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
古大散關
故事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劉邦、項羽等豪傑舉起了反抗暴秦的大旗。劉邦封韓信為統帥,擇日起兵伐楚,韓信令樊噲帶領一萬將士重修棧道,其中步兵蘇永勝就是這一萬將士中的一員,然後他讓周勃、陳武一同監修,限一月之內完工,樊噲覺得一月之內根本無法拿下這麼浩大的工程,但又不敢違抗軍令,只好硬着頭皮答應了下來。樊噲帶領着一萬將士前來重修棧道,將士們看到垂直的絕壁和破損的棧道有些心灰意冷,他們抱怨道:“這麼艱巨的任務別說只干一個月,就是干一年也難以完工。”步兵蘇永勝鼓勵將士們要不怕艱險,迎難而上,就這樣他們在森林中砍伐了一些樹木,接着將枝葉去除后運到了棧道旁,他們把腐爛的橫木取下來換上新的橫木,把殘破的木板取下來換上新的木板,將士們漸漸地有了一點信心,他們相互配合、相互激勵總算修了一段棧道。幾天之後,大夫陸賈領了一千多人扛着一塊木牌而來,木牌上寫着:“大軍即日東征,樊噲作速督促人夫,依期修完棧道,以便出師,如過期未完,定依軍法處置。”樊噲叫苦連連,央求陸賈回去說情,之後,樊噲請陸賈到營帳喝酒,陸賈見四下無人便告訴他說統帥韓信另有心計,他只管奉命行事就好。半個月過去了,樊噲請來周勃、陳武,每人撥給五十名將士讓他們去大散關投誠,把守大散關的是楚國副將章平,這一天,把守大散關的士兵向他報告說:“重修棧道的將士們怨聲載道,他們有一百名士兵受不了這苦,偷偷跑過來投降。”章平聽后非常高興,傳令讓他們進來,那些將士們見了章平便訴苦說樊噲心狠手辣、無惡不作,他不但不給他們吃喝還鞭打他們,他們不敢返回故土因此來投靠他,並推薦姚龍、靳武為頭只求圖個溫飽,章平便留下他們聽用。樊噲見周勃、陳武去了三日,便將重修棧道的工程交給孫興管理,自己回到南鄭稟告韓信,韓信一面操練軍隊,整肅軍紀,一面與蕭何商議東征日期和進軍路線,韓信對蕭何說道:“我讓樊噲明修棧道,是使三秦不做防備,暗中卻從陳倉小路進發,不用半月便到大散關。”蕭何聽完韓信的計謀欽佩不已,數天後,韓信命樊噲為前鋒,自己督后,他們率領百萬將士準備攻打大散關,步兵蘇永勝從重修棧道的士兵中撤下來也加入了進軍的隊伍,大散關的守將章平得到消息急忙派人給章邯報信,讓他派大軍前來解圍,同時,章平吩咐姚龍、靳武把守關口,自己率領三千多將士衝下大散關,就這樣章平的軍隊與韓信的軍隊混戰在了一起。步兵蘇永勝手持利劍,視死如歸,他一會兒將利劍刺入了一名敵兵的脖頸,一會兒揮動利劍砍斷了一名敵兵的胳膊,一會兒又將利劍插入了一名敵兵的肚腹,然而就在他越戰越勇時,一名敵兵騎着馬飛奔而來,只見敵兵揮舞着長矛刺入了他的胸膛,他口吐鮮血栽倒在地上一動不動。此時,雙方依舊在廝殺,瀰漫的血腥味猶如滾滾洪流摧毀了所有的安寧,章平和樊噲大戰了幾個回合后騎着馬逃走了,第二天,章平緊閉城門,樊噲準備用火炮、羽箭進行攻打,把守大散關的將士們只是堅閉不出,韓信在大散關下的高處看了一遍,發現已有暗號,知道章平已經中計,之後姚龍、靳武將章平捆綁了起來,那一百名將士也舉起兵器讓把守大散關的士兵投降,原來姚龍、靳武乃是周勃、陳武假扮的,韓信攻破大散關安撫了五千投降的士兵,然後把章平解開,割了他一隻耳朵,叫他回到廢丘去報告章邯。
