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個天下,這座江湖

第2章 這個天下,這座江湖

自古中原富足繚繞,不論是朝代的興衰,亦或是身居高位者的更迭,都在這泱泱大圖的“戲台”之上,粉墨登場。

而南唐前身的大唐,更不止步於中原腹地,這頭昔日的猛虎,甚至吞下了西北以北的漠地,江南以南的樟淮,以及東嶺之外的丘土,與往朝歷代相比,多出了三州九郡三十八縣,國土擴大了近一倍有餘。

可即便如此,在中原立足了近兩百多年之後,也總歸逃不過“合久必分”的大勢,外戚干政下的大權旁落,龍椅上那位的夜夜笙歌,邊關大將的通敵叛國,如同一把把致命的斷頭刀,一刀刀地砍向這頭病危的猛虎……

經過邊關大將顧杵的聚義起兵,以及淮北遼東兩大藩王的聯手響應,一場“覆唐之亂”開始如瘟疫般啃食這頭病虎的殘軀。

大唐的分崩離析,由朱氏率先的“典範”,衝破了最後的一道防線,繼而替代大唐統治天下的各大諸侯,開始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起兵自立。

而現如今的天下,不論諸侯藩鎮再多,也只能是棋盤上的落子,該棄該用,都得看那兩位,在棋盤上早已落地生根,無可撼動的對弈之人。

大唐滅亡后,本無皇權的旁系龍子,在其叔父的撐腰之下,趁勢發兵,占截中原腹地的江山故土,靠其強勢的手腕,以及親信賢能的輔佐下,硬生生地壓下了所有不滿的聲音。

現如今,算上依附的諸侯藩王,續大唐國祚而生的南唐,佔領着將近六成的土地,如一頭南方巨鹿,蹄踏中原。

再有梁王淮齊統兵連協邊防軍務,四大親信藩王也分別鎮守在南北東西的四處重鎮,多一些“內外異服”的味道,這也使得南唐的地位越發鞏固,難以撼動,更有虎視天下的雄姿,直追前朝國祚。

如果說,南唐是一頭立足於中原的巨鹿,那麼大夏這條盤踞在漠北以南的巨蟒,隨時都可能將此鹿吞噬入腹中,消食殆盡。

劉順這個大夏的當朝的皇帝,本為一介亡命草寇,整日過着亡命天涯的生活。

相比南唐天子的手無縛雞之力,這位外朝天子,自身便是一位一品四境的二品小宗師實力,更是領悟了其中奧妙,對上一般的大宗師級別,也能將其斬殺,妥妥的一位江湖草莽出生。

正因為有這一身本事,他做過殺人越貨的勾當,當過山賊強盜,也曾作過巡捕,實實在在的白手起家,后被手握十萬邊防重兵的顧杵相中,因武力尚可,殺敵有功,從提刀步卒,一步步爬到了領兵五萬的親兵將領。

顧杵死後,劉順在其武道授業恩師的護佑下,統領顧杵親兵橫掃八方,又在深山竹林中偶得賢才指點,更是直上九宵,似如虎添翼一般,以五年時間成立了唯一一個能與南唐對峙的王朝。

其餘的貴族藩鎮,有的安於現狀,無絲毫獨霸天下的雄心,有的逆來順受,當著風吹一邊倒的牆頭草,而有的礙於天地人和皆無,只能退守一方。

雖各自憑實力佔山為王,有着權霸一方的鐵血手腕,但還是經不起勢單力薄,畢竟自身還得靠在名號明哲保身,皆是成為了兩位弈者的局中棋,手中刃……

雖這些年或多或少的,都吃飽喝足成了藩王般級數的門閥巨頭,可也免不了無止境的剝削,以各種罪名死的死,天子心腹頂替的頂替,可這些地方權貴卻也敢怒不敢言,畢竟打打不過,玩玩不過,也就忍氣吞聲,硬生生地被磨去了帝王心……

在這一點奪權剝貴的手段上,兩大位龍椅上的皇帝,倒是出乎意料地“兄弟齊心”,另這些個前朝遍地生,如今卻已經寥寥無幾的權貴霸主,不由得罵罵咧咧地直稱噁心。

而在南唐境內,其實以天子手段來講,這些個門面上依舊以名號自立的諸侯權貴,其實早已勢如水火,國都早早便傳出過天子之言,“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本章未完,請翻頁)

