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傳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駱賓王:傳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駱賓王:傳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01

公元641年,長安。大唐全國高考的下半場口試環節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着。

一個意氣風發的小夥子,按照序號沉穩地走進對應的考場,在他看來這最後一關實在不足懼之,一切盡在掌握。他的自信並非空穴來風,他在上半場的筆試中盡顯超絕才情,只剩最後一搏,功名已近在眼前!

面試官看起來很溫和:“年輕人,今天的題目就談談你對高節之士的看法吧。”

這個問題簡單啊!年輕人略做思索,旋即侃侃而談:“我認為歷史上的伯夷、叔齊和介之推都是高節之士的代表,伯夷、叔齊寧死不食周粟,高風義節,誠為世人楷模;介之推割股奉君,卻功成身退,不圖榮華;晉文公放火燒山逼其出仕,寧可抱樹焚死,亦不恃功圖祿,其節昭昭,永垂青史……”答題過程中,面試官不時頷首,臉上始終保持着得體而恰當的微笑。答題完畢,年輕人輕鬆步出考場,在陽光下瀟洒地打了個響指:“完美!”此時,他並沒有注意到,身後面試官的臉色已慢慢沉了下來。

02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十五年前,義烏,烏傷縣駱家莊。一個七歲孩子望着一群翩翩戲水的白鵝,一不小心就吟出了這首唐詩中流傳最廣,並且長期獨霸兒童古典啟蒙詩歌排行榜榜首的個人著名代表作。

短短十八個字,生動活潑,意境清麗,而又自然流露出童稚的天真爛漫。此作一出,在當時即掀起狂潮,男女老少齊呼“神童”,使得這個七歲孩子一出場就成為初唐詩壇的現象級小網紅。

你猜得沒錯,他正是初唐四傑中最具傳奇色彩的駱賓王。駱同學不僅是文學神童,從小還頗具個性。從他九歲時一首描寫月亮的詩中就可以一窺其性格稜角:

玩初月

忌滿光先缺,乘昏影暫流。

既能明似鏡,何用曲如鉤。

小駱同學在詩中非常犀利地向月亮發問:“月亮大大,你既然能像明鏡一樣光亮,又為何非要在某些時刻收斂鋒芒,變得像鉤一樣彎曲?正所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覺得你應該大膽做自己!”月亮對此表示很無奈:“額,這個問題你最好去找地球聊聊。”

雖然看起來小駱同學天文知識欠缺了些,但一個九歲的孩子,如此思辨,也實在不愧“神童”“天才”之稱了。當時連烏傷縣的縣長都是駱賓王的死忠粉,他一心想把義烏建設成文化高地,於是下令把駱賓王的《詠鵝》和《玩初月》鐫刻在縣衙照壁的前後兩面,以此彰顯義烏人文鼎盛,英才輩出。

大家想像一下,縣衙里每天穿梭往來的辦事人員一進門看到的居然是一個幾歲孩子的詩,這對駱賓王來說是多大的認可和榮耀。想必當時義烏孩子們調皮搗蛋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應該就是“你瞧瞧人家駱賓王”,“你有人家駱賓王一半也行啊”!

駱賓王的童年就是這樣一個大寫加強版的別人家的孩子,走到哪裏都是一片艷羨目光。

03

后因駱父在山東為官,駱賓王十歲左右遷居山東博昌。

時光如梭,轉眼間,駱同學已從江南神童成長為一名風度翩翩的齊魯才俊。二十二歲那年駱同學自覺已學有所成,於是上京赴試,期望春闈一搏,就此鵬程萬里。駱賓王一路過關斬將,才情畢現。

萬事皆已備,只待金榜題名時!盼望着,盼望着,放榜的日子終於到了,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神童加天才的駱賓王居然落榜了……

怎麼可能?一定是哪裏搞錯了!最終卻發現不是搞錯了,而是運氣不夠好。原來唐初的許多高官,都來自隋朝舊臣,駱賓王碰上的面試官恰好就是舊臣之一,面試之時駱同學不明就裏,對高節之士的滔滔見解對面試官來說簡直就是打臉啪啪啪。