故事二:吳玠、吳璘抗金
1127年,金軍滅亡北宋后並沒有按甲寢兵,而是乘勢數次南下侵佔更多的疆域,一部分百姓和士兵在愛國將領的率領下,英勇頑強地抗擊金軍,迫使金軍退回江北。但以趙構為首的南宋統治者對金採取妥協求和政策,執行“先平內寇,然後可以御外侮”的錯誤方針,竟把主要兵力用來鎮壓農民起義軍,而對金軍則實行消極防禦。和尚原是以渭水流域越秦嶺進入漢中地區的重要關口之一,屬川陝之首要門戶,其地勢之險與大散關不相上下。這時,吳玠、吳璘奉張浚之命召集幾千散兵,擔任保衛和尚原的重任,金軍為了打通進入漢中的道路,決定進攻和尚原。紹興元年五月,金軍將帥沒立率領將士出鳳翔,烏魯、摺合從階州,成州出大散關,屯兵北上,進攻吳玠的軍隊,兩路金軍企圖在和尚原會師,吳玠命令將士擺好陣列,利用有利地形輪番向先到達的烏魯、摺合率領的金軍進攻。弓箭手蘇永勝拿着弓箭走在軍隊的最前面,他步伐穩健、目光如炬好像他這次出征就沒打算活着回來,和尚原一帶儘是山谷,金軍的騎兵全都失去了威力,他們只好選擇徒步前進,弓箭手蘇永勝從箭筒里抽出一支羽箭射向了一名敵兵,敵兵躲閃不及羽箭刺中了他的眼睛,接着他又射出了兩三支羽箭,沖在前面的敵兵一個個應聲倒地,突然十幾個敵兵從山谷里沖了出來,弓箭手蘇永勝讓其他的弓箭手組成一道壁壘,他們一齊向空中射出了一陣箭雨,敵兵看到密密麻麻的箭雨四散奔逃,然而依舊有五六個敵兵沒有躲過箭雨的襲擊,就這樣宋軍在吳玠的率領下與金軍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最終大敗金軍,退到黃牛一帶的金軍,還未即時休整又遭遇了暴雨,金軍士氣不振,無力發起進攻,只得狼狽逃竄。同時,沒立所率金軍在箭筈關方向發動的進攻,也被吳玠部將楊政所擊退,從而打破了沒立與烏魯、摺合兩軍會師和尚原的計劃。金軍初戰和尚原失敗,使金朝統治者金兀朮大為惱怒,於是他親自出馬,糾集兵力十餘萬,架設浮橋,跨過渭水,從寶雞結連珠營,壘石為城,準備與吳玠率領的宋軍決戰,與此同時,吳玠積極備戰,調整部署,並觀察着金軍的一舉一動。十月,兩軍之戰爆發,弓箭手蘇永勝看到氣勢洶洶的敵兵並沒有亂了方寸,他和一部分弓箭手埋伏在草叢中等待着金軍自投羅網,金軍上次吃了大虧這一次格外謹慎,他們爬到高處發現了藏在草叢中的宋軍,只見他們將數百個石塊從高處推了下來,石塊沿着山坡飛奔而下,一個個砸在了弓箭手們的身上,弓箭手蘇永勝被石塊砸中慘叫了一聲,接着四五個石塊滾下來又壓在了他的身上,他望着散落一地的羽箭慢慢合上了雙眼。吳玠看到慘死的弓箭手們命令剩餘的弓箭手選擇火力威猛的弩箭,剎那間箭矢連發不絕,漆黑一片,金軍見勢不妙,丟掉兵器落荒而逃,吳玠抓住有利戰機派遣將士從兩側襲擊,以便阻斷金軍運糧的通道,金軍陷入困境,奪路逃遁,吳玠乘勝追擊,於神坌一地設兵伏擊,金軍大亂,金兀朮中箭負傷,狼狽逃走。和尚原一戰,俘獲金軍頭目300餘人,甲士800餘人,繳獲器甲數以萬計,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故事三:遊覽古大散關
