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鬧劇

第三百五十七章 鬧劇

高大的樓船再次越過水師戰船巡弋的江面,慶成郡主給在金陵城中翹首以盼的朱允炆和大臣們帶回來朱棣的答覆,只是讓朱允炆極為失望的是,面對朝廷丟出的這個難題,朱棣並沒有做出選擇。

他若是答應了佔據北境共治天下,那便坐實了他的篡逆罪名,什麼靖難輔政,全都成了天大的笑話;他若是不答應繼續攻打金陵,天下人自然也能看清他朱老四的目的只是皇位,如此口誅筆伐,諒他也不敢選。

只要他再猶豫些日子,勤王的大軍進了金陵,到時候就萬無一失了,但朱允炆沒想到的是,朱棣確實沒那麼好忽悠,面對這個難題他不僅沒有選,反而還丟給他一份女干佞名單,擺明了是到頭了要再逼朱允炆一把。

這份名單上列二十九人,除了方黃齊三人,景清、練子寧、黃觀等人也赫然在列,個個都是削藩派的中堅官員,這份女干佞名單一公佈,立刻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上了名單的官員個個激憤,沒上名單的都鬆了口氣,而李景隆、茹常等議和派則是一下子抖擻了起來,在金鑾殿公然叫囂要先行誅殺削藩首惡,以安燕王。

這下子朱允炆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書獃子方孝孺出的好主意不僅沒讓朱棣進退兩難,反而讓朱允炆傻眼了,他如何不知道就算自己真按朱棣的說法誅殺了方黃齊等人,眼巴巴看着金陵城的朱棣也不會撤兵,到時自己反而要人心喪盡?但朱棣一口咬死他就是直奔這些人來的,朱允炆不動手他就自己來,到時候打進金陵他難道還真只找方黃齊等人算賬?

不可能的。

這事實在太容易想明白了,官員們感嘆朱棣難對付的同時,看向那些「女干佞」們的眼神也越來越怪,以往削藩議和兩邊不站只知道伸長脖子看戲的中間派官員到了如今也不由生了些怨氣,朝廷萬里江山、百萬雄兵,對付一個八百勇士起兵奪取北平的燕王,打來打去居然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四年之前,誰能想到會有今日?

那些名字被列在女干佞榜上的官員,縱使不是女干佞,也是庸臣!

一時間聽聞燕王到揚州后倉皇無措混亂不堪的百官好像找到了宣洩的方向,彈劾的奏章雪花一樣飛向御書房,每日朝會都有成群的官員跳出來請誅方孝孺,連還在路上的黃子澄齊泰也不能放過,部分理智點的道士沒有要求朱允炆立刻殺了他們,卻也提出此三人庸碌誤國,應當削職為民,永不敘用,以此來暫緩燕王之怒。

要知道現在朝會方孝孺還是站在文官之首,以往這個位置是天官吏部尚書站的,如今已經被他佔了幾年,他見百官群情洶湧,眾口一詞,連對其餘兩人的憤怒都一同宣洩在他身上了,各種難聽的話層出不窮,讀書人罵人,那是不帶髒字的,玩弄筆杆子的官員們罵起人來那叫一個刁狀狠辣,直把方孝孺說成了天上地下自古以來第一蠢材,方孝孺再也忍不下去了,他做官雖差到極點,但好歹是個大儒,不由厲色叱喝,鬚髮飛揚唾沫飛濺,這氣勢倒也把百官一下子壓了下去,朝堂一時安靜下來。

只是有人卻不吃他這一套,在朝堂上帶頭衝鋒了兩天的李景隆嗓子都啞了,正準備再出列和這書獃子戰上一番,一個人的動作卻比他還快,挺身而出憤然斥道:「朝堂本就是百官議事之地,國家已到如今地步,居然還不能容納直言?」

所有人的目光一同望去,片刻后嘩然四起,方孝孺本打算含怒反擊,一看之下也呆住了,出聲之人竟然是和他同在女干佞榜上的練子寧!不僅如此,練子寧還是削藩派的中堅人物,按道理說此刻他該和方孝孺同舟共濟才是,沒想到他也站到了方孝孺的對立面!

很顯然削藩派內部對於方黃之流的深惡痛絕在這一刻到達了頂峰,眼見方孝孺還在耍他的大儒派頭,練子寧再也忍不住了,站出來針鋒相對,方孝孺頓時如五雷轟頂一般被摧毀了心理防線,他怎麼也想不到居然連自己人都對他充滿了仇視和輕蔑。

被搶了活兒的李景隆無聊得彈了彈指甲,陰陽怪氣:「希直先生口口聲聲大義,可大義在何處?在天下,在皇上,在各位忠臣!而不是在希直先生的權傾朝野上,希直先生博學多才,自然知道當年七王之亂晁錯自求一死以安天下的事情,希直先生為何不效仿一番,以一死來堵燕王之口呢?到時候燕王豈不只能乖乖退兵?」

這話就太狠了,百官頓時投來欽佩的目光,別人還只是罵,這位已經想逼方孝孺自己去死了,方孝孺怔了片刻,臉色頓時漲紅如雞血,但要他在此時自盡,他是怎麼都下不去手的,李景隆見他一副顫顫巍巍點指過來卻半句話說不出口的模樣,不由撇嘴鄙夷:「呸!」