客觀來講,隋朝舊臣入唐為官,對穩定社會、治理國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是每個人都像伯夷、叔齊一樣“寧死不食唐粟”,只會多打幾年仗,吃苦的還是老百姓。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就是理論聯繫實際,辯證看問題的重要性啊!而駱賓王的答案也讓我們看到了他性格中非黑即白、孤傲耿直的一面。我們要記住他這個性格特點,因為以後他還將因此失去更為寶貴的人生機會。

最後,說是考官郎小肚雞腸也好,說是駱同學“tooyoungtoosimple”也好,總之,原本唾手可得的功名就這樣功虧一簣了。

唉,點背不能怪社會啊!

04

雖然高考落榜令駱賓王深受打擊,但有才又會玩的年輕人總還是不愁找工作的。古代文青們很容易被王公貴族們賞識,像王勃、王維都是如此,駱賓王後來也經人舉薦進入道王府就職。

道王李元慶是李世民的弟弟,對駱賓王的才華頗為賞識。駱賓王入幕府三年之後道王有心提拔他,但破格升遷又不合乎規則,於是就想讓駱賓王寫一篇自薦書“自敘所能”,這在唐初是選拔公務員的普遍做法,就好比我們今天找工作首先要寫一份漂亮簡歷一樣。

太正常了,完全沒毛病對不對?換作一般人肯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自我包裝一番,從此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可惜駱同學不是一般人,而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天才。天才的顯著特徵就是情商總是不在線,於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出現了。

接到道王爺的通知后,他非但不高興反而上起了火,義正詞嚴地在《自敘狀》中寫道:

若乃脂韋其跡,乾沒其心;說己之長,言身之善;靦容冒進,貪祿要君;上以紊國家之大猷,下以瀆狷介之高節;此凶人以為恥,況吉士之為榮乎?

翻譯過來就是:道王爺,承蒙您看得起,讓我“自敘所能”,但我認為這是故意讓我掩飾自己的不足,鼓吹自己的長處,這樣做豈不是會讓我駱賓王背上“冒進”“貪祿”的惡名?我認為這上會擾亂國家公務員管理制度,下不符合正人君子的高風亮節,有德之士怎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呢?!

媽呀,厲害了我的駱同學!領導一片好心,你不僅不領情,還劈頭蓋臉把領導訓一頓!誰也沒讓你寫假簡歷啊,你完全可以按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來寫嘛!(這麼一對比,我忽然發現,好像王勃的情商還不是四傑里最低的那一個。)文章的最後,更是傲嬌爆表:

所以令炫其能,斯不奉令。謹狀。

意思就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種事兒,嚴重違背了我做人的一貫原則,打死也不幹,還請李老闆收回成命!

酷炫狂拽到要上天啊!這哪裏是什麼自薦書,簡直就是一次放飛自我的個性宣言。這要碰上個心胸狹窄的領導,讓你捲鋪蓋走人也並不誇張,好在道王爺人是真的不錯,也確實認可駱賓王的才華,並未因此為難他,但升職之事肯定是不了了之了。

05

然而,駱同學個性不羈的事例還有很多。“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號稱書劍傳家的他不僅敢想敢說,心直如弦,關鍵時刻還非常有正義感,喜歡行俠仗義,尤其樂意為痴心女子罵負心漢!

比如最出名的就是替川妹子郭姑娘出頭,寫了首《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的長詩,痛斥盧照鄰的朝三暮四和移情別戀:

柳葉園花處處新,洛陽桃李應芳春。

妾向雙流窺石鏡,君住三川守玉人。

……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

不復下山能借問,更向盧家字莫愁!

此等狗血事件一經爆出,秒登微博熱搜,各大娛樂周刊更是紛紛出動,進行了不同角度的挖掘和報道——《文壇天王竟是負心漢!對痴心女子始亂終棄為哪般?》……

面對全世界的誤解,盧照鄰在病榻之上哭成了狗:扎心了老鐵!我半身不遂都快掛了,還怎麼迎娶心上人啊?我不發信息、不打電話,就是為了讓她忘記我重新開始新生活啊!好歹大家是一個組合的,你先跟我聯繫下再寫詩能死是咋滴?果然啊,要防火防盜防哥們兒!

