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綉納質
熱門推薦:
宛城,南陽太守府。
一個年紀約莫四十二三歲的壯漢身穿紅色錦袍,頭戴小冠,據案高坐,聽站在面前的士兵報說賈先生回來了,連忙起身,就要出去迎接。
這個身高八尺,長得孔武有力的壯漢正是張綉,表字文錦。
他是前驃騎將軍張濟之侄,與賈詡是同鄉。
幾年前,張濟協同李傕、郭汜起兵,反攻長安,控制朝廷,此後職位不斷升遷,最終官拜驃騎將軍
他在劉協東歸洛陽的問題上,本來是持支持態度的,並主動領兵護駕,只因後來與董承、楊奉等人失和,才選擇與李傕、郭汜等人一道追擊聖駕,並在弘農東澗將王師擊敗,只是沒能截住天子。
此後,他因軍中缺糧,與李傕、郭汜分開,領本部數千人馬前往荊州南陽郡境內就食,在攻打穰城的時候中流矢而死。
張濟死後,因無子,他的部曲由侄子張綉接管。
張綉領兵攻克宛城之後不久,就碰到了前來投奔自己的賈詡。
因賈詡是自己叔叔張濟的好友,張綉對這位賈先生十分敬重,以師長之禮待他,雖沒授予他一官半職,卻每月按雜號將軍的待遇給他祿米,凡事都向他諮詢,言聽計從。
卻說賈詡帶着數十位隨從從舞陰回來,趕到南陽太守府門前,見張綉出迎,連忙下馬,與他寒暄。
張綉迫不及待地問道:“先生此次去向曹孟德呈遞降書,不知他的態度如何?他願意答應我等投降么?”
“文錦,我們進去說。”賈詡邊說邊請張綉進府。
不久前,張繡得知曹操領兵四萬南下,要來攻打宛城,連忙向賈詡請教應對之策。
賈詡權衡利弊之後,勸說張綉順天應時,向曹操投降。
張綉儘管有些不願,可細細一想,發覺自己無論是實力還是能力,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於是同意了賈詡的意見,並請他代表自己到曹營請降。
現在賈詡從舞陰曹軍大營那邊回來,張綉迫切地想要知道曹操對自己請降的態度。
曹操會允許自己投降嗎?
張綉返回太守府大堂,坐至公案上,並請賈詡坐到對面席上。
賈詡剛剛在張綉對面坐定,就聽見那個建忠將軍問道:“先生,曹孟德准許我們投降了么?”
“准倒是准了,只是他有個條件。”賈詡一臉平靜地說道。
“條件?”張綉問道:“什麼條件?”
賈詡道:“他要求將軍派遣大公子張泉為人質,出使曹營,展現我們的誠意,然後才能談下一步。”
“什麼?”張綉訝然道,“曹孟德要我派泉兒去他那裏當人質?”
賈詡問道:“不知文錦肯還是不肯?”
“我當然不願意了。”張綉道,“身為父親,怎麼捨得讓兒子離開家中,去給別人當人質呢?”
“可如果不這麼做,曹孟德會覺得我們沒有誠意。”賈詡道,“他說三天之後,如果見不到大公子的人影,會親自領兵前來攻城。”
張綉思量片晌,道:“要不我們不投降曹孟德了,改為領兵南下,前往襄陽投奔劉景升,並請他出兵擊退曹軍,如何?”
賈詡搖了搖頭,道:“劉景升守戶之犬,並非明主,文錦跟着他,從長遠看並沒有益處。”
張綉問道:“先生這是鐵了心要我投靠曹孟德了?”
“不錯。”賈詡道,“曹孟德一代梟雄,心胸寬廣,能力超群,將來定能掃滅群雄,一統四海。不過他現在實力不濟,文錦主動前去投奔,他一定會心生感激,到時候少不了你的好處的。”
“希望如此。
”張綉嘆了口氣,道:“可他要我派泉兒去他那裏當人質,這我如何能答應?”
“為何不能答應?”
賈詡道:“《戰國策》中有觸龍說趙太后一節,不知文錦可還記得?”
張綉雖然是個出身西涼的武夫,卻也喜歡讀書,曾經請賈詡講解《戰國策》。
他聽賈詡詢問是否記得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當即點了點頭,道:“記得。”
賈詡道:“戰國時,秦國攻趙,連下三城。趙國在強敵入侵之際,向齊國求援,哪知齊王向趙太后索要其愛子長安君為人質。趙太后堅決不肯,誰的意見都不聽。這時觸龍進宮,慷慨陳詞,對太后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勸太后以國事為重,大局為重,遣其子出使齊國,為人質求得援軍攻秦。”
張綉聞言,默然不語。
賈詡又道:“大公子這些年在軍中替令叔還有文錦你立過什麼軍功嗎?”
“沒有。”張綉笑道,“他才十八歲,哪有什麼軍功?”
“十八歲怎麼了?”賈詡道:“孫堅戰死的那年,孫策才十七歲,就已經繼承父業,並用傳國玉璽從袁術那裏借兵,然後逐步拿下江東了。”
張綉道:“先生這個例子舉得不是很妥當吧?我還活着呢。”
“在下的意思說,立功要趁早。”賈詡道,“大公子也有十八歲了,也該為文錦做點事了,不然,將來他在張家的部曲中既無軍功又無威望,又如何能夠服眾呢?”
張綉深思良久,最終嘆了口氣,道:“好吧,我就依先生之言,送泉兒去許都當人質。”
他又讓賈詡明天就送張泉去舞陰。
……
舞陰,曹軍大營。
賈詡離開曹營后的第三天上午。
曹操倒背着雙手,在中軍大帳公案後面踱來踱去。
曹恪和曹惠、夏侯惇等曹營眾將坐在帳下,見曹操在公案後面轉來轉去的,頓時覺得有些頭暈。
三天期限將至,賈詡還沒派人來回話,更沒有將張泉送來。
難道,張綉真是詐降?
要真是如此,那就好對付了。
我就勸大伯直接發兵宛城,揮師攻城,將張綉消滅。
張綉面對這種局面,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路就是頑抗到底,要麼擊退我軍要麼被我軍消滅。
走這條路的話,歷史上的宛城之戰的結局必然改寫,因為前提就不存在了。
歷史上張綉之所以在投降之後又再次造反,是因為曹操拿下宛城之後飄了,又是強納人家的嬸嬸又是收買人家的愛將,還要殺他,這叫人家如何忍得下去?
而曹操之所以飄了,是因為張綉投降得太快,戰事太過順利。
張綉要是不按歷史線走,選擇頑抗到底的話,曹操不管能不能戰勝他,都不會把他視同螻蟻了,畢竟他在有賈詡幫助的前提下,可以向曹軍展現自己的真實戰力。
西涼軍人數雖少,只有數千人,卻都是敢戰能戰之士,加上又有荊州劉表為後援,守一座宛城還是綽綽有餘的。
第二條路就是在曹軍前來攻城時,獻城投降,並主動納質。
走這條路的張綉在投降之後,會不會像原本歷史上那樣衝冠一怒為嬸嬸,起兵反曹,不好說。
正尋思間,曹恪忽見一個小校進帳向曹操稟道:“張綉使者賈詡帶着張家大公子張泉趕到營門外,要求見主公。”
曹操聞言,大喜過望,連忙吩咐道:“快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