記者蘇永勝和一眾遊客乘坐旅遊大巴來到了古大散關,他在售票處買完門票後走到了景區的大門前,在景區大門的中央懸挂着“古大散關”的牌匾,在牌匾的下方是兩根硃紅色的立柱,立柱上的楹聯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他聽父輩們說大散關是關中四大關之一,關中四大關分別是東潼關,西散關,南武關,北蕭關,進入景區大門他沿着台階登上了門樓,門樓的四周放置着七八面大鼓,他站在門樓上望着公路對面的清姜河,輕快的河流猶如跳動的音符托起了幻美的夢境,幻美的夢境依附着野花野草抵達了真實的邊界,走下門樓他漫步在潔凈的庭院中,他看到庭院的左側屹立着陸遊雕像,陸遊雕像的後面是鐵馬雕塑,而在左側的景觀牆上記述着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故事,右側的景觀牆是岳飛畫像和滿江紅的詩詞,繼續向前走他看到了老子大殿,大殿的上方擱置着“道德真源”的匾額,進入老子大殿首先看到的是老子騎青牛的雕像,而在大殿的地面上放置着四五個文物展櫃,展櫃裏有青釉剔花倒裝壺,清姜河野魚化石,青銅重器散氏盤,白蛇指路神石等等,離開老子大殿他拐過一個彎道繼續向上走去,他看到第一個文化牆上的文字是老子西出散關,老子因尹喜的請求在大散關寫下了名傳千古的《道德經》,第二個文化牆上的文字是百丈清規,佛教的箴言指引着大千世界看破了塵世的紛擾與內心的恬靜,第三個文化牆上的文字是朱熹家訓,朱子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讓仁義禮智信的美德成為了做人的根本。記者蘇永勝走上石階一步一步向上攀登,不一會兒便來到了聚仙亭,坐在亭子裏他彷彿能聽到神仙們相互對話的聲音,而在神仙們的旁邊是他們的坐騎和童子,他向遠處的山坡望去,山坡上綠樹成蔭,繁花似錦,休息片刻之後他繼續向上走,不知不覺他來到了戰壕遺址,1949年彭德懷率領的軍隊與胡宗南的守軍在這裏發生了激戰,胡宗南寡不敵眾最終被萬眾一心的軍民們打得潰不成軍,他站在原地深思了許久然後向高處的烽火台爬去,在烽火台的上面放置着火炮、弩箭以及篝火架,繼續往裏走可以看到吳玠、吳璘抗金雕像,在吳玠、吳璘抗金雕像的後面是一塊影壁,影壁上鐫刻着“一夫當關,萬夫莫克”八個大字,而在不遠處的角落裏有一口龍泉,龍泉中的泉水從龍嘴裏噴出來為久逢甘霖的人們送來了祥瑞,而在最裏面是大散關樓閣,左側的屋內是北宋、南宋疆域圖,右側的屋內是遼宋戰役圖、元滅南宋戰役圖還有宋代火兵器,看完了大散關樓閣他手扶欄杆向山頂進發,走着走着他看見山腰處有一座觀音閣,觀音面帶慈祥手握凈柳瓶洞悉着世間的生老病死,他雙手合十跪在觀音像前祈求自己和家人順順利利、平平安安,離開觀音閣爬行的道路依舊曲曲折折,而在遠處瀑布飛流直下好像仙女的裙帶隨風飄揚,他沒有鬆懈而是一鼓作氣爬向了山頂,經過十多分鐘的攀登他終於站在了山頂上,他看到山頂上佇立着蘇軾雕像,在蘇軾雕像旁邊的崖壁上書寫着他的詩句——斯飛閣。記者蘇永勝站在山頂迎着烈烈的風浪遙望着巍峨的秦嶺,秦嶺的山脈連成一片又一片彷彿是中國人的脊樑,無數的英雄豪傑埋葬在這片熱土上又有無數的普通百姓在這裏崛起,記憶的塵埃落進歷史的畫卷里似乎微不足道但卻在一瞬間凝成了永恆,人們在光明與黑暗的臨界嚮往着血紅色的溫暖,嚮往着不一樣的明天……
(完)完稿於: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