對待同組合的好哥們兒都是這麼鐵面無私,普通人那就更不用講什麼情面了!有個叫李榮的道士在京城長安名頭很響,女粉絲很多,此人和一個叫王靈妃的女道士突破了清規戒律后居然不辭而別,一個人躲到了成都。

但是很不幸,這事兒讓駱賓王知道了!正義感十足的駱同學路見不平一聲吼,提筆又是一篇洋洋洒洒的長文《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將兩個人的前塵往事娓娓道來,一時間又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大唐失戀婦女之友+超一流娛樂八卦段子手——原來你是這樣的駱賓王啊!

06

因在王府中任職時間不能超過固定期限,幾年後駱賓王期滿下崗回到山東兗州,悠悠然過了十二年耕讀自娛的隱居生活。

可生活畢竟不只有吟詩作賦,更有眼前的苟且和柴米油鹽。放曠山林固然自在瀟洒,隨着時間的推移,駱賓王的經濟狀況卻日漸拮据,在現實的壓力下,曾經恥於“自薦”的駱賓王只好改變初衷,在近五十歲的年紀又開始東奔西走,投簡歷找工作。

看到這兒,如果你以為駱賓王在知天命的年齡終於學會了人情練達、圓融處世,那就錯了。很快我們就會發現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駱賓王還是那個孤傲正直的駱賓王。

駱賓王風塵僕僕回到闊別十幾年的長安,幾番努力下終於求得一個奉禮郎的芝麻小官,可是好景不長,擔任奉禮郎的第三年,因為不懂為官之道遭人排擠,他又變身失業人員一枚。

此後他不顧年邁,自求從軍,加入了邊防部隊,懷着“投筆從戎去,馬革裹屍還”的英勇氣概,轉型成為唐代邊塞詩的開山人物。

西至新疆,南至雲南,駱賓王將唐詩從宮廷、台閣引向了江山和塞漠,在文體的改革與創新上立下了不朽的功績。軍旅生涯中的戍樓烽火、邊庭落日也都在其筆下留下了蹤影,其中的代表作當屬以下這首《從軍行》:

平生一顧重,意氣溢三軍。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

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此時的駱賓王可能不會想到,這慷慨激昂的一呼正是他人生的最後寫照。

07

儀鳳三年(678),年近六十的駱賓王終於再次回到長安,創作出紅遍京師,一時譽為絕唱的七言歌行《帝京篇》,個人文學威望到達頂點,而後又升任至朝廷侍御史。

春風得意馬蹄疾!侍御史所在的部門叫作御史台,大概相當於今天的檢察院或者反貪局,侍御史的職責是“糾舉百僚,推鞫獄訟”。我們完全可以想像一個為了堅守人生準則,連自個兒的錦繡前途都可以拒之門外的人,干起檢察官的事情來,那該是有多麼秉公執法、鐵面無私,絕對是包青天中的包青天。

理論上來說,這種官職好像也很適合駱賓王這種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人。但現實不是演電視,駱賓王也不是包青天,所以既沒有江湖豪傑來相助,也沒有王朝、馬漢在身邊,就他這種分分鐘得罪人的性格,放在現實中那就是著名的兩集死啊!

果不其然,走馬上任不到半年,駱賓王就被構陷入獄,而且受盡折磨!生平最出色的五言律詩《在獄詠蟬》就是獄中所作: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誰能相信我的清白,誰又能為我表達心聲?我這一生大道直行,光明磊落,從不為名利屈就逢迎,為國盡忠甚至不惜遠走邊塞,如今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卻反落得性命難保的田地,天理何在?!

