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弔民伐罪?
想到這裏,太子.曹睿略微一思索,然後微微頷首,恭謹的說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以為,自古以來聖賢皆主張以天、地、君、親、師依次為重。
天、地自然不必多說,乃是萬物之母。接下來自然便是這君了,可這少年艾倫.道森畢竟是外臣,而不是我大魏的臣子,所以他違背您的意願,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不能算是不忠。
況且,父皇自登基以來,便一直主張以仁孝治國。這少年艾倫家中有耄耄之年的父母需要其歸家贍養,也屬情有可原。更何況,我大魏俊傑遍佈天下一十三州,可以說數不勝數,多他一個少年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所以兒臣建議,還是將其放歸故國薩摩吧。”
一旁龍椅上的皇帝.曹丕嘴角不經意的邪魅一勾,不過瞬間又恢復了正常,心中暗道,元仲(曹睿,字元仲)這臭小子越發的有長進了,看來再過幾年,朕也就放心將這天下交於他了。
待太子.曹睿替自己說完,皇帝.曹丕隨即微微點點頭接著說道,“好,艾倫.道森,既然太子都替你求情了,那就這樣吧。你可以不留在我大魏了,朕特意恩准你回家贍養家中老母。”
曹丕的此話一出,少年.阿良心中也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當然與他一樣暗暗長舒一口氣的還有此行使團的團長維多.萊蒙,和他那相知卻不敢相認的長兄威廉.萊蒙。
關於少年阿良的此間事情,也就這樣暫時告一段落了。
在接下來,一切就進行的很順理成章了。無非就是交換國書,薩摩公國願意奉大魏國為自己的宗主,年年朝貢,歲歲進拜。只求大魏國可以接受薩摩國求和的建議,不再興兵北上。
薩摩國為了表示自己求和的誠意,特意奉上國寶等禮物,以作談判之資。
再然後,自然便是一番拉扯了。皇帝.曹丕對位於遙遠極北之地的薩摩國,自然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的。畢竟華夏之所在,地大物博,已經足夠富饒了。
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必要,去耗費一些自己子民的性命,去爭搶那鳥不拉屎的貧瘠之地。
別說穿越茫茫冰原往北去薩摩公國了,即便是漠北草原和大漠,大魏都不怎麼感興趣。只不過是草原各族多次來擾,自己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邊疆之患,才在那烏梁素海旁傾盡數州之力,興建了兩座大城。
也只是我了日後的刀兵相見可以少一些,北方各州的百姓可以更加安穩一些罷了。
本來他這些日子他就在糾結,這薩摩來犯,雖說二十萬大軍被自己的弟弟曹子丹(曹真,字子丹)和張長弓(張勇,字長弓),率兵在一個月之內幾輕輕鬆鬆的搞定了。
屠了一半,俘了一半。
那初下時威風凜凜的二十萬大軍,甚至連北方草原都沒有穿過,在距離瀚海城還有百餘里的地方就被擊敗了,更別說進入華夏一十三州之地了。
可是自己畢竟是大魏的皇帝,是自己在瀚海城設立的北庭都護府。自己的大魏更是包含鮮卑、羯族、氐[di]族、烏桓等草原各部的宗主國。
自己的利益雖然沒有受太大影響,甚至說還多獲了一些財物。但是畢竟鮮卑部,被薩摩所破,子民傷殺了不少。作為老大哥,如果小弟被欺負,而自己卻不出面的話,恐怕日後這群小弟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離心叛德了。
倘若某一天,大魏勢弱,自己好不容易才安撫下來的北方草原,恐怕會再起刀兵了。到那個時候,跟今天比起來,肯定也就得不償失了。
可就當皇帝.曹丕糾結要不要北上薩摩公國討個說法,應該怎樣出兵,出兵幾何,草原各部配合的兵馬又當幾何的時候,薩摩公國俯首稱臣的消息就傳過來了。
兵器提前南下報信的使者表明,不日薩摩公國的求和使團,會由一位皇族親自率領,南下求和。
曹丕對此自然是喜聞樂見的,不動刀兵就意味着,不用消耗民資民力。
一個以百姓利益為先,不在乎自己功績的君王,才是一個好的君王。皇帝.曹丕很顯然,如今已經進入了這樣的君王行列了。
在得到了薩摩公國的使團已經南下,甚至馬上就要抵達的消息之後,皇帝.曹丕心中自然是暗暗的鬆了一口氣,但明面上樣子肯定還是要做做的。
所以當時在大殿之上,他並沒有做出任何輕鬆之狀來,反而眉頭更加緊湊了。
“朕正欲興兵,要讓那什麼薩摩國的老.毛子們知道知道,什麼是王者之師,什麼是弔民伐罪。這群老.毛子們竟然嚇得破了膽,遣使來降?好,朕也不是什麼不講道理之人,朕倒要看看他們這群赤發鬼有什麼話說。如果屆時他們不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覆的話,朕不介意親自領兵百萬,北上去拜訪一下那個什麼凱撒皇帝。”
