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第九回 出使如同赴死 宇文挺身而出
第十三部第九回出使如同赴死宇文挺身而出
話說軟弱的宋欽宗幾乎答應了金人的全部條件,還把弟弟康王趙構、宰相呂頤浩等送往金營做人質。
這時,宋朝開赴汴京的勤王軍隊越來越多,金人的條件又大都獲得了滿足。
於是,完顏宗望準備撤軍了。
但此時又出現了一個意外插曲。
李綱因反對和議,不但扣下了宋欽宗割讓河北三鎮的詔書,還安排姚平仲率軍出城突襲金營,結果姚平仲全軍覆沒。
準備撤軍的完顏宗望因此震怒,又開始掉頭來攻打汴京了。
在此情況下,宋欽宗又只得派人前去金營解釋、乞求。
但金人震怒之下,出使如同赴死,誰都不敢去。
這時,宇文虛中挺身而出,主動請求出使金營。
此後,他多次前往金營,與金將談判。
一方面他做了一些補救工作,讓金人答應退軍。
另一方面,他與金人反覆協商,把被扣押在金營的康王趙構換了回來。
事後,宋欽宗任命他為簽樞密院事。
因宇文虛中向金人履行了宋欽宗答應的割讓河北三鎮的有關手續,朝中反對議和的大臣便給他扣了一頂“賣國”的帽子,多次彈劾他。
結果,宇文虛中被逐出朝廷,罷為青州知州,隨後落職奉祠,不久還被貶往韶州,流放到嶺南去了。
說到底,這不過是代宋欽宗受過罷了。
1127年,金人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趙氏宗族上至皇帝、下至親王,大都被金人俘虜北去,唯獨康王趙構當時不在汴京而倖免。不久,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
金人聽說趙構登基,立馬又揮師南下,想把南宋朝廷消滅在剛剛草創之時。
而且,沿着宋高宗逃跑的方向,一路緊追,直逼得宋高宗東躲西藏,天天都慌慌亂亂如喪家之犬。
在這種情況下,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下詔徵聘出使金國的“祈請使”,名為祈請徽、欽二帝南歸,實則是向金乞和。
被流放在外地的宇文虛中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主動應徵,慷慨請行。於是,宋高宗恢復了宇文虛中資政殿大學士一職,任命他為祈請使,楊可輔為副使,一同赴金。
當時,宋金還處於戰爭狀態,出使那是非常危險之事。
之前之後有去無回的使臣並不少見。
第二年春,這群出使金國的南宋使臣雖然受盡金人的嘲弄和侮辱,但幸好未被金人扣留或處決,金人意外地遣送他們回國。
其他人如釋重負,趕快就道,只有宇文虛中拒絕南歸,他說道:
“我奉命北來請歸二帝,如今二帝未還,虛中不可歸。”
從此,他留在了金國。
金國侵佔了大面積的北宋領土,這些土地上的人民大部分都是漢人,要想更好地統治他們,需要許多熟諳漢族文化和民族特點的官員,能用南宋官員,特別是學問深厚、口碑良好的南宋官員,則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於是,凡有離來使臣,他們總是有選擇性地將其扣留在金國,然後許之以高官厚祿招降,比如後來曾經四次使金的王倫,就多次被金國扣留,多次遭到金人的威通利誘,王倫卻始終不投降、不變節,金人最後惱羞成怒,竟然將他縊殺而死。
宇文虛中詩詞好,文章好,尤其是制詞,即皇帝的詔書起草得好,這就是金人需要的人才,面且是鳳毛麟角的人才。
宇文虛中不如王倫剛烈,在金人的勸說之下,他稍微思考就答應了,從此,他成了金國的大臣。
從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降金開始,字文虛中就再也沒離開過金國,一直為金廷服務,歷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兼太常卿,后封為河內郡開國公,又進階金紫光祿大夫。
作為南宋降臣,宇文虛中享受到了極高的政治待遇,金人甚至還尊稱他為“國師”,堪稱人臣之極。
金人為穩住宇文虛中,還於南宋紹興十二年向南宋當局索要宇文虛中的家屬,將他的家人全部都接到了金國。
然而,位愈高人愈妒,許多金國大臣的位置還低於一個戰敗國的降臣,他們便有了一些想法。
加上宇文虛中恃才傲物,與金朝大臣們之間的協調工作亦未做得盡如人意,一些“羨慕忌妒恨”的金人便聯合起來,偽造材料,羅織軍名,彈劾宇文虛中。
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六月,宇文虛中被以謀反罪被殺,家屬百餘人全部被活活燒死。
從降金開始,宇文虛中為金廷服務達十七年之久,最後落得焚死滅族的悲慘結局,倘他地下有知,不知會做何感想。
原來,宇文虛中在離開中原之前,曾經遇到過趙山陽和周有福。
當時,趙山陽和周有福曾勸說宇文虛中:
“此去凶多吉少,可能會有禍及家人之虞!”
但宇文虛中意已決,只向趙山陽和周有福交代一下未來可能遇到的身後事,便匆匆上了路。
趙山陽和周有福想盡了一切辦法,讓宇文虛中的同族後人字文紹節過繼給宇文虛中,為他“續香火”。
趙山陽和周有福這兩位土地公爺爺,剛辦完這事不久,就聽聞了林易之一行的腳步聲。
究竟這裏面又蘊含著什麼奧妙呢?
諸位看官,請聽下一個回合分解。
求推薦票,求打賞,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