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新秩序(四)

第962章 新秩序(四)

克里姆林宮內燈火通明,參加宴會的蘇共高層各個容光煥發,他們互相碰杯,表達對何銳去世的哀悼與惋惜,但是發自內心的笑容足以證明他們此時的歡喜。

極少有事情能讓蘇共高層達成真正的1致,何銳的死讓蘇共內部罕見的達成了情緒上的契合。何銳政府並沒有敵視蘇聯,但是何銳政府的確讓蘇共高層感受到沉重的壓力。

斯大林搞不太清楚自己是兔死狐悲,或者只是更單純的感嘆人生無常。總之,他沒辦法融入到那些歡樂的蘇共高層中去。好在蘇共高層對斯大林很敬畏,見總書記情緒不高,沒人敢過來觸霉頭。斯大林也得以在熱鬧的會場中思考着接下來的事情。

何銳對國際局勢有着令斯大林忌憚的洞悉能力,雖然何銳並不利用其洞悉能力搞陰謀詭計,卻也讓蘇聯不知不覺中總是會選擇何銳計劃好的方向。

斯大林並不認為何銳的繼任者擁有同樣的實力。至少,斯大林剛聽到何銳死訊的時候,期待何銳的繼任者李潤石並不擁有比肩何銳的戰略判斷能力。不過李潤石如果比何銳差勁,蘇聯就必須通過外交渠道與中國進行溝通,獲得中國理解與接受蘇聯接下來的軍事行動與地緣政治構建。

莫洛托夫此時從主會場外進來。他方才招待了中國駐蘇聯大使,因為主會場內的氣氛,招待在旁邊的小會議室內進行。表達了對何銳去世的哀悼后,莫洛托夫又表達了想派遣特使前去中國弔唁何銳的願望,以及期待新中國國家主席李潤石在合適的時間出訪蘇聯的意願。

結束了這次外交會面后,莫洛托夫趕緊過來向斯大林報告這次會面的結果。莫洛托夫並不好酒,斯大林也沒心思喝兩杯,兩人就端着果汁到另1個小會議室內談了起來。

中國駐蘇聯大使接受了蘇聯派遣特使到中國弔唁的請求,這讓斯大林確定李潤石暫時沒有降低中蘇關係的打算。斯大林就告訴莫洛托夫,“讓基洛夫同志去中國1趟。”

莫洛托夫當即表示完全贊同斯大林的決定。根據中國的文化傳統,基洛夫作為大家普遍認為的斯大林的接班人,非常適合代表蘇共以及蘇聯政府前去弔唁。

這就是文化的不同。如果是蘇聯看中國的話,何銳的副手到蘇聯來,就不會被認為具備特別重大的意義。因為莫洛托夫已經基本能夠確定,斯大林到現在為止就沒有考慮過接班人的事情。基洛夫是斯大林的親密戰友,卻不是斯大林的接班人。

當然,這種判斷只能自己想想。莫洛托夫並不敢說出去,連暗示都不敢。

除了派遣代表之外,莫洛托夫還建議派遣有分量的外交人員出訪法國。第1次世界大戰期間,沙俄擁有波羅的海3國,芬蘭,波蘭,與德意志第2帝國直接接壤。法國同樣與德國接壤,法俄很容易就調整了矛盾,形成了夾擊德國的盟國。

現在蘇聯收復了波羅的海3國,又將波蘭變成蘇聯的勢力範圍,在對付德國方面可以重新與法國合作。通過合作,蘇聯也可以提高對法國的影響。莫洛托夫認為法國頂多捏着鼻子接受損失全部殖民地,卻不能接受中國控制法國。在歐洲各國對抗中國控制的過程中,蘇聯可以提供很多幫助。

斯大林認同了莫洛托夫的建議。這並非是因為何銳去世導致斯大林小看起中國,蘇聯依舊認為自己是歐洲國家,所以不希望歐洲被外來勢力控制。之前蘇聯與德國媾和,其中也有這部分考慮。

等宴會結束后,基洛夫委員接到了命令。對於前去中國弔唁的任務,基洛夫立刻答應下來。並且在第2天帶領團隊坐上莫斯科到中國北方哈爾濱的航班向中國出發。

這款型號為c919的飛機是採用噴氣式發動機的民航客機,基洛夫已經很習慣乘坐飛機出行,依舊被噴氣式飛機強烈的推背感所震撼到。得知c919能在穩定平飛中維持840公里的速度,基洛夫更是感嘆噴氣式飛機的快捷。

