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凌雲寺黃義明結良侶

第四章:凌雲寺黃義明結良侶

第四章:凌雲寺黃義明結良侶

劉惠恕

且說黃義明手牽着小宏業慢步攀上凌雲寺,由於時間尚早,古寺尚未開門。黃義明以手輕輕扣門,不久寺門被打開,開門人正是上次收留黃義明住上一宿的老僧。黃義明舉雙手作揖,躬身為禮,口稱僧長好。宏業亦學師叔樣向老僧作禮問好,憨態滑稽可笑。

老僧見是黃義明,不覺喜出望外,問道:少俠何以如此快尋得師姐回歸,這孩子又是誰?黃義明長嘆了一口氣,只能實話實說,回答老僧道:不瞞長者,此兒即助史閣部守揚州時陣亡的劉肇基將軍之子,其母為劉肇基妻顧桂英,即我師姐。我師姐為反清復明未成、歿身於雲南邊陲的李晉王定國大徒弟,我為其三徒兒。時清兵侵西南,永曆帝逃緬甸,師尊伏重兵於磨盤山欲全殲吳三桂追兵,不意我二師兄盧桂生貪生怕死,乘吾師無備,盜走其珍藏的《岳武穆手書前後出師表》,表內藏吾門武功秘籍,且又向吳三桂出賣吾師伏兵計劃,致使磨盤山之戰未獲全功,吾師復明無望,憤懣而死。死前遺言:必誅盧逆,奪回《岳武穆手書前後出師表》,以報明亡之仇。然師尊又以我武功低微,不足以完成重任,讓我先赴李順堡求師姐傳藝。現師姐傳藝已成,但其決意追隨夫君於地下,托我帶大此兒,我百勸不從,只能隨其所願。因此兒尚幼,同行不便,我想先借居寶剎一段時間,撫養此兒成長,教習其武功,兼打聽盧逆桂生的下落。至於香火費用,晚輩足資奉給,不知老禪師可否允許?

老僧聽說黃義明是李定國之徒,敬意由生。說道:李晉王忠勇蓋世,天下景仰,少俠身為晉王貴徒臨此,使弊寺生輝,奄有不準之理,何需香火費用。隨即帶黃義明至一間乾淨僧舍安歇,門外即是庭院。

自此以後,黃義明便帶小宏業在凌雲寺住了下來,清晨敦促其起身習武。練武累了,教之讀書識字,下午便教宏業靜坐練內功,天色一黑,敦促其早早睡眠。一天三頓,則由一相貌秀麗、着僧衣戴僧帽的青年女子送來。該女子利用間隙時間,幫助打掃房屋庭院,不時用餘光撇一下黃義明教授宏業武功。黃義明亦不以為怪,因為時值明亡清初,在亂世中逃得性命的女子寄宿寺院者頗多。老僧則時不時夜間相訪,談一些江湖間的逸聞。黃義明有時亦利用暇間向過往路人、鄉野獵戶探尋是遇到一位名叫盧桂生的岳家拳高手,只是無人知曉。

一晚老僧來訪,突然問道:我見少俠一人帶着孩子,又兼尋叛師仇人,頗為勞累,且有些事情,又非男子宜做。何不替孩子代尋一位養母,你亦可專心尋找叛師逆徒報仇。黃義明沉吟道:倒是一個主意。只是晚輩是行伍莽漢出身,何處可覓中意之人?老僧道:對像倒是有一個,只是不知少俠能否中意?隨後又道:你是否知道日日幫你送飯、打掃庭院之女子來歷?此女實為大明王室之後。黃義明頓時吃了一驚,回答道:願聽其詳。

