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龍戰於野(五)
第五十四章:龍戰於野(五)
柳暉對於段千鐘的欣賞不單單是因為他超群的武藝和過人謀略,而是段千鍾從不自恃武藝而一味以力破局,也從不因為思慮過重而貽誤戰機,總是能夠在勇氣和謀略中抓的恰到好處,這才是段千鐘的可貴之處,董宣與段千鐘不同,雖然武藝也算得上出類拔萃,但是行事卻比段千鍾謹慎太多,行軍佈陣也是步步為營,此次率軍五千支援樺川,首先以五路斥候扇形分佈向前探知,每一路十五名精銳,若遭遇敵人,可戰便戰,若不可戰便迅速退回,而唐影伏擊的便是這五路斥候中間的一路,這路斥候見唐影人多便立即退回,兩側的四路繼續推進,唐影也並不追擊,很快將軍隊一分為二向兩側的斥候穿插,相近的兩側卻不像中間那路這麼幸運,被一分為二的兩路先鋒部隊從斜後方襲殺,損失慘重,但仍有少量斥候逃回主力彙報了遇襲的情況,而一分為二的兩路先鋒部隊也並未繼續向兩側絞殺,僅是就地駐守。
兩方對戰並不是集中所有軍力一口氣往前沖,而是先派斥候相互偵查,小規模作戰一般安排三路或者五路,每路十五人,其中一名縱校,兩名呈騎帶領七名觀夫為作戰單位,而剩下的五名則為游騎,主要負責往返於主力與斥候之間傳遞情報,每隔五里便會派一名斥候返回彙報情況,別看縱校與呈騎級別較高,但是每次遭遇都要保證游騎先撤自己才能撤退,但是一般同級別的斥候遭遇卻並不會有人掉頭回去,因為在雙方眼裏對方都是沉甸甸的軍功,你在跑的時候別人也在追,而能夠成為斥候的人騎射都不會差,留個背身給別人是極不明智的選擇,而雙方對戰,最先減員的一方必然陷入被動,兩路斥候相遇都默認只派一名游騎回軍稟報,而剩下的人便是對向拼殺,以保證游騎可以順利返回。而中軍則可以根據遭遇的斥候數量推算敵方先頭部隊的距離,以此調整戰術,扇形分佈的斥候所彙集的遭遇距離亦可以推算出敵軍的分佈情況,所以作為戰鬥主力的縱校與呈騎的戰死率極高,相反,也有極多的將領都是從縱校或者呈騎開始大量積攢軍功,最後成為予奪天下的名將。
董宣先是接到了中路被襲的消息,董宣有些放心了,因為對方選擇城外作戰,說明襲取樺川無果,但令董宣意外的卻是中路遭遇的並不是斥候探馬,而是足足五百人的先頭部隊,隨後便是兩側遇襲的消息再次傳來,根據遇襲的人數和方向,董宣便推斷出兩側遭襲也是中路的先頭部隊一分二所為,由此推斷對方兵力並不會多,當在三千以內,但是最外兩側卻一直有游騎回稟,並未遭襲。不巧的是遭襲的斥候中剛好有人認識唐影,便讓董宣鎖定了進攻樺川的正是段千鍾。
深諳軍事的董宣直接推斷出段千鍾想要一戰定乾坤,董宣對於段千鍾究竟有多少人並不確定,但能夠以先頭部隊代替斥候向前,基本可以確定不會超過三千人馬,他十分了解段千鐘的眼光與魄力,既然他着急決戰,必然有所憑仗,董宣隨後便反其道而行,將自己的五千人馬分成三部分,兩邊各一千由自己手下的猛將貫驍和元華率領,順着外側兩路斥候的路線包抄,而自己率本部三千直進以吸引段千鍾全力一戰,董宣從不覺得自己兵力多於段千鍾就可以保證取勝,但只要將段千鍾圍困,等待樺川守軍支援,段千便是必死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無疑。董宣的理智與穩健對於任何人來講都是一個十分難纏的對手,因為他用兵從不求勝,只求不敗,此等心態也暗合了為將用兵的最高境界,即便段千鍾也遜色不少,這也是董宣自跟隨柳暉蕩寇以來鮮立軍功,卻仍能得其賞識的原因。此次對決雖然雙方動用兵力都不多,而作為將領,卻是被琢玉郎柳暉極為稱讚的年輕翹楚,自然是十分精彩,如果說段千鍾是天生的擎天一柱,而董宣則恰恰相反,他是一列列碼放整齊的柱石,雖不及前者挺拔俊秀,卻穩健有力,不驕不躁。