「呀!」方孝孺再也忍不下去,堂堂文官之首,跳將起來就往李景隆撲了過去,一套王八拳打得虎虎生風:「若不是你壞陛下大事,怎會到如今這個地步!陛下,當殺此賊,以謝天下!」

朱允炆坐在龍椅上傻眼了,百官也一片騷動,李景隆萬沒料到方孝孺惱羞成怒到了這種地步,堂堂大儒找金殿上就要找自己拚命,他終究是個武將,真打起來一腳就能讓方孝孺把肚子裏的隔夜飯吐出來,但他哪兒敢真動手?萬一陛下想起之前那些破事也發了怒把他拖出去砍了怎麼辦?於是他只能抱頭護住要任由方孝孺撕扯,裝起了孫子。

其餘官員一開始還沒回過神來,可片刻之後才想起不只是方孝孺,李景隆這廝也端的可惡!若不是他兩番大敗,朝廷怎麼會有今日窘境?當下也有不少官員怒不可遏地上前連抓帶撓,李景隆跑他們就提起官袍追,一時金鑾殿亂成一團,堂堂國公和官員居然繞着盤龍柱追打撕扯,滑稽不堪,實在讓人看得想笑。

只是坐在龍椅上的朱允炆是怎麼都笑不出來的,議和拖延時間的計劃破滅,朱棣必定會儘快過江攻打金陵,他本就心亂如麻,可如今問計於百官,沒人能給個好的提議也就算了,莊嚴的金鑾殿還發生了這種鬧劇,直把他看得頭暈目眩口乾舌燥。

到底該怎麼辦...

「夠了!」眼見事態愈演愈烈,加入追打的官員越來越多,李景隆鼻青臉腫袍服都被扯成了布條,練子寧鼻子都快氣歪了,站出來一聲大吼。

方孝孺也太不着調了,事到如今,就算把李景隆分屍了又有個屁用?燕軍兵臨長江,當務之急是要逼退燕軍,這事兒沒人想到,推卸責任倒是一個比一個勤快。

混亂被練子寧的大吼壓了下去,追打李景隆的官員們紛紛停下,有幾個身體不好的還在呼呼喘氣,披頭散髮臉上滿是血痕的李景隆慢慢站起來,看起來倒是沒什麼難堪的神態,他還像模像樣彈了彈衣冠站回了隊列,好像之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練子寧狠狠瞪了他一眼,朝朱允炆拱手道:「陛下,長江天塹,可當十萬雄兵,朝廷還有水師,燕逆無船,不可能從容過江,而且眼下已經入夏,天氣炎熱,易生瘟疫,燕軍多為北人,不適南方氣候,只要堅守長江,燕逆必然退卻!」

朱允炆終於聽見了說人話的官員,心神也鎮定了些,可還是有點不安:「若燕逆真過了江呢?」

練子寧成竹在胸:「就算燕逆飛過天塹也無妨,金陵城高池深,糧食充足,守上半年也無問題!燕逆兵臨城下,靠的只是一個快字,待朝廷各路勤王大軍一到,金陵之圍必解,故而當前之計,在於整頓水師,加固城防,有陛下親自坐鎮於此,金陵...牢不可破!」

朱允炆聞言大喜:「不錯,愛卿所言有理!就依愛卿所言,即刻施行!」

不管怎麼說,今日朝會終究是拿出了個解決方案,雖然這個方案還是被動地等待,但朱允炆總算是有了些安全感,朝會散后,他走回後宮,一路上他審視着皇宮中的一切,那股子不安,又漸漸地泛了上來。

宦官、宮女、大臣仍舊對他畢恭畢敬,但他明白,即使不久之後這裏換了新的主人,他們依然會這樣做的。

因為他們只是僕人,只要保證他們的利益,主人之間的更替對於他們實在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朱棣的兵臨城下,讓一直呆在金陵的朱允炆明白了一個道理,也是這些日子他內心惶恐不安的來源,因為他終於發現,所謂富有四海坐擁天下的他不過是一個孤獨無助的人,他的一生並不是用來享受繁華富貴的,從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痛苦已經開始,他要防備大臣,防備藩王,防備宦官和身邊所有人,他和他的皇位要隨時防備任何外來的打擊,一旦皇位被人奪走,也就意味着他生命的終結。

「死」這個字,從來沒有這樣血淋淋地出現在他眼前過。

沒錯,有長江天塹,有金陵城防,看起來彷彿能守住,但長江對岸的燕王,四年以來打了多少不可思議的仗?他甚至從德州一路奔襲到了長江北岸!這些時日朱允炆強迫自己不要去想,但每次閉上眼睛,似乎就已經看到一身殺氣的朱棣走上金鑾殿,看着癱倒在龍椅上的他。

他隱約明白了一點,他最大的錯誤在於他不知道,朱棣起兵的那一刻其實已經註定了兩個人的命運,一個是朱棣自己,另一個就是他。

造反的朱棣固然沒有回頭路,其實他也沒有,因為自古以來,權力鬥爭只能有一個獲勝者,而剩下的那一個,通常都會死去。

朱允炆想要蹲下喘兩口氣,但他的自尊不允許他如此狼狽。

事情已經到了這步田地,聽天由命吧。

他這般想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本大明一贅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本大明一贅婿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 鬧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