氣。朝煦也曾殺過人,有山中惡匪,也有居心叵測的探諜,但對於生命總是有些敬畏之心,而如今才讓朝煦見識到了,在戰爭面前人命可真是卑賤的可憐!
此時在齊靖的帶領下,石門城軍已推進百餘步,前方便是一段直道,凌閱接連敗退百餘步后終於藉助箭矢略有緩和,齊靖無意間回頭,頓時腦子中如雷炸鳴,朝煦一手執弓一手撫按箭囊,任由戰馬信步向前,全然不顧一隻只羽箭擦身而過,而且表情僵滯,眼神渙散,即便聲聲厲嘯在耳仍無動於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