在飛機上渡過14個小時相當熬人。但只用了14個小時就從莫斯科抵達中國首都,基洛夫感覺這趟疲憊的旅程很值得。

李潤石政府並沒有特別優待基洛夫,雖然也安排了基洛夫與李潤石的會面,時間卻只有10分鐘。

基洛夫覺得理解了中國這麼做的原因,除了蘇聯讓中國失望之外,李潤石還非常忙。前來參加弔唁的除了從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的2十幾個國家,非洲雖然還沒完全劃界,已經劃界的幾個國家都派了代表,或者該國的最高領導人直接前來中國。李潤石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與幾十位領導人會面,給基洛夫留下10分鐘,已經算是相當重視。

禮貌性的對話大概需要1分鐘,基洛夫帶了斯大林要他交流的幾個問題。除此之外,基洛夫自己也想與李潤石交流1下。

不少蘇共高層是真的認為中國不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是1個資產階級改良政黨領導的資本主義國家。基洛夫原本覺得這個判斷有道理,現在卻不這麼認為了。

按照列寧提出的政治理念進行推導,社會主義國家的特點之1就是不用擔心工業發展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工業化國家社會制度革命的學說,資本主義的天然制度問題會極大影響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產力發展。

1旦資本主義國家通過革命進入社會主義國家,至少在理論上就不該出現生產力發展的問題。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應該是分配,或者按照何銳的看法,是效率與公平之間不可兼得的問題。

現在的中國無疑是全球最強大的工業國,也是現在全球科技最先進的國家之1。如果中國都不能稱為社會主義國家,其他國家更沒有資格自詡為社會主義國家。斯大林肯定不會讓基洛夫詢問這個問題,但基洛夫對此非常有興趣。

中蘇雙方的會面安排在午飯前,基洛夫覺得這個時間很不錯。雖然國宴是邀請所有前來中國弔唁的國家代表們1起吃飯,但基洛夫肯定能得到超出10分鐘的時間。哪怕是1分鐘,對於高級別的對談都是很寶貴的。

就如私下綵排的那樣,基洛夫的禮節性問候花了1分鐘。斯大林的幾個問題都是圍繞中蘇在歐洲勢力範圍的界定,以及是否在摧毀納粹德國的作戰中互相配合,不要引發誤會。李潤石表現出了相當的剋制,以合作而非對抗的態度回答了這些問題。

眼看還剩下1分鐘,基洛夫問道:“我聽說中國最新的城市建設是以私人汽車為中國民眾主要交通工具為標準而進行的設計。不知人人都能開上私人汽車在中國開來,是進入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哪個階段?”

李潤石並沒有預想到基洛夫居然問出這個問題,更沒想到基洛夫的切入點竟然是中國正在進行的大規模基礎建設的標準設定上。1時間,李潤石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以家家戶戶至少有機動車作為代步工具的標準設定是何銳生前提出來的。在李潤石看來,這個標準其實有點過於超前。不僅李潤石這麼看,相當1部分中央領導都有類似的看法。但是以何銳的威望,這麼離譜的標準依舊得到了通過。因為何銳用30年時間跨越了歐美150年的發展進程,這個成就在事後看其實更加離譜。

李潤石雖然還不至於立刻推翻何銳設下的標準,但李潤石卻覺得如果真的執行不下去,他就要在某種程度上放鬆標準,以實現更普遍的公平。

基洛夫的詢問給李潤石相當大的衝擊,他的確沒想到基洛夫居然這麼重視何銳設定的標準。很快,李潤石想到斯大林說過“土豆燒牛肉就是共產主義生活。”

10年前,不少黨內領導幹部還覺得“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是共產主義實現的標準。

在1945年的當下,即便中國正在進行着第2次世界大戰,其投放能力已經將數百萬軍隊投放到北美,並且武裝了數百萬世界人民解放軍,在歐洲作戰。而中國國內大城市的基礎建設標準已經是樓房帶電梯,樓下挖了地下停車場。城市內有地鐵,地下隧道,高架橋。如果假設每1家都有汽車的話,非得有這樣的花費巨大的基礎建設才能滿足汽車的行駛與停放。

何銳生前說過,如果是基礎建設不夠,以後的道路就會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停車場。