老僧說道:實不相瞞少俠,老僧原文村唐王朝參將,此女的經歷,尚須從明亡說起。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入京,皇上自盡,清虜南下,明室渡江。初有福王朱由崧於南京建弘光朝,兩年敗亡。又有潞王朱常淓於杭州立朝,為時兩個月,不戰降清。時有唐王朱聿鍵于于福州建隆武朝。唐王英姿勃發,好任俠,喜讀書,有大略。無奈天不佑明,隆武朝兩年敗亡,隆武帝下落不明。又有其弟、襲唐王朱聿鐭在在廣州立紹武朝,成立四十天即敗亡。紹武帝又有弟襲唐王朱聿鍔,率宗族從廣州逃到抗清名將王興控制的台山大隆洞地區,王興奉唐王為主,用船經海路送其至台山,建城立堡抗清,稱“文安城”。位於萬山叢中、四鄰大海,易守難攻。朱聿鍔、王興奉永曆年號,於此抗清十二年,屢敗清兵。時至永曆十二年,清將尚可喜乘台山飢荒,率兵十萬海陸圍攻文村十五月之久,仍不能克城,但文村城中糧盡,將士將樹皮草根食盡,餓死者眾,仍執戈縝目,無一兵一卒叛逃。尚可喜知強攻必遭慘重損失,派謀士金光入文村招降。時永曆帝在雲南已無法立足,逃亡緬甸,南明政權名存實亡。朱聿鍔、王興知大勢己去,決心以死殉國,但又不願部下做無謂犧牲。他們接待了金光,又派使者去見尚可喜議降。降議已定,朱聿鍔、王興召集部下,分發錢財,勉勵回其鄉務農,待機再動。朱聿鍔又安排宗族潛逃,令族人改隨曾皇后姓,隱姓埋名。此後唐王朱聿鍔服毒而亡,以身殉國。將軍王興安排兒子們逃走後,其妻率15個妾自縊,王興則將妻妾遺骸放置在火藥上,引火自焚,追主而去。此女現名為曾雲霞,年方十六,實唐王朱聿鍔之女,唐室公主。文村降時此女方十三歲,唐王不忍心其女同死,因我為人忠厚,讓其女認我為義父,經易男裝后逃出。

聽罷老僧所述,黃義明頗為同情曾雲霞身世,沉吟道:聽僧長所述,雲霞姑娘實出身明室公主,金枝玉葉,豈是我這行伍出身的粗人所能匹配?老僧道:少俠何出此謙言?少俠乃李晉王門下高徒,李晉王為恢復明室至死不渝,天下景仰,少俠現身兼誅殺叛師仇人重責,亦是為明室復仇,以雲霞公主與少俠相配,可謂正當其匹。

黃義明又沉吟道:話雖如是說,但我奉命誅殺的逆賊盧桂生武功高強,連我都不一定是對手,雲霞姑娘乃一介女流,如何助得了我?老僧笑道:雲霞雖屬女流,但卻會得一套武當劍法,是我在其幼時所授,只是不知能否入得少俠法眼?

黃義明聽說雲霞會武功,頓時來了興趣,說道:不知僧長尚是武林前輩,得罪!得罪!只是不知雲霞姑娘的武當劍法,可否一睹?老僧說道:此有何難!隨即叫道:雲霞出來,且把你會的武當劍法使出一套,請少俠指點。

雲霞應聲,手持雙劍自偏房而出。但見雙劍紛飛,快慢相兼,剛柔相含,劍隨身走,意與氣合,氣與神合,鉤、掛、點、挑、剌、撩、劈無不在行,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直舞得百鳥朝鳳,落紅繽紛。黃義明連聲叫好。

待曾雲霞氣喘噓噓地退下時,黃義明對老僧說道:雲霞姑娘的劍法雖然精妙,以輕靈見長,內力卻嫌不足,遇急事或可自保,但殲強敵卻怕不足。老僧說道:你教她內力不就成了嗎?這一句話竟然點醒了黃義明。原來當時天下武功,以岳氏武功為第一,而黃義明又是學岳氏武功登極者,自然能看出曾雲霞武功的不足,但以雲霞的武功與當時天下其他門派中的武功相比,已屬其中的姣姣者。

黃義明又沉吟道:承蒙僧長薦侶雲霞姑娘,若雲霞姑娘不棄,我自是願意。但有一事需言明:婚姻事大,除媒妁之言外,尚需父母之命。晚輩父母尚在,如不事先秉報,晚輩尚不敢先行答應,不知雲霞姑娘能否等得時間?

老僧管答道:敢問少俠令尊大名?

黃義明回答道:黃宗羲。

老僧聽罷大笑,說道:原來是我的老友,你何不早說?