也許是上天聽到了駱賓王的呼喊,一年多后,唐高宗立英王為太子,大赦天下,駱賓王獲釋出獄。(跟王勃還真是難兄難弟啊,而且這個當上太子的英王,就是讓王勃闖禍的《檄英王雞》裏的英王。)

重獲自由后的駱賓王一度心灰意冷:“少年識事淺,不知交道難。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然而,很快唐朝又發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也將駱賓王推到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之上。

08

公元683年,唐高宗一命嗚呼。武則天臨朝稱制,廢帝奪權,一邊血洗李唐皇室,一邊貶黜元老重臣。然而,這些跟駱賓王有什麼關係呢?此時的他只是一個小小的臨海縣令,一個六十多歲的垂垂老者。

而駱賓王給出的答案是:必須有關係!連痴男怨女的愛恨情仇我都要站出來主持正義,面對江山易主的國家大事,想讓我置身事外,作壁上觀?!對不起,絕對做不到!

別人怎麼看我不管,反正武則天當皇帝,我駱賓王第一個不同意!

不同意很容易,但要站出來反對卻很難。駱賓王,你有勇氣站到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勢、最心狠手辣的女人的對立面嗎?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大概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駱賓王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於易水送別》。取意於荊軻刺秦王。

時過境遷,斯人已逝,唯有湯湯江河依舊奔騰,立在易水之濱,想像着英雄荊軻那份士為知己者死的豪邁,何等壯烈!何等無畏!

這首詩,後世之人一直搞不明白駱賓王到底是在送誰,也許,他送別的正是自己。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讓我去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吧,風雲際會,擊水三千!

09

那個年代不講民主,也沒什麼公開選舉,不同意武則天當皇帝那就只能造反了!可造反不是打遊戲,通關失敗可以從頭再來。用當年明月的話說,造反是高成本、高風險的投資行為,非常容易虧本,而虧本者的結局往往就是一個字:死。

翻翻歷史課本就會發現,古往今來的造反者大部分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爛命一條,身無長物,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就是這種天生的造反派,一般在行動前也還會左思右想,猶豫不定。畢竟,性命只有一條,好死不如賴活着啊!

反觀老駱同志,堂堂國家公務員,有房有車按時領工資,還有老婆孩子熱炕頭。如果造反失敗這一切都將失去,邁出這一步,就再也沒有了回頭路。此時,在揚州,開國功勛徐懋功的孫子徐敬業已經舉起了反抗武則天的大旗,老駱於是義無反顧地竄到揚州加入了這支造反隊伍。

便不回頭又如何?!不管對方有多強大,我永遠選擇站在道義的這一面。前路縱然艱險,然捨身為君,何足懼哉!

反了!武則天,把天下還給李唐子孫,那不是你該得的!

10

造反是個大工程,第一步就是要師出有名。

很明顯,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非造反宣傳隊隊長駱賓王莫屬。在強烈的歷史使命感的驅動下,駱賓王滿懷激情地寫出了一篇震古爍今,與王勃的《滕王閣序》堪稱“駢文雙璧”的大字報——《討武氏檄文》,對武則天發起了猛烈攻擊!

偽臨朝武氏者,人非溫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密隱先帝之私,陰圖後庭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袂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開篇一個“偽”字,先聲奪人。一下子將武大娘置於被告席上,而後列數其“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的滔天罪行,藉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而接下來的內容,究竟精彩到什麼程度呢?

據說,檄文傳到武大娘手中后,她本來當成公號閑文讀着玩,看到“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時,只是微微一笑:“老娘的罪過也不過如此嘛,有啥大不了的……”

的確,對於“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的武則天來說,這點黑料實在不值一提。

然而,當武大娘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時,不禁陡然為之變色,因為這兩句寫得實在太有煽動性了:兄弟們啊,先帝墳頭的土都還沒幹透呢,我們的幼主卻已無人可托!大家吃的喝的都是老李家給的,如今李唐天下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大家如果還不勇敢地站出來,難道你們的良心就不會痛嗎?!

這句話非常能夠調動朝廷老一批公務員的情緒,喚起大家對李唐王朝的眷戀。同時,也直擊武則天的弱點和痛處,極具殺傷力。老駱同志不愧是天才!不僅文采登峰造極,還是心理戰的高手!

武則天讀到這兒,抬頭驚問:“這誰寫的?!”當左右之人回答說是駱賓王時,武大娘激動地捶起了桌子:“這麼有才華的人,竟然流落到了造反隊伍里,宰相到底是幹什麼吃的?!喊他來我辦公室!”

