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西南七郡
古代的避孕措施十分簡陋,收效甚微,人口的出生率一直很高。
出生率雖說很高,但人口增長率並不高。糧食產量、生產力水平、賦稅制度、醫療水平等諸多因素制約着人口的增長。
讓許多嬰兒在出生以後,或餓死、或病死、或溺死、沒有幾個嬰兒能夠挺過六歲大關。
在劉襄解決諸侯國與自身皇權穩定問題以後,就着手治理天下,力圖締造一個盛世。
通過改革農具與豐富農產品來促進糧食增長、通過提高工匠地位來提高生產力、通過減免口錢與算賦來減輕民眾的賦稅負擔。
在這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之下,大漢迎來了人口大爆炸,人口數量急劇上升。
而伴隨着人口數量的增長,土地問題也日漸凸顯,人地矛盾出現。
雖說大漢各地官府每年都會組織民眾開墾荒地,但開墾的速度根本無法跟上人口的增長速度。
生產力雖有提高,可終究是農業時代的生產力,沒有跳躍性的進步。大漢又是一個多山地少平原的國家,容易開墾的土地多已被人開墾,餘下的土地要想變成耕地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
同時隨着時間的推移,地主階級巧取豪奪起普通自耕農的土地,通過種種手段來擴大自身的土地,讓部分民眾淪為僱農與流民,這無疑進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
面對人地矛盾的兩大源頭,有着專制皇權與強有力中央政府支持的劉襄迅速制定了應對策略。
面對地主階級侵佔自耕農土地的行為,採用遷陵制度與酷吏打擊兩大手段,將豪強地主土地低價收歸國家,再對無地之農進行授田。
面對龐大的新生人口數量,採用開疆拓土、移民戍邊的政策。內地沒有足夠的耕地,那就向外開拓耕地。
讓大漢千萬百姓化身為生產建設兵團戰士,將大漢所攻取的四方土地真正轉化為大漢領土。
移民戍邊也是劉襄推行鼓勵生育政策的原因所在,一塊土地不是某個國家打下來以後就是那個國家的了,只有那塊土地能夠源源不斷地創造收益,才真真正正算是被佔領下來。
歷史上沙俄能夠輕易的侵佔清國外東北土地,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那裏沒有人,沒有創造收益。
清的統治者怕自己如同元朝一樣被漢人義軍推翻,嚴禁漢人移民東北地區,以便給自己留下退路。
原本東北的滿人入關定居,關內的漢人又嚴禁出關移民,使得東北地區人跡罕見,不少地區都無人居住。沙俄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外東北,將灰牲口大量移民,迅速消化了外東北。
「鹽鐵都尉,西南夷地圖繪製如何?」劉襄問向竇嬰。
鹽鐵司算是大漢第一國營企業,負責官方商業貿易。
自從鹽鐵會議以後,大漢便確立了「以大漢官府經濟為主體,各種商賈自由競爭」的經濟路線,這使得天下大商賈皆需與鹽鐵司保持聯繫。
同時鹽鐵會議后,官方鼓勵商賈自行組成商會掠奪異族人口充當大漢奴僕,間接減輕地主階級對本土自耕農的壓迫,促進大漢經濟發展。
異族奴僕的最大產地就是西南夷地區,大漢商賈挑撥西南夷各部落內鬥,再用輕若羽毛的絲薄和香醇的酒水從部落酋長手中換取奴隸。
在奴隸貿易中,商賈們也起到了探索西南夷地形地貌的作用,每次探索后都會繪製路線圖交於鹽鐵司,鹽鐵司則會結合商賈呈報的路線圖匯總出詳細的西南夷地圖。