段千鍾先是率軍與左翼的先頭部隊匯合,直接迎着董宣的右翼進發,這一路行進的十分果決,右翼一千迂迴的兵馬被段千鍾直接擊潰,主將元華被段千鍾一合挑死,而此時董宣左翼迂迴的部隊也遇到了段千鍾右翼的兩百餘人的先頭部隊,可是唐影見到對方人多直接掉頭就跑,擺在這一路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放任不管繼續尋找段千鍾主力,一個是追擊殲滅,這一路的主將是貫驍,年齡與唐影相當,決定追擊的同時也派人返迴向董宣稟報,董宣首先接到右翼被擊潰的消息十分震驚,並不是震驚事情的發展,而是沒想到會潰敗的如此之快,而元華也並非庸將,當年演武也曾與段千鐘有過交手,在董宣心中,元華即便不敵段千鍾勇武,也不至於被一合挑死,而段千鍾用兵斬將之狠辣,也使得董宣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自以為了解的對手,但是左翼彙報情況之後瞬間大驚失色,立刻傳令讓貫驍回撤,但是兵貴神速,貫驍率領的一千人追擊唐影,常規來講這樣的追擊在十里之內基本可以解決戰鬥,但是留給唐影的時間顯然更加充足,因為段千鍾擊潰董宣右翼之後立馬折返迎向了唐影,兩軍在密林之中追逐不過七里,唐影突然停住列陣,貫驍頓感不妙,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也明白,以段千鐘的思慮,怎麼會留給他回撤的餘地,索性一鼓作氣直接沖向唐影的軍陣,事實證明,貫驍這次真的選對了,因為段千鍾早已將自己的軍隊一分為二,包向了貫驍的后側,若此時貫驍後撤,必然和段千鍾所率的兩千多石門城軍撞個滿懷,這樣看來,以一千兵力硬沖唐影的石門城軍,的確更為妥當,但是他還是低估了石門城軍,這次沖陣異常順利,雖有戰損,但除了貫驍所率的親兵,幾乎都衝出了唐影的封鎖,貫驍見此更是頭皮發麻,因為他發現唐影所率的石門城軍根本沒有全力阻擊自己的部隊,而是集中兵力朝着自己攻打,如果他提前知道元華被段千鍾一槊挑死,打死他都不可能追擊唐影,因為段千鐘的最終目的並不是擊潰這兩路千人規模的分兵,而是為了擊殺元華和貫驍二人,這便是段千鐘的先手優勢,他率先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董宣,從而根據董宣的用兵習慣安排了一切來誤導董宣,為的就是斬去元華和貫驍這對臂膀,貫驍看着自己的兵馬越來越少,而後方的段千鍾也執槊追至,更是不敢和段千鍾這等級別的猛將交手,只能硬着頭皮提刀殺向唐影,唐影絲毫不懼催馬前沖,同時連射三箭,前兩箭被貫驍躲過,但最後一箭貫驍直接以肩膀硬接,隨即便和唐影相會,三尺寒芒直取貫驍頸處,貫驍堪堪躲過,如果剛才貫驍躲那一箭,唐影這一劍攔頸必然人頭落地,貫驍忍着肩頭的疼痛勒馬