,雖被否決,可事實如何,各大人物其實早就銘記於心,最近這幾年,也是在費盡心機的討好其龍顏罷了……

對於這些諸侯權貴來說,既然人家不希望自己能夠“自力更生”,反倒希望自己喝酒吃飯認人為娘,既然沒有盼頭,倒也是樂得如此,畢竟身前哪管身後事,有福可享即可。

而大夏便是另一番景象,不知道是因為中原溫柔鄉以為,民風彪悍,還是因為在那位劉氏天子的威懾之下,成為巨蟒的“獠牙”和“鱗甲”,相較於南唐那群依附的“破銅爛鐵”,顯然大夏朝對這類外力的利用,更為看中。

三年前,南唐皇后難產而死,皇子也跟着早夭,導致國運大減,其龍脈也呈現出了“金龍閉目”之相。

而這也讓劉順看出了機會,立刻下命讓前蜀、后蜀,這兩個自立旗號的諸侯,合併發兵五萬,直取南唐的邊關,而大夏的征東將軍楚籍,親率三萬步卒,一萬重騎兵以及八千攻城軍械,直取南唐的左嶺,所過之處,無往不利。

而南唐的天子李渠,自然不會蠢到認這王八羔子,是故意近犯以此噁心自己。

左嶺邊防乃是南唐的咽喉要部,如果被攻破,對於夏朝來說,便是一位一絲不掛的佳人,只能任其“索取”。

享“兵寡而多謀,巧計而勝強”之稱的南唐後起名將淮齊,自然也不是無能之輩,遣八萬精兵火速屯兵左嶺,拐道開山鑿河,硬是讓楚籍的兵馬一步都沒踏過左嶺的城關,更是避免了真正意義上的正面交鋒。

而那本來左嶺的地頭蛇,南唐的前朝老將鍾譚,卻是因鑄錯而不利的罪名,直接就成了一個回鄉享老的田園翁。

南唐天子自然不會便宜了座下的諸侯,明目上兩國的前朝權貴對兩大王朝卑躬屈膝。實際上各是心懷鬼胎,恨不得天下再亂點,才可以混水之中摸肥魚,坐收那異想天開的漁翁之利。

對於單一的勢力,不管是南唐或是夏朝,都能自信地說出“碾壓”二字,即便是三四個愣頭青一起造反,對兩大那兩個人間天子來說,也不過是塊燙嘴的豆腐,煩人的蒼蠅。

但若是把兩朝的諸侯權貴逼得狗急跳牆,擰成一股繩子,那將是一條能絞死兩大王朝的索命繩,這也是兩位真龍天子,僅是一味的削弱打壓,並沒有徹徹底底地將這些眼中釘打殺殆盡的原因,兩朝誰先起內亂,那麼就會引來另一方的索命,所以拔釘之計,只能放於長遠。

而南唐天子李渠,在對座下諸侯遣將徵兵的同時,又以國子監儲籍中,前朝劍法大家白閔的《太玄劍經》為賞,令天下武評十大至強榜中的李明絕,去阻擊夏朝的征東將軍楚籍,以及其統帥三軍的三名義子。

那一日,在天下第一城的長安城中,李明絕喝得爛醉如泥,用半日時間便參透了那號稱最“玄”劍招的《太玄劍經》,酒肆的老闆小二,街上的客人行人,皆是看到了有一襲白衣,單足點在一柄三尺青鋒上,起劍東行。

而過了半日,便有八百里加急傳來,楚籍被擊退,其麾下的三名義子皆被劍氣所傷。而那身邊護衛的七百親兵士卒,更是被一氣掀翻。

戰局被延後拖至數日,加上軍心不穩,夏朝皇帝不得不下令,讓大軍右撤至南唐梁州,發兵梁城。

但反被淮齊引兵三萬伏擊,加上韓行阡暗通天道,兵道及法道,輪番的騎兵鑿陣攻殺之後,夏朝步卒在折損了數萬兵力后,終於是撤走了所有的兵馬,隨着大夏的撤軍,此戰也不了了之。

而經此一役,也讓兩座廟堂的大小座號人物,都意識到了江湖之人的重要性,諸侯權貴開始培養鷹犬高手,而舉動最大的便是大夏南唐。

兩朝天子紛紛招攬江湖人士,許諾千金封地,或是官位名第,也有的是武功典籍、天下名兵等,皆各予所需,讓其去刺殺或助戰,用處也是及其

(本章未完,請翻頁)