以前李潤石沒見過1座城市內有幾十萬輛私家車的世界,最近1年他終於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裏,立刻發現何銳所說的果然是真的。民眾為了上下車方便,是真的將汽車停在道路邊。

有了汽車代步,居然忍受不了那麼幾步路。這種“惰性”曾經讓李潤石感到非常失望。直到出行都讓司機負責開車與停車的李潤石學了開車,親自駕車上下班后,他才切實的發現“惰性”遠比他所想的要頑固的多。當每天都要從停車場步行十幾分鐘到辦公樓,再從辦公樓步行十幾分鐘到停車場。堅持1個多月後,李潤石自己也有些扛不住了。

當汽車變成日常生活的1部分,而不是炫耀財富的工具。李潤石最初沒辦法立刻理解基洛夫的問題。

所以花了十幾秒考慮以及在心裏組織語言,李潤石才答道:“制定這個標準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的日常需求,是為了減少出行的負擔。如果基洛夫委員所說的是提升人民的消費能力,那就不是標準,而是1個動態的過程。這就得從中國從1927年後通過分期貸款普及自行車使用範圍開始談。”

基洛夫對中國經濟發展非常有興趣,他跟進了問題,“如果中國不是用標準的方式推進生產力,那麼中國的5年計劃以及社會發展綱要是用什麼模式制定?”

李潤石聽到這裏,倒是對基洛夫的認識水平有了很大興趣。蘇聯的經濟模式倒是真的有“計劃”,從工資標準到社會福利,蘇聯認真的制定了1系列標準。尤其是在得到了中國的電子管計算機之後,蘇聯在制定標準方面有了更加充分的計算,看上去更科學了1些。

不過李潤石用“不知所云”的4字對於蘇聯經濟建設思路做了評價。倒不是李潤石搞不懂蘇聯的經濟建設模式,而是李潤石覺得以他這樣激進的思路,都覺得蘇聯的模式過於僵化與激進。

基洛夫是蘇共高層中少數敢直接詢問關鍵問題的人,李潤石就用簡單明快的話語向基洛夫解釋了何銳時代開始的經濟建設的內在邏輯以及方法論,“中國經濟是力求建設全新的工業化生活模式,這個模式的特點在於國家提供保障,國家通過大力提升人民的學習能力,以及推進技術在國內的擴散,讓民間資本能夠投入的產業領域不斷擴大。從而在各個細分領域出現各種競爭環境。這樣的整體環境,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基洛夫見自己的問題果然打動了李潤石,便繼續問起他非常在意的問題,“中國在實現全產業鏈的情況下,如何避免產生的各種問題?”

李潤石從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見到基洛夫對中國經濟模式真的有興趣,並且認真研究過,他笑道:“呵呵,確保競爭,逐步消除壟斷與特權。通過制定法律來解決財富的分配與繼承問題。至於違法犯罪的事情,自然是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在宣傳領域,不斷宣傳,用批判的武器揭露違法犯罪以及特權壟斷對社會的負面作用。”

基洛夫仔細研究過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也讀過不少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產業發展報告。李潤石的回答在基洛夫看來只能證明李潤石的確了解何銳主導的經濟發展思路,卻不代表李潤石就真的繼承了何銳的經濟發展思路。

就如基洛夫或許被認為是斯大林現在擁有的總書記地位,但是基洛夫並不認為自己就1定會完全按照斯大林現在的經濟建設思路去做1樣。

時間已經超過了10分鐘,基洛夫卻已經不再注意這點,他繼續問道:“資本主義國家也宣稱自己在搞自由競爭,尤其是在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之後,資本主義國家都認為壟斷是有問題的。

中國的經濟建設模式中的自由競爭與資本主義國家宣傳的自由競爭之間區別在哪裏?”

李潤石思考了片刻才答道:“中國非常大的經濟活動單位都採用資本運營模式,既然是資本運營,中國就不可能與歐美在自由競爭方面有本質區別。不過中國有1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人口眾多。而且已經加入中國建設的世界經濟體系內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了10億。這就導致了參與自由競爭的經濟單位數量是歐美的幾十倍之多。

量變導致質變。只要中國在政策上維持自由競爭,而不是主張壟斷。如此巨大的經濟單位就必然會維持自由競爭。”

基洛夫完全沒想到李潤石會這麼解釋,1時呆住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明破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文明破曉
上一章下一章

第962章 新秩序(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