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大國崛起

358 大國崛起

曾國藩、李鴻章對葉楓所說的三權分立與制衡並非能全部接受,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不過他們還是傾向於在內閣宰相之上再立一個首腦,以代表這個國家,這也更符合儒家講究秩序的傳統。

首腦可以提名內閣宰相的人選,並由宰相組閣,曾、李表示願意支持葉楓為首腦,在國士院的投票中,儒黨會投票支持他。

葉楓知道曾李這麼做當然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在內閣人選上,肯定要給儒黨留一些位置,特別是聯盟的初期,肯定是各黨派都會參與組閣,其間肯定會涉及一些政治交換。

在一些原則問題上達成共識,葉楓這一趟的目的也算是順利達成,接下去的軍隊整編和政府調整雖然不會一帆風順,但最大的障礙已經掃清。

在東北,三個國防軍已經全部就位,在俄國人還沒有準備的時候,特戰旅在第二軍的配合下越過黑龍江,將幾千俄軍包圍在要塞中,切斷了內外聯繫。

俄國人在遠東的軍隊總計不到兩萬人,第二軍、第三軍以及剛剛整編的精銳第十四軍如泰山壓頂,迅速將這些俄軍分割包圍在幾個點上。

俄國人經過克里米亞戰爭,在堡壘攻防戰中可謂經驗豐富,雖然他們在遠東的堡壘遠不能和克里米亞相比,不過國防軍遇到的問題也不小,那就是缺少重炮。

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地海軍可以提供大口徑火炮地支持。而在東北,國防軍並沒有這樣的條件,陸軍火炮的口徑本來就不能喝艦炮比,更何況在地形不利於機動的情況下,大口徑火炮很難及時調整到第一線。

好在參謀部對這種情況早已經有所準備,而在面對堡壘攻防戰時,葉楓提出了大規模坑道作業的戰術,國防軍缺乏重火力。俄軍更缺乏,利用坑道掘進,和炸藥爆破,俄軍的堡壘在國防軍前赴後繼的攻擊中,終於紛紛垮塌。

“遠東的俄軍看上去並不能給我們形成太大地壓力,接下去陸軍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駐軍,以確保對這些地區的控制,”葉楓在軍用地圖上劃了一條線:“從瀋陽往北的這條鐵路,沒有幾年的時間修不好。所以北方駐守的後勤壓力會很大,在這個方面,我們不會比俄國人舒服多少;海軍目前可以從提供補給。不過以華夏現在的海運能力,同樣有限得很。”

“陸軍部的意見,是在朝鮮設立後勤中轉基地,通過海上進行物資轉運,此外也可以考慮在北方屯田,”顏永京道。

“總參認為,此戰過後,俄國人在東北存在的力量將不足為懼。短時間裏將沒有可能組織起大規模地反擊,中俄之間的較量,將轉到西線,”顏永京點了點地圖,說道。

葉楓的目光投放在西北那廣袤地區域上,雖然華夏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強大,但現在要控制這麼大一片國土。還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你們負責做軍事計劃。內務部和外務部會試圖從政治上來解決這些問題。”葉楓擺了擺手說道。

俄國人在東北的慘敗在俄國國內和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各國都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國家。他們驚訝的發現,在過去近十年的時間裏,華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腐朽沒落的帝制國家,變成了廢除帝制實行三權分立的民主國家。

這個國家的軍隊也從冷兵器為主,到迅速擁有了裝備世界上最先進來複槍地新式軍隊,而且他們面對堅固的堡壘,開創了坑道作業的戰術;並且首創了蛙跳式登陸作戰、直搗黃龍的特種作戰,這支軍隊的表現,已經引起很多國家的重視。

這個國家還實行開放的產業政策,特別是在修築鐵路方面,完全可以和美國人相比,這引起了一股在中國投資修造鐵路地熱潮,中國人似乎迫切地想要在國內建成鐵路網,而對誰會從中獲利並不感興趣,事實上最終獲利最大還是中國地經濟。

在各國外交家的評估報告中,都注意到華夏七艘鐵甲艦組成地強大艦隊,五十個師的新式陸軍,以及更加龐大的預備役。

包令在拍回國內的電報中很明確地認為華夏已經不是原來的滿清,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隱隱已經成為一個大國,並且正在迅速變強。

