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恍然已隔世
黑雲之中,卻傳來三個聲音,道:“你是何人,敢壞我的好事?”又咦了一聲,道,“你竟不是凡人!難怪如此膽大,看來果有幾分道行。”
道人聞言,卻是一愣,心中甚覺疑惑:“這是什麼回事?它怎的竟不識得我啦!”沉聲道:“孽畜,你為人所殺,魂魄幸得逃逸,不靜修思過,卻在此興風作浪。”
那聲音“呸”了一聲,譏笑道:“呵呵,你這老道又曉得什麼!當年那賊子若非借天地之力,又豈能將我封印?老道,休要不知進退,還不快快退開。今日我便要奪回肉身,重現於世間。”
道人道:“孽畜,竟如此猖狂,真當這世間無人能收你?哼,老道今日便要效法先賢,誅邪殺魔。”
那聲音怒極反笑,道:“好老道,你這是找死!哼,今日你若不乖乖退讓,待我靈肉合一之時,便將這天地盡數毀滅。”
話聲甫畢,只聽一聲呼嘯,一時間陰風大作,血腥之氣充塞天地,那黑雲分化三股,自三面圍向老道。
道人聽哀嚎聲遍起,似有無數哀魂哭泣,心中一驚,暗道:“這十數年間,又不知被這孽畜吞噬多少生靈,須容它不得!”
道人雙手在身前虛按,身後熱鍋之中的沸水再次飛出,化作無數白色羽箭,射向三團黑雲。
那黑雲見羽箭勢大,心中一凜,道:“難怪敢口出狂言,倒是有幾分手段!呵,只這點伎倆,比那老賊尚且不如,如何殺得我?”話聲甫畢,一陣狂風驟起,分從三面鋪天蓋地而來。
道人道:“老道雖技不如人,你卻更不復當年。老道今日便教你魂飛魄散!”說罷,便見道人雙手前伸,十指相扣,念了一句口訣,一道金光自天空飛出,竟穿過黑雲,落在道人頭頂。
只一霎時,金光煥發,已將道人籠罩其中,使其法相莊嚴。
那黑雲驚道:“你既非凡人,又不是神仙妖怪,怎的竟可引發天道之力!你到底是什麼東西?”
三團黑雲跟在狂風之後,化作三隻血口巨獸。巨獸狀如馬而有鱗,口中噴火,直向道人呼嘯而去。
道人卻不理會,只不停歇吸收天道之力。這時,金光逐漸增強,已將楚歌等四人以及破廟俱都籠罩其中。
那三隻巨獸與金光相碰,只聽轟隆隆一陣巨響,金光消逝,道人噴出一口血。
道人悶哼一聲,道:“好個孽畜,不愧是與天地共生的存在。分明已是魂散軀離之身,修為幾近全無,依然如此了得。”雙膝一軟,摔倒在地。
又聽轟地一聲,塵土飛揚,卻是那古廟牆壁崩塌,屋頂陷落。
道人轉頭看去,便見身後廟宇已化作廢墟,邊緣處有四隻腳板露在外面,一動不動。正是那兩名衣衫襤褸的漢子,古廟驟然崩塌,他們不及逃脫,竟被當場壓死。
道人怒道:“孽畜,你為何濫殺無辜?”
那巨獸笑道:“若非這兩人,我要尋到肉身,卻不知要再費多少時日。本來也無須殺他二人,只是他們傷我肉身,欲置我於死地,此仇焉能不報!不過兩隻螻蟻罷了,何足道哉?”