皇帝.曹丕這麼說自然是為了表現給眾人看的。
自黃初二年,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設立以來,迄今已經有十餘年了。
在朝廷派人駐守西域和北方草原的同時,也有西域和草原的人入朝為官。
一來,是大魏朝廷為了彰顯自己的一視同仁,公平公正。
二來,則是西域諸國和北方草原各族,主動申請來朝的,為的是學習中原新進的技術和文化,以促進己國的發展。
這三來嘛,含義就比較隱晦了,這些在朝的胡人們,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質子的意思。這也是為什麼,在朝中為官的胡人並不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各國和各部落的皇族。
當然,這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大魏朝廷,是為了留下質子,以更好的控制他們。而西域諸國和草原各部,則是想着,即便在華夏之地學習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那也要掌握在皇族的手中,以更好的鞏固自己在國中的地位。
而皇帝.曹丕的話,更多的是為了表示給他們的,也是為了更好的籠絡他們的人心。
就這樣,本來不日就要興兵北上,甚至都在討論商定兵馬配比,人員幾何,由何人挂帥的計劃,便被暫時擱置了。
即便是草原各部的人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瞞,但是皇帝.曹丕所說的話,以及給出的理由,卻讓他們無從反駁。
如今,維多.萊蒙率使團到來,大魏朝廷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即便是裝也得裝的不會善罷甘休。
任城王.大司馬兼兵部尚書的曹彰.曹子文,知道有些話皇帝不好說,他便心甘情願的去充當了那個白臉。
另外他作為大魏武將之首,自然是需要做出表率的。因此,在他特意的引導下,北方草原各族在朝的群臣,隨即發難,並提出了一些十分苛刻的條件。
唱紅臉的任務,自然也就落到了儲君太子.曹睿的身上了。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和稀泥的人物,當然也就是那位天下有才一石,而他獨佔八斗的曹植.曹子健了。他作為皇族的江陵王,帝國的太傅兼尚書令,是當之無愧的文臣之首。和稀泥的任務,非他莫屬了。
當然這也是他們曹氏三兄弟和太子.曹睿,一起提前秘密商議,所定下來的結果。現如今,也只不過是當著眾人的面演演戲罷了。
他們三位,一個是帝國的皇帝,一個是未來的儲君,還有兩個是文臣和武將之首,自然是都不願意將帝國再次陷入戰火之中的。所以三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大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在細節上略微有些出入罷了。
因此,今日承明殿上的熱鬧,也是很早就註定了的。
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更準確的應該說,在大魏朝廷這邊單方面的獅子大開口之後,事情最終也終於議定了。
首先不說別的,這仗肯定是不用打了的。具體的原因就是,薩摩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甚至在這次戰爭中吃了虧的草原各部,都對這些個談定的條件心滿意足了,甚至他們都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兒過於苛刻了。
只是在談判快要結束之際,那薩摩國的使團團長維多.萊蒙提出了兩個看起來似乎無關緊要的附加條件,那就是在每年自己朝覲進貢的同時。
請允許他們國家的商人進入大魏進行雙邊商業貿易,允許他們國家所選拔出來的優秀青年可以來到華夏學習。
他們的這些個小九九,自然是瞞不過皇帝.曹丕、江陵王.曹植這樣的“老狐狸”的。多年的默契,使得二人在對視一眼之後,便知曉了對方的態度。
最終這個條件,也被皇帝.曹丕所同意了。
他知道薩摩國的這些個老.毛子們,是想着學習華夏先進的文化和技術,以強大自己。
不過文化寬容和自信,使得曹丕相信,即便是他們學習了,也趕超不上大魏。另外,華夏的文化和榮光可以傳播四海,從某種方面上來講也是帝國強大的一種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