廣泛,而軍機處更是及此豢養了一大批的江湖鷹士,兩國死士碟子的水平,都在大幅度上漲。

久而久之,這類人便有了一個共有的稱號“行客令”。

江湖之人本該無拘無束,不聽人命,一心攀爬武道的高峰,而這類人的反其道而行,往往被江湖之人所唾棄,尋常百姓或是達官權貴,也都會遠離或避開此類人。

原因很簡單,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既然有你刺殺別人的活計,難道你就敢保證,某一天不是別人在你後背捅刀子?若是不小心與這種人親近,便慘遭誤殺,豈不是奇冤無比?到那時,便是啞巴食黃蓮,有苦無處言了。

而江湖之人,也會被皇庭所限制,候門都言深似海了,皇庭之深,更不必說。

南唐天子在宰輔李乾,以及內閣主丞李不皿的合議下,設立了“天遙樓”和“湖光閣”,對南唐的江湖之人進行控制和監察。

畢竟不能仗着自己有身武功,便可以逍遙放浪了,如不把控,豈不是今天便坐地稱王,明天就蹦到皇宮內“拉屎”不成?

雖說夏朝和南唐皆有對江湖進行監製,卻依舊免不江湖人的逍遙,畢竟前朝的國祚龍氣實在太盛,夏朝與南唐是沾了光,可也沒辦法全然吞噬殆盡,因此當朝江湖的武運,可謂是來到了一個千年以來,前所未有的盛況。

天下武評十大高手,便是這兩座王朝共有的山巔十人,雖說不乏一些隱世高人表明不入榜內,但卻絲毫不影響此榜的含金量。

想那南海之上,那一位坐而擁攬天下武學之絕巔的美名,自位居於武評第一,更是讓江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其本人也曾豪言,哪怕天門大開,也可坐於凡塵舉頭望,視那位列仙班的仙人還不太配同輩而論,此等妄語,天下人卻沒有一個發出質疑,畢竟其中的底氣與實力,皆讓人信服。

闖蕩江湖的遊俠兒,如果不去南海這座,有着天下第一坐鎮的望天樓磨礪磨礪,就說自己學成出師了,那是絕對沒人信服的。

天下武夫皆笑的百無一用是書生,可誰知武評第二這個位置,立足之人卻令人凄凄切切,剛剛好就是一個意氣書生,指導謀划“覆唐之亂”的前後因果,也一手引導着南唐與夏朝的對峙,誘殺顧杵與淮北遼東兩大藩王,開創了一座名為“山河棋闕”的閣府,這個謝氏儒聖座下的儒生,更是掌握着這天下許多不為人知的諜報,這隨便一項成就,就足以令人望塵莫及……

當然,這令得許許多多的江湖莽夫在驚掉下巴的同時,也有人戲謔地說笑,若誰在江湖摸爬滾打時,在武學一道獲其青睞,那怎麼著都是位列天下前十五甲的人物,至於為官一道上,他若肯為哪一方出力,那無異於是獲得了半壁江山一般,這麼的“誇大其詞”,其實久而久之,卻大都這麼認為了。

天下武評,這十人確實是各有千秋,不乏以武證道的仙人境界,也不乏有三教九流的人物坐鎮其中,更有那江湖豪傑,以及一心卧居朝野,蓄勢待發的人物,卻是沒有人質疑過他們的種種仙人手筆。

望天樓,攔截南海坐望天門。山河棋闕,視江山如局亦可落子生根。

再者是江湖劍道魁首的青崖劍府,以及江湖享有盛譽的王氏譚龍峰,哪一座搬出名號來,不能在江湖上壓死人的?可就是這些一個個在嘴上念叨紙上搬弄的名字,便是大唐,乃至七百年前的大秦以來,所未有的江湖盛況,提此些足以,卻不止於此罷了。

在這廟堂上的勾心鬥角中,以及這座大秦及盛唐七百年後江湖的追名逐利中,無論天下如何亂,既是梟雄起而英雄出,鬼才現而風流顯之時,江山代有新人出,江湖縱有逍遙客。

都是求名求利求權求勢,名有所顯露,各有所得失。

且待,天下人共逐鹿!天下人,皆風流!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武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武當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這個天下,這座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