道人手指巨獸,道:“你……你……”嘆息一聲,又看向廢墟,搖頭道,“哎,我早告誡你們,你們偏是不聽,現今倒好,枉然丟了性命。”
他巍巍站起身來,道,“孽畜,你草菅人命,如此喪盡天良。老道便是拼了性命,今日也教你有來無回。”
巨獸譏笑道:“只憑藉你么?那一點微末道行,凡人之中算得絕頂,想要殺我,卻是白日做夢。”說罷,嘶吼一聲,再次沖向道人。
道人見巨獸勢猛,尋思:“我自得道至今,便再未使那《降魔鍛造篇》功法,不想今日又要故技重施。”
只聽那道人一聲大喝,雙掌不斷拍出,一連拍出十餘掌。掌力催發,在半空之中,化作十餘道青光,激射而出。
當此之時,那三隻巨獸已然來到,無形威壓洶湧而至,與青光相碰,登時化為虛無。
道人見巨獸受阻,精神大振,又拍出數掌。他這幾掌,已是傾盡畢生修為,掌力渾厚無比,如排山倒海,撲向巨獸。
那巨獸本在僵持之中,見道人掌力又至,力道之強,委實無以復加,心中懼意頓生:“這不知哪裏來的老道,如此了得。若是從前,我肉身尚在之時,又何懼他,只彈指之間,便可將其擊殺。”
只聽它一聲怒吼,道:“好老道,今日暫且放過你。這一箭之仇我且先記下了,待他日我形神合一之時,必報此仇。”說罷,便見青光閃爍,三隻巨獸又化作黑雲,四散開來,頃刻之間,又歸於無形。
道人見黑雲退去,慘白的臉上泛起一絲笑意,嘆道:“這廝生於混沌虛空,法力果然強悍無匹,玄妙之處,非我輩所能揣度。今日若非藉助天道之力,只怕此間便是老道葬身之所。”
道人待巨獸退去,環顧四周,見楚歌、黃小丫二人兀自昏迷不醒。
楚歌肩上傷口處已不再有黑氣湧出,血流漸止,肌肉生出,復舊如初。
道人心中不禁駭然:“這具肉身不愧是天地孕育而生,身受如此重傷,一個時辰未到,便已全然恢復!”
又搖了搖頭,喃喃道:“公子啊,當年你重病垂危,已無生機,老臣為報知遇之恩,捨去一身修為,強奪這廝肉身,方才救了你的性命。豈知世事難料,後來國破家亡,你卻終於被奸人所害……”
原來這王禪便是當年楚國的相國王禪,楚歌乃是楚國亡國公子。
十二年前,神族西出昊天,以樓蘭七國為爪牙,內使羊斟為內應,旬月之間,便攻破建安,亡了楚國。
戰亂之中,相國王禪與公子楚歌逃往魏國,會魏國大將軍項顏於金陵,以求庇護。豈料項顏心懷叵測,使二子引項府親軍害之。
王禪心知在劫難逃,使了莫大神通,將楚歌重入輪迴,蛻變新生。
王禪何等人物,心知神族亡楚之後,必滅楚王後裔,而魏國既已結仇,也是要殺了楚歌,以絕後患。
萬般無奈之下,他竟舍了仙人道果,以補全天道殘缺,憑此借天道之力,將楚歌送到了荒域。
王禪憶及忘事,不禁潸然淚下,過了許久,方才說道:“你現今再世為人,未知前世因果,徒有神獸肉身。偏生那廝亡我天地之心不死,它欲復活,必須神形合一。公子,你若終究不能開竅,與那廝徹底斬斷因果,這天地總有一場浩劫,只是卻不知何年何月了。”
王禪苦思許久,心中總是不決,抬頭見遠處雲霧飄渺,腦海忽地靈光閃過,尋思:“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當初既逆天改命,救他性命,今日又何須在此胡思亂量?”
他心中計較已定,登覺胸口舒暢無比,伸手把楚歌夾在肋下,狂笑數聲,朗聲道:“對也罷,錯也罷。若是他日因我一決,而致天地動_亂,那也是天道註定,劫數難逃。”身子霍地拔地而起,直飛雲中,御氣投南面而去。
楚歌被王禪夾在肋下,凌空而行,冷風凄凄,一陣寒意襲來,不覺悠悠轉醒,但見眼前雲霧繚繞,耳旁呼呼風響。
過了許久,方才回過神來,登時嚇了一跳,大聲道:“這……這是什麼地方?你要將我帶去哪裏?”
王禪見楚歌醒來,緩緩收住口訣,揀了一處荒野落地,才把他放下,笑道:“小兄弟,你何事嚷叫?”
楚歌一愣,道:“你把我帶來這裏作甚?”一面說著,一面左右觀望,卻不見黃小丫的身影,心中大急,道,“小丫呢?你把小丫弄到哪裏去了?”
王禪問道:“小丫?小丫是誰?額,你說的可是方才古廟之中的那個女童?”