原來老僧名黃道全,是明末名臣、福建鎮江黃道周的弟弟,與浙江餘姚黃宗羲、江蘇崑山顧炎武、湖南衡陽王夫之、陝西盩室李顒、浙江餘姚朱之瑜等人都是摯友。明亡,他們各依所在環境參加了南明各朝的反清活動。其中,黃道周佐隆武帝,兵敗被俘死節。黃宗羲佐魯王,在四明山組織世忠營結寨反清,兵敗,奉母返里治學,著有《明夷待訪錄》,其學輕君權,重民權,主張工商皆本。顧炎武佐弘光帝,兵敗,走遍塞北江南,遍考山川地理特點,著有《天下郡國利弊書》,以為恢復明室準備條件。又著《日知論》,斥理學,倡經學,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王夫之佐永曆帝,兵敗,隱居鄉間不出,著書《船山遺書》,崇理學,反心學,治學主張經世致用,推崇張載《正蒙論》。李顒因母喪,只參加了秘密反清活動,但其學重民族氣節,倡“關學”,著有《四書反身錄》,推崇王陽明心學,反對程朱理學,主張“悔過自新”,后康熙中,堅拒皇帝親征,拔刀自刺、絕食抗旨得免。朱之瑜曾參加魯王的反清活動,又曾赴日本籌救國之資。明亡,東渡日本,在長崎、江戶(東京)一帶授徒講學,創“水戶學”,著有《朱舜水集》。其學提倡“實理實學、學以致用”,認為“學問之道,貴在實行,聖賢之學,俱在踐履。”致於黃道全本人,則崇釋學,文村唐王府敗亡后,到凌雲寺出了家,起法號智能。同時為了保護明霞公主,特讓其戴僧帽,着僧衣,穿扮成尼姑模樣。致於這一幫已星散的南明遺臣,在永曆朝亡、李定國歿身雲南后,雖停止了反清活動,但仍有聯繫手段,他們相互採取了飛鴿傳書的方式,以便洞悉各自的情況。

當下黃道全提筆給老友黃宗羲寫信,告知已替其子黃義明擇妻之事,讓其見書速回函。隨後,老僧將寫好的書信綁於一羽信鴿上寄飛,又讓黃義明耐心等待一些時日。

且說黃宗羲兵敗四明山寨返鄉治學后,決心將大明文脈保存下來,以告知後人勿忘其根,因此全心著《明儒學案》一書。黃宗羲的設想是:全書以王陽明心學發端為主線,分十七學案、六十二卷,記有明一代210位學人的思想概況及發展源流。一日黃宗羲忽感資料不足,決心到寧波天一閣查書。

天一閣位於寧波月湖西,是當時中國最早、藏書最全的私人書樓。有關它的產生,頗有一些傳奇色彩,說得是“明嘉靖年間,有一位叫范欽的兵部右侍郎忽然當厭了官,決心回家藏書。范大人似無軍事業績,真正能使他名動天下的,是他有一個雅好——搜書。他在當官之餘,搜羅一切所能得到的有價值書籍,書無複本,則用手抄錄。范欽早年與鄞縣(寧波)書家豐坊交厚,豐家藏書豐厚,有書閣稱“萬卷樓”。范欽與豐坊曾互抄所無書籍,豐氏並曾為范氏欽藏書作序。豐氏晚年病瘋,“萬卷樓”中的藏書,“十之六”被門生和晚輩竊走,其後書閣又遇火,殘書盡售范欽。范欽返鄉后,已搜尋天下奇書七萬卷,遂構建了自己的書樓,名“天一閣”。為了使藏書能夠傳世,范欽頗下了一番功夫。首先是自居室與書樓分離,以防灶火進入。書樓的設計為南北通風,以防霉防潮,陽光又不能直射入室內。鑒於書以木為本,懼火,因此范氏於樓前鑿有“天一池”,池下有暗溝通月湖,以便蓄水防火。至於以“天一閣”命名書摟,則寓意着天以水為本(“天一生水”),能夠克火,因此可葆書樓永存。

天一閣之建,不論對當時來說,還是對後世來說,都為真正的學人能傳承中華文脈,辟出了一塊靜土。可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把書本本身當作宗教來崇拜,是只有在有古老文化傳統的中華大地上才會產生的情感。而范欽的這一情感。則特別濃厚。他在死前把長子范大沖(官至光祿寺大官署丞)和次兒媳(次子大潛早亡)叫到榻前,把遺產分成兩份,一份是白銀1萬兩,另一份是天一閣的全部藏書,任其挑選。但是前提是:挑書之人,決不可將天一閣書摟折抵為白銀出售,而是要受到三條家規的約束:其一,煙酒切忌登樓;其二,子孫無故開門入閣者,罰不與祭三次,私領親友入閣及擅開書櫥者罰不與祭一年,擅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罰不與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懲外,永行摒逐不得與祭;其三,閣上門檻、櫥門鎖鑰、封條,房長每月會同子姓稽考,並察視漏水、鼠傷等情,以便即行修補;閣下每月設立巡視二人,其護程及閣下各門鎖鑰,歸值月輪流經營。