轉身,長刀斜劈向唐影,而此時唐影也早已勒馬轉身欺身貼近貫驍,一劍刺向貫驍腹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部,貫驍也顧不得許多,長刀繼續下劈,同時側身躲避,寶劍劃過腹甲擦出一叢火花,唐影也以左手接住下劈的刀柄,右手收劍上撩,兩人來回戰了二十餘合,貫驍的盔甲上被唐影的寶劍劃出道道划痕,除了開始被唐影射中一箭也未再負傷,不過被唐影屢次欺身,也只能苦於招架,無力反擊,此時段千鍾拋開石門城軍一騎當先,挺槊而來,槊尖破空之聲猶如龍吟,聽得貫驍脊背發涼,哪還敢再戰,索性強行硬沖唐影,錯身之際也不回馬,
而一直保持欺身的唐影就是等的這個機會,一劍破開盔甲刺入貫驍后腰,貫驍后腰吃痛將長刀向後橫掃,唐影不得不後撤躲避,貫驍直接將刀側斜豎在背後護住脊背,頭也不回的向遠處奔去,唐影卻不慌不忙的收劍搭弓,直指貫驍沒有護住的後頸,弓滿如月,只需輕輕一放,貫驍必死無疑,此時段千鍾飛馳而來,一把按下即將離弦的鵰翎箭,隨後將手中的長槊奮力一擲,槊如蒼龍出水,直取貫驍,但畢竟不如箭矢去勢,段千鍾也沒有高寧那般投擲的技術,沉重的馬槊逐漸下墜了幾分,直接穿透貫驍戰馬後腿,貫驍連人帶馬跌倒翻滾出十幾步遠,狼狽至極,此時也知道自己生還無望,也顧不得身上的疼痛,摸起跌落身旁的長刀爬了起來橫刀而立,貫驍覺得,既然是死,總要有點大將的風範,段千鍾接過身側遞過來的一支馬槊,兩人對視,貫驍視死如歸,一人一刀的威壓,竟也不遜段千鍾,此時石門城軍彙集了兩千餘人,段千鍾看了看貫驍,策馬前沖,貫驍對此多少有些失望,本覺得段千鐘的武藝和人品也會下馬步戰,來一場公平的對決,隨後也不禁自嘲,戰場之上,哪有什麼公平可言,收斂心情也提刀奔向段千鍾,兩人相會只在瞬間,段千鍾一槊刺向貫驍,角度極其刁鑽,貫驍本來還想去斬段千鐘的馬腿,此時卻不得不收刀格擋段千鍾刺來的一槊。
鏘……
槊尖刺中刀身,狠狠的撞到貫驍胸口,槊柄被抵出一抹誇張的弧度,段千鍾順勢一挑,槊尖隨即上彈,如虎尾抽向貫驍下頜,在刀身上摳出一叢炫目的火花,貫驍抬刀下壓,連人帶刀被再次挑飛十幾步遠,一口鮮血噴涌而出,貫驍忍住胸中翻湧,提刀站起,毫不猶豫的再次沖向策馬而來的段千鍾,剛衝出幾步便聽身後馬蹄聲大作,一道寒芒擦過耳側,拖掛一抹鮮紅挑向段千鐘快如星垂的槊尖,生生止住那下沖之勢。
白虹凌洲岳,寒芒挽星辰。
貫驍對於這桿三棱銀槍再熟悉不過,此槍名喚挽星,而它的主人便是董宣,董宣在接到貫驍戰札時就猜到了段千鍾最終目的是要殺元華和貫驍,於是組織了全軍所有騎兵火速趕來,希望能夠從段千鍾手中撈回貫驍,好在來的及時,不過這也讓從不涉險的董宣第一次如此近距離面對敵方主將,對手還是令他最為心悸的段千鍾,董宣雖然槍法不俗,但顧慮太多,只適合衝鋒陷陣,根本不適合臨陣單挑,面臨段千鍾這樣的頂級武將,還要分心去提防唐影的冷箭,董宣在氣勢上就輸了一大截,連戰十餘回合,便難以招架,而跟隨董宣而來救場的騎兵戰將幾乎每一合都會被段千鍾挑翻一人,十餘合下來,就有近十名戰將被段千鍾挑下馬有死有傷,董宣果斷撤出戰場,還未撤遠卻被唐影一箭射中肩頭,鋒鏑從臂甲縫隙鑽入,深深扎進肱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