楚歌道:“便是那女孩,她叫黃小丫。她是不是給你害死了?”也不理會王禪如何說法,念及黃小丫也死了,又想到自己現今有家不得歸,獨自在外無依無靠,登覺悲從心來,大聲哀嚎起來,道:“你竟將小丫害死啦!”
王禪忙道:“小兄弟,那女童並未死去。你也無須為她煩憂!我看她眉毛下垂,枕骨豐滿,且目有神光,必是長壽之相!”
楚歌一愣,止住了哭,道:“你說的話,可當得真么?那小丫去了哪裏,我怎的不見她人?”
王禪見他一臉肅然,不禁莞爾,道:“咱們修道之人,又豈能妄言?你且勿急,依老道算來,你倆塵緣未盡,他日必有再見之時。”
楚歌聞言,心中猶自半信半疑,忽地腦中靈光一現,道:“如此說來,你是修道的仙人?”
又想起方才自己清醒之時,正被他挾住,翱翔於雲端,當下再無懷疑,納頭拜倒,道:“道爺,你既是仙人,方才想是你從那兩個賊人手中救了我的性命。”
他又伸手摸了摸肩膀上的傷口,竟無半點痕迹,只道是王禪相救,欽服之心更甚,道,“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請受小子一拜。”
王禪忙扶起楚歌,道:“小兄弟何須行此大禮?老臣……老道可受之不起。”
楚歌哽咽道:“老神仙,現今世道不平,天災人禍不斷,百姓苦不堪言。我媽媽,還有幾個兄弟,他們不堪其憂,俱都餓死了。我再不想挨凍受餓啦。我想與你學修仙。”
王禪聞言,甚覺感傷,想起幼年學道之時,亦是滿腔熱血,不禁嘆道,“老道此生修行,願只為黎民蒼生出劍斬不平。”
楚歌聽聞此話,心念一動,驀地又跪了下來,咚咚咚,連着磕了幾個響頭。
王禪搖頭道:“老道知你心意,只是你與老道緣分未至,卻不能收你為徒,且勿行此大禮。”
楚歌見他不允,心中大急,道:“老神仙,那咱們倆的緣分何時來到?只怕時機成熟之時,我卻又尋不到你啦。”
王禪笑道:“咱們幾番相遇,既是天道註定,也是有緣。老道雖不能收你為徒,卻有一套修行法門,可傳與你修習,你可願學么?”
楚歌頗感失落,道:“老神仙,你這法門可是修仙之法?似這般可得長生不死、御風駕雲么?”
王禪一愣,沉吟道:“咱們道家以修鍊金丹、全身保真為正道。又三百六十旁門,可請仙扶鸞、朝真降聖、休糧守谷,繁不勝舉,皆可成正果。只是你這具肉身是天地生成,無法修鍊此道。”
楚歌尋思:“這老神仙,莫不是年歲大了,頭腦開始蠢笨,說話怎地糊裏糊塗,前後不搭?一時說與我幾番相遇,今日之前,我何曾見過他?一時又說不能收我為徒,卻要傳我修鍊法門。我問他傳我什麼法門,他閑扯這許多,卻總不說傳我什麼功法,只道我無法修鍊。”
王禪見楚歌深情怪異,心念一轉,隨即大笑,道:“我有一套修行法門,名為《降魔鍛造篇》,乃是我獨創的呼吸吐吶之法,足可媲美當今六大門派鎮派神功。如此功法,我將之傳授與你,你卻要應我幾件事。”
楚歌也不知六大門派是何物,但聽他所言,便知這功法十分不凡,登時欣喜若狂,道:“老神仙儘管直說,我答應你便是。”
王禪點頭道:“我傳你法門之事,切記不可與旁人說起,便是至親好友,也說不得,你可能做到?”
楚歌尋思:“我現今有家不能回,更沒有朋友夥伴,我便是要去說,也不知該與何人說起。”當即點頭答應。
王禪又道:“我這法門不同其他,須每日修習,持之以恆。不可於人前演練,只在夜深人靜之時,方可習之。你能否做到?”
楚歌點頭道:“老神仙請放心,我自當謹記於心,決計不會有半分違背。”
王禪道:“我這功法十分難練,你用心切記,堅持鍛煉。待練成第一層的功法,於世間行走,亦足以自保。”當下將口訣傳給了楚歌。