並以上述家規,刻碑三塊,立於天一閣書樓前警示。這一家規的實質,是要將天一閣書樓變為范氏家族的公產,集體守候,哪一小家都不得私分。至於違規者要受到“不與祭”的懲處,亦即有可能要被逐出范氏家族,其嚴厲程度,有甚於身受鞭、杖之刑。而面對這一奇特的遺囑,范欽長子大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書樓。他又撥出自己部分良田的田租收入,充作保養書樓的經費,又制定了新的家規以遺後人,這便是:“代不分書,書不出閣。”而這一家規竟然被范氏族人整整守候了十三代。

可能令范欽始料未及的是,他對於藏書的這種宗教崇拜心態,居然搞得家族不睦。范欽有侄范大澈,系明代重官,亦嗜書。一日向叔父借書,范欽不舍,大澈心中不快,立誓要另建“西園”書樓(又名“卧雲山房”),以與其叔竟爭。另有寧波知府丘鐵卿的內侄女錢綉芸自幼愛書,對天一閣充滿神秘感,但苦於外姓人不得登樓的規定,竟求丘太守為媒,將其嫁與范氏“後裔”范邦柱秀才為妻,不料婚後仍不得登樓閱書,其原因是:范氏家規中早有不允許外姓人登樓的規定,此外,其所嫁新郎已屬於范氏旁支,夫君亦不得登樓,以至錢小姐守候於天一閣前一生,卻終鬱鬱而終。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康熙初范氏家族突然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大學者黃宗羲求訪,並要求登天一閣閱書。黃宗羲的引領人是范氏宗族中曾做過嘉興府學訓導的范光燮。而此時的黃宗羲已是名滿天下。他在十九歲時,因有“東林七君子”之稱的其父黃尊素被魏忠賢閹黨所殺,在府衙審理魏忠賢餘黨案時,黃宗羲袖攜長錐,刺殺仇人,按《明律》當斬,由於崇禎皇帝網開一面,得以不死。明亡,黃宗羲與兩兄弟在家鄉組織六百子弟“世忠營”抗清。南明亡,黃宗羲知道復國無望,決心著《明儒學案》以存中華文脈。

而在來到天一閣之前,黃宗羲顯然已知天一閣范氏有不淮外姓人登摟的家規。但是,出自傳承中華文脈的大義,黃宗羲決心一試。出乎黃宗羲預料的是:范氏家族各房竟然一致同意黃宗羲登樓閱書,並為此拿出了由各房分掌的天一閣各書房的鑰匙。在天一閣書樓的幫助下,黃宗羲最終得以完成《明儒學案》巨著。為了表示對樓主人盛情接待的感謝,黃宗羲撰寫了《天一閣藏書記》一卷以傳世。這更使天一閣名動天下。而此後黃宗羲子黃百家與其弟子全祖望在續編《宋元學案》時,乾隆年間在修纂《《四庫全書》時,天一閣范氏都秉藏書為公的心態,貢獻了圖書。這是后話。

且說當日黃宗羲在天一閣中查累了圖書,使步入庭院舞劍解乏,忽見天上飛下一羽信鴿,繞身兩周后,停在其肩上。黃宗羲連呼羽兒羽兒,原來這羽信鴿是自幼時被黃宗羲養大,和黃宗羲甚熟。因行動敏捷,初被用以南明反清軍事活動,南明亡后,則被黃宗羲用以與友人間的聯繫。不久前因得悉李晉王歿身雲南事,將信鴿發黃道全處,托其代尋養子義明下落,始終未得迴音,心中正嘮念此事,今日得見信鴿回歸,忙解下鴿足所寄信函觀看,內容自然是黃道全所述得見義明經過及為義明擇妻事,心中喜出望外,立即回書樓回函。一函寄黃道全,內容自然是謝智能禪師代尋犬子音訊及代為擇妻事,又述及四明山兵敗、隱居鄉里近況云云。另一函則直寄黃義明,其云:

義明吾子:悉聞你攜宏業寄宿凌雲寺,智能禪師代為擇妻事,吾心甚安。唯雲霞公主年尚少,爾當悉心呵護,待年過二十后,可返鄉擇吉日成婚。大明之亡,實天數已盡,非人力可挽。吾自四明山兵敗,已返里述著,希代存華夏文脈。爾師李晉王忠勇蓋世,萬民景仰。父輩有言:“官輦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邊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無取焉。”晉王於此無慚矣。爾師之命,不可不遵。且手擒盧逆,為師報仇,亦兼報明亡之仇,不可不勉。我與你母當欣迎吾兒還鄉。云云。