「回稟陛下,西南夷大體已經繪製完成,勞浸、靡莫、滇、昆明等部落地形、水源與人口分佈,交通路線等詳盡得當。」竇嬰恭聲道。
「着自今日起,嚴禁商賈將西南夷異族販至大漢各郡國,違者棄市。」劉襄沉聲說道,語氣不容置疑。
此語一出,殿內公卿大臣皆面露異色,不明白劉襄意圖,畢竟這西南夷異族貿易可是劉襄親自規劃的,甚至還令鹽鐵司獎勵過數名傑出人力資源管理的大商賈。
而且殿內公卿大臣有好幾位就是異族貿易的既得利益者,奉常劉雄渠名下就有近千餘名異族奴僕,替劉雄渠打理各行產業,使得劉雄渠的家財比一些諸侯王還要富裕,至於異族奴僕是如何來的,就不為人知了。
「陛下,西南異族多愚,我大漢理當教化之,現停西南夷人口流動,恐怕有損天子聖德。」劉雄渠小心翼翼地說道。
「是有損朕的聖德,還是有損你的錢財呢?」劉襄勃然大怒道。
有繡衣衛為耳目的劉襄對於公卿大臣從異族奴僕貿易中撈錢的行為自然一清二楚,只要做的別太過分,劉襄可以裝作看不見的。
之所以生氣,是因為恨鐵不成鋼,自己這個弟弟也當了許些年奉常了,怎麼沒點長進,連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都不懂,沒看見別的公卿大臣都一言不發嗎?就他一個人急不可待的跳出來。
「陛下恕罪,臣一時食言,還望陛下寬恕!」劉雄渠見劉襄發怒,連忙跪地求饒,毫無公卿大臣姿態,一下子使得劉襄怒意更盛,對劉雄渠更加不滿。
「劉氏子弟當以拱衛漢家社稷為己任,汝卻只着眼於金塊珠礫,實為我漢家之恥。」
「若不嚴懲汝,不足以正宗室之風。奪汝奉常之職,免徹侯爵位,待開春以後,隨同移民前往朔方郡任一郡守府小吏!」劉襄厲聲道。
「謹…謹遵…聖喻!」劉雄渠結結巴巴的應道,他想不到自己一句冒失之語,代價這麼大。
餘下公卿大臣也被嚇了一跳,無人敢替劉雄渠求情,他們也許久未見劉襄發過這麼大的火了。
「代王子武性情淑均、才思敏捷,着其為奉常。」劉襄隨即宣佈了奉常的新人選。
「陛下聖明!」群臣立馬恭聲道。
「西南夷諸部落雖歸順我大漢,然地形複雜、交通堵塞,政令難以及時傳達。」
「朕欲擴前秦之五尺道,與西南夷修築官道,以通西南夷。勞役以西南夷民眾為主,少府工匠為輔。眾卿以為何?」劉襄緩緩說道,平息了怒意。
「陛下聖明!」
劉雄渠的下場還歷歷在目,一眾公卿大臣都猜測劉襄今日心情不好,都不敢有異議。
「廷尉叔曾先後為漢中郡、蜀郡郡守,通西南夷風情,改任西南道司使,監管西南夷修路一事,並統籌西南夷大小事務。廷尉一職,由廷尉丞釋之接任。」
「臣謹遵聖喻。」
「西南夷除犍為、牂柯兩郡外,餘下土地設越雟、沈黎、汶山、武都、益州五郡。西南夷全面推行郡縣制度,以便管理。」
「西南七郡以當地風俗治理,新設五郡免三年賦稅,由南陽、漢中以南各郡就近供給新郡官吏俸祿、糧食,連同驛站車馬被具輜重等。」
「詳盡事務交於丞相府負責,半月以後將文書呈報於朕御覽。」劉襄繼續吩咐道。
「是。」
「田司使,西南夷雖為漢土,然尚未王化成功,治理西南七郡可鑒前秦管設長沙、豫章諸郡之經驗。如有異情,當立即呈報長安,可先行決斷。」劉襄沉聲說道。
「唯!」
經過這些年大漢商賈的折騰,西南夷部落多以歸順大漢,唯大漢馬首是瞻,少數不從部落也戰力大損。
部落間的內鬥、成年人口的外流,使得他們無法形成大規模的反抗力量,只能乖乖的成為郡縣之下的漢民。
壞人讓大漢部分商賈做了,現在是時候讓大漢官府做好人,來收買西南夷諸部落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