連被罵的人都忍不住擊節讚歎,可見這篇大字報寫得有多好!而檄文的最後結尾處“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更是霸氣,猶如長虹凌空、迅雷震宇,以振聾發聵的問句將反武之情緒推向了高潮。即使千年之後,讀來仍覺凜凜之生氣!

“駱賓王的文章固然了不起,但徐敬業的武功卻未必匹配得上。”武大娘讀完檄文之後雖反覆點贊,但她同時冷冷地說了這樣一句極具洞察力的話。女皇不愧是女皇,一針見血,一語成讖。

在軍登城樓

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駱賓王在揚州城樓上暢想的“戎衣平定,歌舞長安”的景象終究沒能實現。由於徐敬業戰略失誤,這場轟轟烈烈的造反不足三個月就倉皇落幕。徐敬業兵敗逃亡,為叛變的部下所殺,而駱賓王卻不知所終,至今下落成謎。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駱賓王最終用生命踐行了他對李唐王朝的忠誠與諾言。

也用一生的行動回答了當年高考的那道面試題,堅守原則,表裏如一!可嘆,可贊!誠不愧為高節之士也!

11

很多年以後,著名詩人宋之問被貶越州時,路過杭州靈隱寺。是夜皓月當空,清輝滿地,宋同學禁不住詩興大發,在長廊上漫步低吟,首聯脫口而出“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再往下吟時,卻搜腸刮肚也想不出妙句。

“年輕人深夜不睡覺,捧個手機幹啥呢?”宋之問抬頭一看,發問者乃是長明燈下正在打坐的一個老僧,於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搔着頭說:“白天拍了幾張好照片,想吟首詩發個朋友圈來的……”

“呵呵,施主下聯何不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老和尚淡淡回應。宋之問聽了十分驚訝於老僧的才學,受其啟發,一氣呵成吟完了全詩:

靈隱寺

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台路,看余渡石橋。

第二天醒來,宋之問打開朋友圈一看,點贊人數破了新紀錄,但下面的評論就尷尬了。

第一條評論:好詩!尤其第二聯,遒勁壯麗,實為點睛之筆!

然後接下來的評論更是三觀一致,列隊整齊:頂一樓!同意一樓!一樓說得好!……

看來老僧絕非凡人!宋之問一路小跑來到禪房中想要一探究竟,卻已不見老僧蹤影。問及其他僧人,回曰老僧俗名駱賓王,一大早已飄然而去,“乘桴浮於海”矣。

12

對於兵敗后駱賓王的下落,歷史上大概有三種說法:被殺、逃亡和投江。其中,逃亡的說法流傳最廣,而靈隱寺巧助宋之問的故事就是逃亡之說的傳奇演繹。多麼希望,這就是駱賓王真實的結局。

縱觀其一生,以傳奇登場,以傳奇謝幕。他是初唐詩壇上一位別具一格的猛人。很多人覺得駱賓王一生坎坷,沉淪下僚都是性格惹的禍。但換一個角度,我覺得駱賓王的人生足夠精彩,回顧此生,他也一定不會覺得後悔,因為一路走來都是從心而發。

他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

聞一多先生評價駱賓王說:“他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閑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痴心女子打負心漢。”是啊,人生本不過就是一段旅途,有人謹慎行事,務求一切盡在掌握;有人敞開懷抱,期待所有未知風景。只要是自己選擇並喜歡的,每一條路就都是對的。人生苦短,何不直抒胸臆?

而一生孤傲的駱賓王,若真如傳說中遁入空門,晨鐘暮鼓中,也許他會收穫人生的另一番心境:與世無爭,淡泊寧靜。於他而言,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圓滿呢?

昔時人已沒,猶聞詠鵝詩。

曾經的駱賓王雖已湮沒在歷史的迷霧中,但他那百世稱頌的昂揚詩篇、高潔挺拔的人生姿態,卻將永遠奔騰在初唐歷史的長河中,成為最傳奇的那一朵浪花。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多值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人間多值得
上一章下一章

駱賓王:傳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