黃宗羲隨即將兩函系鴿足放飛,不數日飛抵凌雲寺。

且說智能禪師見函后歡欣無限,於次日晚請黃義明、曾雲霞共餐,並出示黃宗羲來函,說明長輩之意。此時雲霞已除僧服,易女裝,但見雲鬢高矗,蓮步輕挪,果然是一派明室公主的氣度。根據智能禪師示意,二人先是對拜,相互交換訂婚信物。先是黃義明取出一塊胸佩白玉交雲霞手中,玉上鐫有“平安進出”、“晉王府”字樣。黃義明說道:亂世之中,我無長物相贈,這塊玉佩是戰時師尊李晉王所發,用以軍營出入標誌。現將此玉贈妻,以表明終身為伴、白頭攜老、決無相負區區之意。雲霞則取出腰間所佩一把約三寸長黑色短劍交付黃義明手道:此劍是一件寶物,具有切金斷玉、削鐵如泥之功效,為先帝在時,賜我大伯隆武帝之物,大伯轉贈我父唐王朱聿鍔,家父在文村自盡前,托義父將我帶出,又恐我被賊人所擒受辱,特交付此短劍,讓我不得已時以之自盡。現既得少俠為夫,我當守身如玉,終身相許,送上夫君此劍,可以為鑒。言畢,小夫妻雙方又齊齊向媒人智能禪師磕了三個頭致謝。隨後,黃義明又呼出小宏業,指着雲霞道:今後她便是你母,不得忤逆,趕快叫娘。小宏業甚為乖巧,跪在地上向雲霞連磕了三個頭,叫了一聲娘,便起身依偎在雲霞身邊,眾人皆笑。雲霞甚喜此子。

因訂婚之禮已行,自此之後,黃義明便與曾雲霞同居一室,黃義明住外間,雲霞帶着小宏業住裏間。每當黃義明教授宏業武功時,雲霞陪同練習,而教授宏業讀書識字以及照料宏業生活起居事,則由雲霞負責。黃義明亦抽出間隙時間外出,托李定國余部打探盧桂生去向,只是一直無結果。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已過了數年,小宏業已滿十歲,武功漸成,既便偶遇高手,亦可自保無失。雲霞原有武當劍法基礎,再習之岳家挙法與心法,已臻一流高手境。而雲霞已年逾二十,到了公公黃宗羲要求她完婚的時間。於是一日小夫妻二人向智能禪師告辭,帶着小宏業走上了尋訪叛賊盧桂生兼返鄉之路。

三人先是走水路出宜賓,赴重慶,尋人不着,又經貴州入雲南,這一帶地方黃義明認定最有可能是盧桂生藏身之地。但仍無結果。三人於是東下湖南、江西,北上湖北,仍尋人不着,又東下安徽、江浙,仍尋人無着。一路上只是做一些除暴安良的事,一時間江湖上紛紛傳言:西南地界出了一位岳家挙少年高手,無人能敵。其妻亦是高手,一對武當劍法使得出神入化。

終於有一天三人來到浙江餘姚黃家村,此處為雲霞公公黃宗羲的故鄉。至於黃義明,是黃宗羲在亂軍中拾得的孤兒,黃宗羲並不確知其生父為何人,一直視同已出,因此餘姚黃家村也可以算得上是黃義明的故鄉。當日黃家村張燈結綵地歡迎小倆口及小宏業的到來,公婆二老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不數日,黃家村便為義明與雲霞舉行了盛大婚禮,周圍五十里的豪紳皆派人來參加婚禮和送上賀禮。黃義明有兄名黃百家,亦跑上跑下地來幫忙。

黃百家當時已成家,娶周邊三十里的顧姓女子。因顧家無男,黃百家便住於顧家村。當時黃宗羲已完成《明儒學案》的編撰工作,正在編撰《宋元學案》一書,因老年多病,黃百家便攜同其學生全祖望,協助其父編撰《宋元學案》。黃百家亦是馳名浙東的武功高手,自幼隨武學名家王征南學拳,著有《內家拳法》一書。

且不說黃義明新婚燕爾、洞房花燭、來賓雲集之事,婚後黃義明生活也算美滿,雲霞公主為他生下一子一女,黃義明有時亦到其兄黃百家住處交流一些武學心得。但因未能完成師傅遺囑擒殺叛逆盧桂生事,黃義明心中一直悶悶不樂,妻雲霞知曉其心事,但亦無可奈何。

2021年5月1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黃義明定南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黃義明定南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凌雲寺黃義明結良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