包令認為對英國人來說,有利的是華夏國家的統一和邊疆的穩定,勢必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對英國商品的需求會繼續保持強勁,而且華夏的對外政策比較開放,有利於英國資本進入中國尋找機會,鐵路就是當前最熱的項目之一。

英國人對華夏的這種變化可以說心情最複雜的,不過他們的海外重心始終是在印度、澳洲和美洲,對於華夏,一直都是以打開市場為訴求,而雙方之間的貿易量一直在快速增長。

不過,對於英國人來說不好的消息是華夏的商品越來越有競爭力,比如以前對華出口較多的印度棉紗,這些年的出口量一直在增長,但是華夏輸出的布匹數也在增長,而且幅度更大。

在某些領域,中英之間出現了難以避免的競爭,不過英國人對中國的態度與對美國不同,畢竟美國以前曾經是英國人的殖民地,而中國在不久前還是西方人嚮往的天朝上國,英國人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現實,開始更加理性地選擇對華關係。

經過數年戰亂,美國北方終於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而在戰爭中,諾貝爾財團和華夏復興黨始終給於北方極大的支持,剛剛結束戰爭的美國人對華夏很有好感,雙方的聯繫也更加緊密。

在歐洲,俾斯麥推行鐵血開始統一德意志的歷程,發動了普丹戰爭,雖然因此和瑞典的關係鬧得比較僵,不過丹麥只是瑞典的盟國,而瑞典和德國在歐洲都要面對俄國這個龐然大物。

俾斯麥也一直得到諾貝爾財團的支持,諾貝爾財團在克虜伯、西門子等德國公司中享有很大的影響力,有着諾貝爾財團的聯結,普魯士和瑞典、華夏的關係都不錯,合作比較多。

拿破崙三世統治下的法國難得擁有了一段較長的和平時期,只不過法國人的天性讓他們安於享受和奢華,渾然不知一個最危險的敵人正在身邊崛起。

對法國來說1865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蘇伊士運河的開通,這意味着從地中海到紅海從此出現了一條黃金水道,而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距離被大大縮短。

諾貝爾財團從巴黎開始就投資運河,以後多次追加,也正因為諾貝爾財團的支持,蘇伊士運河才會比歷史上提前了幾年開通。

在葉楓的努力下,華夏和大部分世界列強國家保持着友好的關係,也只有與俄國因為領土問題,有點不死不休的味道,不過俄國人經過克里米亞戰爭以後,已經大不如前,或者說俄國從來就沒有真正強大過,就是只紙老虎,一捅就破的那種。

中俄在東北的戰爭結果,讓正在進行農奴改革,自以為取得了成效的俄國人和亞歷山大二世大受打擊,當然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在遠東的力量太薄弱了,才會讓中國人給佔了便宜。

俄國人都叫着要出兵,將中國人趕回到鴨綠江對岸去,不過亞歷山大二世知道這不可能,因為太平洋實在是太遠了,俄國軍隊過去的話,後勤壓力太大,又不能派很多人過去,派得少了又不起作用,何況在歐洲還要面對瑞典和普魯士的壓力。

俄國的中心在歐洲,這是大多數俄國人的想法,因此有大臣提出與華夏議和,這幾年在外交方面嶄露頭角的伍廷芳成為和俄國人談判的代表,而他的助手則是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

葉楓要求的底線是中俄邊界以《尼布楚條約》為基礎,黑龍江、蒙古、新疆這幾個地方,必須明確歸屬權,這些事不能商量的,不過華夏也給了俄國人一些甜頭,那就是修建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並暗示可以支持俄國人在中亞的行動。

俄國人對華夏提出的條件起初反應很大,但實際上華夏軍已經推進到尼布楚條約確定的邊界線前,不管俄國人是不是同意,這已經成為既定事實。

而在蒙古和新疆,國防軍也調動大軍壓了過去,擺在俄國人眼前的只有一條,那就是要麼合作,要麼大家繼續對着干,可能是兩敗俱傷,更可能是俄國眼下良好的國內發展趨勢前功盡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發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發明
上一章下一章

358 大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